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这才叫“神仙打架”——严嵩和徐阶的首次正面对决
史书记载,嘉靖帝数十年炼道修玄,常命大学士严嵩、徐阶等撰写青词,焚祭上苍,二人所撰青词深惬圣意,时人呼二人“青词宰相”。殊不知,多少军国大事,几许君意臣心,都在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青词中,深埋着伏笔。
浙江的局面已经失控,嘉靖皇帝的意思又很明确——朕要钱,朕要脸,朕还要东南的局势稳定,不能造反。既要替皇上挣钱,还要在事后替皇上背黑锅,严嵩自然是不二人选。
嘉靖皇帝想要钱,就必须推行“改稻为桑”,就必须完成五十万匹丝绸的生意;
嘉靖皇帝想要脸,江南织造局就不能参与其中,更不能成为“低价卖田、兼并土地”的“大户”;
嘉靖皇帝想要东南局势稳定,百姓不造反,就必须稳妥赈济灾民,就需要大量的粮食供给给淳安和建德两县。
所以,才有了嘉靖皇帝让“内阁首辅”严嵩和“内阁次辅”徐阶撰写青词,以参透圣意的举动。嘉靖皇帝就是这样,命令,从不明确下达;圣意,从不清楚表示;伺候这样的帝王,只能靠一个字:猜!
猜对了,嘉靖皇帝高兴,但黑锅就得你背;猜错了,你的仕途,甚至性命就基本到头了!
于此同时,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正在向“应天巡抚”赵贞吉借粮,他的目的也很简单——防止灾民因缺粮而造反,维持东南局势的稳定。“改稻为桑”,胡宗宪可以不管;但如果浙江灾民造反,倭寇就会立刻举事,内忧外患之下,胡宗宪恐怕会第一个人头落地。
作为徐阶的学生,赵贞吉自然属于“清流党”,他接到的命令是“绝不借粮”,目的就是逼反东南,让嘉靖皇帝下定决心“倒严”。
于是,唯恐逼反东南的严嵩,就和渴望东南造反的徐阶有了这样一场巅峰对话!
将青词写完以后,严嵩说道:
“老了, 一百六十九个字竟写了一个时辰,不服老不行了!”
来看徐阶的回应:
“阁老如此说,我就真应该告老了,也是一百六十九字,可我还有两句没想好呢!”
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是徐阶最大的特点,他和严嵩虽然党派不同,而且一直处在明争暗斗的状态下,但对于严嵩的尊敬和礼遇,从来不缺。这是隐藏自己的最好办法,更是躲避攻击的最好办法,更是官场、职场最起码的规则。
同样一件工作,领导还没完成,我怎么能先完成呢!
严嵩这次没再装糊涂,直接挑明了说:
“少湖,你是在等我呀!凭你的才情,凭你的精力,一个时辰,不要说一百六十九个字,一千六百九十个字在早就写好喽。”
既然罕见地把话都说明了,严嵩肯定有更重要的话在后面等着,徐阶并未回应,等着严嵩接下来的“重点”:
“你厚道,就像我伺候皇上二十年了,熬到了八十依然无法告老。这一个人呐,熬一天不累,熬十天就累了。小心一年不难,一辈子小心就难了。做我的副手好些年了,难为你处处让着我!”
真情流露,感人肺腑,严嵩少见的和徐阶打起了感情牌。我伺候皇上难,你伺候我更难,同为天涯沦落人,咱俩也是难兄难弟啊!
严嵩给出这样的话,徐阶自然要给出自己的态度: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君在位、悍臣满朝,阁老最难!”
我不难,领导最难!
只是,领导一旦和你打起了感情牌,一般就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领导自感末路已近,开始为自己安排后路;二是领导需要你替自己办事,或者有求于你。
就严嵩当前的情况来看,他的位置还很稳固,第一种情况自然不会出现。也就是说,严嵩需要徐阶帮忙了!只是,这个“忙”到底是什么,徐阶心知肚明。
严嵩接着说道:
“少湖啊,青词要下半晌才呈给皇上,剩下几句,你也就是一挥而就间事,来,来,我有几句话给你商谈!”
