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事件”:巴解组织在约旦的末日,奥运会11名运动员被杀

“巴解组织”劫机让国王颜面扫地

提起暗杀,人们想想身上就会起鸡皮疙瘩,同时对其背后的神秘组织也充满了好奇,到底是谁在操控他们,多大的仇怨使其有了杀心。从事暗杀行业的人,有专业的特工组,间谍组等机构,就像公司里的各个部门一样,都有专门的人负责,而这些挑选出来进行暗杀任务的人,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

曾经导致11名运动员被杀的“慕尼黑事件”,到现在仍被各国引以为戒。很多国家都有暗杀机构,它们,不同的形式存在。

1967年12月,前叙利亚军队领导人上尉领导的“巴解阵线”与乔治·哈巴什领导下的“复仇青年”和“归国英雄”等组织合并,合成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这个组织。其后经过了好几次分裂。

工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这是组织的主要成员,他们不信伊斯兰力量,也不信仰任何教宗。他们自称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个“幽灵”,他们已经把它转化成活生生的实践。

该组织有数百人组成,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活动范围集中在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境内和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做任务面对强大的组织时,附近的国家就会伸出援手,主要来自叙利亚和利比亚。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也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第二大组织,仅次于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1974年9月,“巴勒斯坦解放阵线”、“复仇青年”和“归国英雄”三个组织在叙利亚合并而成“人阵”。“人阵”由于反对阿拉法特参与政治解决中东问题,其后经过了多次分裂,宣布退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部设在大马士革,创始人为乔治·哈巴什,第二任总书记阿布·阿里·穆斯塔法。第二任总书记阿布·阿里·穆斯塔法。现任总书记艾哈迈德·萨阿达特。

一个激进的武装游击组织就此诞生,倡导阿拉伯主义,指挥属下的军事组织“穆斯塔法旅”策划过多个针对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武装袭击。是美国国务院确定的外国恐怖主义组织之一。2001年8月,第二任总书记艾布·阿里·穆斯塔法在拉马拉遭遇暗杀,就此身亡。

1970年9月6日,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的人劫持了英德等国的5架飞机,把它们带到了基尔特安曼的约旦机场,将飞机上美国、英国、以色列、联邦德国和瑞士五国的乘客全部扣留。

将近300名乘客,将他们囚禁于沙漠中一周时间。要去营救被关押在德国、瑞士、以色列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

营救成员后,在返回的路上,飞机还很顺利的飞行,但是在降落时发生了大爆炸,无一人生还。同年9月12日,解放巴勒斯坦人民战线执行任务时,又在沙漠中炸毁了三架飞机。又在开罗机场炸毁一架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班机。

劫机事件让约旦国王侯赛因颜面扫地,决心通过武力,驱逐这帮长期霸占在自己地盘、无视国家法律、跨境袭击以色列、劫持国际民航、意图颠覆政府的“人阵”。战争就此爆发。

约旦国王清空了“巴解组织”

1970年9月17日,在安曼街道上,两组织之间发生严重流血冲突——枪战,整个冲突中,巴解组织一半以上成员被打死。巴解组织的残部被黎巴嫩好心接收。

约旦军在难民营里大开杀戒。几万巴勒斯坦难民就这样死于非命。

约旦国王侯赛因愤怒的宣布全国进入戒严状态,说明他要对巴解组织动手了。

在行动第一天,侯赛因与总理及陆军参谋长讨论形势发展。

约旦第60装部队开进了首都安曼,炮击了两处难民营。于此同时,军队包围了约旦北部两个巴解组织的主要据点。约旦国王侯赛因刚开始想的是在三天内结束战斗,但没有想到巴勒斯坦人抵抗能力很大,侯赛因低估他们了。这场战争迟迟没有结束。

侯赛因最担心的是阿拉伯国家对这场战争进行干预。果不其然,9月18日叙利亚率先发难。叙利亚军一个部队加300辆坦克入侵了北部,前来支援巴解组织的游击队。他们与前来阻击的约旦第40装 部队发生了激烈的战争。

