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卖西瓜

老北京一年最热的时段,是在小暑与处暑之间,高温、潮湿、闷热,真是没处躲没地儿藏。这就是人们常挂在嘴上的说法“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怎么能凉快点儿?除了手摇大蒲扇体外生风,再就是吃块儿西瓜肚内去暑。

  西瓜汁多味美,质细性凉,解渴祛暑,清热疗疾,素有“夏季瓜果之王”的美誉,深受人们的喜爱。

  西瓜因为是从西域传入我国而得名,早在宋代在我国已经普遍种植了。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其诗作《夏日田园杂兴》中,就有“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距今已一千多年了。

  我小时候北京人吃的西瓜品种比较少,最为有名的是大兴庞各庄产的“黑蹦筋”。这种瓜椭圆形,表皮黑绿色,上面布满了隆起的一条条的筋,有点儿像老年人手上暴起的青筋,所以被人们俗称“黑蹦筋”。熟透了的瓜用刀切开,瓜瓤是黄色的,瓜子儿是红色或黑色的,吃起来沙沙的,味儿甜,水分大。据说四百多年前那是专门给皇上的贡瓜,后来种植普遍了,也入了寻常百姓家。那时也有卖“大花翎”西瓜的,这种瓜外形是圆的,绿皮上有深绿色花纹,切开后是红瓤儿黑子儿,瓜肉甜度不如“黑蹦筋”,但也很好吃,便宜,所以也很受欢迎。

  我记得那时卖西瓜有进胡同的,都推着两轮的手推车,怕车上的瓜掉了,罩着一个用粗麻绳织的大网子,拴在车帮和车身的四个角儿上,里面装满了西瓜。卖瓜的边推车边吆喝:“煞口儿的甜,沙凌凌的瓤儿哎!”“包圆儿的西瓜哎!”意思是说你要把一车都买下,可以降价(北京人管把东西全买下来叫包圆儿)。

  大多数卖西瓜的还是摆摊儿卖,在干鲜果品店门外支块木板,或在闹市边儿上找块空地儿就开张了。为了防晒,一般都有遮阳棚,支好的木板上铺一块蓝布,上面潲上清水,湿漉漉的,看着就凉快。板子底下和周围堆的整瓜,用草编的圆圈垫在下面,这是怕瓜滚落。谁来买瓜可以自己挑,也可以帮着选,拿起一个拍拍听声儿,体会一下瓜在手上的震颤,以此来判断熟的程度。然后在瓜上切开一个小三角口儿,刀一插,倒提出小三角儿,让顾客看看瓤儿的成色,满意就付钱抱走。除了卖整瓜,也同时把整个西瓜切成大小相同的三角块儿,论牙儿卖(一块儿叫一牙儿)。切西瓜的刀是特制的,足有一尺多长,大个儿的西瓜一刀下去,正好切开,不用补刀,所以切出的西瓜块儿大小整齐,也不拖汁儿带汤儿。炎炎烈日下,口渴难耐的过路人,看到这好看又好吃的西瓜,忍不住就想吃几块儿。也有的家里没钱买整个儿的,到摊儿来买几牙儿给孩子吃,这种售卖方式也大大打开了销路。

  卖瓜的小贩,肩上搭条毛巾,手里摇着破芭蕉扇,一为给自己扇凉儿,更为轰赶苍蝇。嘴里还大声吆喝着:“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块儿嘞!”“块儿大嘞!赛过冰糖!给个钱儿,就闹一大块儿嘞也!”好不热闹啊!这也成了盛夏京城一景儿。(何大齐)

(0)

相关推荐

  • 一上桌分分钟就被抢光的扣碗,有些口味还真没吃过

    吃货的智慧,向来是无穷的.尤其对那些热爱美食又热爱折腾的吃货而言,只要生命不息,探索美食的这颗心就永远不会停止.比如这次要带大家去打探的,说起来可能都认识,可是把它这样吃却又是第一次见. 跟着导航,一 ...

  • 原创写人范文:西瓜小贩

    西瓜小贩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五(2)班   丁悦 "卖西瓜喽!又香又甜!大降价!--"还没到小区门口,只见一辆蓝色的大卡车横在路边,一位皮肤黝黑的高个子叔叔正卖力地叫喊着. ...

  • 老北京风景:湃西瓜

    老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一入夏,品种多样的西瓜就陆续上市了.西瓜性温凉,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在高温时日,吃一块凉凉的西瓜,那真是"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 我小时候,市 ...

  • 老北京风景:卖冰棍

    北京的夏天就是一个字:热.在没有空调冰箱的年代,能吃上根冰棍,那真是孩子们最惬意的事儿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冰棍儿只能从街头推车的小贩处买.这种推车卖冰棍的以老人和小孩儿居多,他们 ...

  • 老北京风景:卖烤白薯

    现在街头上偶尔可以见到卖烤白薯的,他们推着三轮车或自行车,后车架子上拴一个大汽油桶,上边摆着一圈儿烤熟的小白薯,卖的时候小贩用秤约分量,按斤两收费.可是在我小的时候,卖烤白薯都是有固定摊位的.在我家门 ...

  • 老北京风景:卖鸡蛋

    七十年前,西安门北边的西皇城根开辟成了菜市场,南北方向的一条街两侧全是卖各种生活用品的摊位.鸡鸭鱼肉.青菜水果.米面杂粮.油盐酱醋.各种调料.锅碗瓢盆.笤帚簸箕,凡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必需品,是应有尽有. ...

  • 老北京风景:卖柿子的

    西安门是在1952年被烧毁的.当时是一个炸油饼的小贩住在西安门的侧房内,不小心弄翻了油锅,点着了屋内杂物,燃起熊熊大火,一座地标文物就此消失了.没有了门楼建筑,街就变得宽了,又是交通要道,所以卖水果的 ...

  • 老北京风景:卖胡琴

    北京是京剧的故乡.在清朝乾隆年间,有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他们与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又吸收了昆曲.秦腔的曲调和表演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成了京剧,逐渐成为在全国最受欢迎的剧种.因为它的唱腔以" ...

  • 老北京风景:卖羊头肉

    从立秋到初春时节,在老北京的街巷中常常听到"哎--羊头肉喂!"的吆喝声.这是卖风味小吃白水煮羊头肉的来了.只见小贩身背椭圆形木笼,上面搭着案板,因为卖的是熟食,他们都是衣帽鞋袜干净 ...

  • 老北京风景:照相

    摄影技术是西方人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的.在这之前,人要想留下身影容貌,只能求助画师,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中国历史留下的肖像很少,能画得如本人真貌的就更少了.清代末期,照相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在广州. ...

  • 老北京风景:放话匣子的

    我小时候,胡同里时有来"放话匣子的".这个人背上背个大喇叭,前面包袱里是个方形的大盒子,这就是木制的"话匣子",他手上还提一个小包,里面是胶木唱片儿.有人招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