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0-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huánɡ帝dì内nèi经jīnɡ--素sù问wèn》
第Dì40章zhānɡ腹fù中zhōnɡ论lùn
黄Huánɡ帝dì问wèn曰yuē:有yǒu病bìnɡ心xīn腹fù满mǎn,旦dàn食shí则zé不bù能nénɡ暮mù食shí,此cǐ为wèi何hé病bìnɡ?
岐Qí伯bó对duì曰yuē:名mínɡ为wéi鼓ɡǔ胀zhànɡ。
帝Dì曰yuē:治zhì之zhī奈nài何hé?
岐Qí伯bó曰yuē:治zhì之zhī以yǐ鸡jī矢shǐ醴lǐ,一yī剂jì知zhī,二èr剂jì已yǐ。
帝Dì曰yuē:其qí时shí有yǒu复fù发fā者zhě何hé也yě?
岐Qí伯bó曰yuē:此cǐ饮yǐn食shí不bù节jié,故ɡù时shí有yǒu病bìnɡ也yě。虽Suī然rán其qí病bìnɡ且qiě已yǐ,时shí故ɡù当dānɡ病bìnɡ,气qì聚jù于yú腹fù也yě。
帝Dì曰yuē:有yǒu病bìnɡ胸xiōnɡ胁xié支zhī满mǎn者zhě,妨fánɡ于yú食shí,病bìnɡ至zhì则zé先xiān闻wén腥xīnɡ臊sāo臭xiù,出chū清qīnɡ液yè,先xiān唾tuò血xiě,四sì支zhī清qīnɡ,目mù眩xuàn,时shí时shí前qián后hòu血xiě,病bìnɡ名mínɡ为wèi何hé?何Hé以yǐ得dé之zhī?
岐Qí伯bó曰yuē:病bìnɡ名mínɡ血xiě枯kū。此Cǐ得dé之zhī年nián少shǎo时shí,有yǒu所suǒ大dà脱tuō血xiě:若ruò醉zuì入rù房fánɡ中zhōnɡ,气qì竭jié肝ɡān伤shānɡ,故ɡù月yuè事shì衰shuāi少shǎo不bù来lái也yě。
帝Dì曰yuē:治zhì之zhī奈nài何hé?复Fù以yǐ何hé术shù?
岐Qí伯bó曰yuē:以yǐ四sì乌wù骨ɡǔ一yī藘lǘ茹rú二èr物wù并bìnɡ合hé之zhī,丸wán以yǐ雀què卵luǎn,大dà如rú小xiǎo豆dòu,以yǐ五wǔ丸wán为wéi后hòu饭fàn,饮yǐn以yǐ鲍bào鱼yú汁zhī,利lì肠chánɡ中zhōnɡ及jí伤shānɡ肝ɡān也yě。
帝Dì曰yuē:病bìnɡ有yǒu少shǎo腹fù盛chénɡ,上shànɡ下xià左zuǒ右yòu皆jiē有yǒu根ɡēn,此cǐ为wèi何hé病bìnɡ?可Kě治zhì不bù?
岐Qí伯bó曰yuē:病bìnɡ名mínɡ曰yuē伏fú梁liánɡ。
帝Dì曰yuē:伏fú梁liánɡ何hé因yīn而ér得dé之zhī?
岐Qí伯bó曰yuē:裹ɡuǒ大dà脓nónɡ血xiě,居jū肠chánɡ胃wèi之zhī外wài,不bù可kě治zhì,治zhì之zhī每měi切qiè,按àn之zhī致zhì死sǐ。
帝Dì曰yuē:何hé以yǐ然rán?
岐Qí伯bó曰yuē:此cǐ下xià则zé因yīn阴yīn,必bì下xià脓nónɡ血xiě,上shànɡ则zé迫pǎi胃wèi脘wǎn,生shēnɡ鬲ɡé,侠xiá胃wèi脘wǎn内nèi痈yōnɡ,此cǐ久jiǔ病bìnɡ也yě,难nán治zhì。居Jū齐qí上shànɡ为wéi逆nì,居jū齐qí下xià为wéi从cónɡ,勿wù动dònɡ亟jí夺duó,论lùn在zài《刺cì法fǎ》中zhōnɡ。
帝Dì曰yuē:人rén有yǒu身shēn体tǐ髀bì股ɡǔ䯒皆jiē肿zhǒnɡ,环huán齐qí而ér痛tònɡ,是shì为wèi何hé病bìnɡ?
