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6 名将悲歌

NO.186

李光弼会接受吗?

当然不会。

在他看来,皇帝这么做,摆明了是对他不放心。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的信任也是相互的。

李豫如此不信任他,他当然也无法信任李豫。

如果自己放弃兵权,老老实实地到洛阳上任,会不会迎来和来瑱同样的命运?

对此,他完全没有把握。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还是决定再次抗命。

于是李光弼以自己要保护江淮粮食转运为由——徐州是江淮地区的粮食运往关中的重要交通枢纽,留在了徐州,坚决拒绝出任东都留守这一新职。

这下李豫更觉得李光弼不可靠了,更觉得无论如何都必须尽早把李光弼调离军队了。

怎样才能迫使李光弼就范呢?

思来想去,他决定利用亲情。

当时李光弼的母亲住在河中(今山西永济),李豫便频频派宦官前去慰问,想通过其母做李光弼的工作。

但李光弼依然不为所动。

后来李豫干脆把李光弼的母亲接到了长安,安排她住进了一幢超豪华的大别墅,每天好吃好喝供着,还专门配备了一大批的侍女和一个中队的保安,给李母的用品充分到了过分的程度,对李母的服务更是贴心到了恶心的程度——下雨有人帮着打伞,走路有人帮着提腿,打哈欠有人帮着张嘴,上厕所有人帮着使劲……

除此以外,李豫还将李光弼的异母弟李光进调到禁军任职,不仅给了个很高的职位,而且啥事都不用管,啥钱都不少发,工资补贴公积金,样样都翻倍;月奖季奖年终奖,回回大手笔……

李豫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对李光弼的家人非常优待,可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是把李光弼的母亲和弟弟当成了要挟李光弼的人质!

李光弼对此当然也心知肚明。

这让他感到非常难受。

他为国家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到头来皇帝却对他如此猜忌!

更令他不舒服的是,之前他在军中威信极高,令行禁止,说一不二,他说西没人敢说东,他说守没人敢说冲,每个将领都对他毕恭毕敬,他发布命令的时候诸将都不敢仰视,而这段时间由于他几次三番抗旨不尊,田神功等部将都对他不复有往日的尊敬,常常阳奉阴违,有些事甚至不经过他便自行决定。

若是以往,他一定会依照军法,对田神功等人严厉处置,而现在他却只能苦笑着摇摇头,上行下效,他又有什么资格说他们呢?

这样一来,他的心情自然更郁闷了。

人一郁闷,就容易生病。

很快,他就一病不起。

弥留之际,左右问他有何遗言。

他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我长期以来都在军中,没能奉养母亲。作为一个不孝子,哪里还有什么好说的……

显然,让他至死都无法释怀的,就是自己一辈子征战沙场,到最后却反而连累母亲成了朝廷的人质!

公元564年七月,李光弼在徐州病逝,享年57岁。

他和郭子仪两人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大功臣,并称“李郭”,但郭子仪后来的名声却比他大得多。

其实论战绩和军事能力,李光弼可能还在郭子仪之上,《新唐书》中就称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他和郭子仪之间的差距,主要还是在胸怀上。

郭子仪遭受的猜忌并不比李光弼少,可他总是不计个人得失,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而在同样的情况下,李光弼却有些患得患失。

这一点,从前一年那次吐蕃入侵时两人的不同表现就可以看出来。

在那个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郭子仪不顾自身安危,毅然挺身而出,最终立下了大功,而此时李光弼却拥兵自保,毫无行动——尽管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但后世很多人却依然将此看作是他人生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污点——明朝史学家王世贞就因此而评论他“称名将可也,称贤臣不可也”。

也有人为李光弼抱不平。

清代史学家朱轼就说:使时无朝恩、元振,(李光弼)不以忧防惧祸来,晚节全镜之埃,则汾阳何以过焉!

是啊,倘若代宗李豫不是那么信任程元振、鱼朝恩这样的宦官,不是那么猜忌功臣,李光弼完全可能善始善终,在历史上的名声完全可能不亚于郭子仪!

