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旭晨||高城辣椒红了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金秋早晨,在忻府区高城乡高城村,从村委会高音喇叭里传来了那首亲切而熟悉的歌曲:哎——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辣妹子嫁人怕不辣,吊一串辣椒碰嘴巴……在宽阔的晾台上,堆积如山的红辣椒像红色的海洋,又像天边的火烧云,吸引着椒民尤其是外地客商欣喜的目光。一时间,谈笑声,赞叹声,问价声,电话声,汽笛声,不绝于耳,交汇成一曲丰收的欢歌,在晾台上空久久回荡。
高城村被人们称为“金三角”,这里距忻府区、原平市和定襄县都是十九公里,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大运高速傍村而过,而距忻口和部落火车站不足3公里,区位优越,交通方便。全村有7200亩土地,人口三千多,是忻府区北部较大的村庄之一。高城村过去是忻州有名的“北大荒”“烂碱滩”,“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蛤蟆乱叫,冬天北风咆哮”,不仅土地盐碱下湿,而且毫无植被保护,大风一来,遍地飞沙走石,一片天昏地暗,即使是下到地里的种籽,也会被风掀出来。加之无霜期短,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的土地每亩产粮不过百十来斤,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一九七零年冬天,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老党员郝成印当选为高城村党支部书记后,矢志改变地瘦人穷的落后面貌,花大力气 综合治理盐碱地。沿滹沱河营造防护林,将七千多亩耕地划为七个耕作带,每带开一条排渠,一条洪渠,修一条机耕道,条条渠堰都栽上了杨柳树,以二十亩为方格田,打了七眼大锅锥井,并且每年冬春季节平整土地,铺沙改碱。直到1979年,高城村峰回路转,盐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达到776斤,人均分配收入263元。
其后20年间,高城村像一辆承载着许多种玉米收玉米吃玉米的老车踽踽而行,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很快被周边村庄超越。附近的忻口村建起了温室大棚,张村恢复了香瓜种植,王府搞起了奶牛交易,而高城村除了种植大田作物,似乎变化甚微。乡村干部急了,认为不是这里的土地不奉献,而是单一种植荒废了土地的生机。不是这里的人们不卖力,而是小打小闹束缚了群众发家致富的手脚。
2002年,村民于建平娶回了一个四川媳妇,他把四川人爱吃辣椒当作新闻说给乡邻们听。其实,高城村前几年也零零星星种过辣椒,由于田间管理跟不上而夭折。于建平说,在四川,有的辣椒一咬就辣,有的是咽下去才觉辣,有的吃后满嘴都辣,有的辣前舌,有的辣喉咙,有的闻起来辣,吃起来更辣,还有的在几米远的地方就辣味呛人。过了几天,于建平找到村党支部书记王补年,问能不能种辣椒,支书当场表态:“种吧,不试试哪能知道行不行,我支持你种!”于是,于建平发动了五六户邻居,试种了50亩新一代朝天椒,风调雨顺,再加上精耕细作,到秋后亩产达到三百公斤,一斤卖到了6元钱,总共收入近10万元。原来种辣椒有这么高的经济效益,老百姓一下子震惊了,纷纷跟着于建平种起了辣椒。第二年,全村种植辣椒扩大到了500亩。产得多,销售自然也跟得上,到2005年,全村辣椒种植突破两千亩。
据农业专家分析,高城村由于受滹沱河河水影响,地下水位较深,大部分地块存在不同程度土壤次生盐化,耕地土壤类型以不同程度的氯化物、硫酸盐混合型轻、中度盐化潮土为主,只要村民们能充分利用避盐播种、地膜增温保湿、以水压盐、增施肥料等措施,就可以改良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浅根系、市场需求大、效益好的辣椒,实现丰产增收的目标。
颇有种植经验的椒农说,其实种辣椒和培养一个孩子一样,不仅要有辛苦,还要讲求科学。种植辣椒从种到收,需要经过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分拣打包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播种前要先进行晒种,用清水把种子浸泡3-4个小时,再用10%的磷酸三钠兑水浸泡,用清水洗净后,再用温水浸泡,不断搅拌,然后捞出种子,催芽24小时后待播。
