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级名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大总结(下)

益气建中汤(姚奇蔚)

[组成]桂枝10g,白芍10g,甘草3g,大枣3枚,黄芪50g,太子参30g,怀山药30g,黄精20g。
[功能]益气建中。
[主治]胃痛胃胀,喜暖喜按,遇寒加重,口淡不干,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迟或缓,表现为中阳不振、肝气升达无力、胃阳不足型之患者。
[用法]将药置入砂钵内加冷水浸过药面,浸泡10分钟,即可煎煮。沸后改用微火再煎15分钟,滤取药液约400ml服用。
[方解]本方源于《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但去饴糖之大甘,更加太子参、怀山药、黄精益气养液;重用黄芪补肺制肝,舒达肝气,于温建之中寓展运之用。黄芪甘温味淡,轻虚不壅,于补气之中含上升外达之性,对气虚不足、肝气升达无力者,确为首选良药。陈修园在《伤寒医诀串解》中,主张重用黄芪助少阳生发之气逆转其不利之枢机。余用黄芪助肝气升达之力,舒展其不达之郁滞,义正相同。此方虽经加减,但达到了温不燥液,补不壅气,寓舒肺达肝于建中益气之中,以建中益气之剂,收达肝和胃之用。至于党参、白术,只有当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四肢乏力时,方可选用之。
按语:以上是治疗“萎胃”常用的2个基本方,其有阴阳两虚者,则合二方之意化裁为养阴益气汤。若症现夹杂,则各守其方而加减之。其加减之法,随症应变,总以平淡轻灵为务。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器质性损害之病变,以中虚胃弱为基础,肺虚肝郁为主因。肺为娇脏,以轻虚灵达为用;肝为刚脏,以舒运条畅为贵。胃气宜舒展活跃,通降和顺。因此,组方用药必须注意轻灵。凡味厚甘腻、辛温燥烈、气味不纯、有碍胃气的壅滞之品,皆非所宜。组方力求清润不腻,寓流通之性;甘补不壅,具展运之用,才能达到寓舒肺达肝于建中养胃的目的。

沙参养胃汤(李振华)

[组成]辽沙参20g,麦冬15g,石斛15g,白芍20g,山楂15g,知母12g,鸡内金10g,花粉12g,丹皮10g,乌梅肉10g,陈皮10g,生甘草3g。
[功能]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主治]适用于各种慢性胃炎病。症见胃脘隐痛,脘腹胀满或牵及两胁,嗳气,纳呆食少,少食即饱,胃中灼热嘈杂,口干咽燥,便干,身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体瘦小,舌质红而缺津,少苔或花剥,脉细弱或细数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阴虚者。
[用法]日1剂,小火水煎分2次服。
[方解]脾胃阴虚证,其病机变化侧重在胃,胃主受纳水谷,其性以通降下行为顺,喜润恶燥,燥则胃气热,失于通降,当治以甘凉清补、酸甘养阴、理气和胃。李氏集数十年临床经验,自拟沙参养胃汤。方中辽沙参、麦冬、石斛、花粉甘凉濡润、滋胃养阴;白芍、生甘草、乌梅肉酸甘化阴;知母清胃中燥热;山楂、鸡内金、陈皮理气和胃,以防甘凉滋腻碍脾;丹皮清血热并行血中之气。全方甘淡味薄,清虚灵达,滋而不腻,清而不泄,恰针对脾虚病机本质,顺其升降之性,重在健运脾胃,选药精当,配方严谨,故疗效显著。
[加减]兼气滞者,加枳壳10g、川楝子12g、郁金10g;兼血瘀者,加丹参15g、桃仁10g、延胡索10g;阴虚内热、胃逆嗳气者,加竹茹10g、柿蒂15g;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加焦栀子10g、夜交藤30g;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15g;兼脾胃气虚者,加党参12g;若大便出血,加白及10g、黑地榆15g。
按语:本方为阴虚胃病而设。药证相符,收效颇著。虽以大剂养阴之品为主,但伍以陈皮、山楂、内金之属则不致腻胃重滞。养阴而不腻膈,消导而不伤中,故为治疗胃病之良方。

香砂温中汤(李振华)

