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祖先的迁徙与传承世系(资料来源:程有为)
程氏祖先的迁徙与传承世系(资料来源:程有为)
程氏祖先的迁徙与传承世系(资料来源:程有为)
一、西周时期程国世系表
程氏家谱记载:西国程国世系
伯符----廪丁------仲壬-------子藏---------仲庚、仲辛
程氏出自风姓,以国为姓,是重和黎的后裔。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的人物。他的后裔伯符(一作乔伯)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古程国的地望在汉晋时期的洛阳上程聚,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和偃师交界处。程国的居民以国名为氏,于是就产生了程氏。程氏得氏之前的远祖,黄帝时有风后,颛顼时有重、黎,舜、禹时有伯益。程氏的得氏,是在西周时期。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东滕县东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也有人说在今洛阳市东),仲幸后裔以国为姓,称程姓。仲庚后裔以司马为氏,称司马姓。
程姓祖先迁徙史·【综述】 ----(资料来源:程有为)
历史上,程姓的分布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为主,南方以安徽、浙江、广东为主。 春秋时,程姓主要繁衍于晋国(今山西省境内)。晋国是西周王室的同姓国,春秋时期发展成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国土以今山西省为中心,包括河南、河北和陕西部分地方。在由荀氏改姓程氏的人群中也出了不少名人。苟驩的孙子中有个程季。他的儿子程郑,为人品行端正,又敢于直言极谏,得到晋悼公的赏识,被任命为乘马御,后来升任下军副统帅,成为晋国六卿之一。又有大夫程滑,在权臣栾书、中行偃的支持下,刺死了荒淫无道的晋厉公,成为哄动一时的人物。除了荀氏改姓程氏外,智氏家族中也有改姓程氏的,如程秀。荀氏支子荀驩食邑于程,以邑为氏,这是程姓人群的一个源头。虽然它不是程氏最早的源头,但毕竟壮大了程姓的队伍。西周灭亡后,部分程姓先民迁居晋国,以后又有荀氏、智氏人改姓程氏,于是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程姓先民的主要聚居地。
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晋国魏、韩、赵三家晋升为诸侯。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韩、魏、赵三家分晋,晋国宣告灭亡。随着赵国迁都邯郸,韩国迁都新郑,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原来生活在晋国的程姓先民,有不少人迁到黄河南北的新郑、大梁和邯郸居住,这是程氏的又一次较大的迁徙。
因为程婴拥立赵氏孤儿,对赵家有恩德,所以赵氏立为诸侯并迁都邯郸时,程婴的后代也随之东迁,到邯郸附近原来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地(就是汉代的广乎)居住。程姓人群在这一地区不断繁衍,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派。
除了赵、魏、韩三国乏外;在关中地区的秦国也生活着不少程姓先民。他们是西周宣王时期程伯休父徙封咸阳附近的程邑后,在那里繁衍起来的。这一支程姓先民,后来发展成著名的安定郡望。程氏先民的足迹,也到达了山东的鲁国(今山东西南)。鲁国有个程郑,是有名的富豪,以善于冶金铸造闻名。
到了战国时期,在黄河中下游乎原,在关中地区,都程姓人群居住。程序逐渐发展成为中原地区有影响的姓氏之一。
秦汉时期,程姓在今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衍和发展,并且已有程姓人口迁入今四川、浙江和江西。这一时期在河南洛阳形成了一大郡望,在河北的广平形成了一大望族。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关东六国,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秦朝二世而亡,刘邦在陈胜起兵反秦和楚汉战争之后,建立了汉王朝。西汉和东汉共延续四百年之久。秦汉时期程姓先民开始播迁到长江流域。留居中原的程姓先民中,也有不少人遭遇风云际会,建立了丰功伟业。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实行有组织的迁民。关东六国的豪门右族大多被迫离开故土,到异地安家落户。汉朝派将士开拓边疆,实行屯田,内陆一些士兵和民众也随之到边地生活。程姓先民就在这时开始迁徙到长江流域,在那里建设新的家园。以冶金铸造为业的鲁国豪富程郑,在秦朝建立以后,被强行迁到蜀郡的临邛,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邛邾县。有个名叫程林的人,秦朝时从中原地区迁居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他精通酿酒技艺,酿造的酒味道佳美。他开办—了一个酿酒作坊,生产醇酒。当地还有一个姓乌名巾的人也善于酿酒,于是这个地方就成了著名的酒乡。人们为了纪念乌巾和程林二人,就将这个县取名乌程。秦朝的乌程县位于今天的渐江湖州市吴兴县南。
魏晋时,程姓大举南迁,主要迁往安徽、江苏,后再迁居湖南、江西。这一时期,程姓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宁夏、甘肃也形成了一大郡望——安定郡。
