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佛像4

雪山大士像 明 通高20.5厘米 铜质雪山大士方脸长耳,头大异常,超出身躯比例,眉粗黑高挑,在眉心与鼻准相连,颧骨隆突,唇上无须,容貌奇古,耐人寻味。

药师佛像明 通高85厘米铜质首都博物馆藏药师佛是佛教宣称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据说药师佛在行菩萨道时曾经发过十二大誓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拔除众生一切苦恼。此尊造像踟趺端坐,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置右膝拈药果,为其形象重要标识。头饰螺发,肉髻高隆,顶饰髻珠。面形方圆,眼睑低垂,大耳垂肩,神态安详。身着祖右肩袈裟,右肩反搭袈裟边角,衣纹写实,立体感很强,为汉地佛像传统表现手法。莲座上有汉字款。

大成就者像 明 通高24.5厘米 铜质 首都博物馆藏此尊造像为古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坐姿自然,右手按地,左手搭膝。头部微仰,面带微笑,发髻垂于左侧。人体各部位比例塑造准确,仅着短裙,饰耳环、项圈、臂钏、手镯、璆路等物,多处嵌松石,颇具特色。

大成就者像明 通高24厘米 铜质 首都博物馆藏此尊造像为古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形象自然生动,反映了大成就者的特点,面容严肃坚毅,表情栩栩如生。人体各部位比例准确,写实性很强。仅着短裙,有项圈、要珞、臂钏、手镯、脚镯等饰物。

大成就者费卢波像 明 通高18.5厘米 铜质 首都博物馆藏费卢波为古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藏传佛教萨迦派尊奉的著名祖师,约7世纪时人。此尊造像头饰螺发,顶戴花环,双目圆鼓,面露喜色,两耳垂环。上身戴项圈,披帔帛,斜戴花环,下身围兽皮,盘腿而坐,左腿横盘,右腿支起,一条禅思带套在膝盖和腰部。右手上举,食指上翘,左手当胸捧颅碗。身躯肥胖,四肢粗壮有力,表现的是费卢波与卖酒女打赌定住太阳时的姿势。

大成就者比哈嘎像 明通高 16厘米铜质 首都博物馆藏此尊造像顶饰一骷髅,左耳戴环,面露笑容。上身饰交叉要珞,下身围兽皮。骑坐于虎背,右手拿一条蛇,左手握拳置于左胯。老虎趴在圆形莲花座上,昂首向右,张口吐舌,形象狰狞恐怖。整体造型奇特而富于动感,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莲花座后有藏文铭文,是关于这位大成就者功德事迹的赞语。

绿度母像 明 通高25厘米 铜质 西藏博物馆藏在西藏的众女神中,最有名的应该说是度母,藏语称为"卓玛"。度母有许多种,最受尊崇的是白度母和绿度母。传说观世音菩萨看到凡间的众生受苦受难落下泪来,左眼落泪化为白度母,右眼落泪化为绿度母,而绿度母能解八大灾难,故又称"救八难度母"。此尊造像形体优美,身体比例协调,要珞、钏、环都只具简单外形,额前、胸前、臂部均嵌有宝石,面相有藏族特征,工艺精湛,是西藏本地风格佛像中的佳作。

绿度母像 明 通高23.5厘米 铜质 西藏博物馆藏藏传佛教认为绿度母能救助狮、象、火、蛇、水、牢狱、贼和非人这八种灾难。此尊造像左腿单盘,右腿出莲台,足踏一枝盛开的莲花,呈右舒坐式,神情安然,静如处子。

绿度母像明 通高21.5厘米 铜质 首都博物馆藏此尊造像头戴高花冠,花冠上的宝缯于耳际上翘呈U形,耳下饰圆形耳环。长颈,佩华丽的项圈,身姿挺拔且向左倾,头向右偏,呈三折姿。上身袒露,呈女性特征。自胸至腹饰一条简单的U形长链,左肩饰乌巴拉花,右手于膝前结与愿印。舒坐于束腰莲花台上,右腿下垂,足踩莲花(已佚)。

