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系方剂(1)小柴胡汤(2)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炙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这一条就是续接昨天的条文,做了一些解释。
首先说了太阳病转到少阳病的原因:感冒拖久了,气血都弱了,邪气就陷入里面一点了,从表层到半表半里。
因为少阳经走胁下,所以这个半表半里的地方通常在胁下,导致经常有胸胁满闷。
正邪相争,正气厉害就发热,邪气厉害就发冷,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很有规律,叫做休作有时,有点像疟疾,所以有用小柴胡为底治疗疟疾的方。
邪气影响到少阳讯息系统,导致消化系统接收不到正确的工作信号,运作不良,所以患者会不想吃饭,甚至呕恶。
邪高痛下,是说,明明是少阳系统失灵,病的却是胃部,奇怪吗?
经过我们的分析,指挥系统生病,下级部门也会乱套,正常现象,不奇怪。
这种情况就要用小柴胡汤调节少阳这个地方。
小柴胡汤用药思路:
根据治疗太阳病思路,病邪在表层,用解表药把邪气从体表发出去,但是少阳病的地方在半表半里,所以不能往外发也不能单纯从里泻下。
用什么办法?
从少阳夹层疏解。
不用解表药也不用泻下药。
用大剂量柴胡把药性引入少阳从这个夹层把邪气疏导出去,黄芩清解郁热,半夏、生姜祛痰止呕,人参、炙甘草补中同时使用。
因为有寒热的药物同时使用,用去滓重新煎煮的方法把药物不同作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称之为和解剂。
传到阳明:
最后,吃了小柴胡汤本来应该好了,却开始渴,有热象的,是热要传导到阳明了,按照阳明治法治疗。
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少阳和阳明同病的状态,这两条经是很容易合病与传经的。
《伤寒论》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以下内容,请于知识星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