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不在任何领域内做专家

两年前听汪丁丁说「人工智能时代不在任何领域内做专家」。

当时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但不太理解具体原因,这两天对类比的学习,我认为有三点可以解释这句话:

1.成熟的领域才有专家,成熟意味着进展缓慢。

当你在一个领域内成为专家时,说明这个领域已经成熟。在形成了一套完善体系的同时,也也意味着这个领域死了,发展空间有限。

最近这几年,很多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得了诺奖,也是因为这个领域在蓬勃发展,还不成熟。到现在也没有一本权威的行为经济学教材。

2.当你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时,你就有了巨大的沉没成本。

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花了几十年时间钻研一个领域,他就会有意无意的维护他的专家身份。这让他很难跳出现有知识结构认识和理解新事物,也就妨碍他去探索新观点,新领域。

3.只做一个领域的专家,很难创新。

创造力需从一个领域内滑动到另一个领域,两个领域差异越大,联结后带来的结果也越震撼。就像爱因斯坦用E=mc²将物质和能量连系起来,就打破了牛顿的系统。

企业家为什么比科学家赚钱多?因为企业家连接了更多领域,企业家关注的是关系,而科学家更关注单个事物的本质。

这个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不要固守一个领域,熟悉多个行业,通过连接,创造出新东西。更能创造价值的是掌握专业知识的通才,而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前期文章

怎样由表象看到本质,如何让新手变成行家

用可视化设计避免犯「无能之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