南朝宋时,抱罕(今甘肃省临夏)人程道养流入巴蜀地区,被当地人尊奉为蜀王。齐时,岭南地区出现了一位乡贤,就是程曼。他的家族可能是西晋永嘉之乱时南迁的。程曼德高望重,不务仕宦。乡人发生纠纷,不去找官府,而找他评判是非。人们为纪念他,称他所在乡为“义化”,所在县以“程乡”命名,就是今天的广东梅州。程曼遂为岭南梅州程氏的始祖。
隋唐五代时期,程姓人群由于多种原因,背井离乡,迁徙到其它地区居住,从而使程姓在全国的分布更为广泛。南朝陈末年,歙州新安郡(今安徽歙县)有程姓人士北迁中山(今河北省定县)。隋末又有人北迁洛阳。五代时期又有程秀,从歙州北迁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县)。程姓先民在魏晋战乱时从中原南迁,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又有人回迁到故地居住。
隋朝程乡(今广东省梅州)人程彬,是乡贤程畋的次子,学问博洽,曾担任弘农(治所在今河南省灵宝)太守,父亲死后弃宫不做,到攸邑(今湖南攸县)隐居,子孙遂在此安家落户。郴州兴宁(今广东省兴宁西北)有程江,又称程乡溪,注入耒水,又有程公山。此地山水都以程字命名,是程姓人集中居住的地区。由于隋唐五代时期的频繁迁徙,程姓先民在祖国东南、西南、西北边疆地区都有分布,而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分布则更为密集。
隋唐五代时期,在少数民族中开始出现程姓。五代十国时,回族人群中已有程姓。
宋元时期程姓先民继续迁徙繁衍,足迹渐布于全国各地,继续建功立业,或俯拾青紫,封爵公侯,或钻研学艺,着书立说,传授知识。他们从不同方面,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以学术方面的贡献最大。其中尤以开创洛学的程颢、程颐兄弟声名为最着。
宋元时期战争较为频繁,程姓先民为躲避战乱,多背井离乡,移居外地。也有的程姓士人外出做官,就举家迁往任所。
北宋建都开封,洛阳为西京,一些程姓先民从各地迁居开封和洛阳,河南地区程氏复兴。北魏时期从洛阳迁到东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的程氏后裔,有一部分人在宋金时期返回故土。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县》人程羽,举家迁往关中地区的醴泉(今陕西省礼泉),北宋初任醴泉县令、成都知府。后来升兵部侍郎,在京城得赐第宅,家族迁居开封泰宁坊。他的孙子程垧,将祖父迁葬于洛阳南的伊川,全家也从开封搬迁到洛阳。家族成员世代任官,河南程氏成为程姓的显赫宗族。
后来,金兵和元军陆续南下,北宋灭亡, 中原地区的程姓先民又有不少人南迁江淮地区。河南程氏也随宋室南迁。程颢的长子程端懿,在吴门(今江苏省吴县)安家落户。程颐的长子程端中在六安(今属安徽省)殉难,次子程端辅携子孙迁居金城(今江苏省句容),三子程端彦则举家徙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子孙在黄山、长江之间生息繁衍。河南程氏的南迁开吴县程氏支派和池州程氏支派。程仿浩又从池州迁至湖北孝感。
南宋绍兴年间(113l-1162年)河南洛阳人程佑之流寓桂林,死后就埋葬在那里。子孙在当地居住,广西地区也有程氏人群的足迹。应天宁陵(今属河南省)人程迥带领家口迁往绍兴余姚(今属浙江省),开浙东—程氏一派。宋代有程迈,史称黔(贵州省简称)人,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可见贵州在当时也有程姓人群存在。元朝在今贵阳设置了小程番长官司,当地少数民族中也存在着程姓人群。
元代国家又获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程颐的九世孙程德用从池州归业洛阳,守先祖坟茔。他的子孙后来分迁河南东部的太康、夏邑和山东的荷泽、单县等地。元末,英山(今属湖北省)人程希哲为躲避战乱,迁居孝感(今属湖北省),成为“义门”。
元朝末年,程姓南迁于福建,广东等地。程文智因官入闽,为开闽始祖。其弟程文惠居漳浦。程文惠之后程渠爵自漳浦梁山迁居诏安后门山,是为诏安始祖。之后再迁入广东等地。
明清时期程姓迅速繁衍,人口大增,继续迁徙,分布于包括台湾在内的各省,在许多少数民族中也有程姓人群存在。而在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山东、安徽、江苏、四川、河北、江西、福建、广东、湖北等地居住更为密集,形成了许多门派。由于程朱理学在思想学术领域的一尊地位,河南和徽州等地的程姓也享有许多殊荣。
明清时期,朝廷和地方政府曾经进行过一些有组织的迁民,将人口密集地区的部分百姓迁徒到由于战乱或灾荒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以利于发展生产,增加税收,并保障人民生活。例如山西向河南等地的移民,“湖广填四川”。部分程姓士人也被迁徙到其它地区建设家园。此外,还有一些程姓家族,因为各种原因, 自愿或被迫离;开家乡,到异地谋生。例如休宁(今属安徽)人程信在明初谪戍河间(今属河北省),就在那瑞安家落户。这种迁徙的结果,形成了许多新的门派,使程姓人群的分布更为广泛。
河南程氏在明清时代,由于家族繁衍,人口增多,进行了频繁的迁徙。河南伊洛地区程氏因为出现了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被称为程姓正宗。程德用是程颐的九世孙。他的次子程绍祖,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山东单县,三子敬祖,迁河南夏邑程大庄。程颐的十八代孙程世守,迁居河南上蔡,十九世孙程心圣,迁居山东单县程楼,二十世孙程宗昌,明末躲避战乱,流移河朔,家乡安定后,又返回故里。由此可见明清时代程氏名门巨族子孙迁徙之一斑。
