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砖为什么有色差?原因及防治措施是什么?
烧结砖有色差,就是在焙烧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烧结砖的外观颜色不一样。
首先找出影响烧结砖外观颜色的因素:
1、Fe2O3含量对烧结颜色的影响
坯体中Fe2O3的是烧结砖烧成后呈现颜色的主要内因。Fe2O3在低温下是稳定的,呈棕红色。在窖内同一温度和气氛下,制品中Fe2O3的含量不同。例如,在1000℃的氧化气氛下,制品中Fe2O3的含量与呈现的相应颜色详见下表:
Fe2O3含量(%) |
0.8 |
1.3 |
2.7 |
4.2 |
5.5 |
8.5 |
10.0 |
制品颜色 |
白色 |
奶油色 |
淡黄色 |
黄色 |
淡红色 |
红色 |
深红色 |
2、窑内气氛对烧结制品颜色的影响
在高温下, Fe2O3的稳定性减弱,活性增强。如果窑内呈强还原气氛,烧结砖中的Fe2O3被还原生成Fe3O4(Fe2O3.FeO)或FeO,则烧结砖呈青黑色或青兰色。如果窑内有大量CO气体时,就发生下列反应:
3Fe2O3+CO=2Fe2O3.FeO+CO2
综红色 青红色
Fe2O3+CO=2FeO+CO2
综红色 青兰色
以前用土窑烧制青砖就是应用这个原理,当烧结砖在窑内焙烧到最高烧成温度时,将窑体密封,与外界空气隔绝,注水饮窑,使窑内产生大量的CO、H2 等强还原气氛,使烧结砖中的Fe2O3 被还原生成Fe3O4A 或FeO。所以,烧成后的烧结砖就呈现青兰色。隧道窑和轮窑烧成始终是氧化气氛,所以,烧结砖呈现红色。
3、烧成温度对烧结砖颜色的影响
当坯体升温到400~500℃时,粘士矿物开始氧化与分解,烧结砖中的Fe2O3开始呈色,由土色渐渐变红,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色加深,当温度升高至900~1000℃时,烧结砖变为棕红色。
4、盐类矿物对烧结制品颜色的影响
在烧成温度下,烧结砖中的石灰石会分解成白色的CaO,CaO对烧结砖有一定的漂白作用,当CAO与Fe2O3含量的比值大于4时,烧结砖呈白色;随着其比值地降低,直至CaO微量时,烧结砖的颜色由奶油逐渐变为黄色和棕红色.
当坯体中硫酸盐含量较高时,烧结砖表面也会泛黄.
烧结砖出现色差的原因:
由上述影响制品外观颜色的各种因素可知:原料本身的矿物组成决定了烧结砖外观呈现的颜色;窑型决定了烧结砖是否由红色基调变为青兰色基调;烧成温度则可以影响烧结砖颜色的深浅程度。
1、窑炉高度造成烧结砖色差
由于窑炉高度的存在,热气体的上升力使窑炉断面上下部位存在着一定的温差,窑炉愈高,上下温差愈大,窑炉上部温度高,烧结砖颜色较深,而下部温度较低,则其颜色相对较浅。
2、外投煤不可能均匀地投放到坯垛的各个部位上,外投煤产生的煤灰将坯垛下的个别坯头掩埋了,因其缺氧而可能出现黑头砖。另外,码坯的不均匀而使坯垛各部位的气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窑内不同部位的烧结砖会呈现一定的色差。
3、窑体结构造成烧结砖色差
由于窑体某个部位保温不好,或窑体密封不严漏气,都可能引起窑炉这些部位温度不均匀和气氛变化而造成烧结砖的色差。
4、内燃料与升温不当造成烧结砖色差,这种色差主要是压花。
防治烧结砖色差的措施:
1、尽量降低窑内部高度,以缩小窑内上下温差。
2、合理码坯,采用稀码方式,并且是两侧比中部相对密一点。
3、加强窑体的密封与保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