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鲁迅纪念馆

今年春节应疫情原因,我在网上参观了上海鲁迅纪念馆。尽管没能亲身体会,但也让我更好的了解到了鲁迅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个人的意志品格。让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他战斗不息的“民族魂”精神,让我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华民族要自强不息。

上海鲁迅纪念馆坐落在鲁迅公园里,它始建于一九五一年。现在我看到的是两年前扩建后的新馆。新馆仍保留二层庭院式江南民居的风格,青瓦粉墙,山墙高耸,在正面墙上镶嵌着周恩来总理当年题写的“鲁迅纪念馆”五个大字,白底黑字,耀眼明目。走进大门是一个庭园,右边是仿真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种着许多鲁迅作品中写到过的植物,如何首乌、木莲藤等,还有特地从他的故乡绍兴移此的石井栏、乌篷船等。

穿过庭园,便是高大宽敞的大厅,无论建筑材料、建筑语言都是现代化的,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在大厅左侧,一座高二点五米的鲁迅全身铜像端坐在窗前,先生手执烟卷,神情肃穆、目光深邃,似在沉思。在一楼还设有“奔流艺苑”与“朝华文库”。前者是专题展厅,是一个画展;由巴金题额的“朝华文库”则专门收藏鲁迅的弟子、友人以及与鲁迅有直接接触的现代文人的文化遗存,每人一库。我看到有陈望道、许广平、巴人、黄源、曹靖华、李霁野等人的专库,从他们的身上也折射出了鲁迅的光辉。

我从大厅走上楼梯,二楼是鲁迅生平陈列厅。宽敞的大厅里,弧形的墙上排列着六幅浮雕,每幅高二点六米,宽一点一米,用黑玉石雕成。每幅都有鲁迅先生的头像,背景、画面不同,反映出先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战斗与生活,生动而概括地展现了鲁迅的为民族大义而奋起斗争的一生。

鲁迅生平陈列馆,以编年布展的模式,采用专题陈列,分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华夏民族魂五个展厅。通过鲁迅先生文学创作、培养新人、中外文化交流、投身社会革命追求真理以及深远影响等多个侧面,全方位地展现出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人生历程、光辉思想和人格魅力,以重彩浓墨展现了一代伟人的熠熠风采。

一个纪念馆、一个展览,拥有丰富的馆藏和展品是最重要的关键。鲁迅纪念馆拥有有关鲁迅的文物文献资料二十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达一百六十余件。大量珍贵的鲁迅手稿、遗物,文献照片,使人倍感亲切。其中有《藤野先生》、《<坟>的题记》、《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手稿,《毁灭》的译稿等,鲁迅逝世前两天所写的未完稿《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手稿,告诉我们先生真是用自己的笔战斗和劳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令人肃然起敬,钦佩不已。展厅中还展出了鲁迅发表第一篇文章《斯巴达之魂》的《浙江潮》,发表《孔乙己》的《新青年》杂志、刊有鲁迅致中共中央信件部分内容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等珍贵报刊。鲁迅的一些遗物、实物、照片也弥足珍贵。照片有鲁迅在日本时拍摄的,鲁迅与宋庆龄、肖伯纳的合影,鲁迅与内山完造的合影等。遗物有鲁迅喜用的金不换毛笔和文房四宝、先生穿过的毛衣、长衫,用过的油灯、烛台、怀表、辞典、老花眼镜,参加杨铨追悼会时用的雨伞,阅读过的马克思著作《史的唯物论》等。这一切都是鲁迅光辉人生的历史佐证。

展览还采用了多种艺术展示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电脑、影视、声光电控制等高新科技手段,给人强烈而全新的感受。如展厅中《阿Q正传》的场景、三味书屋的活动模型、《野草》MTV、电影《阿Q正传》、越剧《祥林嫂》、《鲁迅在东京》等的放映,鲁迅逝世前十天与青年版画家围坐交谈的蜡像等,都紧紧地吸引住了我的眼光。特别是最后放映的鲁迅逝世时由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电影资料片《民魂永在》,再现了当年上海市民万人空巷的鲁迅先生送葬的悲壮场景,更有一种催人泪下的震撼力量。在大厅和序厅外还设置有数台电脑触摸屏,参观者还可以点击检索有关鲁迅的各方面的资料。

在鲁迅世界里漫步,心情难以平静,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不禁跳跃在我的耳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这里分明仍然回响着他伟大的声音,仍然跳动着他生命的脉搏。我们要继承鲁迅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永不屈服!

(大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鲁迅 · 手稿欣赏

    鲁迅 &#183; 手稿欣赏

  •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中国现代作家手稿选》收录50位作家手稿 刷一刷鲁迅和他的“朋友圈”

    茅盾为悼念鲁迅而写的<学习鲁迅先生>上海鲁迅纪念馆供图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和逝世80周年.这位被人尊称为"大先生"的一代文豪,一生交友甚多.仅根据<鲁迅日记 ...

  • 难得一见!鲁迅、茅盾、沈从文的“朋友圈”曝光

    4月22日 芳馨遗远春温永存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中国现代作家手稿展 在江汉关博物馆开展 展览由江汉关博物馆 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主办 展出30余位著名现代作家的 46件手稿 手稿包括小说.杂文.传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浦东机场一期

    浦东机场一期工程1997年10月全面开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一期建有一条4000米长.60米宽的4E级南北向跑道,两条平行滑行道. 浦东航站楼由主楼和候机长廊两大部分组成,均为三层结构,由两条通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总会

    上海总会大楼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2号,1861年由在沪英侨发起创设,又名皇家总会.英国总会.上海俱乐部.海员俱乐部.这是在沪英侨最大的俱乐部,后改建大楼,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上海总会大楼,1909兴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百老汇大厦

    这次中法会很难得地在上海大厦召开,心下不免窃喜.很多年前曾陪外宾在这里住过,那时还比较窘迫局促,如今经过改造已经提升,成了五星级酒店. 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Broadway的音译)大厦&q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是上海市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也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是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上海图书馆创立于195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中山故居

    故居建于20世纪初,为两层欧式楼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13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上海市区香山路.1918年,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后,由广东到上海,1919年底,加拿大华侨集资为孙中山购置此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

    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始建于1925年,由中国建筑师过养默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前部有三层,中间五层,后部七层,正中为五开间科林斯式立柱构成的柱廊,柱高两层,挑檐上部有三层,三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潘天寿纪念馆

    潘天寿纪念馆 上个月中旬,我有幸来到中国的教育高地--美丽的杭州参加培训.本次培训设在浙江大学,课程紧凑,内容丰富,收获颇多.在培训的第二天中午,我利用午休的2小时,怀着仰慕的心情去参观了中国美术学院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东方明珠上海广播电视塔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集广播电视发射.娱乐.游览于一体,塔高460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东方明珠电视塔覆盖整个上海地区,有效地改善了上海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东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敦煌国际大酒店

    敦煌国际大酒店位于敦煌市中心,其外观气势宏伟,内部装饰典雅,融现代风格与传统特色于一体,是按四星标准装修的商务旅游酒店,是宾客娱乐.休闲.旅游.举办各类会议的理想场所.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