明清时期,在满族、回族和云南、贵州的少数民族中,也都有程姓人群。例如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贵州少数民族酋长程受归附朝廷。清代人程民,就是满洲镶红黄旗人。他的父亲劳萨,曾在朝廷任议政大臣。在甘肃、陕西、河南等地的回民中,也有一些程姓人。这一时期,又有不少其它姓氏的人们改姓程氏,加入了程姓人群。根据明代的《华容县志》记载,华容(今属湖南省)人程万里,天顺丁丑年(工457年)考中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他的先世本姓陈,是江州(今江西九江)的孝义之门。他的曾祖陈安泰,元朝时任荆州路(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总管,携家带口迁居荆州。明初洪武年问,祖父克让从荆州迁居华容,改姓程氏。
到了清代,由于程姓人群的不断繁衍和播迁,边疆地区都已有程姓士人居住。如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景东人程含章,乾隆年间进士,历任河南布政使,官至上部侍郎。福建莆田县有程拱辰,曾安察云南。而在我国腹地,则形成了许多支派。据有关文献记载,程姓在全国形成九十八派。其中河南十八派,山西十二派,陕西四派,山东两派,安徽三派,江西两派,浙江三派。这种;记载并不完全,还有不少省区的程氏支派有所遗漏。
河南省程氏分为十八派,即以程秀为始祖的济源王屋派,以程世汉为始祖的济源南城派,以程世和为始祖的济源金鹅派,以程延敬为始祖的孟县派,以程震为始祖的偃师派,以程世洪为始祖的登封程村派,以程继载为始祖的登封南乡派,以程彦骥为始祖的兰阳(今兰考)派,以程称为始祖的修武派,以程恭为始祖的巩县派,以程子儒为始祖的沁阳派,以程太为始祖的祥符 (今开封)派,以程官保为始祖的唐河派,以程以忠为始祖的永宁(今洛宁)派,以程天桂为始祖的滑县派,以程中学为始祖的睢州(今睢县)派,以程云路为祖的尉氏派,以程和龙为始祖的卢氏派。
山西省程氏分为十二派,即以程心林为始祖的蒲州(今永济西南)派,以程子明为始祖的榆次派,以程子河为始祖的泽州 (今晋城)派,以程甫为始祖的清源派,以程彦行为始祖的太谷派,以程邦成为始祖的万泉派,以程世富为始祖的临晋派,以程伯先为始祖的绛州(今新绛)派,以程天爱为始祖的谋城派,以程天贵为始祖的太平派,以程崇仁为始祖的汶水派,以程端身为始祖的汾州(今汾阳)派,以程端于为始祖的乐平派。
陕西省程氏分为四派,即以程顾为始祖的长安(今西安)派,以程预为始祖的长安城内派,以程心诗为始祖的韩城派,以程卷为始祖的顺化派。
山东省程氏分为两派,即以程知白为始祖的长寿派,以程元棵为始祖的济宁派。
安徽省程氏分为三派,即以程权为始祖的六安派,以程梓为始祖的灵壁派,以程徽为始祖的贵溪派。
江西程氏分为两派,即以程富为始祖的南昌派,以程正生为始祖的鄱阳派。
浙江程氏分为三派,即以程百之为始;祖的开化白沙(今浙江金华)派,以程梓为始祖的绍兴派,以程幼学为始祖的建康派。
总之,程姓人的遍布各地是通过不断迁徙实现的。程氏先民在一个地区繁衍,人口迅速增加,土地耕植己尽,导致人多地少,生存空间受到限制,难以谋生,就到其它地广人稀地区安家立业,程姓人在外地做官,觉得当地山青水秀,生活条件比故乡优趆,这是属于主动迁徙。还有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被迫迁徙的情况。如家乡发生严重的灾荒或战乱,元法生存,只好背井离乡。-个王朝新建,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强令-些豪门大族和平民远迁他乡,还有个别的因为政治原因或触犯律。被流放边疆地区,被迫或主动的迁徙使程姓人群遂渐分布各地。现将以上【综述】更加详实进行考证与追朔……
从自古到今各历史阶段程氏祖先迁徙传承世系如下:----(资料来源:程有为)
1·战国秦汉时期的程氏迁徙----(资料来源:程有为)
程姓发源于以今河南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西周后期,程伯休父进入都城镐京(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在朝中担任大司马之职,子孙在程邑定居,关中地区开始有程国的程氏先民。西周灭亡以后,包括程邑在内的关中地区被犬戎占领,程伯休父的后裔大多迁到晋国避难。
2·春秋时期的晋国程氏----(资料来源:程有为)
春秋时期,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晋国的土地以今山西省为中心,包括河南、河北和陕西部分地区。程伯休父的子孙迁到晋国,这里又有卿族荀氏的支子改为程氏,于是晋国成为程姓先民聚集之地,有不少的名人载入史册。(注:详见以上程氏迁徙史综述)春秋末期晋国还有-位贤士程本,字子华,很有学问,曾在家乡聚徒讲学,名闻诸候,因不愿为官,离开家乡到齐国(今山东淄博),得到孔子的尊崇。
3·战国时期的赵国程氏 ----(资料来源:程有为)
中国进入战时期后,随着韩、赵、魏三家分晋,原来生活在晋国的程氏先民中,有不少人迁徙到赵国,既今河北邯郸一带地方。也有些程姓氏先民由晋国迁到韩国都城新郑和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使黄河以南地区的程姓居民更多 。
赵国是战国时代中国北方的一个大国。为了向东发展,它将都城先迁到中先迁到中年(今河南鹤壁市西),不久又迁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烈候注意兄抜人才,,节约财政开支,赵武灵王为了加强军实力,进行军制改革,建立骑兵,“胡服骑射”。 一纟列的改革使赵国很快强盛起来。
义士程婴对赵家有宏恩大德,待到赵国迁都中牟、邯郸,程婴的后代也随迁赵地,程会仕任邯郸尉,程逸封镇城候。程远为赵将,赵灵王死于军阵。由于迁赵的程姓先民较多,后来不断繁衍,赵国成为战国时期程姓人群最为集中的地区。
