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峰《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出版(附:自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21-3
页数:520
定价:12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ISBN:9787520177023

作者简介

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古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市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并努力开拓由日本、朝鲜、琉球、越南等组成的汉字文化圈回视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视野,在时间文化研究方面着力最多。著有《古代日本における中国年中行事の受容》(日本桂书房,2000)、《清明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7)、《日本的面孔》(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端午》(三联书店,2010)、《二十四节气》(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主编有《日本的危机》(人民出版社,2001)、《中国端午节》(全六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東アジア音楽文化》(日本勉诚出版,2014)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研究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对东亚的影响,探明东亚地区时间文化的特质为主要目的。全书由上编“东亚古代时间文化体系论略、中编“四季循环中的东亚”和下编“东亚时空与东亚民俗”三部分组成,整体上对东亚地区时间文化展开研究。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时间体系是由一整套的文化观念结构而成,以古代中国人构筑的宇宙模式为支撑,所以共同使用中国古代历法的文化地带,就受到古代中国人所构筑的宇宙模式影响,同时也就共同拥有这一整套的文化观念,并因此自然而然地拥有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

目次

自序
上编 东亚古代时间文化体系论略
一 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
二 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对东亚的影响
中编 四季循环中的东亚
春之章
三 东亚各国的元日朝贺
四 中国古代人日习俗对日本的影响
五 东亚正月鼠俗视域下的“老鼠嫁女”
六 中国古代正月十五节俗对日本的影响
七 热田神宫踏歌神事考
夏之章
八 四月葵祭与中国的雷神信仰
九 百年端午节研究的历史回顾
十 东亚“克仗斗石”考
十一 琉球端午节俗初探
十二 端午的布猴
十三 谁和中国人过端午?
十四 端午节的文化边界
秋之章
十五 七夕文化在日本
十六 日本释奠的谱系
十七 重阳节在日本
冬之章
十八 日本冬至考
十九 日本古代大尝祭中循环观念的展开
二十 太阳的死亡与复活
二十一 铜镜与日神崇拜
下编 东亚时空与东亚民俗
二十二 东亚视域下的琉球石敢当文化
二十三 古代东亚的民俗文化交流
二十四 死后世界的时间
二十五 镜听:声音背后的宇宙模式
二十六 论二十四节气形成过程
二十七 桃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二十八 远游的诸神
二十九 时间与东亚生命观
三十 古代中国的时间生活
三十一 古代人怎样发现了时间的秘密?

自序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时间体系对东亚地区的影响研究”的成果。全书由上编“东亚古代时间文化体系论略”、中编“四季循环中的东亚”和下编“东亚时空与东亚民俗”三个部分组成。以下依次将此三部分内容做一总结概括,以使读者通晓全书旨趣,了解本书所取得的成就和尚存在的缺憾。

我从事了近三十年东亚时间文化研究,工作是有一点自己的特点的。我非常重视一年时间的整体性、结构性。通常的节日研究范式是研究某个节日,比如端午节,有研究节日起源传说的,讨论端午起源于屈原,还是起源于伍子胥、起源于曹娥、起源于马援、起源于龙图腾等;有侧重研究端午节俗的,如节庆时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有从区域文化角度入手,研究哪些地方还在流行哪些节俗的……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研究。但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所有的节日都在四季之中,而四季构成的一年是有内在结构的,那么从一年的整体性与结构性来考察节日,会看到什么。比如我曾经写专文论及的重数节日序列,它包括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五个节日,我们怎么看?这样从整体发展变化看,会产生新的视角,看到新的问题。几乎每一个重数节日都有自己的传说,问题是,怎么就恰巧在这些奇数月的奇数日那一天发生了这个故事呢?在历史上这是可能的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实际情况是,这个序列节日是有结构的。先有这个结构存在,而传说都是后世挪移或加工后附加上去的。而理解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一个整体循环的时间体系,冬天的三个月为什么没有设重数节日这一问题就有了答案。冬天以“藏”为德,古人在“动”与“静”中,为冬天的三个月选择了“静”。看到这一点,再去看节日传说,可以说其中也大都有内在理路可循。比如与端午节起源相关的几个历史人物——屈原自沉汨罗;伍子胥死后被装入皮囊投入大江;曹娥也是死于水;帝喾高辛氏之子死于海中;马援不是死于水,但他的将军号为“伏波”——他们都有水神的神格。刘晓峰:《端午节与水神信仰——保存于日本典籍中有关端午节起源的一则重要史料》,《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第164—168页。而在一年之中,端午节所在的五月是夏至月,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月份,古人选水神祭祀,是有以水镇火、以阴镇阳的含义的。

