无极残篇之七十二 微观领域的阴阳两仪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我们前面讲微观与宏观相应,微观的不可见的粒子结构为阴,宏观的可见的天文星象为阳,并据此推测了太阳内部结构,其中心区域可能具有类似黑洞的运转机制,巨大的引力既可以促进核聚变产生特定的元素,又可以将聚变产生的特定元素吸引,拉伸,撕裂,重组,形成新的元素,以及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同时产生中微子和太阳辐射,太阳能够持续燃烧,就是因为同时具有无中生有和有必归无这两种能力。
由于太阳处于核聚变的高温环境,属于等离子状态,也就是各元素的原子结构被分解,以游离态的质子,中子,电子等形式存在。那么在恒星冷却形成行星的过程中,质子、中子、电子就会随机组合形成原子结构,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地球环境中,各种元素以及其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知道,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外电子数与原子核内部的质子数一致,所以原子整体显示是不带电的。元素的种类是以原子核核内质子数来划分,质子数相同的元素则属于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则形成同位素,而中子数大于质子数的元素则具有放射性,属于放射性同位素。
我们前面讲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讲解了天地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为阳主动,地为阴主静,天以气为性主生,地以体为形主成,阳不能独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倡。那么在微观领域,基本粒子的阴阳是如何体现的,下面我们分析讲解。
我们说阳主气,阴主形,在微观领域,阳就是无形的波,物质波、电磁波、光波等等,属于能量;阴就是有形的粒子,分子、原子、电子等等,属于物质,那么微观领域的阴阳交融就是能量与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元素的特征谱线与光的波粒二象性等微观领域的各种物理现象。
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不发光,我们能够看到物质是因为光的反射现象,但是我们看到物质的颜色并不是物质本身的颜色,而是未被物质吸收的可见光的颜色。例如,如果某物质可以吸收任意波长的可见光,那么我们看到这个物质就是黑色的;如果某物质不吸收任何波长的可见光,那么我们看到这个物质就是白色的,如果某物质吸收黄色波长的可见光,那么我们看到这个物质就是蓝色的。那么包括眼睛在内的有形物质都属于阴,包括可见光在内的各种波都属于阳,这就是“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倡”。因为阴阳之间是相互呼应,相互依存的,所以这种现象在微观领域的应用就是光谱分析,不同元素的原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光,在连续光谱带的特定位置形成暗纹,叫做原子的特征谱线,微观粒子为阴,可见光波为阳,利用原子的特征谱线来鉴别物质中所含的各种元素就是光谱分析,即“阴以阳为倡”。
微观领域阴阳交融的具体体现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能量与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因为“阳不能独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所以作为能量的波是不能被观测的,现有的观测手段都是通过观察具体物质的变化来间接反应能量的存在。比如广播电台发出的无线电波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却不能看到或者感知它的存在,只有利用收音机等设备将电波接收并放大,才能反应其存在;再比如微波炉加热食物,微波是不可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食物的冷热变化间接反应微波的存在,因为微波的能量转化为食物的热能,热能即是微观粒子的剧烈运动。
我们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因为光波作为能量不能被直接观测,必须通过具体物质的变化来间接反应,比如光电效应,太阳能板的电子吸收光波的能量产生运动形成电流,我们观测到的电流其实是电子的位置变化,间接反应出光波的能量。受到观测仪器精度的限制,我们能够观测的最小粒子就是电子,所以会认为光具有粒子性。那么随着科技发展,观测仪器精度的提升,可以观测到比电子更小的物质,光的粒子性就可能被改写。
有形的物质为阴,无形的能量为阳,用阴阳两仪的思想来分析微观领域的种种现象,会让我们对事物有全新的认知,其它内容下次讲解。
无极道人乘鹤去,
空留残篇八十一。
谁能解得其中意?
不枉人间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