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越韵 广西汉代文物精品(9)

1、干栏式陶仓东汉晚期面阔34.5厘米,进深31.5厘米,通高32.8厘米1986年合浦县风门岭 10号墓出土。该陶仓为悬山顶,粗脊有饰,两坡为筒板瓦垄相间。前廊后仓,横廊正面开长方形门,门及廊两侧有条形镂孔。仓门与廊门相对,较廊门稍小,门槛较高,门框及门中间有三带横穿孔的扁圆突,应为加栓之用。仓底有4根柱足。这件陶仓稳重大方,四面墙体均刻划出梁架,结构清晰,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干栏式建筑∶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 房屋。为避潮湿瘴气之害,又防止野兽毒虫的攻击,南方地区因地制宜产生了这种建筑形式。中国古代史书中又有干栏、干兰、高栏、阁栏和葛栏等名,一般所说的栅居、巢居、水上居以及日本所谓的高床住居,亦 属此 类 建筑。这种建筑形式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流行至今。

2、干栏式铜仓西汉晚期面阔79.3厘米,进深42.7厘米,通高37.3厘米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铜仓为干栏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下设8根立柱。悬山顶,中间有瓦脊,瓦脊前后各铸有对称的 12行瓦垄,均作瓦板状,瓦片铸刻清晰。房屋前面正中设有双扇门,均有门环,可以闭合启动,并设有门槛。门前有走廊,围杆为二横一竖式。屋外四壁均刻划表示梁架结构。铜制的井、仓、灶,作为模型明器,一般在较高等级的墓葬中出土。

3、人俑活动陶流壶东汉晚期通高46.5厘米1982年贵县铁路新村3号墓出土。该壶呈端坐状。头部戴盔,为盖。头微仰,面部偏圆,长眉,高鼻,大眼,长耳,镂有耳孔及耳坠孔,阔口,长须,颏下胡子镂有一圆孔,抬肩,两手抬至胸前,身圆,两脚弯膝内敛,左腿外侧镂有4个圆孔,右腿外侧镂有3个圆孔,光脚。平底方形,胎红质坚,通体饰多种纹饰。从造型和器身的镂孔来看,可能为瓮棺葬具,或定名"人俑形盖瓮"更为妥当。瓮棺葬: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葬俗之一,是以瓮、罐一类陶器作葬具的墓葬形式,一用2件或了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常用来坦葬幼儿和少年,个别成人也有用。很多瓮棺底部或用作棺盖的盆上,大多有一个或数个小孔,目的是让死者的灵魂自由出入。瓮棺葬广泛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及辽东地区,延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海南和越南等地也有发现,能属另一系统。

4、陶船东汉晚期长65.0厘米,中宽19.5厘米,通高19.0厘米2010年贵港市港北区梁君垌14号墓出土。该器物为红色泥质陶,船体长条形,首尾狭,中部较宽,底平。船内分前、中、后三舱,前舱、中舱篷顶为拱形,后舱狭窄特高,为舵楼,篷盖为两坡式,饰菱格纹。船上有大小俑15个,其中舵楼处有1个俑,侧立,盘发,两手放于前,呈持物状,足旁有一圆孔。中舱有2个俑,较大,灰白色泥质陶,长衣曳地,分站两侧作眺望状,一俑两手合于胸前,另一俑盘发,一手持扇在上,一手垂。船前有 12个俑,盘发。其中8个俑分列两排,呈划桨状,前有1个指挥俑,指挥俑后有一高台,台上站立3个俑,两手合于胸前。划桨俑两侧船边各有桨架4处,船头有挡板、系缆桩及2个小圆孔,1个孔不及底。近船头一侧有陶鼓1件,圆形扁鼓,饰太阳纹,腹空,最大腹径处有对称穿孔。出土时位于近船头一侧,原位置不明,推测应拴置于前端。

5、凤灯西汉晚期通高33.0厘米,长42.0厘米,宽15.0厘米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凤灯为雌、雄一对凤造型,昂首回望,双足并立,尾羽下垂及地,足、尾形成鼎立之势支撑全身。头、冠、颈、翅、尾和足等各部位比例匀称,通体细刻羽毛,精致美观。凤灯的环保设计:凤灯的设计秉承高超的环保理念,其背部有一圆孔,放置灯盘,凤颈向后弯转,可自由转动和拆装,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体内烟尘。凤嘴内衔喇叭形灯罩,垂直对准灯盏上方,灯罩与颈部及腹腔相通,腹腔里面是空的,可以贮水。当灯盏中的火焰点燃时,冒出的烟气通过凤嘴进入颈部,达到凤的腹腔,通过水的吸收作用,消除污染,净化室内空气,以免影响人体健康。

6、铜鼎西汉晚期口径21.6厘米,腹径23.6厘米,通高22.6厘米2003年合浦县风门岭 26号墓出土。铜鼎共4件,大小形制相同。盖面隆起,以一匝凸棱为界,内圈平圆,中央有圆钮扣环。子口敛,圆腹较浅,中有凸棱一周,装附耳,附耳上环下方,平底。三足外撇,横断面如三角形。其中两件内盛有物,一件内盛一条完整的鱼骨,另一件盛动物骨骼。这是一种较典型的越式鼎,制作比较粗糙,纹饰简单,底部多有烟怠,皆为实用器。列鼎与钟鸣鼎食:鼎用于烹煮肉食、祭祀,在青铜礼器中占首位,是国家权力、统治阶级地位身份的标志和象征,从士、大夫、卿到诸侯及天子,有着严格定制和规范,礼仪称之“列鼎”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物,击钟列鼎而食,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华排场,旧时还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7、"二斗少半"铭鼎西汉早期口径23.5厘米,通高28.5厘米1976年贵县罗泊湾1号墓出土。该鼎为越式鼎。盘口,绞索形耳,束颈,扁腹,平底,三足细长外撇,足外侧起棱。此器口沿内侧刻"二斗少半"4个字,当指该鼎的容量。其实测容量为4 060毫升。这里所说的"二斗少半",一斗等于10升,应是20升再加少半(约1/3)升之意,以此测算,汉代时每升约相当于200毫升,与现在的每升为1000毫升差别很大。越式鼎:越族地区的铜鼎多为盘口,口沿上有2个带绹纹的立耳,三撇足,且皆为实用器,底部满布烟炱,有的还修补过。与“椭球形器身,子母口合盖,三蹄足”的汉式鼎明显不同,故考古界称之为“越式鼎”。

8、格盒西汉晚期口径12.2厘米,中间圆格直径4.5厘米,高8.5厘米2003年合浦县风门岭26号墓出土。格盒盖缺失,子口,腹壁斜收成平底,三蹄足。内分5个格,中为圆形,以此为圆心,将外圈分为4个等分格,其中的2个格外侧有方形镂孔,另2个格之间的隔板亦有镂孔以通气。口沿外有2对称竖钮,半圆形,穿孔。腹饰菱形纹和羽状纹,并间以两周双线弦纹。盒内有直径约1厘米的果核。格盒用以盛果品,是典型的越式食器。

9、提筒西汉早期口径30.0厘米,底径27.0厘米,高32.5厘米1976年贵县罗泊湾1号墓出土。提筒呈圆筒形,平口,上大下小,平底,内凹成圈足,口沿下有一对竖形半环附耳。腹部饰栉纹、勾连雷纹、同心圆圈纹。提筒配木盖,用于盛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