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洹上村里的“电报房”
洹上村,袁世凯命名并建的袁宅。“史客儿”公号在3月21日有过介绍,请关注“史客儿”公号,查看历史消息“毁于战乱的中国第一村” 以前都说袁世凯退而不休,私设电报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联络部下,待机谋反。广州的骆宝善先生以严谨的推理说:“No。”其理由,一是私设电报房,在那会儿不容易也不容许。二是袁克文说当时设一二人,只是去彰德商业电报房取电报纸的。可是,最近有人从1911 年一些回忆录里证明确有私设电报房的事儿。 笔者以为,我们大家都忘记了主席的谆谆教导:事物是运动的,事物是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而袁世凯的洹上村那三年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第一年,袁世凯没有设电报房的必要,因为他自己还没缓过气来,顾不上这些锦上添花的事儿。偶然有事,应该是采取袁克文在其《辛丙秘苑》中记述的,养寿园并无电报房,只有管理文电的“司电报者”。这个时候设电报房,大大的犯忌,正好坐实了载沣他们的怀疑。袁世凯连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就不配享用“窃国大盗”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 1906年的一家商用电报局 所以第一年,1909年,袁府对外联络的电报应该是通过彰德的电报局“透明”收发的。 第三年,1911年就难说了。 1911年的那个冬天,全中国期盼的眼光都聚焦在河南彰德府的洹上村。何止中国,应该说是全世界的人都对这个不足300亩的庄园投入了关注的目光。经过辛亥革命半个月的折腾,袁世凯的名字被所有的人搬到桌面上来议论了。革命党人、清廷、洋人、北京大街上的旗人,各色人等都在暗地里提到一个已被剥夺了所有权力的退隐老人的名字。各种对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里,似乎都给这位洹上村逍遥自在的垂钓老翁留出了一个位置。可偏偏这时候老袁来劲了,他在那里扭扭捏捏犹抱琵琶半遮面,不给组织上一个准信儿。战场形势一日三变,这时的政府决策层、新闻界、列强,都有洹上村信息饥饿症。这时候就是袁不设电报房,估计摄政王载沣也要给他设一个(载沣连自己的位子都肯腾出来让袁世凯上,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这首先为的是政府方面方便,而且可以冠冕堂皇地对外说,为的是军事上咨询有过丰富斗争经验的袁将军,以便他发挥老干部的余热。 晚清时期各类官商用电报纸 再说那会儿科技也是一日千里。查1911年,民间的电报业务在大清国已经很普遍了,以至于该年四月上海电政局不得不移至清国首都北京,成立一个覆盖全国的“电政总局”。所以1911年为老袁装个电报,可能就跟1980年代普通家庭装个电话的难易程度差不多。再不行,于那样的形势下,袁世凯的部下也敢自作主张,从军队里调一台电报收发机给老领导用。如果上面问下来就说:对敌斗争的需要。 这么想就和陆军部秘书科长宣统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旧历)随同陆军大臣荫昌南下征讨武昌兵变时,在洹上村看到的情景吻合了:“路过院中,见某室挂有电报处牌子,机声嗒嗒,聆之甚晰。”至于后面那句:“其时袁尚系罢斥在籍之人,而仍有此种不应有之设备,盖各方面电报消息,此三年中固无一日之隔阂也。”是这位秘书科长的推断,说明不了什么。至于军法处处长丁士源记载宪兵报告:“袁家有电报房。天津制台衙门电报生厉姓者,司电报之事。丁询曰:电线是否接通铁路京汉局电线。宪兵曰:然。丁即令秘书官恽宝惠注意。因京汉路有二线:一为直达北京;一为各站联络之普通线。故行营电报挂线时,必须两线均挂。致北京电,须用直线。恽曰:知之矣。”这更加说明,这个时候军部和有关单位已经和袁世凯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条便捷的沟通渠道。 所以说,此一时,彼一时。时代在变,载沣在变,老袁也在变。只能说老袁命好,终于让他借辛亥革命之机,等到了一个政治上最有利的地位。 早期电报收发 1880年10月,清廷成立津沪电报总局,这是中国自办电信事业的开端。当时人工发报速度为每分钟20-25个汉字,按照路途远近制定收费标准,从上海发往苏州的电报每个字银元一角,这在当时相当于16斤大米或30个鸡蛋的价钱。至1911年,由上海开通的有线电报线路达21条。 摘自:张社生 著 《绝版袁世凯》 文汇出版社 关注并联系我们 保存图片后长按二维码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欢迎关注“史客儿”订阅号。投稿请至:historymook@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