绿度母像明 通高 19厘米 铜质这尊造像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题材上。在明代宫廷造像中绿度母像十分常见,原因之一是绿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为藏族人最崇敬的神祇之一;另藏族人民把唐朝时入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奉为绿度母的化身。

绿度母像明 通高6厘米 铜质 西藏博物馆藏度母像与菩萨像基本类似,但因是女神像,更体现出女性的样貌特征,面形圆润,双目低垂,丰胸圆乳,细腰软腹,花冠、缯带、耳环、项圈、璆珞、钏、镯等周身环绕。此尊度母造像,根据其形制判断,应该是佛像两侧的构件,为绿度母像中的上品。

八佛子之一像明 通高58厘米 铜质 西藏博物馆藏尼泊尔风格的八佛子之一造像。所谓"八佛子",即佛的八个主要弟子文殊、金刚手恰那多吉、观世音、地藏、除盖障、虚空藏、弥勒和普贤。此尊造像通体婆金,立于仰覆莲座上。

大黑天像明 通高280厘米 铜质 首都博物馆藏此尊造像火焰色鬃毛竖立,头戴五骷髅冠,面目为青黑色,三目圆睁,呈忿怒状。身披象皮,有六臂,最上两手右手抓着象脚,左手拿三叉戟(已佚);中间两手右手拿骷髅鼓,左手拿索子;主臂两手拿颅碗和钺刀。两腿右屈左展,踏在一仰卧的象首人身上。象首人左手拿颅碗,右手拿葡萄。底座为单层覆莲座。

财神像 明 通高28 厘米 铜质 西藏博物馆藏财神又称"布禄金刚"。此尊造像手抱大吐宝鼠,口含摩尼宝珠,正是财神的象征。14-16世纪是西藏造像艺术本地风格逐渐成熟的时期,而这尊造像面相的藏族特征明显,鼠融形象逼真,整体线条流畅,身体比例协调,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世间空行母像明 通高22厘米 铜质 故宫博物院藏世间空行母属明王护法类的女神,亦为真理、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此尊造像左手高举颅碗,右手向下持钺刀,弓步立姿,仰面朝上。空行母有卷曲的怒发,发丝柔顺光滑,头戴五叶骷髅冠,项挂人首项链,丰乳细腰,肌肉质感很强。上身满饰要珞,足踏二神。单层覆莲座,莲瓣细长饱满,底板有十字交错阴阳鱼图案。整体造型优美,工艺精细。

麦扎空行母像明 通高 13厘米铜质 西藏博物馆藏空行母也叫"瑜伽母",意为"女修行者",传说能在空中飞来飞去。空行母最初由麦扎瓦洛追扎传给萨迦贡嘎宁布,后来从萨迦流传至全藏,成为密宗本尊。空行母有三种不同的流派,那如派称"那如卡居",麦扎支派称"麦扎卡居",恩扎派称"恩扎卡居",合称"卡居敦松",意为"三空行母"。此尊造像为麦扎卡居的特有造型,右手持金刚杵,三腿高举,就像在空中飞行,形象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姿态优美。造像的莲台底座上的岩石山形座、椭圆形的背光具有浓郁的克什米尔风格。

阿閦佛像 明 通高26厘米 铜质 西藏博物馆藏此尊造像的整体造型模仿印度、尼泊尔风格。在五叶冠冠叶顶端加细条及莲花座等装饰属14世纪左右我国西藏造像的风格,其中冠叶顶端加细条的装饰手法14世纪以后便少有使用了。

阿肉佛像明 通高21.6厘米 铜质 私人藏品阿閦佛是密宗崇奉的五方佛之一。在五方佛中,其方位在东方,颜色为白色,象征大日如来五种智慧中的大圆镜智。此类造像题材、造型多见,表现的是藏传佛教各派共同崇奉的题材。