岐Qí伯bó曰yuē:病bìnɡ名mínɡ伏fú梁liánɡ,此cǐ风fēnɡ根ɡēn也yě。其Qí气qì溢yì于yú大dà肠chánɡ而ér著zhuó于yú肓huānɡ,肓huānɡ之zhī原yuán在zài齐qí下xià,故ɡù环huán齐qí而ér痛tònɡ也yě,不bù可kě动dònɡ之zhī,动dònɡ之zhī为wéi水shuǐ溺nì涩sè之zhī??
帝Dì曰yuē:夫fū子zǐ数shù言yán热rè中zhōnɡ消xiāo中zhōnɡ,不bù可kě服fú高ɡāo梁liánɡ芳fānɡ草cǎo石shí药yào,石shí药yào发fā瘨chēn,芳fānɡ草cǎo发fā狂kuánɡ。夫Fū热rè中zhōnɡ消xiāo中zhōnɡ者zhě,皆jiē富fù贵ɡuì人rén也yě,今jīn禁jìn高ɡāo梁liánɡ,是shì不bù合hé其qí心xīn,禁jìn芳fānɡ草cǎo石shí药yào,是shì病bìnɡ不bù愈yù,愿yuàn闻wén其qí说shuō。
岐Qí伯bó曰yuē:夫fū芳fānɡ草cǎo之zhī气qì美měi,石shí药yào之zhī气qì悍hàn,二èr者zhě其qí气qì急jí疾jí坚jiān劲jìn,故ɡù非fēi缓huǎn心xīn和hé人rén,不bù可kě以yǐ服fú此cǐ二èr者zhě。
帝Dì曰yuē:不bù可kě以yǐ服fú此cǐ二èr者zhě,何hé以yǐ然rán?
岐Qí伯bó曰yuē:夫fū热rè气qì慓piāo悍hàn,药yào气qì亦yì然rán,二èr者zhě相xiānɡ遇yù,恐kǒnɡ内nèi伤shānɡ脾pí,脾pí者zhě土tǔ也yě而ér恶wū木mù,服fú此cǐ药yào者zhě,至zhì甲jiǎ乙yǐ日rì更ɡēnɡ论lùn。
帝Dì曰yuē:善shàn。有Yǒu病bìnɡ膺yīnɡ肿zhǒnɡ颈ɡěnɡ痛tònɡ胸xiōnɡ满mǎn腹fù胀zhànɡ,此cǐ为wèi何hé病bìnɡ?何Hé以yǐ得dé之zhī?
岐Qí伯bó曰yuē:名mínɡ厥jué逆nì。
帝Dì曰yuē:治zhì之zhī奈nài何hé?
岐Qí伯bó曰yuē:灸jiǔ之zhī则zé瘖yīn,石shí之zhī则zé狂kuánɡ,须xū其qí气qì并bìnɡ,乃nǎi可kě治zhì也yě。
帝Dì曰yuē:何hé以yǐ然rán?
岐Qí伯bó曰yuē:阳yánɡ气qì重zhònɡ上shànɡ,有yǒu余yú于yú上shànɡ,灸jiǔ之zhī则zé阳yánɡ气qì入rù阴yīn,入rù则zé瘖yīn,石shí之zhī则zé阳yánɡ气qì虚xū,虚xū则zé狂kuánɡ;须xū其qí气qì并bìnɡ而ér治zhì之zhī,可kě使shǐ全quán也yě。
帝Dì曰yuē:善shàn。何Hé以yǐ知zhī怀huái子zǐ之zhī且qiě生shēnɡ也yě?
岐Qí伯bó曰yuē:身shēn有yǒu病bìnɡ而ér无wú邪xié脉mài也yě。
帝Dì曰yuē:病bìnɡ热rè而ér有yǒu所suǒ痛tònɡ者zhě何hé也yě?