注意严嵩的语言艺术:
称呼徐阶为“少湖”,而不是官称“徐阁老”,这是在拉近两人的关系,营造轻松的对话环境;
强调徐阶“一挥而就”的文学修为,这不是奉承,而是对徐阶能力的肯定,既能再次强调严嵩刚才对徐阶“难为你处处让着我”的感叹;又能让徐阶提前明白自己的心思,我有事求着你了!
接着,严嵩继续保持着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
“冒昧地问一言,要真心回答我!”
严嵩和徐阶虽然同处内阁,但毕竟有着上下之分,严嵩给出了这种表述方式,徐阶自然要“实心”以对:
“阁老但问就是,属下不会有一句虚言!”
好了,营造了对话环境,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严嵩开始慢慢进入正题:
“你说这世上,什么人最亲呐!”
徐阶如此回应:
“应当是父子最亲!”
徐阶的这个回答有点不厚道,这是在暗讽严嵩对严世蕃的林林种种。
等到严嵩给出否定观点时,徐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请阁老赐教”。类似这样的回答,后面还有,我们集中说明。
严嵩继续说:
“未必!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按理说人生在世,难报之恩就是父母之恩,可有几个做儿子的作如是想啊?十个儿子有九个都想着父母对他好是应该的,于是恩养就成了当然。少湖啊,你我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你应该也有感受。父子之亲,只有父亲对儿子亲;几曾见到子对父亲?你不好回答,我们就说另外一件事吧!”
一位是八十的严嵩,一位是六十多的徐阶,同样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严世蕃不让严嵩省心;徐阶的儿子又何曾让徐阶省心!仅就其长子徐璠而言,收敛土地、鱼肉百姓,并不比严世蕃省油。
从徐阶落寞的表情看,严嵩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这张感情牌打得很是成功,并为接下来的“师生之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儿子靠不住,只能靠学生。严嵩有个学生叫胡宗宪,胡汝贞;徐阶有个学生叫赵贞吉;而且,此时的两个人正处于“借粮”和“不借粮”的矛盾中。严嵩到底想要干什么,已经很明显了!
接着,严嵩开始了“另一件事”:
“你说,今日皇上叫我们写的青词,为什么要突出一个贞字?”
来看徐阶的回答:
“天有四德,亨利贞元,这也是题中之义。”
注意徐阶的语言艺术:
明知道严嵩想要听什么,他偏偏不接茬,还给出了一个让严嵩无法反驳的说法;更重要的是,徐阶还为自己的解释强调了一个“也是”,意思是还可能有别的解释,既为自己留下了再次解释的余地,还让严嵩没话说。
谨慎如此,徐阶能官至内阁次辅,并不是没有道理!
自己接连打出感情牌,徐阶还是不领情,严嵩只能再次将话挑明:
“少湖啊,老夫如此推心置腹,你又何必这般疑虑重重?你真的就真不知道皇上让我突出这个贞字的圣意吗?”
都是水,咱们谁也别装纯净了,青词的作用是什么,皇上想用这份青词告诉我什么,你心知肚明!
没办法,徐阶只能给出这样的解释:
“贞者,节也!圣意应该是提醒你我要保持晚节。”
好了,答案逐渐靠近严嵩的心意;而且,徐阶也已经明显敞开了心扉,严嵩继续追问:
“如何保持晚节?”
我们再来看徐阶的回答——“阁老请赐教!”
严嵩解释道:
“就是用好自己的人,撑住难局。”
徐阶再次用了类似的回答——“请阁老明示!”
“请阁老赐教”、“请阁老明示”,徐阶的谨慎回答给我们的职场生存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管住自己的嘴?能在官场、职场平平稳稳待到最后的人,又有几个是言辞似刀、嘴不饶人的主儿?