[组成]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干姜10g,川芎10g,丁香5g,炙甘草3g。
[功能]益气健脾,温中和胃。
[主治]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症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嗳气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阳虚者。
[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方解]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证范畴,临床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损伤脾胃,中焦虚寒,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气机郁滞而形成。《景岳全书》指出“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当以理气为主。”故治疗脾胃阳虚证,不仅要温中健脾,还要注意疏肝、理气、和胃,才能达到治疗目的。香砂温中汤即是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根据《时方歌括》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而成。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厚朴理气和胃;干姜、丁香温中和胃,助脾运化;配合川芎以行气活血。诸药合用,虚实兼顾,升降相协,顺脾胃之性,恰中病机。
[加减]兼肝郁甚者加香附10g、乌药10g;兼血瘀加丹参15g、延胡索10g;湿盛泄泻者加苡仁30g、泽泻10g、桂枝5g;湿阻呕恶者,加苍术10g、藿香15g;食滞不化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g;阳虚甚者,加制附子10g;气虚甚者加黄芪15~30g。
按语:本方为脾胃虚寒之“萎胃”而设。药多香窜燥烈,易伤阴津,故若阴虚者当属禁用之列。所以,即为良方亦不可统治一病。
王某,男,54岁,干部,1987年4月13日初诊。
患者自述10年前因饮食不当致胃脘疼痛,10年来虽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每因饮食失宜、情志不遂则症状加重。1987年10月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胃黏膜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患者恐惧癌变,前来请李氏诊治。诊视中见:胃脘隐痛,喜暧喜按,遇冷痛甚,脘痛时连及两胁,腹胀纳差,肢倦乏力,大便溏薄,日行2~3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脉弦细。
辨证:脾胃阳虚,兼肝郁气滞。
治则:温中健脾,疏肝和胃。
处方:方用香砂温中汤加香附10g、乌药10g,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用18剂,胁痛消失,胃痛大减,纳食增加,仍便溏,日行2次。
处方:方中去香附、乌药,加苡仁30g,以增健脾祛湿之力。
三诊:上方又服18剂,大便正常,胃痛消失,仍感身倦乏力,食后腹胀。
处方:方中去苡仁,加焦三仙各12g,继服。
上方前后共服3个月余,精神饮食好,大便正常,诸症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后复查胃镜及胃黏膜活检,胃黏膜轻度浅表性炎症。1年后追访,知其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工作。

补中消痞汤(李寿山)

[组成]黄芪15g,党参15g,枳实10g,桂枝10g,炒白芍15g,丹参15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5枚,白术15g。
[功能]益气温中,导滞消痞。
[主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空腹隐痛,得食稍缓,喜暖喜按,噫气矢气,纳呆食少,口淡乏味,倦怠消瘦,便溏,舌淡脉弦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气滞偏寒、升降失调之胃痞证。
[用法]日1剂,水煎,分温2次服。
[方解]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补益脾胃中虚的主药;枳实宽中理气,与白术合用理气导滞,消补兼施,以助其升清降浊之枢机;桂枝温中通络,与甘草配伍有辛甘化阳之效;白芍和中缓急,与甘草合用有酸甘化阴之功,两组药相合以调和阴阳气血;丹参养血活血,寓补于消,为治久病入络之良药;辅以姜、枣为佐以调和脾胃。诸药合奏益气温中、导滞消痞之效。
[加减]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脘中隐痛明显者加延胡索、香橼皮;胸脘拘急、气逆咽梗者加香附、苏梗;胁背胀痛加广木香、郁金;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大便溏泻加茯苓;大便秘结加肉苁蓉;贫血、头眩者加当归、枸杞子。
按语:本方系由《金匮要略》枳术丸、人参汤化裁组成。证之临床,颇具效验。
迟某,男,66岁,1986年11月2日初诊。
患胃病4年多,经常胃脘痞闷不舒,空腹尤甚,得食胀减,旋又不舒,纳呆不饥,倦怠无力,日渐消瘦,大便多溏,噫气矢气。屡经中西医诊治不愈,曾服维酶素等药半年多,未见显效。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诊脉沉弦细,舌淡红有瘀点、舌下脉络淡紫粗长、舌苔薄白。四诊合参属胃痞病,系中虚气滞、升降失调所致。治以理气导滞、补中消痞,予补中消痞汤加减。
处方:黄芪25g,党参15g,丹参15g,白术10g,广木香3g,桂枝10g,炒白芍15g,鸡内金20g,砂仁3g,姜半夏7.5g,陈皮10g,香橼皮15g,炙甘草7.5g,姜枣为引,水煎服。
进药2周后,诸症大减。原方加减治疗2个月余,食欲恢复,体重增加,痞满尽除,二便自调。续服胃复康冲剂(李氏验方,大连中医院药厂自制)以资巩固,先后治疗约半年,复查胃镜及病理:肠上皮化生消失,已转浅表性胃炎。嘱饮食调养,停药观察1年余,一切良好。

清中消痞汤(李寿山)

