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曾师从米兰画家培德查诺学画,继承了意大利北部现实主义民俗画的传统,并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 他从九十年代起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了叛逆精神的宗教题材作品,他毫无顾忌地把流浪汉、渔夫、吉卜赛人大胆地画进了神圣的祭坛里。在这些作品中人物充满了激动不安的热情,他们就象是一群暴动者骚动不安。在这些画幅里画家运用了复杂的光线在画面上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那些充满力量的线条,表现出人物的粗犷的性格。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1、占卜者 卡拉瓦乔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596年 99×131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这是卡拉瓦乔早期风俗画的代表作品,画中描绘的是流浪的吉普赛女占卜,在为一个贵族子弟看手相。这是一个街头常见的风俗场面,人物形象目光相对,那个头戴羽帽的贵族青年以轻蔑挑逗的目光看着女占卜者,而她虽地位低下,却显得庄重自尊,回敬的目光中既真诚又含智慧,对比之下,贵族青年却显出华而不实的肤浅。这是一幅具有肖像性的半身构图风俗画,这种布局形式使人物形象更加简洁突出,由于免去了一切不必要的细节描绘,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目光和手势更加引人注目。社会底层的流浪人第一次作为主人走进绘画,这在意大利以往的绘画中还不曾见过。

2、打牌作弊者 卡拉瓦乔 意大利 1595年 布面油画 107x99cm 私人收藏

这件油画作品《打牌作弊者》被认为可能是卡拉瓦乔第一件真正的杰作。作品描绘的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正在落入纸牌骗子圈套的情景。油画中黑衣少年正在低头看着手里的牌在思考,背后站着猥琐诡诈的一个人,正瞪大眼睛歪头偷瞄他的牌, 还跟桌子对面的庄家打手势比暗号,庄家手上是瞄到暗号后,赶紧在背后偷偷把牌换掉,脸上却完全若无其事地专注着,等待少年出牌。透过对表情和姿势的解读,一个暗藏在台面下的骗局就被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卡拉瓦乔甚至把人身上的衣服、绉摺、帽子上的羽毛,到桌布上细小繁复的花纹都精细完整的画了下来,让整个画面带了高贵的细致感,几乎感觉不出这是在阴暗低贫环境中发生的故事。这幅画还有一场官司。2006年,《打牌作弊者》拍卖时被苏富比认定为复制品仅卖了4.2万英镑,事后却被买家鉴定为价值1000万英镑的真迹。为此,原卖家将苏富比告上法庭,要求获得赔偿。

3、弹曼陀玲的姑娘 卡拉瓦桥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600年 102×130厘米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这幅画是卡拉瓦乔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为音乐的爱好者蒙代区机主教所创。模特儿是少男还是少女,至今还是个谜,油画画中所画写的一届乐谱,是当时在意大利流行的雅各布·艾尔卡德鲁特所创作的通俗歌曲“给君我的爱”,从这幅油画画中可以看到卡拉瓦乔追求写实主义的努力。 姑娘弹的这个琴,应该是鲁特琴,欧洲音乐故乡之一的南欧古国意大利的传统乐器,也是现今风行世界的乐器——吉它的前身。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鲁特琴曾是欧洲最为流行的伴奏乐器之一。

4、酒神巴克斯 卡拉瓦桥 意大利 1596年 布面油画 95x85cm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乌菲奇美术馆藏

据说这幅画是画家卡拉瓦乔的一幅自画像。在他面前的石桌上,是一海碗的水果和一大瓶的红酒。他的左手同样对观众伸出满满一高脚杯的红酒,仿佛在邀请观众与之共饮。在绘制此画时,卡拉瓦乔正在生病,所以画中这位酒神的形象多少显得有点憔悴、神情倦怠,完全没有人们想像中酒神的神采飞扬。

5、逃往埃及途中休息 卡拉瓦桥 意大利 1597年 布面油画 166.5x133.5cm

卡拉瓦乔的这件作品《逃往埃及途中休息》取材于圣经故事。在这幅油画中圣约瑟手拿圣经正在向他前面的天使询问着什么,为下一步做好打算。而旁边的圣母则是抱着耶稣,或许由于旅途的劳累已经坐着睡着了。卡拉瓦乔的细致描绘给欣赏者感到耶稣一行逃往埃及的过程中是如此的艰辛,劳苦。

6、削水果男孩 卡拉瓦乔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593年 64.4x75.5cm