程婴的儿子伯丕,被奉为安定、京兆、咸阳、天水诸程姓祖,这-支程姓人群,形成了安定程氏,也成为程姓的一个重要郡望。关中地区的秦国有个程邈,曾担任狱吏,是下杜(今陕西西安市南)人,曾改篆体为隶体,为中国文字的发展作岀了杰岀的贡献。
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人程郑,以善于治铸闻又于世,成为当地的富豪。
总之,战国时期程姓先民己经广泛分布于包括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4·秦朝程姓的迁徙----(资料来源:程有为)
公元前221年,秦王羸政灭亡关东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秦王朝曾实行有组织的迁民,六国的豪强大族大多被迫离开故土,到异地安家落户,程姓先民也在此时开始从黄河中下游地区南迁到长江流域。
前面说到的程郑,被秦朝政府强行迁到蜀郡的临邓。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邓崃县。程郑在临重操旧业,开办冶铸作坊,有家童数百人进行生产。产品远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他自己也成为富可敌国的一代富豪。
5·汉代程姓的列候世家----(资料来源:程有为)
秦朝统治苛暴,二世而亡。秦汉之际和汉代的几次大规模战争,为程姓先民施展文韬武略提供了机会,不少人在战争中建功立业,封候觅爵。
楚汉战争时期,程处作为裨将,随从汉王刘帮征伐,多立军功。但不知何故,后来在燕县(今河南延津东北)脱离刘帮,遭受樊哈等军队围攻,在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战败。失去了封候的机会,遂湮汉无闻,不知所终。
赵国卫将军程黑,字智迁,公元前204年卢奴(今河北定县)起兵,南下到敖仓(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同项羽作战,被汉王刘帮封为将军。后来征讨减荼立下战功,在朝中任司徒,被封为历候(封地治河北景县西南)食邑户。在位14年,死后溢号简。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厘,字令端,承袭爵位,在位22年病死,溢号孝候。传到孙子程灶,获罪,爵位被削夺,次子程整,字令修,文帝时爪兖州牧。汉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程黑六世孙为长安簪袅,弘诏复家。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追录程黑功勋,赐裔孙程安爵关内候。
汉景帝在位时,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将军程嘉领兵进攻吴楚叛军,建立不枉功勋,被授予江都国(今江苏杨州西北),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被封为建平候。封地在今河水城西北,食色3551户。 他在位18年,死后谥号敬。先后由儿子节候程横和孙子程回承袭爵位。程回没有儿子,除国免爵。当时还有一名将程不识,历任长乐校尉和边郡太守,屯军雁门。他治军严格,威镇场,与飞将军李广一样,虽然为一代名将,但生不逢时,设有能够封候。
6·广平程氏的岀现与迁徙----(资料来源:程有为)
秦朝在原赵国都城邯郸设邯郸郡,委派官史,管理原赵国遗民。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9年)将邯郸一分为二,西郡为赵国,东郡为广平国。广平郡治所在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改称平干平国,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废,地属巨鹿郡。广平是程姓集中居住的地区,形成了秦汉时期的主要宗浱。
在汉代的程氏居民中,不仅涌现了许多有勇有谋、候觅爵的武将,也有不少博学多才、通大干练的著名文臣宰相,大儒学家,他们大都属于广平程氏。
西汉初年的程纵,很有才干,曾任代王陈豨的丞相,成为秩二千石的官员。但因陈豨广招宾客,被周昌告发,恐被诛杀,挻而走险,举兵反汉,终被汉将樊哙击杀,程纵也受到牵累,难免其咎。
东汉南阳(今属河南)人程坚,安帝元年(公元118年)由即中迁拜赵王刘干太傅。刘干曾因事被削县邑,程坚辅导以礼义,号称良传。
汉元帝时有程泰,字彦通,官至司徒。程泰的四世孙有文尙文爽兄弟。程文尚,东汉时官拜江阳(治今四川泸州)太守,家迁于此,死在任上,被奉为程姓西祖。其后裔程包,为人足智多谋,曾作为汉中郡的上计史到达都城落阳,汉灵帝亲自向他询问征讨扳盾蛮的方略。东汉时广汉郡(治今四川广汉北)有程高,隐迹不仕。拜名医浩翁为师,学习医术。他的弟子郭玉,汉和帝时任太医丞。程基,字稚业,官至南郑(今陕西汉中)太守。此外,还有程信,任汉中昴五官掾。汉中人程文矩,曾任安众县(今河南镇平东南)县令,说明秦岭以南地区己有不少程姓人士居住。
程文爽先任河东(治今山江夏县西北)太守,转邳(治今江苏唯宁县西北,彭城(今江苏徐州)二郡太守,长子孝隆,任南昌尉(今属江西)。次子程曾,字季升,遂家居南昌。他曾到都城长安(陕西西安)学习经术,专攻《严氏昋秋》,学成后返回家乡,教授学生,者书立说,为儒学在江南的传橎作岀了贡献,被举为孝廉,任海西(今江苏淮南县东南)县令.程姓人氏遂迁至赣江流域.
总之,战国秦汉时期程姓先民中有不少人遭逢际会,施展才干,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数百年间,程姓先民不断繁衍,不仅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而且开始向长江流域迁徙.
