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6 名将悲歌
NO.186
李光弼会接受吗?
当然不会。
在他看来,皇帝这么做,摆明了是对他不放心。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的信任也是相互的。
李豫如此不信任他,他当然也无法信任李豫。
如果自己放弃兵权,老老实实地到洛阳上任,会不会迎来和来瑱同样的命运?
对此,他完全没有把握。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还是决定再次抗命。
于是李光弼以自己要保护江淮粮食转运为由——徐州是江淮地区的粮食运往关中的重要交通枢纽,留在了徐州,坚决拒绝出任东都留守这一新职。
这下李豫更觉得李光弼不可靠了,更觉得无论如何都必须尽早把李光弼调离军队了。
怎样才能迫使李光弼就范呢?
思来想去,他决定利用亲情。
当时李光弼的母亲住在河中(今山西永济),李豫便频频派宦官前去慰问,想通过其母做李光弼的工作。
但李光弼依然不为所动。
后来李豫干脆把李光弼的母亲接到了长安,安排她住进了一幢超豪华的大别墅,每天好吃好喝供着,还专门配备了一大批的侍女和一个中队的保安,给李母的用品充分到了过分的程度,对李母的服务更是贴心到了恶心的程度——下雨有人帮着打伞,走路有人帮着提腿,打哈欠有人帮着张嘴,上厕所有人帮着使劲……
除此以外,李豫还将李光弼的异母弟李光进调到禁军任职,不仅给了个很高的职位,而且啥事都不用管,啥钱都不少发,工资补贴公积金,样样都翻倍;月奖季奖年终奖,回回大手笔……
李豫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对李光弼的家人非常优待,可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是把李光弼的母亲和弟弟当成了要挟李光弼的人质!
李光弼对此当然也心知肚明。
这让他感到非常难受。
他为国家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到头来皇帝却对他如此猜忌!
更令他不舒服的是,之前他在军中威信极高,令行禁止,说一不二,他说西没人敢说东,他说守没人敢说冲,每个将领都对他毕恭毕敬,他发布命令的时候诸将都不敢仰视,而这段时间由于他几次三番抗旨不尊,田神功等部将都对他不复有往日的尊敬,常常阳奉阴违,有些事甚至不经过他便自行决定。
若是以往,他一定会依照军法,对田神功等人严厉处置,而现在他却只能苦笑着摇摇头,上行下效,他又有什么资格说他们呢?
这样一来,他的心情自然更郁闷了。
人一郁闷,就容易生病。
很快,他就一病不起。
弥留之际,左右问他有何遗言。
他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我长期以来都在军中,没能奉养母亲。作为一个不孝子,哪里还有什么好说的……
显然,让他至死都无法释怀的,就是自己一辈子征战沙场,到最后却反而连累母亲成了朝廷的人质!
公元564年七月,李光弼在徐州病逝,享年57岁。
他和郭子仪两人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大功臣,并称“李郭”,但郭子仪后来的名声却比他大得多。
其实论战绩和军事能力,李光弼可能还在郭子仪之上,《新唐书》中就称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他和郭子仪之间的差距,主要还是在胸怀上。
郭子仪遭受的猜忌并不比李光弼少,可他总是不计个人得失,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而在同样的情况下,李光弼却有些患得患失。
这一点,从前一年那次吐蕃入侵时两人的不同表现就可以看出来。
在那个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郭子仪不顾自身安危,毅然挺身而出,最终立下了大功,而此时李光弼却拥兵自保,毫无行动——尽管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但后世很多人却依然将此看作是他人生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污点——明朝史学家王世贞就因此而评论他“称名将可也,称贤臣不可也”。
也有人为李光弼抱不平。
清代史学家朱轼就说:使时无朝恩、元振,(李光弼)不以忧防惧祸来,晚节全镜之埃,则汾阳何以过焉!
是啊,倘若代宗李豫不是那么信任程元振、鱼朝恩这样的宦官,不是那么猜忌功臣,李光弼完全可能善始善终,在历史上的名声完全可能不亚于郭子仪!
我敬李光弼之才,我悲李光弼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