这件作品是现今已知的卡拉瓦乔最早的作品,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卡拉瓦乔就因创作《削水果男孩》,《捧果篮的男孩》和《酒神巴克斯》着三件作品,而开始成名,并他当时的雇主切萨里(Giuseppe Cesari)去创建自己的画风,后来他那种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 在这件作品中,在明显的明暗对照之中,一个小男孩正在专心的削着手中的水果,表情传神,安详,坚定。

7、基督下葬 卡拉瓦桥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602年 300x203cm 梵蒂冈美术馆藏

基督下葬仪式,原本是神圣而庄重的,而在卡拉瓦乔的笔下,仅仅是平凡而简单的贫民葬礼场面,画家以现实生活事件和人物,描绘了神圣的宗教题材。画面人物依对角线式排列,作为主体形象的耶稣裸体置于受光处,被塑造成强健有力,虽死犹生、俨然一位英雄的入殓的情景。约翰和彼得抱着耶稣遗体,十分虔诚。彼得被描绘成一位醇厚朴实的农民,尤其那双有力的脚特别醒目。忧伤悲哀的圣母伸出右手作抚爱的诀别,低首流泪的少女是圣徒渥娃拉,而后面那悲痛欲绝、高举双臂的女子正是被耶稣拯救了灵魂,获得新生的抹大拉,整个画面是一幅家庭悲剧的缩影写照。用聚光、强烈明暗对比画法布置画面,塑造人物主次形象,是卡拉瓦乔艺术风格特征,他不受自然光源的影响,从表现画家创作意图出发,构成画面的均衡、呼应和节奏美感。

8、丘比特的胜利 卡拉瓦桥 1602年 油画 154×110厘米 柏林国家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非宗教作品。画面中的丘比特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小少年模样,他的左腿搭在台边,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握着箭,快乐地肆无忌惮地坏笑着。在少年右脚旁的地上,满是被他破坏掉的物品:各种乐器、乐谱、曲尺、书本等等。画面中场景的布置,一如画作标题所示,充满象征的意味。卡拉瓦乔认为,艺术至高无上的原则是真实,而不是美。艺术为了真,可以牺牲美。他主张“无情的真实”,只画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所以,谁若叫他画天使,就要给模特的背绑上一对翅膀。《丘比特的胜利》,就是这样画出来的。这位丘比特,除了翅膀以外,完全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不仅形体逼真,而且表情逼真。整个画面洋溢着贴近生活的亲近感。

9、以马忤斯的晚餐 卡拉瓦桥 意大利 1601年 布面油画 195x139cm 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藏

这幅画中的基督形象是最令世人震惊的基督像,他不是英俊的后生,而是一个面貌浮肿,尖嘴无须的犹太小市民形象。为什么基督不能是这样?长发松散,不修边幅,好象很不耐烦地讲解着死亡与真理。使徒彼得在右边比划着十字架的形状,似乎在告诉基督未来的危险。一篮水果和一只死鸡,透露了他们当时的生活的窘迫。据说这个基督是以卡拉瓦乔一位熟人为模特儿创作的。画家卡拉瓦乔想说明的是神圣出自内心,而非脸庞。

10、圣马太与天使 卡拉瓦桥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602年 296.5x195cm

卡拉瓦乔受命为罗马一座教堂画祭坛画《圣马太》。卡拉瓦乔不管大师是怎样创造圣马太的形象,而是依据《圣经》中的提示和生活的积累,去想象生活中的马太的真实形象。《圣经》上说,圣马太是《马太福音》的作者,是一个年迈的贫苦劳动者,一个小收税人。于是,《圣马太》中的马太形象是这样的:秃顶,赤着泥脚,粗大的手拿着一个大本子,由于不习惯写作而感到紧张,焦灼地皱眉头。天外飞来的天使就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他像教师教学生那样,把着这位劳动者的手,在教他写作。当卡拉瓦乔把这幅作品交给教堂时,教会十分愤怒,认为这幅作品亵渎了神灵,对圣徒有失敬意。于是,卡拉瓦乔再画一幅《圣马太》。这次卡拉瓦乔依据大师们创造的圣徒的模式去画,马太穿着红袍,不像一位贫困而勤劳的劳动者,而像一位庄严而神圣的主教。当他执笔写书时,丝毫不感到紧张和焦灼,因为,神圣的天使在提示,马太只要虔诚地聆听就可以了。因为远离了生活,教会满意了。

11、圣马太蒙召 卡拉瓦乔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599年 322x340厘米 罗马路易吉·德佛朗西斯教堂收藏