我敬李光弼之才,我悲李光弼之遇!

(0)

相关推荐

  • 唐朝历史人物——升平公主(唐代宗李豫嫡长女)

    升平公主(752年-810年),别名虢国昭懿公主,唐代宗与结发妻崔贵妃之女,下嫁郭子仪之子郭暧.升平公主以嫡长出身,一生得到父亲唐代宗.异母兄长唐德宗的恩宠,为诸位公主之首.元和五年(810年)十月, ...

  • 唐朝的十大名将都是谁?他们又都有着什么样的功绩?不妨看看本文

    唐朝因为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王朝,所以有关他的故事可谓数不胜数.作为盛世王朝的大唐,从来都没有缺少过名臣和名将,比如一人灭一国的文臣王玄策,三箭定天山的武将薛仁贵等.然而除了这些之外,唐朝还有着让其 ...

  • 儿子起兵反叛,他的母亲追着砍:为国家杀了你

    小珏说历史--<小珏说唐>系列二十九 请勿转载 公元763年,史朝义走投无路,被迫自尽.他这一死,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落下了帷幕.这场战争,生生耗死了唐朝两个皇帝,叛军首领也身死名灭,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2刚正不阿

    NO.192 太尉是最高级别的荣誉官衔,中书令是最高等级的行政职务,郡王是臣子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还有什么头衔比太尉.中书令.郡王还要尊贵呢? 李豫用堪比爱迪生试验电灯灯丝材料的钻研精神刻苦钻研了好长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1哀莫大于心不死

    NO.191 当然,仆固怀恩也知道,要与强大的唐朝为敌,靠他自己那点人手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一回到灵武,他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与回纥以及吐蕃联系,提出的条件也非常优厚:只要你们肯发兵助我攻打唐朝,所有的城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0死也不回头

    NO.190 仆固怀恩离开后,原本驻于沁州(今山西沁源)的朔方军将领张维岳第一时间就领兵赶赴汾州,接管了仆固怀恩留下的部队,控制住了汾州的局势. 随后他又除掉焦晖.白玉等兵变将领,将诛杀仆固玚的功劳据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3 无中生有

    NO.183 公元763年十月九日,吐蕃大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安. 如王献忠所料,他们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伪政权. 由于当时唐朝宗室大多已逃之夭夭,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与皇帝关系不是很近的人选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3 卷土重来

    NO.193 白孝德本打算派数十名将士与段秀实同去,段秀实摆摆手拒绝了:用不着. 最终他只带了一个瘸腿的老兵跟他一起去. 两人刚到郭晞的军营门口,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就杀气腾腾地冲了出来. 面对山呼海啸般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5 偏向虎山行

    NO.195 此人姓刘,名叫--非常遗憾,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当时在朝中担任给事中. 他厉声质问鱼朝恩说:敕使(当时对宦官的统称)是要造反吗?现在京城周围大军云集,您不想着抵御敌寇,却要裹胁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9 一条道走到黑

    NO.189 仆固玚的死,对仆固怀恩触动很大. 他终于无奈地意识到,朔方军的将士,尤其是其中的大多数汉人与自己并不是一条心,想要凭借这些人来与朝廷对抗,简直比想要凭借"网络刷单一单一结足不出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8 冲动的惩罚

    NO.188 仆固怀恩先是收买了辛云京的部将李竭诚,企图让他暗算辛云京. 不料警惕性极高的辛云京提前察觉到了李竭诚的阴谋,将李竭诚处死. 暗的不行,那就只能来明的了. 仆固怀恩干脆不再遮遮掩掩,明目张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7 单骑退回纥

    NO.197 于是郭子仪把话锋一转,接着又说道:吐蕃人凶残无道,趁我国内乱之际,不顾舅甥之亲(唐中宗李显曾将养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和亲,唐玄宗李隆基与金城公主算是堂兄妹,也便成了吐蕃赞普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