西汉初,程纵为代国(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东北部)丞相,名将程不识又领兵屯驻雁门郡(今山酉北),三国东吴名将程普又是右北平士珢(今河北丰润)人,说明秦汉时期在华北长城以南地区己有程姓先民的足迹.
8·魏晋南北时期的迁徙 ----(资料来源:程有为)
魏晋南北朝从总体上说,是一个分裂战乱的时代战乱给英雄豪杰的大显身手提供了机会,使人们能够建功立业;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迫使人民东流西徙。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和军阀混战,导致中原地区人民大规模南迁。西晋末年,匈奴和羯族的军队进入中原,史称永嘉之乱,汉族儿女再次大规模外迁。其中虽有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区的,但大多数是迁至江淮江汉地区。大量程姓先民为躲避战乱背井离乡,流徙到长江流域或西北、东北地区,扩大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程姓《迁徙歌》中说:“晋元谭出,新安第赐予镇西将军陈灵洗,微歙实其间。”讲的是东晋南朝新安程氏的情况。
★·州郡望族的形成
魏晋南弱朝时期实行九品正制,论人选官十分注重门第。士人也非常重视姓氏郡望。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中原地区南渡长江的姓族称作侨姓,以王、谢、袁、萧为大;东南的土著姓族称为吴姓,以朱、张、顾、陆为大;太行山以东的姓族称作郡姓,以崔、卢、李、郑为首;关中地区的姓族也称郡姓,以韦、裴、柳、薛、杨、杜为尊;北方的少数民族姓氏称为虏姓,发元、长孙、字文、于、陆、源、窦为首。当时评定州郡姓族的地位高低,依据的是士人门第阀阅的等级,且有一套标准:凡本族中三世有“三公”的称膏粱,有令仆的称华腴。有尚书领护以上的为甲姓,有九卿与方伯的为乙姓,有散骑常侍太中大夫的为丙姓,有吏部正员郎的为丁姓。凡能列入的统称四姓,又称右姓。所谓郡姓,就是本郡的右姓,也就是本郡的名门望族,简族郡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程姓郡望初步形成的时期。魏晋时期的东郡东阿程姓氏,西晋时的河南程氏、广平程氏、新安程氏都是本郡的名门望族。
★·东郡东阿程氏
东汉末年广平人程奢,祖父、父亲历任郡太守。程奢在灵帝建宁年间初临安海太守,转雍州刺史,持节,封汉汉侯。汉献帝时,袁绍和曹操争夺河北,带领族人离开广平到东郡东阿(今属山东)避难,遂为东阿人。他的儿子程昱足智多谋,善断大事,成为曹操的一位谋士,在曹操平定北方的战争中建立了巨大功勋。曹魏政权建立后,举家迁往洛阳,官至卫尉,封安乡候(今河北无极东南),食邑八面户。长子程武,字道员,官至襄州剌吏,承袭侯爵。死后,子克嗣爵。克死,子良嗣爵。次子懂,字道富。幼子延,字道福,正元年间领东郡太守,亦为列侯。孙程晓,字季明,嘉平年间任黄门侍郎,上书请罢校事一职,迁南太守。程昱子孙多历高官,成为魏晋时期的一个显赫家族。
西晋时期程晓家族继续显赫。长子智达,官达至零阳太守。次子智彻,太熙二年(公元291年)除信武将军、冯朔太守。他有三个儿子,长子程成,字延休。博学多识,高贵乡公在位时举为博士,历任司隶校尉主簿等职,晋武帝时官拜侍中,封上程候,封邑在洛阳城郊的古程国遗墟。后来他被奉为程姓洛阳房祖。少子程延,字彦休,永和远年(公元了345年),任河南太守,后至骠骑大将军、持节荆州刺史,封列侯,食邑五百户。程延有二子。长子程恢,字仁举,官至常山内史,早卒。次子程牧,字仁幽,官至持节青州刺史,为高密孝王司马略所逼,避之。后在朝中任黄门郎,成都王司马颖左司马。济北人程收,被兖州别驾江统举为方正。
★·广平程氏
广平在东汉时地属巨鹿,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复置广平郡。它是程姓较早的居住地之一,自汉代以来为官宦者众多。
西晋广平曲周(今属河北)人程卫,字长玄,为人强正方严,刘毅辟为都官从事,名振遐迩,百官厉行。迁尚书郎、侍御史,补洛阳令,历安定、顿丘太守,以干练着称。同县人程良,在朝中任都水使者。十六国时期后赵有个程遐,代张宾为右长史,总执朝政,迁尚书右仆射兼支部尚书,一度独揽后赵朝权。又有程阴,参与修史,撰《上党国记》。广平人程骏,北魏时官至太中大夫。他的儿子程楷,仕北周为仪同三司。孙子程叉,任北齐襄阳县令。同县人程许,东魏北齐时任相州刺史。另有太医令程据常山内史程恢等,不再赘述。
★·新安程氏
新安郡原名新都郡,设置于三圄吴时,治所淳安(今属浙江)。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08年)改为新安郡,治所迁到歙县(今属安徽),领始新、遂安、黎阳、海宁、歙、黟六县。西晋末永嘉年间,程延的孙子程元谭从中原南下避难,任镇东军谋、襄州刺史,东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被任命为假节新安太守,治所在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因政绩卓著,深受郡中百姓拥戴,任期满后民众恳请留任,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竟以身珣职。朝廷赐给地宅,子孙就在新安郡安家落户,卜居歙县(今属安徽)黄墩,一作笪墩。程元谭遂成为新安程氏始祖。新安程氏在皖南逐渐繁衍。析派四十有余,成为程姓很有影响的派系。
