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核心“势”指的是什么?说一说最基础的“笔势”问题
书法中的“势”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笔势,字势和体势。
本文为第一篇,主要讨论基础的“笔势”问题。
第二篇文章《书法中的核心“势”指的是什么?“字势”是书法的生命力之所在》,主要讨论书法作品的基础生命力“字势”的问题。
第三篇文章《书法中的核心“势”指的是什么?书法作品中的灵魂“体势”》,主要讨论书法作品的灵魂“体势”的问题。
一、什么是势?
对于接触书法时间较长的朋友们来说,经常会听到“势”这个术语,什么“取势”、“笔势”、“体势”等等,各种解释、说法都有,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那么书法中的“势”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非常的好,说到了书法核心的东西。
看到这个塔大家有没有感觉它要倒下的感觉?
看到这只石猴大家有没有感觉它很萌?是只萌萌猴?
这就是势!
势,本意是指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趋向。
势就是趋势!回到书法上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什么是书法中的势?
在古代书法理论中,与势相关的术语非常多,如笔势、体势、气势、顺势、逆势、仰势、侧势、涩势……人们何以如此关注书法中的势?
这要从书法的本质说起。书法是人心的外化,书家借书法表现人与世间万物的运动与活力,进而表情达意,如传蔡邕《论书》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也”。张怀瓘《书议》曰:“夫草木各务生气,不自埋没,况禽兽乎?况人伦乎?猛兽鸷鸟,神采各异,书道法此”。
书法的外在表现为形,有形必有势。有了势,文字就有了骨、筋、肉、血、气,不仅具备语言符号的功能,而且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书法。
汉晋南朝时期,书势成为一种文体,并出现了不少论势之作,比较著名的有汉代崔瑗的《草势》,蔡邕的《篆势》,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势》、(传)王羲之的《笔势论》等。
归纳起来,书法中的势主要有三个势:笔势,字势,体势。
1、笔势
笔势包含笔画的走势和形势。笔画的走势就是笔画间要有所呼应,而不是笔笔分开堆积而成!
中国书法中有所谓的笔法传授谱,类似陈氏太极等传统秘技的传承历史。经过大概是这样:王羲之——王氏子孙——智永——虞世南——陆柬之、陆彦远——张旭,张旭的弟子很多,其中包括颜真卿,此外还有邬彤——怀素等其他脉络。
可见张旭是根正苗红的二王一脉传承人。那张旭是怎么论述“势”的?
张怀瓘的记载是这样的,说书法中有五势,就是五个笔势:一曰钩裹势,二曰钩弩势,三曰滚笔势,四曰竖笔势,五曰奋笔势。
从蔡邕《九势》经卫夫人《笔阵图》再到张怀瓘《玉堂禁经》,几乎把各种书之样态都用势描述过了。
从意象上论有"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戈钩如百钧弩发……";
笔的速度变化论,则有"疾势、涉势"之说;
点划形态的变化上论,则有"烈火异势、勒法异势、策变异势、啄展异势、三书异势、乙脚异势、倚戈异势"等等,不一而足。
前人言之,笔势不仅指留在书写材料上的痕迹、形态及其提供给提供给观者可能的想象的暗示,笔势的概念还在于探究那些丰富多样的笔划形态得以实现的动力因由,即笔与纸相触发的状态。
张旭所说的势,(1)每个笔势都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点画搭配;(2)每个笔势都是一次运笔写成的;(3)一个笔势表示笔锋固定的路线。
如下图的A和B
虽然A和B处的笔画间是断开的,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它的走向!
其次就是形式,也就是整个笔画的形状所形成的势,一般是弧线和斜线! 如下图的红色线和蓝色线。
蓝色代表的是斜线,因为倾斜,所以有了一个像我们刚开始看到的那个塔是一样的感觉!
