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印厂需核心要素夯基垒台
班尼·兰达说,一切能数字化的都将被数字化,印刷也不例外。笔者认为,现在的情况是,一切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定会智能化,印刷也不例外。印刷业“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动数字网络化发展,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印刷业智能化发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印业独家”近期连续报道了高校智能实验室建设、印刷企业的智能化发展情况。智能化,让印刷人看到了方向,但实施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至少有3个问题需要业界同仁有清晰认识。
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现代印刷是信息技术、创意设计、加工服务三位一体的产业,未来的印刷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智能型产业。智能印刷主要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加快传统印刷数字化改造,推进印刷生产流程信息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印企近年来对能够节约劳动力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投资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非技能劳动力被机器人取代,但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依然不高。大家都看到了台湾健豪排列整齐的流水线,却不知道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IT团队数字化处理能力。你不能奢望一家连ERP系统都没有的企业能实现智能化。
装备是智能化的保证。连接是印刷智能化的关键,通过设备硬件之间、硬件软件之间,以及与企业的运转连接,最终实现智能化管理。无须讳言,目前国内印刷主流设备以进口为主,特别是数字印刷设备甚至耗材都被少数几个品牌垄断。如果硬件接口不支持或不开源,连接就成了一句空话。再加上印企在实际投资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应用轻研发,没有智能化的装备,智能化印刷只能停留在规划里。在推进智能印刷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基础装备及其核心技术的研发,以确保中兴通讯缺“芯”的悲剧,不会在智能印刷里上演。
人才是智能化的未来。智能化不是不要人了,而是要综合素质更高的操作和管理人才。员工的作用会有一个大的转型,从体力操作到技术操作的转变,更需要的是有高新技术知识的“技术匠人”。据近期新闻报道,打造“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的郭台铭,采购两万本新编的人工智能教材发给员工看,表明富士康在从传统实体经济制造走向科技制造,用高新技术赋能新的制造业过程中,也特别重视人的素质提升。相信富士康的做法,能给印刷业实现智能化提供借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专栏:“义”家之言 作者:孙义 时间:20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