不空成就佛像明 通高15厘米铜质西藏博物馆藏从佛的三叶宝冠、面相、身体及祖右肩装饰特征来看,应属尼泊尔风格的藏传佛像。早期尼泊尔佛像既传承了印度北部以鹿野苑为主的笈多风格,也吸收了印度帕拉王朝金刚乘造像的表现手法。1世纪之后,尼泊尔佛像受帕拉风格影响更大,但比帕拉风格僵直的造像显得自然优美。

伽陵频迦像明 通高20厘米 铜质 西藏博物馆藏"伽陵频迦"是梵文音译,意为"美音鸟"、"妙声鸟"。据说此鸟在壳中时就能叫,声音清丽美妙,一切鸟声都不能及。在佛教中,有的经典用伽陵频迦的鸣叫声比喻佛、菩萨的妙处,有的经典认为伽陵频迦是极乐世界的鸟类。在藏传佛教中,伽陵频迦的形象为人首鸟身,寺院中常见。

四臂贡布像 明 通高20.5厘米 铜质 西藏博物馆藏四臂贡布藏语称"贡布恰系",意思是"保护者"、"护持者",旧译"居怙主"、"依怙尊"。贡布的形象为忿怒相,面相狰狞可畏,所持的各种法器都有某种含义和象征的界定。除四臂贡布形象外,还有六臂贡布、双臂贡布等,另外,因各个教派所信奉的贡布本尊不同,形象也不一样。

吉祥天母像明 通高21厘米 铜质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罗布林卡藏吉祥天母又称"骡子天母",是达赖喇嘛红黑护法系统中的黑护法神。此尊造像面目狰狞,手执法器,神情威武,气宇轩昂,工艺堪称精致。骡子背部有眼,怒目圆睁。据说此眼乃天母伤口所变,以警惕背后的敌人。

财宝天王像 明 通高17.5厘米 铜质财宝天王据称是毗沙门天的儿子库贝罗,是财富神和大地财富宝库的守护者。该尊造像通体黝黑,凹处依稀可见曾经漆涂的浅淡红色。一首二臂,头戴宝冠,身穿铠甲,佩诸种珍宝、要珞,右手持宝幢,左手抱吐宝鼠,以菩萨如意坐姿端坐于伏地翘首的狮子身上。

大日如来佛与三世佛像 明中晚期 通高51.5厘米 铜质这是一组四佛连体的造像,主尊为宝冠释迦牟尼佛,主尊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后为大日如来佛。四尊佛皆结踟趺姿端坐,头戴五佛冠,顶饰螺导,大耳垂肩,耳下缀饰花瓣,面相宽平饱满,神态慈祥安宁。身着袒胸式袈裟和僧裙,腰间露有蝴蝶结,衣褶宽大,衣缘刻有植物纹饰。四佛各结不同手印,大日如来佛两手当胸,竖食指,余指相抱,结法定印;阿弥陀佛两手相叠置双膝,结弥陀定印;药师佛左手置于膝上,右手仰掌置右膝,持药果∶释迦牟尼佛左手置膝、右手结触地印。其手印显示了各自不同的内证智慧与功德,同时也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宗教身份。整体风格与工艺体现了明代中晚期中原地区造像艺术特点。此题材的造像于历代佛像中罕见,然契合佛理,体现了佛教体用一如、性相合一的理论。大日如来佛是佛教宣称的法身佛,代表着佛教的最高真理———真如、法性,是万物的本体。三世佛分别是现存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俱是化身佛,乃应众生所需而从法身大日如来佛变现的佛身。法身佛湛然不动,犹如水,化身佛说法渡众,犹如波,水与波一体一象,互摄互融,不可分离。由此可见,这种题材组合既符合佛理也体现了佛教的圆满和庄严。在佛教供奉上,这组造像应当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佛在前,而大日如来佛在后。如此既契合"用不离体,用依于体",亦符合三世佛的排列次序。