南朝宋时有程天柞,为程元谭六世孙,曾带兵同北魏军作战,官至山阳内史。齐永元年间,休宁(今属安徽)人程茂任郢州长史,萧衍从襄阳起兵,分兵围攻郢城。程茂和守将张冲协力拒守。朝廷以茂为都督郢、司二州军事、辅国将军、郢州刺史。后粮尽援绝,举城降梁,拒绝担任梁官。他的儿子程察,自幼能文,梁时以诸生的身份选为司徒左失支,累迁散骑侍郎。大同年间任秘书少监,和柳恽齐名,作有《东天丝赋》。他的儿子宝惠,在本郡仪曹任职。孙子程灵洗,字玄涤,被梁元帝授予谯州刺史资,领新安太守,封巴丘县侯。历任太子左卫率、南豫州刺史、中护军、郢州刺史等职,改封重安县公。死溢忠壮。灵洗有子乞2人,长子程文季,字少卿,袭公爵。陈永定年间迁通直散骑侍郎、句容令。终致持节、都督谯州诸军事、安远将军、谯州刺史,又为督北徐、仁州诸军事、北徐刺史。后北讨失败,为周所俘,南逃未成,死于长安。
此外,还有一些程姓士人担任要职。如三国时人程喜,不知何地人氏,仕魏至征北将军。前秦有金紫光禄大夫程眩,以清奇刚严、骨鲠贞亮着称。又有黄门侍郎程宪和太医令程延等,皆历显官。
南朝宋时,益州刺史刘道济任用长史费谦等人,大事聚敛,伤政害民。蜀地侨旧,起兵反抗。流入益州(今四川省和重庆市)的抱罕(今甘肃临夏)人程道养奉为蜀王、车骑大将军、益梁二州牧,年号泰始,备置百官,以其弟程道助为骡骑大将军、长沙王。
★·程姓的迁徙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从东汉末的董卓之乱、军阀混战,到西晋中后期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及十六国时期的大规模动乱,迫使黄河流域的程姓人士大举外迁,到异乡重建家园,谋求生存和发展。从而使程姓的分布更为广泛。
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人程普,字德谋,初从孙坚征伐,后随孙策东渡,又辅吴主孙权,功勋卓著,历领江夏南郡太守,迁荡寇将军。孙权称帝后,追论其功,封其子程咨为亭候。程氏家族开始迁往苏南地区。
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程秉,曾拜名儒郑玄为师,学习经书,遂博通五经。为避中原战乱,南迁交州(治今广东省广州市),被东吴守将士燮辟为长史。他是见于文献记载的到达岭南地区的第一个程姓先民。
蜀汉有程畿,字季然,东汉汉中计曹椽程包之子。家居阆中(今属四川),初仕刘璋,任江阳(治今四川泸州)太守,先主刘备辟为从军祭酒。随刘备东征孙吴,军败退回。追兵至,战死。长子程祁,字公弘,少年时与杨戏等俱知名,杨戏常推他为首,后为巴西(治今四川阆中)郡吏。次子郁,事迹不闻。又有犍为(治今四川彭山县东)人程琼,雅有德业,仕蜀汉任尚书。
西晋时期广平曲周(治今河北曲周县东北)人程卫,官至太守。在洛阳朝延中担任都水使者的广平曲安(治今河北曲周县东北)人程良,因故被流放到凉州(治今甘肃省武威市)。这是程姓先民迁往西北的首例。他的儿子程肇,十六国时期事后凉吕光,官至民部尚书。孙子程骏博学恰闻,被北凉王沮渠蒙逊拜为东宫侍讲。从祖弟程弘,字伯达,亦与牧楗世子参乘出人,名闻北凉。南北朝时有程道养,抱罕(今甘肃临夏东北)人,说明当时西北地区已有程姓人群居住。
南朝齐时,岭南地区出现一位乡贤,就是程曼,其家族的南迁可能在西晋末的永嘉之乱以后。程曼为人聪敏好学,不务仕宦,德高望重,如是乡人发一纠纷,不去找官府,而让他评判是非。于是驰名遐迩。到了隋朝,人们为了纪念他,称他所在为“义化”,流经当地的江水为“程江”,所在县也以“程乡”命名,就是现在的广东省梅州市。程曼有两个儿子:长子名松,字伯材,在家敬事父母,孝谨和顺,隐居不仕。次子名杉,字仲材。隋开皇年间以学术征,授弘农(治今河南灵宝东北)太守。父丧安葬,退隐攸邑。程曼被奉为梅州程氏始祖。
北魏时,程咸的后裔2000多户作为豪族右姓,被迁到云中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尔县西北),在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安家。长城经北的草原上也有程姓先民的足迹。又有程骏,字磷驹,本广平曲安人,祖父肇,为吕光民部尚书,骏为北凉东宫侍讲,北凉灭亡,于太延五年(公元439年)迁至北魏京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任著作佐郎,累迁至秘书令。程骏六子,长子公义,官至沛郡(治今河南邓州)太守。族侄程灵虬,任著作郎,,迁都洛阳后,任羽林监,选补徐州梁郡(治今河南商丘南)太守。
北齐渤海(治今山东东光)人程归则,天统年间任国子博士,以《诗经》授同郡刘敬和,在家乡形成了学习《诗经》的风气。
南朝宋泰山(治今山东章丘县东)人程邕之,平素依江陵仓曹参军边荣。顺帝升明二上(公元478年),雍州刺史张敬儿进入江陵,命斩边荣。岂之抱持边荣要求同死,被杀。称为义士。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今安徽南部程姓先民的分布日益稠密,逐渐扩散到江西、浙江、江苏等地。与地同时,南达岭南的珠江流域,北到长城以外的蒙古高原,西至河西走廊,东临海在这一广大地区,都有程姓先民居住。