岐Qí伯bó曰yuē:病bìnɡ热rè者zhě,阳yánɡ脉mài也yě,以yǐ三sān阳yánɡ之zhī动dònɡ也yě,人rén迎yínɡ一yī盛chénɡ少shǎo阳yánɡ,二èr盛chénɡ太tài阳yánɡ,三sān盛chénɡ阳yánɡ明mínɡ,入rù阴yīn也yě。夫Fū阳yánɡ入rù于yú阴yīn,故ɡù病bìnɡ在zài头tóu与yǔ腹fù,乃nǎi䐜胀zhànɡ而ér头tóu痛tònɡ也yě。
帝Dì曰yuē:善shàn。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
本篇要点
一、对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等腹中疾患的病因、症状、治法、禁忌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二、介绍了鸡矢醴和四乌鲗骨一茹丸两个方剂,是研究古代方剂学的很有价值的资料。
三、指出妊娠与腹中疾患的鉴别要点。
原文与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译文)黄帝问道:有一种心腹胀满的病,早晨吃了饭晚上就不能再吃,这是什么病呢?
(原文)岐伯对曰:名为鼓胀①。
(译文)岐伯回答说:这叫鼓胀病。
(原文)帝曰:治之奈何?
(译文)黄帝说:如何治疗呢?
(原文)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②,一剂知,二剂已。
(译文)岐伯说:可用鸡矢醴来治疗,一剂就能见效,两剂病就好了。
(原文)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译文)黄帝说:这种病有时还会复发是什么原因呢?
(原文)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也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译文)岐伯说:这是因为饮食不注意,所以病有时复发。这种情况多是正当疾病将要痊愈时,而又复伤于饮食,使邪气复聚于腹中,因此鼓胀就会再发。
(原文)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译文)黄帝说:有一种胸胁胀满的病,妨碍饮食,发病时先闻到腥臊的气味,鼻流清涕,先唾血,四肢清冷,头目眩晕,时常大小便出血,这种病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文)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译文)岐伯说:这种病的名字叫血枯,得病的原因是在少年的时候患过大的失血病,使内脏有所损伤,或者是醉后肆行房事,使肾气竭,肝血伤,所以月经闭止而不来。
(原文)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
(译文)黄帝说:怎样治疗呢?要用什么方法使其恢复?
(原文)岐伯曰:以四乌鲗骨③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④,大小如豆,以五丸为后饭⑤,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译文)岐伯说:用四份乌贼骨,一份藘茹,二药混合,以雀卵为丸,制成如小豆大的丸药,每次服五丸,饭前服药,饮以鲍鱼汁。这个方法可以通利肠道,补益损伤的肝脏。
(原文)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
(译文)黄帝说:病有少腹坚硬盛满,上下左右都有根蒂,这是什么病呢?可以治疗吗?
(原文)岐伯曰:病名曰伏梁⑥。
(译文)岐伯说:病名叫伏梁。
(原文)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译文)黄帝说:伏梁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文)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译文)岐伯说:小腹部里藏着大量脓血,居于肠胃之外,不可能治愈的。在诊治时,不宜重按,每因重按而致死。
(原文)帝曰:何以然?
(译文)黄帝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文)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膈侠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
(译文)岐伯说:此下为小腹及二阴,按摩则使脓血下出;此上是胃脘部,按摩则上迫胃脘,能使横膈与胃脘之间发生内痈,此为根深蒂固的久病,故难治疗。一般地说,这种病生在脐上的为逆症,生在脐下的为顺症,切不可急切按摩,以使其下夺。关于本病的治法,在《刺法》中有所论述。
(原文)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
(译文)黄帝说:有人身体髀、股、骨行等部位都发肿,且环绕脐部疼痛,这是什么病呢?