接下来,选择生茬或前茬没有种过与辣椒同科作物,比如茄子、西红柿、土豆、白菜等,土质要肥沃,阳光要充足,水源要方便的地块作为苗床,苗床面积一般为大田面积的1%。选好苗床后,应该浇足底水,然后施肥。肥料撒匀后,浅翻15厘米,耙细耙干,做成宽幅高畦,畦长7-10米,宽1.2米,间距40厘米,沟深10厘米。畦做好后开始播种,每畦撒种子200克,覆土1厘米,再盖宽90厘米的地膜,膜面铺平、拉紧,并将四周压严实,然后可以从畦上用膜做小拱棚,棚高50-60厘米。
辣椒幼苗的茎和铅笔差不多粗,深绿色的茎上夹着些米色的小斑点,越向上,茎就约柔软。叶子是卯圆形的,起初颜色比较浅,叶面上布着许多叶脉。当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开始疏苗,去弱留壮,并且把杂草拔掉,保持株距3-4厘米,每畦留苗一万七千株。当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如果土壤干了,可用喷壶喷水。长出4-5片叶子时,遇干旱时可将沟畦灌满水,使水慢慢渗到畦内的土壤里。拱棚白天温度要控制在25度左右,夜间控制在12-15度。过几天小叶子次第长出,有的微微弯着腰,好像在絮絮低语,有的斜着头,好像在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当畦内60%-70%的幼苗破土而出时,可揭去地膜,到了中午气温升高时,要注意放风降温,定植前在小拱棚顶部破口放风。
渐渐地,所有的幼苗都破土而出,越来越粗壮了,叶子也越来越多了。有极个别的,在叶茎之间开出了多多小白花。在雨水的滋润下,幼苗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椒农开始选择壮苗准备移植,壮苗的标准是,叶片肥厚颜色深,茎叶完整无病虫,茎杆粗壮节间短,且根系发达。
每年4月20日左右,开始整地。要用优质农机肥和三元复合肥作底肥,“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讲的就是这个理儿。定植前对苗床进行浇水,以减轻起苗时对根系的损伤。5月上旬,先覆膜后开孔,移栽辣椒苗,种植模式为一米一带,一横双行,株距23厘米。
定植后迅速闭棚,以保温保湿为主,促进椒苗早生快发,要浇水5-7次,分为定苗水、缓苗水、坐果水。到中期要追施尿素,视苗况配合农药喷施数次,为了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椒农最头疼的是病虫害,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茶蟥螨等。特别是苗期常发生立枯病、猝倒病等病害,这时有经验的椒农及时发现及时拔除,如果病害有发展趋势,就马上打电话求助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药物防治,多用多菌灵、杀毒矶等药剂,药到病除。
农事无闲日,五月人倍忙。高城人有时忙得连电视也顾不上看,但每天的天气预报还是要看的,即使睡到半夜,也要起身看看窗外是否起了风,有了云层。
除了收获,赶季节最忙碌的要算授粉了,准备好花粉管后,要到田间检查,要认真检查父母本的纯度,严格去杂去劣,另外对父母本植株的第一节的花和果要摘除,母本植株上已开放的花和所有果实也要全部摘除。同时,还要检查地面湿度是否合适。除了阴雨天,一般每天6-8点进行花粉采集,将选定的花蕾先进行脱花去雄,用印油笔在花梗上做标记。辣椒的枝叶很脆,授粉时防止折断枝叶。见到已开放的花要摘掉,发现病株要拔除。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忙碌的时候,椒农会全家齐上阵,人手不够时,亲朋好友都过来帮忙。种植大户忙不过来,必须雇工,来田里打工的附近村的村民络绎不绝,中午管一顿饭,每亩收入一百多元。
高城村的辣椒越种越多,七千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辣椒,再加上周边村,种植面积达到15000亩,总产量达到750万公斤。而且品种也逐年增加,油椒、平板椒、色素椒、望都椒、8819椒、韩国椒、天鹰椒应有尽有,被称为“山西辣椒第一村”。他们村的辣椒不仅卖到四川,湖南、北京、天津、云南、内蒙古等省(市、区),而且还出口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山西省农科院派人到高城村实地考察后,把其列为新技术新品种展示基地,从五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高城村的辣椒品质提高了一大截、最好的朝天椒一公斤要卖到21元,而普通的大椒也能卖到十元钱。山西和北京农科院从高城村选了五百亩地,发展育种基地,这里育出的种子每公斤可以卖到240元,每亩平均收入八千元。2008年,国家科技部把高城村列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村”。
