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 我不想说你傻,也不想说他渣。
早上戴先生从知乎上分享我一篇匿名文章,我读完心塞的不行。戴先生说你看评论啊,有人说“什么年代了垃圾堆里还有男人”,还有人说“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我倒觉得,即使这个故事是编的,还是有千千万万的这样的真实故事没有被写出来。
那些大可以让“年轻”背锅的故事,那些可能始于自私,又终于不够爱的故事。
他说以后要和妹妹讲:要多谈恋爱,才能发现谁对自己好。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我不知道多谈恋爱是不是就能有所长悟,只能说这样的观点讲出来就是进步。我们这一代人多是被禁止谈恋爱,很多人到了大学恋爱自由也有“偷偷摸摸”的成分,更谈不到被教育如何保护自己的地步。
后来,我自己去看评论,评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说女孩傻,一种说男孩渣,也有很多人说姑娘不懂得爱惜自己,那些说“活该”的字眼少些了,我有些欣慰。
当然这怪那个男人,也怪她自己。
很多人以说教似的口吻说,女孩子要有底线,懂得爱惜自己。但我想结合自己做女孩子的经验来回应一些这些说教。
我觉得一个人不是一开始就有底线或者原则,一些女孩儿足够幸运家长小时候耳濡目染一些,于是她会产生一些模糊的原则轮廓,而这些被灌输的所谓底线还可能随着成长不断的冲撞,而后破立。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有所经历之后才知道应该树立起什么样的原则,更有甚者,大众在意的事情她实则轻描淡写。靠自己树立起来的原则总是撞过南墙才立的扎实,就像一个没有吃过的食物,你吃过才知道喜欢还是不喜欢,倘若喜欢,以后动不动还会想吃;倘若不喜欢,以后便不吃了。只是很多事情的代价不像吃一个东西这么简单和低成本。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多谈恋爱是个不错的办法,渐渐就知道不喜欢什么样的人了,渐渐就知道应该忠于谁。而其中的自我保护问题,除了仰仗家庭教育,我觉得应该要让女孩子多经历事情,多有为自己做主的机会,我觉得女孩子的依赖感太强所以容易产生不安全感,我认为她在除了爱情的其他事情上多经历一些,也许就有助于提前在爱情来临前有所体悟,提前树立相应的原则。知道怎么爱人,怎么爱己,知道除了爱情还有那么多美好要被追寻,也相应的会减损在爱情里承受的痛楚。
有人说一个能够减下肥来的人毅力极强,我也想说一个在爱情里还能保有理智的人要么因为无爱而物质,要么因为独立和聪慧。
(很多个体性的案例也让我很无力,我就是个个案,于是警惕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有时候觉得万事皆有度,可能经历的太多也不好,太强则渴望弱,一弱则一发不可收拾,导致原则崩溃。)
那句,做个强硬而不失柔弱的姑娘,我觉得说得很精当。
从这篇故事中,我其实并不想声讨这个男人是人渣,也不想感慨这个姑娘有多傻。我觉得,当局者迷罢,抛去伦理和身体伤害,她未必不能从中汲取一些道理及深谙出生活中的一些本目,虽然代价偏大。我一直坚信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每个人的生活就是一个太极八卦,只是每个人到极点的周期不一样。
也许,她替他还了债换了个自我的安宁,也许,撞了南墙再回头就会现出几许坚决来。
在一起的那几年,他们共用一张信用卡,他的随份子钱都是她给出,还款也是她来。有时候因为还不上钱,她就发小脾气,他也会大喊,我没给你花过钱吗?
后来他们分手了,女孩儿自己还完了信用卡,开始过自己的生活。
在一起的那几年他们是异地,女孩儿去找他,但是酒店钱都是女孩儿自己出,他回住处取东西,女孩儿在楼下等,等了很久他没下来,她把电话打过去,他说有点事情忘了她在下面等。
后来他们分手了,她自责过,说我们也败给了现实吗?
在一起的那几年,他一次次的不接电话,关机,然后联系她借钱,并不过问她的生活怎么样,钱够不够花。他们在一起干什么,几乎都是她在规划和安排。她受了很多苦,但因为自己的强韧不说而且企图支撑两个人的人生。
后来他们分手了,她终于知道那些很爱的情愫应该体现在行为里,而不是说辞中。
她们不是傻,她们在自己的生活里也活得有声有色,唯独在爱情里败下阵来。或许每个女孩儿心里都有一份理想主义,后来笃定无厘头的眼前,磨自己的棱角,一心想让对方改变。最后才知道,原来改变一个人那么难,后来才知道,不改变自己,也能找到幸福。
如果早点参悟自私压制爱的那几年,她也不会被掌掴还不肯脱身。希望所有的姑娘都不会有遇人不淑,但倘若如此,事后也请不要反复咀嚼,过去了就是又一个开始。
我把这个故事发给七,跟她说我知觉的那些相似,她说“我忘了,你也忘了。”瞬间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