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苗||拾山药

拾山药

文/李敬苗

晋西北,三件宝:山药、莜面、羊皮袄。

这三件宝山药是第一位的。我想它位居三宝之首除了它的优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产量高。晋西北受气候、环境、土质等影响,农作物产量普遍较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温饱问题。山药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说起山药,真是个好东西。不论做饭还是炒菜,没有山药蛋,这饭和菜就味寡了,吃饭提不起神,吃不出劲。有了山药味道就醇厚浓郁,香喷喷了。山西人晚饭爱吃和子饭、汤面、疙瘩汤。饭里放上小米、面条、菜煮在一起,如果这一锅饭没有山药,看着清汤寡水,吃的没味不香。山药做菜也是花样多的,炒片、炒丝、炸块都行。做酒席,做烩菜、蒸、煮、炖、馏、炸五花八门怎么做都可以。山药营养丰富,还是如今时髦人士的减肥食物。

说起山药,最难忘记的片段就是拾山药了。八月十五前,就开始刨山药了。生产队里的人刚刨完一块地,娃娃紧跟着进地里拾山药了。每个人都拿一把小锄头,挎一个小篮子,一个小布袋。到了地里顾不上玩耍,专心的拾山药。

到了拾山药那几天,天还是一片漆黑。小朋友们按照头天拾山药回来路上的约定,早早就起来了。头不梳脸不洗,拿上工具就出来了。在约定的地点互相等候。谁起来的晚了,一伙人相跟上就到她家的路口等。这个时候,天还没亮,公鸡听到有人走动,扑棱扑棱翅膀,发出黎明前的第一声啼鸣。随后,好多鸡儿唱起来了,狗狗也吠起来了。鸡鸣狗吠提起了我们的劲头,揉揉惺忪的眼,一伙人大步流星的往地里走。到了地里一看,有好多的小孩子已经先到了。我们化整为零,三个人两个人自由组合,赶紧干活。一开始,我看着同伴手里的小锄头灵活的刨着,不断有山药刨出来。我傻傻的不得要领,无从下手。小伙伴们教我,看刨过的山药坑就刨,往大往深扩散,有遗留的山药就刨出来了。还有小小的山药蔓是刨山药的人没刨到的,你刨准没问题,有时候一窝能刨出好几个山药。在小伙伴们的指导下,我很快掌握了要领,和大家一样能拾到很多山药了。一边拾着山药,一边听着小伙伴给讲山药的知识。知道了山药的品种有紫山药,大,小里外黄,圆叶青是新品种。地里有拳头粗的窟窿,里面住着瞎老(瞎:老鼠),专吃山药。这个瞎老我见过,比家鼠大,也胖,跑不快。还知道了草芽芽穿过的山药叫草锥锥山药,两个山药结在一起的叫二结蛋山药。很快,天麻麻的亮了,太阳出来了。那个时候,谁也没有表,时间的掌握全靠看日头出的高低。有人喊一声,回哇,不走就误了念书了。霎时,地里的娃娃们就好像听到了号令,赶紧往回走,生怕误了上学。来的时候,轻轻快快的,一路如风。回来的时候,干了半天活,收获了这么多的山药,挎在胳膊腕上挺重的,身子倾斜着,拾的多的还得提上小口袋,颠簸着往回走。尽管累了,饿了,渴了,但大家都是高兴的,脸上笑着,嘴里说着,就好像战士打了胜仗,疲劳饥饿都跑的远远的了。

每年的拾山药的时间大约也就是十几天的功夫。在这一段时间,上学前和放学后,拾山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每年一个人的口粮是二百八十斤。这二百八十斤里有水分,杂质,加工成精粮要舍去不少。其它的农作物在收获时丢弃的不多,唯有山药长在土地里,丢弃的多一点。五斤山药一斤粮食。我们每天拾的山药能顶不少粮呢。

十几天后,生产队的山药刨完了,我们的拾山药也接近尾声。按说,地里的山药不是无穷无尽的,但那个年代,真正舍不得丢弃一粒粮食。每一块山药地,拾了一遍又一遍。冬天来了。地冻住了。不能拾山药了。第二年的春天,雪消了。开始耕地了。大人们赶着老牛扬着鞭子耕地,我们剜着春天里的野菜,看到地里有一个湿湿的印子,挖出来是一颗上年遗留的山药。小伙伴告诉我,回去洗干净,把冻山药里的水攥的干干的,蒸莜面时和山药一起蒸。蒸好了黑黑的,一咬蓬松的,可好吃呢。这个冻山药,少之又少,拾到一个就好似拾了一个大元宝。

少年时代,干的活有好多种,最快乐最难忘记的就是拾山药了。那紧张的劳动场面,收获的劳动成果,都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和快乐。

有时候梦里都在拾山药,一窝窝的山药没人刨,我们尽情的拾。紫山药,小里外黄,大里外黄,圆叶青,一颗颗的山药装满了筐……

难忘家乡那山药蛋!

