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沈阳满铁附属地的建筑
参加文保团队最大的感受就是相见恨晚,如饥似渴。加入的太晚,少学了太多的知识,贪婪的学习着每一次的历史知识。做为个沈阳人,不了解沈阳的历史,不了解这片生活的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不仅是枉为沈阳人,而是如同一个聋哑盲的残人一样。而文保队的前辈们向我们娓娓道来的模样,就如同一个耳聪目明的健康人!而我正在追求健康的路上。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取胜后,日本根据朴茨茅斯条约获得了俄罗斯帝国的东清铁路的南满州支线的所有权,同时也继承了铁道附属地的制度。而今天我们就随着陈队长和张副队长的脚步,追寻着濒临消失的满铁附属地的部分住宅建筑。铁道附属地就是满铁在南满(今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安奉(今丹东至沈阳)铁路及其支线占用的中国土地。南满铁路、安奉铁路及其支线全长近1200公里,铁道附属地就分布在这近1200公里的铁路线上。占地面积1908年为182.76平方公里。其后,满铁以武力为后盾,巧取豪夺,铁道附属地已不限于铁道用地,到1936年扩大到524.34平方公里。附属地的最高行政机构就是满铁总社(全称: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社址在大连。在沈阳,管理满铁附属地的机构是奉天地方事务所,他们把奉天驿(今沈阳站)以东,北至今北七马路,南到南五马路,往东直至今和平大街的广大区域,都作为满铁附属地。1910年,奉天驿建成后规划建设新市区。以奉天驿为中心,向东开辟了呈辐射状的三通:浪速通(今中山路)、千代田通(今中华路)、平安通(今民主路)。又开辟了十一条马路和三十八条小街或胡同(町)。在里面建住宅、派出所、商店、学校、邮局、妓院、宾馆、剧场、影院、医院、公园。这些公共场所都冠以日本名称,甚至只供日本人使用。后来附属地的街道也一律改为日本名称,附属地内的行政、司法权不受中国政府管辖,成了国中之国。实际上成为日本强占的殖民地。我们从和平广场出发,和平广场始建于1932年,当时称朝日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称崇德广场,解放后定名为和平广场。
这是位于和平南大街68巷上的日本建筑,如果推算从1906年开建的话,这栋建筑应该有100年的历史,现在破旧不堪、濒临拆除。房子的结构同为联排两家的二层舍宅,结构都基本相同,一楼为厨房、卫生间、贮物间等,二楼为两间卧室。楼梯的扶手为坚硬的木质,历经百年,仍坚硬光亮。日本人喜在门前种植松树,与中国在墓地种植完全不同。在松树掩映下的别致日宅,就要消失的感觉还是蛮可惜的。虽然它与周围的现代建筑越来越格格不入,但历史的痕迹还是保留到越多人了解更好。
这是在南八马路边的一栋连廊结构的满铁舍宅,应该是居住人级别略低于独幢别墅的人。现已打上大大的拆字!
在新华广场北侧的沈阳煤气总公司,门前有两座大石狮,以前经常从门前路过,却不知这是两个重量级的珍贵遗存物。其底座可见:冯庸大学成立纪念、民国十六年八月八日。 冯庸是奉系军阀冯德麟长子,与张学良同年,1927年几乎用全部家当创办冯庸大学,立志教育救国。所建冯庸大学不但是东北地区第一所私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原校址在今滑翔小区,1933年9月并入东北大学。据说石狮子为张学良所赠。因此地是冯庸公馆旧址,故放于此。 跟张副队还学会了鉴别石头狮性别的办法:母性狮子脚踏小狮,雄性狮子脚踏绣球。
沈阳市124中学原址最早叫葵寻常小学校,是1937年由满铁地方部工事课建造。1969年成为沈阳市第124中学。当年日本所建学校主要是为在奉天居住的日本人子女所用,如有中国人来上,也是两种课堂两种教育。对日本人进行统治教育,对中国人进行奴性教育。可恨之极!
我们在临泉路上参观了一大片附属地的舍宅,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解放后该地一部分归军队,一部分归地方,如今看来,归军队的保存尚好,归地方的已如贫民窟一般。这些住宅外表别致,内部宽敞,设施完善,在百年前,有电线盒、有上下水、有内厕、有煤气应该是国人不可想像的高级,已近乎达到现代水平。大家都知道日本人住榻榻米,对于中国人住习惯炕与床的高度来说,定会觉得隔凉不好,其实日本建筑的地板距离地面在约有一尺高,其间的空间据同队的老师说都可养鸡,所以完全不用担心隔凉问题。另外就是日住宅卧室均有宽大的壁橱,供贮藏物品用。照片中的木门中端还留置一处信件投递口,门柱马赛克依旧光鲜艳丽,石垛依旧坚硬敦实。你能想像这个破旧又结实的木门已历经百年风雨了吗?
天津南路上的漂亮建筑。据说当时是日本一个将军所住址,所以与其他舍宅有明显的特别之处,占地更大,造型更特别,层次更多。
最后一站到了太原南街上的红星剧场旧址。在十字路口我们先看到了楼顶端有五星图案的二层小楼,陈队说这是附属地的派出所旧址。而红星剧场已经被一家KTV装修的只能看剧场的背影了。今天的行程主要是满铁附属地的部分住宅建筑,沈阳的历史相当一部分是日本殖民地的历史,满目疮夷,纪录着屈辱和苦难!而如果一旦这些历史的痕迹都清除掉了,后人又如何更多的去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而有益于创造更优秀的历史呢!感谢培训组的队长们和各位老师!感恩你们带给我的每一点进步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