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文/高英 〔原创作品〕
我曾经是个有被溺爱倾向的孩子——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唯一的女孩,从小原生家庭的其他亲人都会让着我。
除了对我的人生安全非常看重之外,家里平时没人约束我,因此我的整个成长过程可谓自由自在。最大的奇迹是我没有因此而变坏。
诚然,过多的自由成为我在青春期变得迷茫并随后走了多年弯路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这种罕见的自由富裕也对我的人生有所裨益。
例如,我能够一直坚守自己的做人底线,在时代变迁中越来越有主见;例如,如今已临近天命之年的我,依然保持着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某些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觉察到种种生命意趣。
这既是我可以源源不断地写东西的重要精神财富,又是我为什么会在女儿的少儿时期给她创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的根本原因所在——女儿上学八年了与补习班无缘,在课余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比我父母多做了一些事的地方是,增加了对女儿在学习方面的督促与管理,不会让她自由到放弃学业或者弄糟学业的地步。在我的青少年时期,无论我考班级第一还是成绩不及格,父母都不会当面过问,现在想来,大概背后他们还是会在乎的,只是对我不说而已。
于是既做过学霸又做过学渣,既主动放弃过学业又主动通过自学步入大学校园的我做起家长来,就有了些专属于自己的思路。我既要给女儿一个相对自由自在的成长过程,又要对她有所期待并引导她懂得普通人家的孩子最好把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当成步入社会的最佳捷径(这句话当年比我大三岁的二哥告诉过我,可惜我那时既不懂又没听)。
这样的思路促使我对女儿的在校学业和课余兴趣两方面都很在意。截止到目前来看,我对自己的此类思路与相应的做法还算满意。
在温饱不愁的前提下,我和当下许多年轻人一样会一再重新反思活着的意义,并用心为女儿指引一个可以让她既能身心健康又能坚韧不拔地活着的未来。
无论你承不承认,当生存有了保障,人生在世,就不再仅仅为了“吃穿”二字,而是要考虑追求什么样的更为美好的生活了。
当然,对于什么是“更为美好的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的看法各各不同。
法国文豪雨果说过:“动物是生存,而人则是生活。”在缺衣少食的旧时代,老百姓是没有条件谈生活的,能生存下去就相当不错。而今,基本的物质条件普遍具备了,才真正到了人们思考并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的时候。
除了追求有房有车,除了追逐权力地位,这之外是否还有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及内容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有,必须有,也早就有了。
除了一些成年人已经在不违法不害人的前提下开创出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之外,如今的青少年也前所未有地表现出更为重视自我、更为追求内在的充实感的时代特征来。
假如年轻人没有形成稳定而健康的自我意识,不曾拥有内在丰盈的生命感知,就容易感染时代病,成为所谓“空心人”,从而失去人生的目标感和价值感。
时代变了,生存条件变了,社会环境变了,人自然要有所改变。与其毫不现实地怀念穷时候相对单纯的生存环境,不如在直面现实的基础上调整人生观念。
我女儿从小就是善于一个人鼓捣着玩这玩那的孩子,对此,我们一直持欣赏态度。在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就给自己写了条人生座右铭:“人不能呆板地活着,要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但也不能过火)。”我把她写的这句话贴在了衣橱上,至今还没揭掉。
在衣食不缺的年代,人就是要活出自己的乐趣。假如父母没给自己创造出人生乐趣,那就自己去创造,大可不必怨天尤人。只要不违法违规,只要不害人伤己,所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当的人生乐趣就都值得鼓励。
我想人来世上一趟,大则为国为民,伟大则为整个人类做出有益的事业;小则对自己和家庭都要负责,更小则要活出自己的生命乐趣。一个人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为好。
因此,在不违背道德法律的前提下,在衣食不缺的前提下,人生最起码的内容就是要创造出自己的生活乐趣,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譬如我,自从爱随手拍照后,越来越能发现周围细微处的美丽,越来越能体味出日常点滴间的美好。如今的人,拥有一个追求物质之外的爱好,获得世俗之外的幸福,其实已经变得容易起来。假如抛开消费主义的诱导,每个人就活得轻松多了,完全可以把余出的时间精力用以形成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你要问我为什么年龄越大越活得乐呵,我只想说,因为用心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就很美好。与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共勉。
高英写于2021年4月14日,三月初三,周三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