红色代表的是弧线,弧线能显示出一种向外的张力,类似于拉开弓箭,在那一瞬间,你能感觉到它的力量。
总结一下笔势,其实就是几个字:呼应,平,直,俯,仰,向,背。
招式就这么多,看你怎么用能发挥好的效果了,就像格斗,就直拳,摆拳,勾拳,后手拳,看你怎么打了。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搞出一套笔势理论呢?
这是因为,我们日常手写追求的是速度,放到今天也是,除了写作业,估计没人愿意一笔一画地写,太费劲了。
那么,用笔势来书写能提高书写速度的同时达到美观的效果的吗?
完全可以。只要善用笔势,可以把很复杂的字简单美观地书写出来。
比如繁体的“無”,笔画多到有十几笔,写起来很费劲,而且不容易写好看。
那古人如何用笔势思维写这个字?
下面是王羲之圣教序中的無,可以看到,王羲之只用了两个竖笔势二笔就写出了一个行书的無。
笔势稍加移位或多几个来回,便可以有无穷的创造力。孙过庭的“似”字,是竖笔势写了四个来回。
用“笔势”的思维去书写汉字,简直是我们古人伟大的的创举。了解了这点,我们就大大增加了我们对书法的理解。
比较明显的是比如处理笔顺问题。下面这个“成”字,现代汉语要求第一笔是横,但书法中都是先写撇?
这种现象该如何理解呢?
为什么这个“隹”不是“丿-丨丿”而是“丿、丿、丨”呢?
我们的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这里面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其实,这都是古人在写字时是按“笔势”的思维来写的,他们在长时间的摸索中已经总结出了固定的笔势、写法。
对于这一点,不知道笔势含义的书法朋友们恐怕是难以理解的。
笔画之间的势,包括如下几种:
上下势。尤其是行草书,有人写得上下字断气了,写的时候上一个字的末笔和下一个字的首笔相“连”,串起来。
空中势。这是很多人忽略掉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比如“報”字,落笔前空中绕动笔尖,感觉差不多位置时下笔,如老鹰在空中盘旋,“老鹰扑兔”,这个在古人的书论里有记载。写的时候笔画从空中过来。 “故”字,(直接落笔就写)是不对的,真正的写法,我建议空中把势做足,(左右离得)很开,这也是势。有些笔画有意地另外再接笔,这个可能书写没那么流畅,但是它的势很足,字的气势就不一样。
空间势。《伯远帖》中的“伯”,势就很大,靠空间空白来造势,这也是一种,右边单人旁离得很远,拉大来造势。帖上还如“以”、“相”的左右空间,看“永”字,中间谁都不靠,特别大。通过拉开左右间隔,一般左右结构的字有缩紧和放开。这是以左右结构的字来造势。上下结构的字也是靠空间。
明白了“笔势”,那么“笔势”中如何“取势”与“换势”呢?
"取势"就是不同的点划趋向如何调整而落笔的,所谓"观古人书尤须察其落笔处"。笔有顺入、逆入、侧笔取妍等等,即:不同的取势,点划以及点划在空间中连续发展,处相承续,不断变换,笔在纸上的状态也必须相应调整,这就是"换势"。
"换势"首要明确一些关键之点,这些点在古典书论中被称为"节点"或"关钮",所谓"节节换势"即是指此。"节点"有隐有显,显处人人易晓,隐处则非善思善悟不易明确。
如能洞彻这些关节,便如庖丁解牛,神遇迹化,游刃恢恢,中音中节。合于桑林之舞,其书便当有节奏。
如果昧于关钮,囫囵直下必然仓皇失势。
在这里我们举一个有趣的例子:
比如一段"S"形线条,中段虽然很平直,但有一个点,在数学中称之为"拐点",他是连接顺时针(正旋)与逆时针(反旋)两端弧线的关键点,在数理中,曲线是质点运动的轨迹,"拐点"便是基于事物的真实,从更本质和更抽象的层面上对于运动的体之所指。
用这样的眼光去审视古典大师的墨迹,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古典大师的作品中,其"拐点"处必调整换势,而今人书迹常于此处轻滑写过,失其"势"矣。
声明:“汉鼎智能在长安”头条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价值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