[组成]太子参15g,麦门冬15g,制半夏7.5g,柴胡6g,生白芍10g,炒栀子7.5g,丹皮7.5g,青皮10g,丹参15g,甘草6g。
[功能]养阴益胃,清中消痞。
[主治]浅表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纳呆食少,大便燥秘,舌红少津或光剥龟裂,脉细或数等。
[用法]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方解]太子参、甘草补中益气,以助脾胃之气阴;麦门冬甘寒清热,养阴益胃;制半夏和中降逆以消痞;青皮理气疏肝,导滞以散痞;柴胡疏肝解郁以畅胃;生白芍和中缓急以抑肝和胃;栀子清泄三焦郁火;丹皮凉血清泄阴火;丹参凉血祛瘀,调养胃络;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太子参、麦门冬之补,柴胡之升,青皮、半夏之降,栀子、丹皮之清,白芍、甘草之和,丹参之消,合诸补、消、清、和、升、降于一炉,共奏养阴益胃、清中消痞之效。
[加减]泛恶欲吐者加竹茹、茯苓;口干舌燥者加黄连、生地、太子参、北沙参;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气逆咽梗不适加旋覆花、生赭石;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乌梅;大便溏薄加山药、扁豆,减栀子、丹皮量;头眩目涩者加枸杞子、甘菊,去柴胡。
按语:本方系由《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加味组成,仅适于阴虚型胃病。
王某,女,32岁,1987年9月8日初诊。
患者病史10余年,经常胃脘胀满痞塞,近由情志郁怒而加重。胃中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舌辣似痛,大便干燥,2~3日一行,倦怠无力,纳呆消瘦。屡经中西医诊治未愈。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诊脉沉细略数,舌质红少津、龟裂无苔,中脘穴及脾、胃俞穴有压痛。脉证合参属胃痞证,系中虚火郁、阴亏胃热所致。治以养阴益胃、清中消痞法,予清中消痞汤加减。
处方:沙参20g,麦门冬20g,清半夏75g,炒栀子75g,粉丹皮75g,青皮10g,生白芍15g,石斛20g,生地20g,柴胡3g,生甘草6g,水煎服。
服药2周灼热缓解,大便通畅,口干舌辣均减,食纳略增。原方增减治疗约3个月,诸症消失,食欲恢复,体重增加,面色红润,舌脉正常。继服胃复康冲剂巩固,半年后复查胃镜及病理,已转轻度浅表性胃炎,嘱饮食调养停药观察1年,一切良好。

和中消痞汤(李寿山)

[组成]党参15g,制半夏10g,黄连3g,丹参15g,蒲公英15g,白芍15g,炙甘草6g,干姜3g。
[功能]益气健胃,辛开苦降,和中开痞。
[主治]浅表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闷胀,或脘腹痞满,嘈杂不舒,似痛非痛,饭后饱胀明显,纳呆食少,口苦口黏,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象弦滑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痰湿中阻、寒热夹杂之胃痞证。
[用法]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方解]党参、炙甘草补中气、健脾胃;制半夏燥湿化痰,与党参合用,助运化祛痰湿以消痞结;黄连清热燥湿,干姜温中祛湿,二药合用,辛开苦降为和中消痞之主药;蒲公英苦味健胃,有清热和中之效;白芍缓急止痛,与甘草合用酸甘化阴,以益胃阴而防燥药之急;干姜与甘草合用,辛甘化阳,以扶脾阳而化寒湿之邪,两组药对配伍有益阴济阳、调和寒热之功;伍丹参养血活血,寓补于消以和胃通络。诸药合奏益气健胃、调和寒热、辛开苦降、和中开痞之效。
[加减]胃痛明显加延胡索、香橼皮;胃中冷倍加干姜、肉桂;灼痛口干者干姜易炮姜,加石斛;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枳壳;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等。
按语:本方系由《伤寒论》半夏泻心汤、芍药甘草汤、理中汤化裁而成,仅适用于寒热错杂证。

杨某,男,53岁,1987年4月25日初诊。
患者3年来经常胃脘闷胀或隐痛,迭经中医诊治,曾服维酶素半年,症状时轻时重,未见显效。近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痞满隐痛加重,纳呆食少,饭后胀甚,口苦口黏,大便黏滞不畅,日渐消瘦,倦怠乏力。先后2次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脉弦滑,舌暗红、苔黄腻,中脘穴压之痛,脉症互参属胃痞证,系中虚湿阻、寒热夹杂所致。治以益气健胃、和中开痞法,和中消痞汤加减。
处方:党参15g,姜半夏15g,黄连3g,干姜3g,丹参15g,炒白芍15g,蒲公英15g,甘草5g。水煎服。
进药6剂,胀满胃痛大减,食纳略增,但饭后仍胀,黄腻苔少退。原方加减治疗约3个月,诸症完全消失,食欲正常,偶有饮食不当而小胀,服药即愈,继服胃复康冲剂以巩固。约半年复查胃镜及病理,已转浅表性胃炎,面色红润,食纳良好。

长按添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