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徐家汇天主堂
徐家汇天主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座西朝东,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两座钟楼,南北对峙,高耸入云。
经过近年的封闭修缮,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于本月中旬重新开放。大量历史文献的考证、修旧如旧的工艺重塑了大教堂哥特式的历史风貌,再现了这座保护建筑的壮美。今天我们就聊聊它的故事。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位于蒲西路158号,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宣统二年(1910)告成,1980年重修。当年因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它是上海天主教发源地,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Ignace Catholic Church),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府所在地。
天主堂正面
天主堂侧面
从现貌来看,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整体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向东,两侧建钟楼,高耸入云。教堂坐西朝东,教堂高79米,宽28米,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
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60米,尖顶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颇似轮盘状——生命恰如驾驭轮盘,恰当的比喻。堂身正中是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红砖,花岗石镶边,屋顶铺设石墨瓦,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详。
堂内则有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64根植柱,每根又有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地坪铺方砖,中间一条通道则铺花磁砖。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主体墙上有巨大圆形花窗,其上镶嵌彩色玻璃,建筑造型挺拔庄严。外墙用黄沙水泥粉刷,屋顶置有大小不等铜皮圆穹,呈孔雀蓝色,尖顶。
教堂有祭台19座,正祭台处宽44米,是民国八年(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祭台正中安置有圣依纳爵及八位圣人雕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横轴由南北耳堂组成,十字交叉点上方曾有一座钟楼,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内部的顶部回廊,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让至少三层楼高的大厅不用人工清洗高位玻璃而且保证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能传到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在中间的横廊的窗上有据说是修女自制的贴上去的窗花,很漂亮的颜色和图案,还代表着圣心和圣母心的故事。
徐家汇天主教堂被称为上海的“梵蒂冈”。该堂区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
早在184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南格禄进入上海,就曾在徐家汇得到一块土地,造两幢房屋,作住所兼临时礼拜堂。1847年3月南格禄决定将徐家汇作为耶稣会的基地,1848年在徐光启墓地北侧创立耶稣会神学院。
为了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决定建造正规的教堂。1851年3月在肇嘉浜西岸建造希腊式教堂,即徐家汇老天主堂。教堂为希腊神庙式,带有中国的装饰,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范佐廷(Ferrand Jean)设计,这也是中国第一座西方建筑式样的教堂。
1851年建成的徐家汇天主堂老堂
随后教堂开始扩建。1879年于旧址扩建西式楼房。1890年后,由于教会开办孤儿院,并在居民中发展编结等手工业,因而吸引了大量居民迁入徐家汇。之后教徒日益增多,新增信徒达一万多人,仅能容纳200余人的旧堂逐渐不敷使用了。
189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开始募款筹集资金,意欲在旧堂的西南侧建造新堂。因当时在建天文台、扩建会院等工程,财力不足,建造新堂的工程一直拖到1904年。
1910年10月建成的徐家汇天主教新堂
清光绪三十年(1904),道达洋行的英国建筑师道达尔(W.M.Dowdall)设计新堂,光绪三十二(1906)年动工,宣统二年(1910)落成。因延续老堂继续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罗耀拉(St.Ignatius of Loyola)为主保,故正式名称叫圣依纳爵堂(今大堂主祭坛前有圣依纳爵像)。当时有“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在1920年代以前一直是上海最高的建筑,至今依旧是上海最大的天主堂。
据《徐汇纪略》载:“新堂钟楼高17丈,堂脊高8丈,阔9丈,中阔10丈,深25丈,可容纳2500人,内设祭台21座……为沪上第一大堂。”
新堂建成后,只可容纳200余人的旧堂改为徐汇公学专用教堂。
主祭台
这就是昔日“上海第一建筑”“远东第一大教堂”的胜景。但时过境迁,之后的二十年里,教堂经历了多次战火的洗礼,变得满目疮痍。
解放后的1960年,徐家汇天主教堂恢复为上海教区主教座堂。1966年“文革”中,该堂再遭劫难,损毁严重,两座钟楼尖顶均被拆除,四周的彩色玻璃花窗损坏殆尽。教堂亦改为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的果品仓库。
文革期间教堂受到毁坏,钟楼尖顶被拆毁,整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被砸碎。天主教堂广场变成了西区汽车站。
直到1979年1月,果品公司迁出,教堂进行大修。同年11月1日的诸圣瞻礼日,利用先整修出的大堂后的两间厅堂,举行了文革后的首次弥撒。随后于1982年修复了钟楼。
1989年9月25日,徐家汇天主堂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优秀近代建筑名录。
2013年5月3日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该教堂曾进行过两次修缮,此次修缮则是从2013年开始,在充分考证的前提下恢复历史原貌。在修缮中,屋面全部恢复为石板瓦,对滴水兽也做了安全处理。这些形状独特的滴水兽历经百年风雨,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破损,已经失去了原先的排水功能。
从西南方看教堂
此次在修缮中考虑过多种方案,最终采取了原样保留的方式,并做了新的排水设计。如今,从屋檐上流下的水不再从兽口中流出,而是通过下面的排水口,但人们能从这些滴水兽中感受到当年的精美雕工和岁月痕迹。
女儿墙外侧壁垛顶端安置有滴水兽
走进徐家汇天主教堂,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彩绘玻璃和玫瑰花窗。
会堂山墙与南北两翼墙上有圆形玫瑰花窗。山墙主窗为辐射式玫瑰花窗,中花四叶,周围12朵五叶玫瑰花。南北翼耳堂侧墙上为轮式玫瑰窗,中花八叶。
会堂山墙与南北两翼墙上有圆形玫瑰花窗
这些玻璃图画多以宗教性的故事为主,也夹杂少量现实生活的题材,每扇玻璃都有不同的故事。此次修缮工程中最大的功夫就是恢复了教堂的彩色玻璃,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玻璃并不是通过进口,而是滴滴呱呱上海制造的。
教堂内部现能够容纳3000人,座椅可以容纳1000余人。地板上的花砖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此次在修缮中保留,并且恢复室内方砖地坪。教堂里还有64根石柱,支撑起呈下宽上窄结构的整个内部空间,此次在修缮中也保护了石柱原来的面貌。
64根石柱支撑起呈下宽上窄结构的整个内部空间
有关历史保护建筑的案例很多,一种是比较完整性的,比如故宫太和殿,只要把它修好,能让大家参观就可以了;第二种类似于工业遗产建筑,原来建筑结构比较单一,更多是注重如何在当下使用,开发出新的功能形态。
徐家汇天主教堂则是第三种,既要保留文物原汁原味的材质,又要非常紧密考虑今天的使用功能,这对保护修缮设计施工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充分考虑好每一个细节。
据介绍,徐家汇天主教堂12月16日正式开放后,市民可进入教堂参观,无需预约。
历史建筑的价值不因城市的膨胀而消亡,这里现在依旧是上海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曾成为很多电影的拍摄场地,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1987年的作品《太阳帝国》就曾在此取景。
历史建筑的价值重现,不仅仅是要靠对老建筑本体的修复性保护,单纯这样的本体保护在实现中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是相当孱弱的;更要靠对老建筑周边区域进行小范围的局部性区域空间形态设计,并严格执行空间控制规定,才能真正完整的实现历史场景的更新性重塑,实现历史建筑在当代城市中的历史意义和城市价值的双重缝合。
部分文字来源:周进新浪博客《徐家汇天主堂的历史演变》一文
部分图片来自光明网《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