那么,还有没有更深的节日内在结构呢?我借用社会学研究的原理,用统计方法来研究,对中国古代节日又多了一个认识。统计结果表明:如果把一年从中间分成两部分,中国的节日,从一月到六月最多,七月到十二月比前半年少;一年分四季,按季节来看,春天节日多,夏天节日少,秋天节日多,冬天节日少;按月来算的话,单数月节日多,双数月节日相对少,一月多,二月少,三月多,四月少;把每个月从中间切开,初一到十五节日多,十六到三十节日少。想一下古人的时间生活,实际上过了节日多的半年,就有节日少的半年;过一个节日多的季节,就有一个节日少的季节;有一个月节日多,就有一个月节日少;有半个月节日多,就有半个月节日少。古人就是这样把时间分配得非常有内在逻辑,是一动一静的结构。然而这个节奏又富有变化——八月是偶数月,应该节日少,但从宋代开始,八月十五突然发展成大节,相关记事变得非常多,这是中国古代时间乐曲里的“变奏曲”。十二月也有个特点,它有两点违背了规则:偶数月节日记载相对多,并且是后半月的节日多,前半月节日少;但是前一年的十二月后半月节日多,下一年的一月前半月节日少。而时间是连续的,十二月后半月与一月前半月其实是连在一起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跨年的、节日排列最多最长的区间。整体就像一首乐曲,有节奏,有间奏,有变奏,有高潮,这是我们的祖先千数百年生活的时间乐章。刘晓峰:《论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体系的内在节奏特征》,《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15—18页。我第一次把这个统计做出来时很感动。因为自古以来这个旋转的时间之轮,一直存在这一内部构造,而我有幸第一个看出这个结构并将它描述出来。与此同时,我也掀开了此前根本没有看清楚的中国古代时间文化这广大世界的一角,看到了中国古代时间文化内部是如何有一个排列得栉比鳞次而井然的秩序的。

但是,当我用这样的学术视角去学习和阅读有关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的研究论文与著作时,我遇到了从事这一研究以来最大的一个学术难题。我非常震惊地发现,整个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念——大一点说是中国古代的时空观,这个关乎我们的文明如何认识世界的最根本的领域,却为现有研究模式所限制,将主要精力放到了“科学的时空观的形成史”这一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中国古代独特的时间文化发展历程缺少整体的观照和思考。

我希望告诉读者的是,立足中国古代科技史立场梳理古代时空观念发展中的科学成分,和我所主张的理解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的发展过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研究思路。前者以今天科学的时空观念为出发点,以西方的时空观念发展史为主干参照系,关注的是中国古人在哪一个历史发展的时点上形成了某一科学的知识点,以及这一知识点究竟是超前、同时代还是落后于西方。今天的时空观念研究体系,就是这样一个以西方的时空观念发展史为主体并不断被加入西方之外诸多文明发展历程而形成的全球化知识体系。它所使用的,是全世界科技史领域的研究者们共同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论;所要做的,是科学地审视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发展史,并对它的每一个进步环节给出充分评价。而探索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的发展过程,我们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我们曾经怎样认识时间和空间?我们曾经拥有怎样的时空观念?这样的时空观念对我们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后者是文化发展史的领域,关注的是中国古代曾经有过怎样的时空观念,这一观念怎样发生、成长、变化,即它究竟有过怎样一个发展过程,并对我们的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本书上编“东亚古代时间文化体系论略”,特别是“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一章是我六年来思考的一点结晶。我试图按照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内部脉络去认识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的发展过程。

