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生命之书的道德经,余秋雨《老子通释》用现代文还原其风采

张爱玲曾过“成名要趁早”,但是成名太早,对白岩松来说,不见得是好事。白岩松做过一个比喻,成名太早犹如楼起得太高却没织安全网,越高越危险,如果把持不住,它就会向另一个方向去转化。

在白岩松三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就犹如没有安全网的高楼,产生了许多的迷茫和困惑,又觉得有很多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道路的前方依稀就见得到死亡的影子了。

那段日子他处在一种沮丧的低谷状态,感觉做什么都不顺。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这只有5000字,八十一章的《道德经》,他突然觉得很多事情应该要重新评估其意义,很多东西迎刃而解。

他说:“我当时最困惑几件事情,我要不要撒手很多东西,因为当时我是三个栏目的制片人,有很多很多的事。但是在解读《道德经》的一句话时让我如释重负。

它强调杯子满了就再也倒不进去任何东西了,怎么办?泼掉它。你才可以重新装水,因为什么东西一满,就要溢出去了。二话不说,我把三个制片人全辞了,从此坚决不做领导。我觉得如果没有《道德经》,我不会如此坚决。”

白岩松在一次讲座中称老子的《道德经》是他的“生命之书”,他从中学到了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这深深地改变了他的后半辈子。

《道德经》是中国首位世界级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是东方智慧的源头,被称为“万经之王”,白岩松靠它度过中年危机,曾国藩靠它走出人生低谷。

据统计,在德国平均每个家庭都一本《道德经》,这个数字是否让我们中国人汗颜。

很多人觉得《道德经》晦涩难懂,毕竟它是2500多年前的古书,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注解版本,对于我们的阅读才尤为关键。以前我一直担心自己读《道德经》会读不懂,读不进去,但是当我读到余秋雨先生的这本《老子通释》时,完全被先生散文式的译文所吸引,不自觉的就读了进去。

01.做人成事的秘密,尽在一本《道德经》

虽然很多人没有真正的读过《道德经》,但是《道德经》中的很多词句大家都耳熟能详。比如“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大器晚成”、“大象无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等都是脍炙人口。

《道德经》中指出的人生三宝:慈爱、简朴、谦下,也教你如何面对困境“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告诉你立身成事的秘诀“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为来执掌天下”。其实老子早已把这些做人成事的秘密告诉我们了。

《道德经》的第二十三章中的内容指出,当你遇到痛苦的事情时,你怎么办?书中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思是狂风吹不了一晚上的,暴雨下不了一天的。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的狂暴尚不能持久,更何况人?天地间的狂风暴雨,也必须顺道而终止,道是什么?“道”是一种自然,道,刚极柔极、雄极顺极,实在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存在。

我认为,在现代心理的调试和抚慰上,其实什么事情到了糟糕或者不好的状态下,他终究是要停止的,只要你能坚信这一点,你遇到任何难事都能扛过去。

《道德经》里经常会出现“逆向因果”四十章中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大自然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季节有春夏秋冬的交替,人会生老病死,但后面这句话“弱者道之用”告诉我们,这个变化不是一夜之间疾风暴雨的变化,而是缓慢的运行方式。

所以,当我们遇到不顺利的时候,反过来想想,这事儿正在往好的方向去发展,这就会让我们在糟糕的时刻内心平静,因为,坏的事物会向好方向去转化。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提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为什么能成为百谷之王呢?因为江海善于自处下方,它比别人低,所以千江万河归大海。想想,我们做人,不也是这个理吗?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至;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这不就是老子给我们的领导力提升法则吗?“圣人若要统治人民,必先出言谦下,若要率领人民,必先置身人后。”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提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不喜积攒,给予别人的越多,你获得的反而越多。

《道德经》的结束语,“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好像是老子的临别赠言,他也希望大家可以牢记在心,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02.延续通达畅快的余式散文,还原语言美感

2500多年前的《道德经》,语言文字和社会世情多有变迁,普通读者阅读原文难度很大,为什么我喜欢余秋雨的这本《老子通释》呢,在书中,余秋雨先生融合讲解、翻译、注释与一体,延续了通达畅快的余式散文。

一方面,余秋雨长期钻研历代优秀注本为基础,并吸收了当代学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保障了学术上的严谨;另一方面,他特别重视老子原文“格言式散文诗”的文学气质,无论讲解还是翻译,都尽力呼应原文的文学魅力,引领我们贴近原文、品味原文。

比如《道德经》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余秋雨见到此章深深感受到了老子的诗情,所以翻译也非常有诗意和诗韵,他表示虽然译文也是诗歌,其实也是按照古代词语的本义去阐释的,为了表达老子这种一气呵成的散文感,也是破费功夫。

译文如下:

古时善于为道的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正因为不可识,所以只能勉强地来描述;

他们谨慎,像是冬天涉河;他们警惕,像是提防邻户;

他们端庄,像是在外做客;他们涣和,像是春冰消除;

他们敦厚,像是未凿之木;他们旷远,像是深山幽谷;

他们包容,像是大河浑浊。

谁能在浑浊中静下来徐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动起来慢慢推进?

只需保有此道,不求满盈。由于不求满盈,虽有弊端也能新成。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余秋雨先生对《老子》的今译,确实比其他译本更有吸引力,更能朗朗上口。余秋雨坚信《老子》原文是“哲理散文诗”,而不是学术论文,因此,他也要用现代语言恢复它的“哲理散文诗”的风采。

又如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懂,有人翻译成“千里的远行,在脚下第一步开始”,这就把老子的语言美感冲淡了,余秋雨拒绝这样的翻译,而是直接使用原文,易贴近老子的语言美感,让文字拥有其生命力。

03.通论历代研究者的共识和分歧,给出读者以思考空间

看余秋雨先生的这个译本,其实不像是教科书,而是启迪书,就拿第二章来说,老子那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先生罗列出古今大家的五种解释:

一、天下都知道美为什么美,那就丑了;都知道善为什么善,那就不善了。(较普遍的解释)

二、天下万物,两端生于一致,因此有了美就必有丑,有了善就必有不善。(王夫之的解释)

三、把美和善夸耀得天下皆知,那么,丑和不善一定就会紧跟着来了。(范应元的解释)

四、为什么人们能够知道美之为美,善之为善?因为有丑和不善的存在,产生了对比。(陈懿典的解释)

五、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陈鼓应的解释)

这些解释都很有意思,余秋雨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美的起点是天性和创造,善的起点是良知和大爱,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此,不可能出现天下同规。

余秋雨先生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美和善是没有标准、没有定位的,就像现在流行的医美整容,让所有女人都成为漂亮女人,但是却都成了一个模样,原本那是美的样子,现在也看的丑了。所以“当天下人都知道了美的标准,那就丑了”。

书中有引用历代大家对老子道德经的一些翻译,有的余秋雨先生认同,有的不认同,同时也给出了理由,这样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尝试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判断,接受哪种?拒绝哪种?又或者有自己的考量。

有一种说法,“得意时读儒家,失意时读道家”,余秋雨对这种说法其实非常的不认同,他觉得以“得意”和“失意”来判断读什么书,既玷污了阅读,也玷污了书籍

只要是杰出的中国文化人,在任何境况下都会与儒家和道家产生共鸣,如果当你真正读懂了,也压根不存在得失的敏感。

虽然《道德经》陪无数人走出人生困境,但是它是一本真正的“生命之书”,之所以是“生命之书”就在于它可以不论你在任何年龄,任何状态去读它,都会让你常读常新,获得启示,增长智慧。

余秋雨的《老子通释》则会为你开启一次美好的阅读与思考体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