早在2004年,高城村先行一步,在村里建起了一个脱水辣椒加工厂,开始走深加工制成脱水辣椒,并和老干妈、老干爹等知名辣椒酱生产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为当地农产品深加工走出了一条新路。
2005年,高城村专门建起了忻州辣椒网,用于宣传本地辣椒,现在村里50%的辣椒销售都在网上交易。村里成立了8个辣椒合作社,有60多人成为辣椒经纪人,高城辣椒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迈进。别人的冬闲时节是高城人最为忙碌的时候,组织货源,接待客商,成交买卖。村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纪人说,这几年,哪年冬天他也要经手近千吨的辣椒,已经做成几百万元的生意了。杨如意老两口种着15亩辣椒,到春天时雇佣邻村的妇女前来给自己当田间钟点工,一亩地一、二百元,当起了老板。高城人不仅自己致富,也带动周边村致富,仅春天授粉打工一项就为周边村群众带来三百万的收入。小小红辣椒红遍了大世界。
高城村有个叫张志强的,因其皮肤黝黑,性格憨厚,村里人都亲切地叫他“黑子”,在高城口音里,黑憨不分,又称他“憨子”。2002年,他试着种了3亩辣椒,收入六千元。2004年,他在村里开了个小饭店,经常有村民带着买家来吃饭,闲谈中,也让他结识了许多买辣椒的大客户,后来交流多了,信息广了,信心就足了。2005年,他小试牛刀,尝试着收购贩卖200多吨辣椒,同时加上自家的收入,当年就赚了两万元。他开始买了电脑,上网查信息,走山东走北京,购买种子,联系亲朋好友建基地,当起了农民经纪人,2006年销售600吨,收入7万元。2009年,销售1500吨,收入20万元。这几年,每年都要销售七千吨,纯收入50万元。致富后的“黑子”在自家两千平方米的宅院里,新盖了6间正房,两间车库,买了小轿车,成为村里开着小车到地里“上班”的新型椒农之一。“黑子”妻子说过去他们家种着9亩玉米地,一年到头死受也挣不少几个钱,不过她相信丈夫的能耐,相信靠勤劳和智慧致富,总有一天回过上好日子。
不过,高城人种辣椒也有“走麦城”的时候。2008年秋天,由于政策和市场原因,火红的辣椒并没有给高城人带来火红的收入和火红的日子。这一年,辣椒成了死宝,积压卖不出去,有的烂在地里,有的倒进路边,有的老百姓坐在地头哇哇大哭。市场像一只无情的手,把高城人的辣椒梦搅了个稀巴烂。
高城辣椒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水源丰富,辣椒的色泽、果型、辣度等重要商品指标与四川、贵州等南方产区优势较为突出,总量供应相对稳定。不过,高城人从不固步自封,他们把目光投向更远的明天,为了实现高产高效,他们选择高产优质、适销对路的品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
高城乡党委书记刘燕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创作了歌曲《高城红》,她把高城红归纳为“三大红“:一是英雄红,不忘初心代代红,二是辣椒红,全面小康满堂红,三是土地红,产业发展千里红。高城乡于2017年建成了占地96亩的辣椒综合园区,入驻企业12家,建设剁椒生产线20条,年收购鲜椒5万吨,收购转送干椒千万吨,辐射周边交易额达到2亿元以上。生产期间,仅园区从事辣椒服务的有一千余人,用工达到240万个,务工收入达到2.9亿元。
今年,高城乡种植辣椒一万六千亩,椒农还在外地承包土地种植辣椒七万余亩,仅育苗一项就达到2000万元。刘燕表示,围绕”高城红"辣椒品牌,全乡积极引进育苗、仓储、冷冻项目,打造华北最大的产、供、销一体化基地,持续跟进辣椒深加工项目,让老百姓真正富起来。
“青菜青绿莹莹,辣椒红像灯笼”,辣椒红了,春天的田野因他们的生长焕发出勃勃生机,秋天的庭院因他们的点缀变得更加美丽……
作者简介:栗旭晨,山西忻府区南高村人,现任忻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荣获山西省第五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金质奖章,著有文集《跨越》、散文集《梦里花落》《梦里花开》。
留言之窗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如果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在作品推出一月内全部支付作者。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4、凡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其版权归《文史艺苑》所有;转载其它媒体的作品,由于未能及时联系到作者和有关媒体,如涉侵权问题,接到告知之日及时删除。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