基督召唤使徒马太是一个神圣的宗教题材,而在卡拉瓦乔的笔下却是另外一番情景:一群流浪汉们躲在阴暗的类似地下室的屋子里赌博,突然推开门,一束光线射进来,耶稣和彼得进门,手指着人群方向,惊呆的人们回首往外,中间那位老者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似乎在发问:“是召唤我吗?”另一个刚赢钱的人正埋头数钱币,不理会发生的事,画面毫无神圣气氛。这是卡拉瓦乔第一幅宗教画,其实就是一个意大利底层社会的小赌场。作品问世后,立即引起教会的愤怒谴责和订画者--罗马法兰契奇教堂的拒绝。认为这是公开对神圣宗教的亵渎。但这是一幅十分生动的风俗画,富有个性的不同身份的人物塑造得很真实。画家使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主要表情部分更加鲜明突出,这种卡拉瓦乔式的聚光法,为后来欧洲不少画家继承和使用,鲁本斯和伦勃朗最为杰出。

12、圣马太殉教 卡拉瓦乔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600年 323×343厘米

《圣马太殉教》,是卡拉瓦乔表现马太的又一名作。马太在传教时被杀,死于矛剑。卡拉瓦乔把圣马太殉教时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马太刚刚作完祈祷,倒于地板上。一个刺客手中握剑,弯腰向马太刺去。马太略微侧身,伸出一只手,下意识地要把刺客挡住,眼光直视凶手。光线透过昏暗的房间,照射在二人身上,左右人群纷纷向两边逃去。在左边,几个男人急忙奔向出口,特别是有一个拿剑的男人就在凶手身后,却没有胆量向凶手发动攻击。在右边,一个年轻的仆人见此情景,拔腿就跑。天上,一困白云托着一个天使,天使看到世上血腥的一幕,只是给马太一枝棕榈,并没有实际的帮助。我们在这幅作品中,没有看到英雄视死如归,也没有看到信徒拔刀相助,心中有几分压抑。但是,生活的真实就是这样。也许,这几分压仰,就是艺术家想达到的效果。卡拉瓦乔不愧为写实主义的旗手。

13、圣母之死 卡拉瓦乔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601-1606年 369x245cm

《圣母之死》的故事可以作为例证来说明卡拉瓦乔生活的时代是如何对待他的部分作品的。1601年,一个富有的法官委托卡拉瓦乔给他私人的礼拜堂作画,这个礼拜堂位于在新的加尔默罗会修道会教堂——圣玛利亚德拉斯卡拉教堂,1606年加尔默罗会修道会拒收这幅作品。和卡拉瓦乔同时代的朱利奥·曼奇尼记载说被拒收是因为卡拉瓦乔用了一个当红的妓女作为画圣母的模特;另一位同时代的人,乔瓦尼·巴廖内告诉我们是因为圣母光着双腿:两种情况都不得体。但研究卡拉瓦乔的学者约翰·加什认为,加尔默罗会修道会可能认为问题更多的出在神学上而不是美学上,卡拉瓦乔的那个版本没有坚持圣母升天的教义——上帝之母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死亡而是被接进了天国。替换的作品画的是圣母没有死,而是坐着行将去世,但即使这样还是被拒收。最终替换的画作中,圣母没有死,而是和合唱的天使们一起飞升天国。无论如何,拒收并不意味着卡拉瓦乔和他的追随者失宠。《圣母之死》被拿出教堂后,就立即在鲁本斯的建议下被曼图亚公爵买走了,后来被英王查理一世得到,1671年被法国皇室收藏。这幅画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这么一个场面:在一个破烂的农舍小台子上,躺着一位久病无钱医治而死去的中年妇女,她被穷困糟蹋得头发蓬乱,面容憔悴,死时连一双鞋袜都没有,赤着一双脚,躺在一个小木床上,圣母的躯体有一半还伸在床外吊挂着,逼真地再现了一个意大利穷苦家庭的悲剧。前景那位垂首哭泣的少女像失去母亲般地伤心,她是圣徒抹大拉。使徒们被描绘成从各方来奔丧的亲朋友邻,一个个掩面落泪,悲痛不已。画家毫无顾忌地将普通劳苦贫民请进了神圣的艺术天地。在这幅画中既没有宗教气息,也没有臆造虚构,它朴素得就像是生活本身,画面上唯一显得华丽的帷幕,是按订件人的恳求画上去的。难怪教会和贵族骂他 是“粗野的自然人”。据说订件人拒绝接受这件作品,理由是没有把圣母的崇高、伟大和荣光描绘出来;学院派也指责他将圣母画成赤着双脚太不雅观。倔强自尊的卡拉瓦乔是决不妥协的。最终是鲁本斯劝曼都亚公爵买下这幅画。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艺术创造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而是当时对现实批判思潮的反映。布鲁诺曾说过,宗教根本不能算作真理,一切都应该去大胆怀疑和探索。卡拉瓦乔的画就是大胆怀疑和批判当时宗教社会的形象反映。