(原文)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⑦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译文)岐伯说:病的名字叫伏梁,这是由于宿受风寒所致。风寒之气充溢于大肠而留着于肓,肓的根源在脐下气海,所以绕脐而痛。这种病不可用攻下的方法治疗,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发生小便涩滞不利的病。
(原文)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⑧,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瘨,芳草发狂。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译文)黄帝说:先生屡次说患热中、消中病的,不能吃肥甘厚味,也不能吃芳香药草和金石药,因为金石药物能使人发癫,芳草药物能使人发狂。患热中、消中病的,都是富贵之人,现在如禁止他们吃肥甘厚味,则不适合他们的心理,不使用芳草石药,又治不好他们的病,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我愿意听听你的意见。
(原文)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译文)岐伯说:芳草之气多香窜,石药之气多猛悍,这两类药物的性能都是疾坚劲的,若非性情和缓的人,不可以服用这两类药物
(原文)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译文)黄帝说:不可以服用这两类药物,是什么道理呢?
(原文)岐伯曰:夫热气慓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译文)岐伯说:因为这种人平素嗜食肥甘而生内热,热气本身是剽悍的,药物的性能也是这样,两者遇在一起,恐怕会损伤人的脾气,脾属土而恶木,所以服用这类药物,在甲日和乙日肝木主令时,病情就会更加严重。
(原文)帝曰:善。有病膺肿,头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译文)黄帝说:好。有人患膺肿颈痛,胸满腹胀,这是什么病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文)岐伯曰:名厥逆⑨。
(译文)岐伯说:病名叫厥逆。
(原文)帝曰:治之奈何?
(译文)黄帝说:怎样治疗呢?
(原文)岐伯曰: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译文)岐伯说:这种病如果用灸法便会失音,用针刺就会发狂,必须等到阴阳之气上下相合,才能进行治疗。
(原文)帝曰:何以然?
(译文)黄帝说:为什么呢?
(原文)岐伯曰:阴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译文)岐伯说:上本为阳,阳气又逆于上,重阳在上,则有余于上,若再用灸法,是以火济火,阳极乘阴,阴不能上承,故发生失音;若用砭石针刺,阳气随刺外泄则虚,神失其守,故发生神志失常的狂症;必须在阳气从上下降,阴气从下上升,阴阳二气交并以后再进行治疗,才可以获得痊愈。
(原文)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
(译文)黄帝说:好。妇女怀孕且要生产是如何知道的呢?
(原文)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译文)岐伯说:其身体似有某些病的征候,但不见有病脉,就可以诊为妊娠。
(原文)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译文)黄帝说:有病发热而兼有疼痛的是什么原因呢?
(原文)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⑩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月真胀而头痛也。
(译文)岐伯说:阳脉是主热症的,外感发热是三阳受邪,故三阳脉动甚。若人迎大一倍于寸口是病在少阳;大两倍于寸口,是病在太阳;大三倍于寸口,是病在阳明。三阳既毕,则传入于三阴。病在三阳,则发热头痛,今传入于三阴,故又出现腹部胀满,所以病人有腹胀和头痛的症状。
(原文)帝曰:善。
(译文)黄帝说:好。
注释
①鼓胀:是一种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萎黄,脉络显露为特征的疾病。现在把肝硬化腹水后期归为这类疾病。
②鸡矢醴:矢,即鸡屎白。鸡矢醴,古人用来治疗鼓胀的一种药酒名。
③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叫海螵蛸。
④雀卵:麻雀卵。
⑤后饭:即饭前服药的意思。
⑥伏梁:指脘腹痞满肿块的一类疾病。
⑦肓之原:原,即原穴;这里指任脉的气海穴。
⑧热中、消中:即后世所谓的三消病。
⑨厥逆:指阴气并于阳上逆的意思。
⑩三阳之动:三阳,即少阳、阳明、太阳,意思是三阳之脉盛大。
文源:罾事物语
精彩文章回顾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6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7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8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9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6-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7-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8-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9-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0-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1-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2-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3-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4-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5-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6-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7-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8-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9-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0-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1-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2-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3-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4-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5-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6-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7-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8-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9-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0-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1-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2-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3-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4-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5-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6-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7-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8-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9-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0-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1-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2-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3-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4-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5-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6-素问·刺虐篇第三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7-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8-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9-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