11、隋唐时期的南北宗----(资料来源:程有为)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朝出兵灭亡南朝的陈政权,实现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唐代社会开始安定下来,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各地程姓人群得以生息繁衍,南方程姓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北方回迁。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有《宋宜春县令追封冀国公程公神道碑》文,其铭说:程氏“世不绝闻,盛于有唐。程分为七,三祖安乡。广平中山,以暨济阳。中山之程,出自灵洗。实昱裔孙,仕于陈季。陈灭散亡,播而北迁。”意思是说,程姓在唐代最盛,有七大郡望。其中的广平程氏、中山程氏和济阳程氏,都是魏安乡侯程昱的后裔。程昱的裔孙程灵洗,南朝末年在陈做官。隋灭陈后,子孙北迁,形成了中山程氏。程姓《迁徙歌》也说:“大辨为唐令,广宗地有书。皓公唐剌史,博野定居诸。”程大辨在唐代在全国形成了南宗和北宗并驾齐驱的局面。
隋朝时期是程姓先民再创辉煌的时代。不少程姓先民建功立业,荣任将相,或节度一方,或爵封公候,成为所在州郡的名门望族,为人们所敬仰。隋朝时期的程姓郡望有广平程氏、安定程氏、东平程氏、中山程氏等。唐代定氏族,州广平郡有八大姓,就是游、程、宋、谈、籍、啖、梁、焦。程氏排在第二位。径州安定郡也有七姓,就是李、黄、程、费、任、衙、喻。荆州武昌郡有六姓,就是吴、伍、程、史、龙、郢。
★·广平程氏
广平原为汉魏故郡,隋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广平郡为治州,唐天宝至德年间又能改,鄂州为广平郡,辖永年、平恩、临,鸡泽、肥乡、曲周等县。
唐高宗时,沼令朝臣甄选全国十大姓氏,称为“国柱”,就是国家的柱石。它们分别是:清河张氏,广平程氏,武阳李氏,荣阳郑氏,京光郭氏,上党陈氏,中山鲍氏,潭间刘氏,河西任氏,陇南牛氏。广平程氏被排在十大国柱的第二位,可见其地位显赫,影响巨大。
广平人程猷,仕隋为朝请大夫。他的儿子程知,仕唐为潞州司马。孙子程异度,任怀宁县令。曾孙程王,为彭州唐兴府左果毅上柱国。洺州平恩(治今河北曲周东南)人程名振,隋炀帝大业末年,仕窦建德为普乐令,从太守赴刘黑闼,封东平郡公,迁州刺史,从太宗李世民征辽东、历、晋、蒲三州刺史。其长子务挺,少随父征伐,从裴行检征突厥,因军功封右卫将军,废中宗。次子务忠,愿州司马,太子洗马。广平人程休,字士美,唐玄宗时人,河南洛阳人元德秀曾任鲁山县(今属河南)今,通音乐,善弹琴,定居陆浑(今河南嵩县)。程休为其门下高徒弟子。广平人程进,画技高妙,尤精于雕刻石像。
广平人程昔范,字子华。着有《程子中谋》三卷,受到韩愈称赞,为他作《丹穴五色羽》诗。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进士及第,历泾原军从事,穆宗长庆年间任左拾遗。
程念,广平曲安(今河北曲周东北)人,隋朝末年在洛阳做官,就在此地安家。他的儿子程,字宝柱,官至左武侯、桑泉府司马,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病死在蒲州官舍,归葬洛阳邙山。
★·广宗新安程氏
程响,南朝陈时袭封重安侯,隋朝任萧县宰。他的儿子程育,任车骑将军。孙子程皆,任郡主簿,曾孙程弘,唐朝任安阳令。程弘儿子程大辨,任泗水、六合二县宰。撰写《东征记》。程大辨的儿子程文英,博通经书,迁宋城,转栋阳主簿,擢万年、长安二赤县尉,左台监察御史。转詹事府司直,历城门郎,长社、武进、朝邑、曲沃、好畤、云阳六县宰,迁魏州司马。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死于官舍。程文英有子三人,长子程皓,次子程曜,三子程义。
★·东平程氏
郓州东平郡秦汉时为东郡,三国西晋时为东平、济北国,北魏分属济州的济北郡和克州的东平郡。隋仍为东平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郭州。治所后来从郓城移至须昌(今山东东平县东),领寿张、郓城、巨野、须昌、卢县、平阴、东阿、阳谷、中都等县。
隋东阿(今属山东)人程玉,任济州大都督,赠瀛州刺史。他的儿子程知节,俗名程咬金,随李密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投奔唐王李世民,屡立战功。历任泸州都督、镇军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歧州刺史等职,封爵卢国公,食封七百户,死后陪葬昭陵。作为开国功臣,在皇宫灵烟图画有他的肖像。程知节的长子名处默,袭卢国公爵。上元年间任宁晋县令。当地土质多盐碱,他在城南开新渠,引酵水东入大陆泽地,灌溉方圆十多里田地,又引水进入城池,百姓丰赡。次子名处亮,以功臣子尚太宗女清河长公主,授珊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少子名处弼,开元年间任左金吾大将军,迁任汴州刺史,封广平郡公。孙子程伯献,字尚贤,历任镇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袭广平郡公,食邑三千户。因反对武则天改朝换代,被贬黜。玄宗时为营幕置顿使,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病故,赠户部尚书。他的长子程若冰,官太子通事舍人,次子程若水,官太子中允。