大威德明王像 明 通高105.4厘米 铜质经学者研究,认为这尊造像很可能是五位明王之一大威德明王的忿怒形象。

尊胜佛母像 明 通高17厘米 铜质私人藏品尊胜佛母藏语称"措道那木玛雅",为三长寿佛之一。此尊造像三头六臂,梳高髻,戴峨冠,每面各具三目。天衣宝珞,薄裙贴体,装身镶嵌绿松石和珊瑚。手托化佛表示意念与怀爱,结无畏印表示能令众生远离怖畏,结与愿印表示满足众生心愿,持弓表示能与三界魔军对抗,持羯磨杵表示降魔祛灾能成就的事业。佛经中说,尊胜佛母是一位状如十六岁妙龄少女的救苦渡难的本尊,修其法门,能增寿命,长福慧,消业障,除凶灾。

六臂玛哈噶拉像 明 通高22.5厘米铜质六臂玛哈噶拉又译为"救怙主",在密教中广受尊崇,原因在于他能赐与贫困者福德,令食物丰足,保护战争中求助的众生,并常守护亡者的坟墓。此尊造像为一面六臂,火焰形怒发,头饰五骷髅冠,三目圆睁,就牙咧嘴,相容凶忿。祖胸露腹,身披象皮,以虎皮为裙,胸前、臂、腕等处以蛇装饰,表示对龙王的降服。装身镶嵌松石、珊瑚,帔帛翻卷飘逸,富有动感。主臂二手持钺刀和颅碗,其余四手各执念珠、手鼓、金刚索及三叉戟,以左展立的战斗姿态脚踩象头天神。下承覆莲座。

大威德金刚像明 通高20厘米铜质"大威德金刚"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阎曼达嘎",是文殊菩萨降伏死魔示现的教令轮身。由于他威德极大,能断除各种魔障,降伏阎罗法王,故称"大威德金刚"。他的形象为牛首人身,又称"牛头明王",是藏密无上瑜伽部父续修习的重要本尊,也是藏密崇奉的五大本尊之一。此像突出特点有五个方面∶一是形象复杂,造型完美。此像有三十四只手、十六足、九个头,是藏传佛教所有造像中形象最复杂的一尊。其整体造型大方稳重,气势逼人,充分表现了大威德金刚大无畏、无恐怖的宗教内涵和气质。二是刻画精细、生动传神。不论是躯体、四肢,还是局部的持物、装饰都刻画得活灵活现,生动逼真,体现了极高的雕刻艺术水平。三是工艺独特。整体造型敦实,铸胎厚重,全身打磨得干净利落,金水一流,金色黄里透红,富丽绚烂,显示出皇家艺术的高贵品质和恢宏气势。四是题材重要,具有极高的宗教、历史价值。五是题材罕见。据称现存单尊的明代宫廷大威德金刚像唯此一尊(西藏布达拉宫也藏有一尊,但配有坛城,是坛城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其珍贵程度。另外,此像在造型上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在其左右腿之间安设了两个小型坐像,这是其后大威德金刚像上少见的特点,体现了明代大威德像独特的造像仪轨和艺术特征。

胜乐金刚像 明 通高35厘米铜质胜乐金刚又称"上乐金刚"、"上乐王佛",是藏密中瑜伽部的母续本尊,也是藏密四大派共修的本尊。胜乐金刚共有七十二种身相,常见的有四面十二臂、一面二臂和一面六臂,此尊造像即为四面十二臂造型,头戴五颅冠,髻顶严饰摩尼宝珠,发髻前饰羯磨杵;髻上半面表现喜乐无尽,并不断增长。四头分别代表息载、增益、敬爱、降服四德;每面各具三目,表三世智,能看三界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每一面均刻画略有不同的半忿怒表情,即寂忿相,表示依照瑜伽行者不同的需求而显示不同的证悟方式。胜乐金刚身着天衣,以虎皮为裙,项挂五十骷髅环,象征五十个焚文字母,同时也表示圆满的佛教教理。主臂二手持迦罗印,左持铃,右持杵,拥抱明妃金刚亥母。明妃右腿盘绕于主尊腰间,左手捧颅碗,右手持钺刀。胜乐金刚其余诸手伸向两侧,各持象皮、颅碗、斧、钺刀、三叉戟、金刚索及人首等物。二尊皆以五骷髅冠、骨饰、五十干湿人头要珞为饰。佛父以寂忿相凝视佛母,表现出和合而无欲的极高境界。舟形背光内缘分别饰有一圈骷髅和金刚杵,较为少见。叠座莲瓣秀长挺拔,束腰凹入较深。四面十二臂胜乐金刚是密宗造像中制作难度较大的本尊之一,此像肢体结构准确,铸造工艺精湛,是明初藏中地区金铜造像艺术成就的生动写照。

