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也有“翻盘”的机会!不同阶段的应对措施,照着做,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我国是糖尿病的重灾区——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1.56亿,此外大约还有3.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

而今天小编就要来教大家如何对付糖尿病~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治疗的方法也截然不同。专家表示,第一阶段有逆转糖尿病的机会!而对于第二、三阶段,则可以试试古书上记载的治疗糖尿病的“第一穴”,能帮助阻断病情的进程,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具体怎么做吧~

一、第一阶段:脾气虚为主

重健脾祛湿

第一阶段以脾气虚为主,又因为脾虚生湿,容易出现倦怠、疲劳,休息后无法缓解,腿沉、下肢乏力等

这类人群血糖指标上只是刚刚出现一些变化,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如果做糖耐量试验,空腹吃下75克糖,两小时后血糖在7.8-11.1mmol/L,说明你的糖耐量受损,处于糖前期的状态,这时候及时干预,可以做到逆转。

此类人群可以试试下面两个方法:

1、红豆薏米水

赤小豆性平,有祛湿利水的作用,比红豆瘦长、个头要小。

另外薏米选择炒薏米,生薏米其性偏凉,炒过之后性温。如果还是想用生薏米,可以加入两三片的生姜,来温中散寒。

煮红豆薏米水,赤小豆与炒薏米的比例为1:1即可。

2、健脾穴:带脉穴

取穴:从肚脐处画一条水平线,和肋骨十一肋端画的垂线相交的位置,叫做带脉穴。

方法:拇指放在带脉上,其余四指捏住腰部,左右交替,进行提捏,最好站立位提捏。需注意饭后1小时内不做提捏带脉。

二、第二阶段:聚湿生痰

重祛湿化痰

湿多了之后会聚湿生痰,粘滞的状态容易阻滞经脉,导致气血不畅。痰的症状表现有脂肪肝、部分血脂的指标变化、痰湿堆积引起肥胖

这个阶段已经诊断为糖尿病,治疗的方法是祛湿化痰。专家分享了“化痰第一方”和两个祛湿化痰穴,帮助阻挡糖尿病第二阶段的发展。

1、化痰第一方

药材: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

半夏祛湿化痰;陈皮祛湿化痰、理气宽中;茯苓健脾祛湿;炙甘草调和诸药;乌梅收敛肺气;生姜可以来平衡半夏的小毒。该方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阴陵穴、丰隆穴

穴位应用得当,长期坚持,可以起到类似喝中药的效果。

阴陵穴:能够健脾利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小腿正面很宽的骨头叫胫骨,摸到胫骨内侧的骨边,从下向上,在拐弯的下边凹陷处,为阴陵穴。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化痰第一穴”,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又可以化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湿是可以咳唾出来的痰,无形之痰是湿流至经脉当中的痰。

曲腿90度,找到外侧的膝眼(犊鼻穴),再找到内外踝的连线点,在它们之间取中点,即为丰隆穴。

按揉方法:这两个穴位可同时按揉,也可以单独按揉,每次单侧刺激一个穴位不少于5分钟。可做3-5次,力度以微微酸疼为宜。

三、第三阶段:由痰转淤

要化痰除淤

痰的发展阶段比较长,可长达十年,由痰转瘀,该阶段以瘀滞为主,往往表现为下肢明显的瘀青、血脉浮络。超过这个阶段,并发症会越来越多,需要及时阻断。

浮络瘀滞与平时体表看到的深紫色静脉血管不同,主要表现为络脉的局部非常明显。

此阶段则要试试脚上的然谷穴——这是由西晋名医皇甫谧结合古籍及自己的临床经验,研究出的最早治疗糖尿病的穴位。

然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我们可以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来改善糖尿病引起的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取穴方法:在内踝斜前45度角,摸到一个骨性的凸起,往下一滑一下坡,就是然谷穴。点揉3-5分钟,一天可做5-8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