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我不写正经东西,一写正经东西人就废

贾平凹曾说过:“我不写正经东西,一写正经东西人就废。”

贾平凹在当下中国文坛无论收入、成就,还是声誉都名列前茅,被誉为“鬼才”。他出生在陕西丹凤县的农村,初中时又因时代影响而迫不得已辍学务农。或许是这种在农村长期琐碎生活的特殊经历,让贾平凹的文笔特别细腻,在创作时把细节表现的活灵活现。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里说:“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贾平凹做到了这一点,写作对他来说是一种信仰。

贾平凹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从此一生便与写作结下了缘分。1986年,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浮躁》,讲述主人公金狗几次人生的大起大落 。1987年,写作长篇小说《商州》,讲述刘成和珍子因互相吸引而相爱的故事。1993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废都》,讲述杜撰的叫西京的都市,一个文化人与三位女性的故事,但这部作品因为文笔露骨,一度让贾平凹受到各界的批评。2008年,贾平凹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终于重新获得了中国文坛的认可。

贾平凹的小说大多是关注现实,关注个体的,如《白夜》以主人公夜郎无以附着的精神游荡为主线,表现了作为普通人的男男女女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不同境遇和心态;《秦腔》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刻写了乡土中国的变迁,伴随对现实关注的是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贾平凹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对话,都力求更本色、传神,最大程度保持文学语言的生活化,以达到原汁原味地还原凡人俗事,刻画人物形象。

贾平凹和王蒙、张贤亮、刘心武、宗璞等人是1978年同时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出名的,但现在他是这些大作家中唯一还坚持创作的人。

贾平凹的大多数小说都是写农村题材的。以前他只写过一部都市题材小说《废都》。《废都》以西京城为背景,将中国当代文人迷茫沉沦的精神面貌写得淋漓尽致。17年后,贾平凹又一次以西京城为背景,推出了他的第二部城市题材小说《暂坐》。作品以一个名为“暂坐”的茶庄为中心,铺设了十多个经济独立却情感失意的都市女子群像;通过她们在茶庄的来来往往,演绎出五味杂陈的百态人生。

成名之后,贾平凹在西安买了一个两层的小房子,取名上书房。每天都来这里写作,晚上12点回家,小楼旁边有一个茶馆,他写累了就去茶馆坐一会。在茶馆里,贾平凹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生动鲜活的都市现代女性。

茶馆老板是一位漂亮的年轻女性。她有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闺蜜。她们在茶馆里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美艳得让人无法靠近,但她们也有各种俗世的欲望和烦恼。贾平凹就在这茶庄之中,听这些漂亮女性说自己的事、别人的事、社会的事。

这本书,写活了欲望城市里的单身独立女性,她们美艳热情,想要追求生活的超脱,却被物欲裹挟,在现实中上演各种悲欢离合。贾平凹说:“《暂坐》可能是我七十岁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了,写了整整两年,比以往任何一本书都写得慢,改的次数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多。”

世事无常,没有不散的宴席。当西京城茶庄的后台失势后,身处西京城最繁华中间的僻静之处—茶庄,最终也不得不面临黑云压城。最让人感到戏谑的是,茶庄莫名其妙爆炸成为了废墟。原因竟是茶水的煤气慌乱之中没人记得把它关掉。
等到茶馆成为废墟,这些名媛们间的情谊也逐渐烟消云散,原文是这么说的:“先是几乎同时到齐,后来便今天来一拨三四个,明天来一拨五六个;来了,衣着已不再争鲜夺艳”。曾经烟火非凡,仅一小小变故,就全部隐匿于人海,仿佛是梦醒了一般。
从某种意义上,《暂坐》就是现代版的《红楼梦》。
贾平凹写《暂坐》,写了整整两年,比以往任何一本书都写得慢,改的次数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多。《暂坐》比当年那部让贾平凹毁誉参半的《废都》尺度还要大,贾平凹认为只有接近生活本身,尽量“不正经”,才能写出真正震撼人心的故事。
人们把《暂坐》称为《废都》第二部,但它不是《废都》的续集,它比废都更精彩,《暂坐》写的是现代都市女子的欲望生活,活色生香,让你甚至都能近距离感受到那些自信独立、时尚漂亮的新时代女性的心跳。
在《暂坐》中,有人看到的是香艳,有人看到的是悲伤,有人看到的是现实,有人看了后则是点上一根烟默默地思考人生。真正的大作家,能通过文字反映生活、提炼生活、升华生活,能让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文字里生动地演绎他们的生活。中国文坛,论水平、文笔,除了得过诺奖的莫言,也就是贾平凹了,这也许是贾老最后一部写都市女性的奇书,建议大家买来读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