这是一块处女地,许多最核心的问题、最重要的领域都没有人认真探索过。我不得不面对近百年来被人们忽略或遗忘的许多散在的知识碎片。这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最为深奥的领域,牵涉众多的经典和注疏。这部分研究也牵涉到考古学最新的发展,特别是古代天文学的知识考古。对于一个以日本史为专业的学者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荆棘丛生的荒野。这部分写作,耗去了我大量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研究走到这一步,我已经认识到中国古代时空观问题是一个非常根本的大问题,但限于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视野,书中这部分内容只是围绕历法问题展开了有限的论述。然而,仅仅透过这有限论述的部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时空观念自身所拥有的体系性和结构性,可以反映出中国文明发展独特的历程。我深知这不是本课题的最终结果,更深入的研究只能期待将来。

本书的中编“四季循环中的东亚”是围绕中国古代时间体系对东亚地区的影响所展开的个案研究,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次序编排,先后讨论了春季正月一日朝贺、四方拜、北斗信仰,正月七日的人日,正月十五的踏歌、卯杖、粥祭,以及上巳节、庚申信仰、土牛与傩等节俗;夏季日本的葵祭、端午;秋季的七夕、释奠和重阳节;冬季的冬至和大尝祭。这部分研究,围绕夏至月的端午和冬至月的冬至展开的内容最多。在五月和十一月这两个月份,日影变化先后走向短长两个极点,这是阳之至和阴之至。对于中国古代时间文化系统来说,它们是非常重要的节点。通过这一研究可以看到,举凡古代东亚日本、朝鲜、琉球、越南的端午节,均受到中国节俗的影响。在冬季部分,我用很大篇幅对取代冬至、占据日本十一月行事主角的大尝祭进行了研究。通过这一研究冀图证明,替代了冬至成为日本十一月最重要的岁时祭祀活动,并被看成是日本神道文化最核心内容的大尝祭,其仪式次第、王权从属仪式,甚至重要道具——铜镜,都依旧为中国古代文化所影响,与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循环是时间的最大特征。四季依据秩序的转换,让古人很早就感知到超越性巨大力量的存在。然而对于这一巨大力量的想象和解释,却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各不相同。从这一点上说,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节日与祭祀方面。与西方文化发展体系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努力切分开时间和空间相比,我认为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的特征是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空一体化。本书下编的几个章节分别从空间文化、音乐文化、居住空间以及民间信仰与历史文化传承等角度对相关问题做了一些探索。这些文章以石敢当、上梁文、钟馗、古琴与古代音乐传说、桃木信仰以及地狱相关的民间信仰等为切入口,分专题对这一领域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着意展示的是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对东亚影响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

特别需要交代的是,学术意义上的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两大部分。因为我的研究是从中日文化比较入手的,所以全书详于中日部分,而对于朝鲜半岛、琉球群岛以及越南部分提及的有限,对于东南亚其他国家时间文化上与中国古代的关系更少有论及。2020年,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成功申报了“送王船”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民间送彩船习俗经过千年流传,如今以“送王船”的形式展示在了全人类面前。从岁时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中间有很多重要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梳理。这都是未来需要展开的研究领域。做学问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本书写了很多年,倾注了我多年的心血,回首看时却发现解决的只有很少一部分问题。鲁迅说:“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现在我就拿自己这“一小块”出来,奉献给心爱的读者们,敬请大家批评和指正。

是为序。

2020年6月于学清苑

(感谢范以强先生提供
(感谢范以强先生提供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