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四功

太极拳自古以来,本是我们民间锻炼身体、解除疾病、养生长寿的一种锻炼方法。它源远流长,历经先辈们的不断改进、充实、丰富与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一个拳种。

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呢?

首先,从生理和医疗的角度来看,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包括其他拳术),其特点是一种休息的运动,是内脏自我按摩的运动,因而也是健身、治病、养生和推迟衰老的运动。它本乎人生天然优美之发育,顺应先天自然之能力,使身体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而达到健康之目的。大家知道,练太极拳时要求静、慢、匀、柔、松等等,这样,意识集中,精神贯注,给大脑以休息;动作上轻灵活泼,情绪上安详乐观,从而锻炼我们的体魄,陶冶我们的性格;外练骨骼、关节、肌肉,内练五脏六腑,使身心同时得到发育,时间久了,达到内外相合,表里一致,从头到足,“无一处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 不顺遂”,通体贯串,丝毫无间,自然意静神恬,变化环生,而滋养生息、延年益寿。

其次,太极拳不同于其他拳术的关键,可归纳成四条原则:第一,以慢胜快;第二,以静制动;第三,以柔克刚;第四,以弱胜强。

关于太极拳的功

练太极拳要达到精湛的地步,必须下一番功夫。怎么下功夫呢?

姿势正确是基础。基础不牢稳,就很难提高。怎样才算姿势正确呢?姿势要跟原来的名称相符合,动作自然,表里如一,得心应手,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预期效果。

太极拳的功可概括成四种。

第一是着功。所谓着功,简单地说就是你往我来,一式一用。比如你练搬、拦、捶,你应该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怎么叫搬,怎么叫拦,怎么叫捶。打个比方,对方打我一捶,我如何避开这一捶,这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方将要打,刚刚出手的时候,你如何使之变化;第二阶段是打出来,你如何使他的力量达不到自己身上;第三阶段是打到身上了,对方的力量已经传导到身上了,如何应用内在和外在结合起来的一瞬间,转移对方力的方向,使力折回去,回到他自己身上去,使他力不从心,失去平衡,并把他弹出去,这些都属于着功。其他如揽雀尾、单鞭、左右分脚、闪通臂等等,都是着。着功要运用得很熟练。有了初步着功,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讲:“由着熟而渐悟懂劲”,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是松功。一般练太极拳都讲松,究竟怎么松?有人练了好多年,自以为松得不错了,实际,不是松,而是懈。太极拳要求松,是松而不懈。所谓松,是指你的四肢百体、关节韧带,无不柔和。我给它归纳成四句话,就是前面提到的“无一处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不顺遂”,然后才能达到通体贯串,丝毫无间。松才能沉,能松必能沉。要使关节、韧带、肌肉等松开、柔韧、活动自由、富有弹性,都能听你自由指挥调动,就必须通过练松功才能达到。

第三是劲功。为什么叫劲?它不同于一般的力,而是一种极活动的东西。它既没有一定的大小,也没有一定的刚柔,但它又刚又柔,又松又紧,又快又慢,又不即又不离。为什么要练劲功呢?比方说,对方一着接一着,连续几着合起来,这时你如果光会着功,就将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这时你就非用劲功不可。劲功就是除去腰脊为主宰之外,其余所有部位都能随机应变,他怎么来,我就怎么变化,在不知不觉之中,收到可用之效。这就是劲功胜过着功的道理。

第四是气功。不是一般所说的气功,而是指太极拳的气功,是太极拳本身的功夫。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及《十三势歌》、《十三势行功心解》等谈到气的就有十五、六处之多,诸如:气沉丹田、气宜鼓盈、气遍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行气如九曲珠、能呼吸然后能灵活,等等。可见气在太极拳里是十分重要的。

太极拳的气功,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运气;一个是使气。运气就是把气吸进来,存在丹田。呼气时,以心行气,用意念引导到让它去的部位,慢慢出气,时间久了,它就能按照你的心思去做,运熟了,尽管五脏六腑是不随意肌,通过交感作用,也能听你指挥。所谓使气。就是说,你让它到哪儿,它就到那儿,你让它起什么作用,它就起什么作用。通过练气,蓄气,使人体本身的元气,跟吃五谷杂粮得到的精微之气,以及天地呼吸之气,融会贯通,合在一起,为我所用,由内脏到肌肉,由肌肉到膝理,由腾理到皮肤,由皮肤到毛细孔,再由毛细孔把它放出来,延长出来,使这种气达到对方身体,而且使这个气跟对方的气结合到一起,来指挥对方的一呼一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极拳的气。

有了这个功就不用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肯紫。练太极拳不了解太极拳的气功,不了解内在外在之气,等于还没有十分懂得太极拳的道理。一般说的结合呼吸练拳,比如伸手为呼,回手为吸,等等,这只是很初步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