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六十首《江陵使至汝州》(王建)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中唐·王建·七言绝句】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拼音版
huí kàn bā lù zài yún jiān ,hán shí lí jiā mài shú huán。
[作品介绍]
《江陵使至汝州》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出差江陵返回到汝州的沿途风光,表达了诗人离家已久终于得还的喜悦心情,以及离家乡越近归心就愈加迫切的复杂情绪。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壹/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供职于魏博节度使田氏幕府的王建出使荆南(治所江陵),此诗便记是记录诗人当时返程途中的优美景色的作品。
文学赏析
名家评价
这首诗写在王建出使江陵后的归途中。第一句的“回看”二字,说明诗人是在行进中掉头回望身后的情形。“巴路”指通向江陵之路。诗人回转头眺望已经走过的路程,只见道路蜿蜒,一直伸向天地相连之处,消失在阵云间; 江陵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离江陵越远,就意味着离家越近。诗人此刻的欣慰之情,虽未言及,但已表露于云间巴路的描写之中。离家越近,思亲之情就越浓。“寒食离家麦熟还”,诗人在屈指计算日程。离家时正值寒食清明,柳枝绽出新绿,小草才露尖尖芽,只有平旷的麦田中是一片青葱。然而此刻归来,却已是新麦初熟,黄浪翻涌,茵茵绿草,苍苍树木,令人猛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之叹,更加深诗人对亲人的惦念。这第二句虽未直接写景,却借用人皆熟悉的节候名称以引发读者的想象,内涵丰富。诗的前两句以简洁的叙述融景物与乡情为一体,话语平平,意蕴却很深。
第三、四两句写行进中所见前方之景。红日西沉,暮色渐浓。迎面几座高高的山峰,背衬晚霞,沐浴着落日的余晖,翡翠青葱,绿得可爱。诗人在此处用一“染”字,着意形容山峰之苍翠欲滴,仿佛刚被浸染而新绿未干。于是诗人惊奇地询问同行的商人,才知已进汝州地界,这是汝州之山。汝州,即今河南省临汝县。在唐代,汝州是丝织品产地之一,位近洛阳,客商往来频繁。王建此时家居洛阳,行至汝州,到家之日已屈指可数。因而,在商人眼中是司空见惯的景物,在诗人则别具情味:离家越近,景物越觉可亲。故商人虽是“说”而已,诗人闻知时内心却充满了兴奋喜悦。
这首诗写诗人在归家途中的急切心情,不说远望故乡,却写回望归路; 不说故乡已近,却道汝州山青,又以一种平淡的语调缓缓道出,给人一种不经意之感,其实正于平淡中见深沉。
这首诗当是诗人出使江陵,归途中到达汝州时所作。“江陵”,郡名,其址在今湖北江陵县;“汝州”,今河南临汝县。
首句写到江陵路途的高远。“巴路”,指从江陵来的水路;因为江陵靠近巴蜀,上通三峡,所以称其为“巴路”。诗人巧妙运用了一个反观镜头,用“在云间”三字形象描述了此次出使江陵路途的遥远、高陡和艰难,从而反衬出了回乡的心切。
次句通过此次出使时间长久的描写,表现了急欲回家的心情。诗人在“离家”和“还(家)”两个端点各竖立了一块界碑:第一块界碑是“寒食”,第二块界碑是“麦熟”。“寒食”,节气名,在农历清明节前一或二日。从第一块界碑到第二块界碑,小麦经历了从生长、拔节到扬花、灌浆、成熟的漫长过程,出现了质的巨大变化。面对自然界的巨变,不能不触发诗人关于人世、家庭变化的思考;而随着这种“思考”的加剧,其归家的心情无疑将变得愈加迫切而不可忍耐。
假如说,一、二句基本属于“回顾”,那么三、四句则可以算是“前瞻”了。
第三句诗人以其画家的敏锐,及时捕捉并且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日暮远山图:“日暮”既表明了时间,也是画面气氛的必要点示;“数峰”,这是画面的主体,属于远距离聚焦;“青似染”,这是远山留给归人的“色泽”,神秘而动人。
末句写到达汝州,这是对第三句的必要补充说明。表面看来,这句诗用语极其平淡,如细加推敲,则不难发现其平淡语气掩盖下内心的激动。诗叙其远山即“汝州山”,为什么偏要说是“商人说”?当然,一方面商人老于行旅,熟悉各处地理;另方面,我们也不难想见,一定是诗人回家心切,每走一地,都要扳指头计算余下的里程,因此当其猛然看到远山横黛,便会禁不住向过路商人打问,由此才引出商人的回答。这个细节看似随手拈来,其实却颇费斟酌,包含着诗人的惨淡经营。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