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倾倒颜色”做作业,何以获得老师高评分?

曾有艺术学生撰文介绍,他的老师给同学的当代艺术作业评分基本都是90分以上,目的是让学生有个好心情,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但我认为这可能是学生即兴的随意表达,其中必有隐情。否则的话,在优质的大学里,这样的老师可能会被除名。

有读者表示看不懂当代艺术,认为行为艺术是打着艺术的幌子胡闹。我觉得,看不懂和不喜欢都没问题。行为艺术,或者当代艺术作品都有高低优劣之分,与传统写实一样。有一个现象,人们对质量差的传统绘画作品没有异议,而对差的当代艺术却反应很大。甚至对好的当代作品,因为看不懂而全盘否认。许多人认为,是艺术品就当然、必须、能够看懂。以前介绍到中国的历史名作都是可以看懂的,不需要学习。为什么现在的当代艺术让人看不懂?

以数学举例,深奥的数学看不懂,你会觉得自己学问不够。而艺术作品看不懂就被你否认?因为你不把艺术当成学问。

再用国外比较好的大学来举例,最著名的规律就是学生进去容易出来难。不及格(挂科)的学生很多,说明教学严格。我了解到的是,读书不好的大学生,经常转科,转学校,原因就是专业不及格,读不下去了,转到一个与自己专业水准接近的科目或学校,容易通过。如果大学老师不给不合格的学生“挂科”,都给90分以上,必然是野鸡大学。

如果学生完不成作品,或者老师随意把垃圾当成珍品的话,难怪人们会认为当代艺术是胡闹。至于这些作品可以去国外展出,或者卖钱,可能是胡闹加忽悠。国外商业运作只要做到能赚钱,是有可能展出烂作品的,当然国内的“当代艺术历史”不是也经历了许多泡沫?

话说回来,我们并不了解这个给同学们90分以上的老师的出题。出题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个问题分析下,如果学生用“倾倒颜色”的方式来做作业,为什么可以获得90以上?

一.如果老师的题目是创作一幅“对象艺术”,那么学生的这个“倾倒颜色”创作是可以成立的。

对象艺术(Object Art)出现于20,21世纪交际,原理是对象与主题重合。它既是Object(物体对象),同时也是Subject(主题),这很容易理解。几乎所有的写实作品都符合这个特点,如,达芬奇对着蒙娜丽莎画像,蒙娜丽莎就是画的主题。但是对象艺术有一个原则,也是难点,就是不可重复前人的形式,这样一来就把所有的绘画作品排除了。

学生把颜料盒的颜色直接倒在纸上,是将物体对象(颜料盒里的颜色)与纸重合,出来的形象就是作品的主题。对象艺术是要求学生避开前人已有的创作模式,养成独立思考和开创新形式的习惯。

作者创作《梅兰竹菊》,也是对象艺术

二.老师的作业要求也可能是另一种:借助外力来完成创作,但要符合艺术元素。用一个自然的物体来对画面碰撞,产生线条的疏密关系,深浅和空白的节奏,构图平衡中的冲突。那么该学生的作业也符合老师的要求。

我曾经尝试将梅兰竹菊写意国画扯破,褶皱,扔到画布上,用胶水粘住,画面可以看到梅兰竹菊的残迹,是将物体对象(国画梅兰竹菊)与画布上主题(破损的梅兰竹菊)重合。但是,如果别人再将一幅书法作品扔在画布上,就是对我的模仿,不符合对象艺术的要求。

当然,老师的作业要求还可能是别的,但这不是重点。切不要把胡乱一气的举动,说成是老师赞赏的理由。(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世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