(0)

相关推荐

  • 欣赏一下藏传佛教的各种造像,与我们汉传佛教区别还真的蛮大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不同,所以在饮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风格.信仰习俗.信众的心理素质等众多文化内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下面一起欣赏一些老的藏传佛法相 ...

  • 鎏金铜佛像的分类与鉴别,看看家里有没有,值钱呢

    佛像中有一种鎏金工艺,多用于铜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鎏 ...

  • 中国历代佛像8

    释迦牟尼佛像 元 通高51.5厘米 瓷质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此尊青白釉造像头饰螺发,顶竖高髻,双目微闭,神态宁静祥和.两腿结踟趺姿端坐,脚掌向上,右手置胸前结说法印,左手下垂结触地印.身着祖右肩袈裟,右 ...

  • 中国历代佛像6

    弥勒菩萨像 清 通高26厘米 铜质此尊造像头戴五叶冠,现少女相,面容安静.上身袒露,下着裙裳,佩戴项饰钏环,斜披络腋,帔帛及衣缘鳌刻缠枝花卉.全踟趺坐,右手置膝,左手当胸结三宝印,拇指与无名指相捻成环 ...

  • 中国历代佛像2

    弥勒佛像 元 通高 52厘米 铜质此尊造像结说法印赤足站在莲座上,宝冠细碎精致,其上散落着小粒的绿松石,头光的婆金效果略暗.通体婆金,金色醇厚饱满.身体略微左倾,有两枝粗茎莲花对称从莲座升至脸颊两侧的 ...

  • 中国历代梅瓶器型演变过程,环肥燕瘦式任你选!!

    在比较熟悉梅瓶的人眼里,它以优美的体态而受人喜爱. 梅瓶,口小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 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宋灰绿釉鸡腿瓶 首都博物馆藏 梅瓶出现于唐代. 辽道宗 ...

  • {原创·传记}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一一三三·北凉王沮渠遮(马怀超)

    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一一三三 ·北凉王沮渠遮 (?~?) 马怀超 沮渠遮者,乃沮渠氏匈奴首任部帅沮渠晖仲归之子,后为第二任北凉王,具体在位时间不详.西晋既立,晋武帝司马炎尝令匈奴别部卢水胡悉数入塞,沮渠 ...

  • 1965年邱文明著《中国历代五金货币》一册

    1965年邱文明著<中国历代五金货币>一册,精装,英文版,全书185页完整:1965年美国出版<中国货币>图录一册,英文版,挪威畲德编著,全书234页,内容包含中国历代古钱.机 ...

  • 中国历代十大误国奸臣

    中国历代十大误国奸臣

  • ​中国历代人口数据

    ​中国历代人口数据 秦汉时期,人口3000万左右,西汉和东汉达到巅峰,约6000万. 此后历经战乱,到唐朝达到一个新巅峰9000万. 北宋和南宋时期,水稻普及,南方得到开发,人口超过了1亿. 经过元朝 ...

  • {原创·传记}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一一三二·北凉王沮渠晖仲归(马怀超)

    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一一三二 ·北凉王沮渠晖仲归 (?~?) 马怀超 沮渠晖仲归者,乃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之高祖父,后跻身为沮渠氏匈奴首任部帅,在位时间不详.夫卢水胡者,尝为匈奴之别部,后于西晋初期由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