作者简介

李敬苗,网名敬苗,退休干部,爱好文学,在《忻州故事》《金榜头条》《文史艺苑》等发表散文多篇。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心灵之窗

*李敬苗||春天的小曲
*李敬苗||忘不了那苦菜
*李敬苗||看  戏
*李敬苗||过年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0)

相关推荐

  • 拦地瓜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的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地瓜还用得着"拦"吗?这个"拦"不是阻拦的意思,"拦"是我们当地人特有的一种说法.在农村,有一种情 ...

  • 糯米饭这样做不夹生

    糯米饭这样做不夹生 为什么有的小伙伴蒸的红糖糯米饭总是夹生蒸不透呢?试着这样做,省时省力还不夹生! 把糯米清泡8小时,我泡了一晚上,第二天才弄的! 提前泡好的糯米,1:1和水的比例倒入锅中! 加一大勺 ...

  • 隋建国讲述:三月八日,追忆吾妻生前之二三事

    今天是三月八日,一年一度的妇女节.人家在欢庆过节,我则想起了已经故去的老伴. "你快睡吧,也不怕冷."是老伴的声音,她又在催促我休息了.我猛一回头看去,哪儿有老伴的身影?自从老伴故 ...

  • 李敬苗||怀念父亲

    怀念父亲 文/李敬苗 父亲离我们而去已经二十二年了.父亲的一生,经历过许多艰难曲折,但他都以大度的心态走了过来.父亲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严谨,对党的忠诚,教育我们后代,老老实实做人做事,努力学习工作 ...

  • 李敬苗||春天的小曲

    家乡的春天总是比别的地方来的略迟一点.猫在屋里一个冬天把人呆的都懒散了.春天随着春风来了,树啊草的,一天一个样.小朋友们在田里,沟里,坡里,四处的跑啊蹦啊.脸上的笑是掩饰不住的.那个开心,就像飞来飞去 ...

  • 李敬苗||忘不了那苦菜

    春风一刮,天气暖和了,山村那沟坡坡沟洼洼都泛青了.燕子回来了.田野里的土被一冬的雪浸润,就好像犁耙过一样疏松了.柳树,杨树渐渐地冒出来柳芽嫩叶.榆树长出一串串的榆钱钱.地里,沟坡上冒出来许许多多的小苗 ...

  • 李敬苗||看 戏

    戏台位于村子的中央.底座高有一米.舞台前面正对马路.路边一个照壁.照壁和舞台之间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场子.舞台前面是演出的地方,后面和前面的宽一样,长比前台略短一些,用于演员换穿衣服,换道具,演员变换角色 ...

  • 李敬苗||过年

    吃过腊八粥,二十三送走灶王爷上天,过年的节奏就和着快乐的脚步舞蹈起来.磨面碾米,炸油食子,炸土豆,炸豆腐,蒸馒头等活做完后,就要压粉了.细白滑腻的山药粉加上适量的,研磨的细细的白帆,用大热水和好.把火 ...

  • 李敬苗||父亲的笔记本

    父亲的笔记本 文/李敬苗 父亲工作时用的笔记本,装在父亲中山装下面的吊兜里.与之配套的钢笔,圆珠笔插在衣服上面左边的小兜里.父亲的文化程度不高,说是小学,其实,只断断续续上过三两年学.受文化程度的限制 ...

  • 李敬林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举隅【名老中医辩证经验】

    李敬林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举隅【名老中医辩证经验】

  • 春江中小沈鋆柯、孙颖蕾、李敬恩、刘哲雨冰心杯获奖作品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 ID:fuyangyudafu 关注 前期报道 冰心文学大赛颁奖礼在富春山馆隆重举行! 喜报 | 全国冰心文学大赛获奖公告及总决赛通知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总决赛报名截止5月31日 0 ...

  • 乡情风物:墙外的梧桐(作者 李敬章)

    老家院墙外,有一株高大的桐树. 故事发生在三十年前的春天,孩提的我站在桐树下,观赏一场花的瀑布.美丽纯洁的花雨,照亮了小小的庭院,在我幼小的心灵,埋下种子扎下根. 到了夏天,桐树长得枝繁叶茂.清晨,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