不把握的,不说;有把握的,少说;官方话、面子话、过年的话能多说就多说;才是真正的“管住嘴”。
让领导多说,你才能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更为深入地了解领导的心意。
徐阶有了如此态度,严嵩便也给出了最终的目的:
“胡宗宪是我的学生,名字叫汝贞;赵贞吉是你的学生,字里也有一个贞字。皇上这是告诉你我,东南的大局必须用好赵贞吉和胡汝贞。徐阁老以为然否?”
嘉靖皇帝有没有这个意思,谁也不知道,但严嵩反正已经把这个意思表明了,徐阶也只能顺从的给出这个回答:
“皇上圣明、阁老睿智,应该有这一层意思在!”
又是“应该”,而非明确的确认。正如严嵩所言,“小心一年不难,一辈子小心就难了”,徐阶的难得之处就在于时时处处谨慎小心,这绝非易事。
既然徐阶同意了自己的观点,严嵩索性直接扔出这场对话的关键:
“这就是我刚才问你这世上什么人最亲的缘故,有时候啊,最亲的不是父子,是师徒。儿子将父母之恩视为当然,弟子将师父之恩视为报答。少湖,为了皇上,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这一次浙江的改稻为桑一定要推行,一定要推行好。”
有了足够的感情铺垫,有了两人关系的拉近,严嵩给出最终目的的同时,还强调了这样做的目的——“为了皇上,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如此说辞,徐阶又怎会拒绝,又怎敢拒绝。
只是,徐阶并不想让“改稻为桑”顺利推行,更不想让“改稻为桑”推行好;更何况,这件事也轮不到徐阶做主,他的背后还有裕王呢!
可感情到了,关系拉近了,又有着两顶那么大的帽子扣着,徐阶自然不能直接反驳,只能点头默认。
徐阶有这个态度就行,严嵩给出了最后说明:
“我这边只有靠胡汝贞去维持,你这边呢,要靠赵贞吉去维持。为了不把浙江的百姓逼反了,应天必须立即借粮给浙江。你要跟赵贞吉说,让他火速借粮给胡汝贞。”
让赵贞吉把粮食借给胡宗宪,东南就不会乱,倭寇就不会趁机举事;而且,有了粮食支撑,淳安、建德百姓也就能从容的改稻为桑,皇上的钱有了、面子有了、东南也不会乱,局势一片大好啊!
可让严嵩也没想到的是,浙江的局面已经失控,“织造局”的牌子又挂在了沈一石运粮买田的船上,嘉靖皇帝的脸早就丢出去了,局势是稳定了,但却惹怒了嘉靖皇帝。
我们再来看徐阶的回答:
“阁老放心,我今天回去就写信,命兵部六百里加急送给赵贞吉。叫他借粮。”
这句话是不是就说明徐阶被严嵩感动了,同意了严嵩的提议?
注意徐阶的话——“命兵部六百里加急送给赵贞吉。叫他借粮”。
“调粮”是户部的事,徐阶为何强调要让兵部加急送信?
我写信调粮是为了军事,是为了东南的抗倭,这就是兵部的差事;并不是为了顺利推行“改稻为桑”,这才是户部的差事。
也就是说,徐阶直到现在也没吐口答应严嵩的最终要求——“浙江的改稻为桑一定要推行,一定要推行好”。语言艺术,让徐阁老用到了极致!
这句话的关键所在,严嵩有没有听出来?
当然!
我们再来看严嵩的最后一句话,指着“内阁首辅”的座位,说道:
“我都八十了,内阁首辅这个位子轮不着严世蕃,只有你能坐。”
徐阶,和“严党”明争暗斗的最终目的何在?徐阶,坚定跟从裕王的真正目的何在?
不就是这把“内阁首辅”的椅子吗!
有要求,有承诺,严嵩到底抓住了徐阶的弱点,完美地完成了这次对话。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