来自内外的压力已经到了关乎国家存亡的地步了,侯赛因不得不寻求外部干预。

侯赛因在凌晨三点打了一通电话,这个电话直接打到了美国白宫,侯赛因要求立刻派相关人员介入。

电话里的内容是这样的,在叙利亚发动大规模入侵后,情况严重恶化!侯赛因要求美方立即在地面与空中进行实际干预,以帮助约旦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美国总统尼克松以“预防性部署”为名,下令第6舰队驶入以色列海岸待命。以色列政府也暗示侯赛因会给予其支持。

9月22日,约旦皇家空军和陆军对叙利亚部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行动相当成功。

由于当时叙政府为了夺权,起了内讧,空军司令向侯赛因表示将不会参与,导致作战人员减少,入侵部队没有了空中掩护。叙军损失了120辆坦克、600名士兵,叙军开始撤退。同时,色列军发现了这一漏洞,呼叫色列战机飞越到叙军阵地上,进行炮弹施压,象征性支援侯赛因。

在叙军退出后,高层向侯赛因传话说,他们没兴趣介入这场纠纷,直接撤走了在约旦的第3装部队。10月13日,侯赛因和阿拉法特签署了正式协议。规定“巴解组织必须承认约旦主权和国王权力,并从城镇及村庄撤出武装,禁止成员在公开场合携带武器”。

这个协议签订后,刚开始阿拉法特团伙还安分点,但是慢慢地就不遵守协定了,依旧不断制造事端。

1971年1月,约旦军队再次对巴解武装营地发起攻击,此时巴解武装人员只剩2000名,约旦军队迅速把巴解武装营地包围,巴解最终投降。他们被允许逃往叙利亚。

让约旦军队惊讶的是,差不多200名巴解成员竟穿过约旦河向自己的死对头,以色列缴了械。同年7月17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巴勒斯坦游击队已被完全清扫。

“慕尼黑”奥运会的血腥一幕

在双重打击之下,元气大伤的巴解组织狼狈地逃出约旦,并前往黎巴嫩避难。此后,巴解组织不仅将侯赛视作敌人,还对美欧等西方国家恨之入骨,并准备在欧美制造恐怖袭击,给西方国家点“颜色”瞧瞧。
经过仔细筛选后,巴解组织把恐怖袭击的地点,选在第20届夏季奥运会,也就是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那场奥运会。之所以选这个地点,不仅因为奥运会是全世界瞩目的赛事,而且慕尼黑为了体现“欢乐与和平”的精神。

举办奥运会,附近的村必定也范围之内,在整个村子不设置路障、不安装监控设施、不配备人员看守,不配备警力,就算是负责安保工作的人员,避免伤及奥运村民,参赛人员和相关领导,严格命令不能佩戴枪支。

选择如此重要且不设防的城市作案,对巴解组织来说实在是一举两得,上天都在帮助巴解组织打一场“漂亮的战”。

那场奥运会,会期从8月26日至9月10日。

9月4日,以色列队没有赛事,大多数运动员在奥运村休息。晚上,大家三五成群地出去看电影。电影看完了,以色列选手陆续回到了奥运村。

9月5日凌晨约4时,就是在奥运会结束之际,所有人都伴着疲惫入睡了。

奥运村外面慢慢出现了5个身影,就是巴解组织恐怖分子,看上去很高大,他们身穿运动服,拎着沉重的运动包,里面有冲锋枪、手榴弹等武器,携带着很轻松地便摸进以色列选手下榻的宾馆。

这群巴勒斯坦的“黑九月”恐怖分子和以色列运动员们展开搏斗。因为运动员们被惊醒身体还没有恢复元气,加上蓄谋已久的恐怖分子的突袭,所以在25分钟后,恐怖分子速战速决,当场枪杀1名摔跤教练和1名举重教练,并把其余9名运动员和2名安保人员扣为人质。

5时10分,联邦德国当局开始了拯救人质的行动。在这场行动中,5名歹徒被击毙,德国警官1人死亡,9名以色列人质则全部被恐怖分子杀害。

恐怖分子发表声明,要求以色列政府释放被抓捕的256名成员们,来换取运动员和安保人员的自由,但遭到联邦德国的拒绝。

9月6日,奥林匹克运动场里,一片肃穆。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奏响时,许多运动员禁不住放声痛哭。

从此,慕尼黑奥运会的血腥一幕唤醒了主办者的安全保卫意识,使他们看到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举办奥运会举足轻重的一环。在随后的历届奥运会和其他重大赛事中,组织者都提高了安全措施的投资力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