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刘禹锡,一对好基友,一起受苦,柳宗元死后托孤给刘禹锡
柳宗元比刘禹锡小一岁,刘禹锡与白居易同年。
柳宗元与刘禹锡算是难得一见的难兄难弟,两人一起平步青云,几十天后,一起贬官偏僻的远方。柳宗元去了永州,刘禹锡去了朗州,全部做了司马,还有六人组团贬官作司马,所谓的八司马。
柳宗元在永州待了十年,写了(永州八记),写了(捕蛇者说),写了“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终于,朝廷放了他们一马,回长安来吧。
刘禹锡这倔强的驴脾气,十年未变,依然文风不改。去玄都观旅游了一趟,看了看桃花,乌鸦嘴挡都挡不住,写了“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唐宪宗一看,我勒个去,你还写诗讽刺朕用人,赶紧的,让刘禹锡柳宗元他们滚远一点。柳宗元去柳州(广西),刘禹锡去播州(贵州遵义)。
柳宗元看着这只惹祸的乌鸦,准备给朝廷上一份奏折。柳宗元在长安城里的酒桌上逢人就说:我妻子早已去世了,我母亲也在永州病逝了,家累不多。刘禹锡老母八十多岁了,这山高水远,路途太凶险了。我希望与乌鸦刘换一换,远方的播州我去吧。
唐宪宗看在刘禹锡老母亲份上,改刘禹锡为连州刺史(广东)。
柳宗元与刘禹锡在长安,待了一个多月,又不得不收拾行囊,贬远方去了。
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起出门,出了襄阳,渡过长江,到了衡阳。就此分手,山高月小,清风明月,他日再重逢。两人又各自写了几首赠别诗。柳宗元写了“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咱辛辛苦苦等了十年,几天后又翻山越岭了。柳宗元又写到“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皇帝如果让我们回家种田,咱做白发邻居。刘禹锡也感慨万千: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一起痛快地流泪吧。
柳宗元从此有了柳柳州的称呼,可惜,柳宗元在柳州仅仅三年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七岁。留下了两男两女,两个儿子一个叫柳周六,四岁,一个叫柳周七,还在妾的肚子里。
刘禹锡扶着母亲的灵柩回洛阳,途径衡阳,在旅社里突然遇见了柳州的来使,听到了柳宗元去世的消息,收到了柳宗元托孤的遗书。刘禹锡在旅社里,疯了一般的哭。又连夜写了一封书信给韩愈,托他写墓志铭,自己写了(祭柳员外文),边写边哭。
柳宗元为人为官,如他(小石潭记)里所写:水尤清冽,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而他的命运却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重读了一遍(小石潭记)。柳宗元文辞优美,意境深远,怪不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