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真爱而叛教,人们却说他是最花心的国王


都铎王朝
Part II 亨利八世

第五篇   亨利八世真的是为了离婚而“叛教”吗?

《西班牙公主》(Spanish Princess)剧照
1511年,当亨利八世虔诚地赤脚走入沃尔辛厄姆(Walsingham)圣母陵,奉上鲜艳的红宝石项链,感恩神赐于自己一位小王子的时候,他当然想不到,这只是转瞬即逝的幸福;他更想不到,20年后他会因一直等不到儿子而背离圣母,推倒她这尊圣像。
时间来到1521年,他听闻欧洲大陆有个叫马丁∙路德的家伙对他的信仰大放厥词,气愤难耐之下,亲笔写了一篇雄文攻击路德派是可怕的异端——他的心腹红衣主教托马斯∙沃尔西尽心尽力地润色,几乎可以说是进行了二次创作。
教宗开心地赐予亨利“信仰卫士”的称号,亨利为此倍感骄傲。
而此时有位牛津毕业的英格兰青年,正致力于印刷英文版的《圣经》,为了“让真理在俗世扎根”。1526年,这个叫威廉∙庭戴尔(William Tyndale)的青年成功在德国印制了三千册英文版《新约》,通过港口走私回英格兰。如果你记得上篇里的内容,这时候的亨利八世刚开始与安妮∙博林玩追逐游戏,完全没想过摒弃宗教传统。
《都铎王朝》(The Tudors)剧照
作为一个荷尔蒙爆表的壮年男子,亨利当然不是守身如玉的国王。一直追求能拥有王子的他,其实早就生了一个儿子,不过来自情妇的肚皮,只能算私生子。
虽然他极度痴迷于安妮∙博林,但刚开始不过是抱着追求另一个情妇的心态罢了。但很显然他不仅低估了安妮∙博林的魅力和手段,也低估了自己可以喷薄而出的情感会有多强烈。
如果亨利八世不是特别想要一个男孩儿而不得,如果在这个时候他遇到的不是野心勃勃的安妮∙博林。这两个条件缺少一个,也许都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
《西班牙公主》(Spanish Princess)剧照
亨利八世下定决心离婚。
即使贵为一国之君,但离婚这事必须获得教宗的批准,因为教宗才是神在俗世的代言人。
当时的教宗克莱芒七世与英格兰的关系还不错,但无奈这时候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正在搞“罗马之劫”,把教宗给囚禁起来了。查理五世可是亨利八世原配王后的亲外甥,你说他能同意吗,正做阶下囚的教宗敢同意吗?
插个小知识点:来自美第奇家族的克莱芒七世,就是委托米开朗琪罗绘制《最后的审判》的那位教宗。
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当然也不能闲着,得搅合搅合;亨利八世的凯瑟琳王后也不会干等着被离婚啊。眼看靠“外人”不行,亨利八世的心腹托马斯∙沃尔西开始从英格兰内部想办法。
沃尔西精心策划了一个宗教法庭,由教宗使节来审判。大致就是说之前凯瑟琳是亨利的嫂子,因此他们一直都在乱伦,这个婚姻是不合法的。就在这个法庭上,凯瑟琳王后贡献了名扬后世的伟大表演。
她谦卑地跪在亨利八世面前,泪如雨下,悲伤但坚定地说:
我祈求你,看在我俩曾拥有的爱,看在上帝的爱,请公正地对待我。我是个可怜的女人,是一个来自外国的女人,对我慈悲些吧,这里没有我可靠的朋友。当初你接受我的时候,请上帝判断,我是个真正的处女,没有男人碰过我。这一点是否属实,请你的良心来说话。
《都铎王朝》(The Tudors)剧照
教宗使节都听不下去了,宣布休庭。
似乎全世界的舆论都站在凯瑟琳王后那一方,英格兰人开始编排关于安妮∙博林的各种段子;罗切斯特主教约翰∙费舍尔(John Fisher)公开反对离婚,甚至马丁∙路德和威廉∙庭戴尔也对亨利八世发难。
办事不力的沃尔西被踢开,另一位亨利的臂膀、大法官托马斯∙莫尔接过这烫手山芋。
如果我们事先知道了莫尔的最终结局——因反对宗教改革被亨利八世处死,也就不难猜出他内心的立场。亨利八世眼见这事不好解决,很可能打了退堂鼓,觉得安妮做情妇也不错。但安妮∙博林可不是吃素的。
安妮搞来一本庭戴尔的书放在亨利的床头,听听这名字:一个基督教徒的顺从以及基督教君主该如何治理国家。
这本书在教会眼里当然大逆不道,居然敢说一个基督徒君主是宗教世俗两界的统领,不需要服从罗马教廷。但此时看在亨利眼中,仿佛是一道希望的光。
《都铎王朝》(The Tudors)剧照