卡拉瓦乔简介: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出生在北意大利伦巴底省的卡拉瓦乔村,因此人们称他卡拉瓦乔。父亲是庄园主家管事,早年去世,11岁的卡拉瓦乔移居米兰,师从于自称为提香弟子的西蒙·彼得查诺,他是当地样式主义的代表画家。继承了意大利北部现实主义民俗画的传统,并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在米兰期间,卡拉瓦乔肯定看过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无疑熟悉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艺术,他的艺术生涯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诸大师相继逝世后开始的。1593年到1610年间卡拉瓦乔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卡拉瓦乔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17岁的卡拉瓦乔,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罗马,他举目无亲,为了生活不得不进贵族府当仆役,后入样式主义画家阿尔彼诺工作室,在阿尔彼诺画的大型壁画中的那些造型逼真的写实主义静物,就出自卡拉瓦乔之手。卡拉瓦乔画的静物,具有近似自然主义的极为强烈的质感,窗户的反光和晶莹的水珠常令观者惊叹不已。卡拉瓦乔凭着个人的天赋作画,并不在意模仿古希腊罗马的大理石雕像和拉斐尔的风格,但他的作品造型具有极强的雕塑立体感。

卡拉瓦乔生活贫困,与劳动者为伴,性格暴躁、孤傲寡合、狂放不羁,很难与人相处,这种个性使他处于流浪作画境地,在一次争斗中因误杀了对手而被迫离开罗马到那不勒斯过着流浪的生活,卡拉瓦乔到处与不理解他的人发生矛盾冲突,常因斗殴受到法庭审判,坐牢、逃跑、作画,使他永远处于社会底层,正因如此,卡拉瓦乔对底层劳苦大众的生活和形象更加熟悉,观察理解更加深刻,这为卡拉瓦乔革新传统艺术,创造新艺术形象,使普通平凡的劳动者走进神圣的艺术殿堂提供了难得的生活基础,为他开创了一个艺术的新纪元。

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几十年间,罗马一直在建造巨大的教堂和宏伟的宫殿,需要大量画作。当时反宗教改革派教堂在搜寻正统的宗教艺术以还击新教的威胁,因为此前统治艺术界近一个世纪之久的风格主义不足以担此重任。卡拉瓦乔带来的是一种激进的自然主义,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在卡拉瓦乔手中,这种新风格是达到真实性和灵性的工具。

35岁的卡拉瓦乔流落到马尔他岛,接待他的是岛上的骑士团首领温亚库尔,卡拉瓦乔为他画了肖像而使画家获得了骑士团勋章,但因他侮辱了一位骑士而入狱,他又从马尔他逃到西西里岛,在卡拉瓦乔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画迹,播下了现实主义绘画的种子。这位流浪画家怀着得到罗马教廷宽恕的希望,决定回罗马,但在那不勒斯上岸时被当局疑为罪犯错捕入狱,待事实澄清无罪释放时,小船钱财已无踪迹,身无分文的画家卡拉瓦乔步行赴罗马,染上致命的寒热病,不幸于1610年6月18日,年仅 37岁的大师,永远诀别了绘画。

以卡拉瓦乔为首的那波里画派(也称卡拉瓦乔画派),兴起于意大利南部的那波里地区,曾受到了尼德兰绘画的影响,它反对学院派僵化的教条和巴洛克美术夸张的浮华;追求朴素、清新、直接面对自然的表现方式;以单纯、强烈的明暗,严谨、结实的轮廓,以前所未有的朴实无华的作风为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绘画向17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转型起到了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对同时代的西班牙、法国、荷兰以及19世纪的现实主义美术思潮都有着深远影响。

虽然卡拉瓦乔在世时声名显赫,死后的几个世纪里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只是在20世纪的最近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尽管卡拉瓦乔影响了风格主义衰亡后几乎所有的艺术风格,但对新兴的巴洛克艺术才是真正影响深远的。安德烈·贝恩-若夫鲁瓦(保罗·瓦乐希的秘书)评论道:“坦率地说,卡拉瓦乔的工作标志着现代绘画的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