通过前面的四篇,大家多少能了解到,我们的亨利国王是位充满梦想与野心、自信爆棚且任性的人。脱离罗马教廷这么惊世骇俗的念头,他一定也难以在霎那就下定决心,但他的幕僚可以帮他。
神学家和学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历史中考证:早在古罗马时期,每个行省都有自己的独立教会;从古至今,上帝的意愿就是由国王来统治教会;国王只需要对上帝负责……
亨利八世越看这些东西越喜欢,越看越觉得有道理啊!他的行为举止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像一个“伟大的”国王——不对不是国王,应该是皇帝。
1530年末,国王开始动真格的了,一个新的罪名出现,叫冒犯国王的轻微叛国罪,首位获此“殊荣”的是坎特伯雷大教主,他被判处囚禁和没收财产。
接着越来越多的主教紧随其后,教会猜测国王是不是想“劫财”,于是想用10万镑来结束此事。但他们的妥协更壮了国王的胆子,亨利把自己的要求摆到了台面上——要教会承认自己最高元首(Supreme Head)的地位。
在开始动用了死刑之后,除了约翰∙费舍尔与托马斯∙莫尔等少数几个硬骨头外,几乎整个英格兰教会都屈服了。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于王权和教权之间的纷争,教士们以为还会跟从前一样,最后不了了之。但他们小看了亨利八世的两位新左膀右臂——托马斯∙克兰麦(Thomas Cranmer)与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
上图是1539年出版的《大圣经》(Great Bible),最上方中央处是国家与教会的最高统治者亨利八世,他将从上帝那接受的“Word of God”传给自己的两位助手,左边是克兰麦右边是克伦威尔;他们又向下传递给其它神职人员、最终传达给世俗群众。
要实现这幅“美好的景象”,两位托马斯有许多工作要做。因此从1532年到1539年《大圣经》出版的这段岁月里,他们殚精竭虑。
诸位大概读过或听说过“想象的共同体”,安德森教授在研究民族主义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我们今天的世界国界线分明,大家都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是哪国人,且有着强烈的爱国心。但这种现象对16世纪前的欧洲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封建制社会令每个国家内部都形成一个个小“自治区”,农民们告状去的是领主法庭。欧洲的概念都还没成型,但是他们也有一个“想象的共同体”,那就是“基督教共和国”,而领头人自然是罗马教宗。
克伦威尔决定扭转英格兰人的这种思想。
他提醒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你们是英格兰人,那些罗马人是外国人。英格兰人要爱英格兰,要有主权意识、有民族自立的觉醒,要对抗那些外国敌人。
与此同时,叛国罪的边界被放宽。在小酒馆三两杯下肚后管不住嘴说新王后是婊子的,更严重些敢说国王分裂教会的,统统被抓起来。
只说这是英格兰历史上第一次因言获罪还不足以形容当时的恐怖,更可怕的是有人会为了自己的“圣洁”而去告发。
终于在克伦威尔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英格兰变得“干净”了。
“清洁”社会只是克伦威尔工作的一方面,他还要担负起“清洁”教会的职责,具体点说就是检查各修道院。经过他和同僚的辛苦工作,修道院内无数肮脏、丑陋的事情被挖掘出来,于是他们将成箱成箱的、代表着修道院长腐败的金银抬出来,再搬去国王的金库。
今天你去英格兰旅行,会看到很多修道院的残垣断壁,旁边的介绍都是:在宗教改革期间被拆除~
坎特伯雷的圣奥古斯丁修道院遗址
拉考克修道院
在宗教改革期间,也有一些小修道院表忠心并上交部分财产后保住了建筑
待续…

朋友们,喜欢就加个星标或点个"在看"(Wow)吧,

以免我们就此别过在茫茫人海~

走,我们一起出去玩!

我们坚持原创,用自己的亲身经验

总结发布最实用可靠的信息

为你展现一幅真实的英伦欧陆场景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