东平郡人程楼,曾任兖州刺史,他的孙子程思义,15岁有志于学,号称神童,18岁那年,幽州贡明经,考试及第,历任峡州远安,豪州钟离,怀州河内三县丞,终为朝议大夫,兖州袭丘县令,上柱国、安长三年(公元703年),在洛阳私第病故。东阿程氏成为唐代的显赫家族。
★·中山程氏
中山郡始设于西汉初年,治所在卢奴县(今河北定县),后改为中山国。十六国时后燕在此建都,称中山尹,北魏改为中山郡,又改称定州。后称博陵郡和高阳郡。唐前元初年复为定州。定州博陵郡辖安喜、义丰、北平、望都、曲阳、胫邑、唐县、新乐、无极、深泽等十县。
唐代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程元皓原为节度使安禄山账下的将领,史思明时为定州刺史。他的儿子程日华,字名华,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少事史思明,后从张孝忠,知沧州事,以抗叛将士为滔、王武俊功,拜沧州刺史、横海军使。死后,其子程怀直知留后事,沉溺游猎,被从兄怀信驱逐,到达京师。怀信死,怀直归沧州。程怀信的儿子执恭,又名权,袭官,封邢国公。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人京师,辞去沧州刺吏、横海军使职务。后拜邠州刺史、邠宁节度使。死后赠司徒。宗族奉朝请宿卫者30余人。程权子程士庸,辟定州主簿。掌义武节度尚书王公绥书记。转定州别驾。中和元年(分元881年)病故,葬于博野先茔。程土庸子程岩,任义武军节度、都知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使持节,易州诸军事,易州刺史,上柱国。轻车都尉,安定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孙程秀,亦任高官。
★·安定程氏与京兆程氏
安定郡始设于西汉,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南),东汉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唐初改为泾州。天宝年间复为安定郡,辖安定、鹑觚、阴盘、良原、临泾等县。
唐代定氏族,泾州安定郡有八大姓氏。自古以来的姓氏书和程氏谱牒都把安定作为程姓的重要郡望之一。早在魏晋时,安定郡有程卓,以孝友着称,见载史册。唐代程姓受到优宠,可以“籍附二京”(即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安定郡和京兆郡相邻,安定郡程氏以籍京兆长安为荣,不少安定程氏改京兆籍,安定程氏反而少见。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程思奉,官至利州刺史。他的儿子程子,任左赞善大夫,孙子程献可,为太子左渝德。曾孙程异,字师举,明经及第,任扬州海陵主簿,登开元礼科,授华州郑县尉,贞元末年,授监察御史,转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充盐铁转运副使,转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起于钱谷小吏,唐宪宗时合丞相高位。程异子名巽,也历高官。
长安人程恭,仕隋朝任议郎,行泾州平梁县令。他的儿子程敬逸,任唐朝大丞相府朝散大夫。同郡万年(今西安)人程千里天宝末年,任安亚副部护,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死于安史之乱,以忠义着称。朝廷赐姓李,名献忠。京兆三元(今属陕西)人程元振在朝中为宦官。咸阳(今属陕西)人程辉任唐朝散大夫,左赞善。他的儿子程伯英,任径州阴盘县令。孙子程彦琮,任殿中尚书奉御。曾孙程逸,任朝义郎。
·新安休宁程氏
自东晋程元谭居新安,程姓开始在这里繁衍,南朝梁陈时出程灵洗,生22子,以长子程文季最为著名。及至唐代,成为当地大族。
新安休宁(今属安徽)人程富,是程灵洗的后代。以勇力闻名遐迩。隋末聚集乡民起兵,据守古城岩(即万安山),推同郡人汪华为统帅,辅佐他拓定歙(治今安徽歙县)、宣(治今安徽宣城)、招、饶、(治今江西波阳)、骛(治今浙江金华)诸州。汪华自称吴王,后归顺唐朝,封越国公,以程富为司马,宋代追封辅烈候。汪姓和程姓为新安巨族。程灵洗的七世孙程谏,开元二十七年(分元739年)考中进士。选为兰田县(今属陕西)尉。历迁著作郎、大理司直、汾州(治今山西吉县)巡官,后来进入京城,担任卫尉卿、京兆少尹,终任密州(治今山东诸城)刺史。
唐末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皖浙赣交界地区战乱连年。程灵洗的十四世孙程沄、程湘、程淘三兄弟等在休宁东密岩起兵自保。程沄被兵从推举为将领,多次率军击败来犯之敌。杨行密派田君矾前来略地,程沄向行密献计,杨行密遂授任歙州都知兵马使,军威大振,程沄了有节,每战必为先锋,功绩卓著,历宣敲州兵马先锋,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领军、大将军、上骑都尉。曾经自领一军屯驻休宁,就在陪郭定居。唐帝天佑年间病故。南节从弟程旭继为东密岩将,兼领开化龙山,宋代赐建庙,追封显佑侯。从子程抗,字公养,唐末分兵镇守婺源陀川,后嗣东密岩将,居临溪。
他的弟弟程湘,字从龙,为歙州牙将,分兵守婺源,就在那瑞安家。龙纪年间任检校工部尚书。其长子程全礼,字广节,继任东密岩将,后迁任光禄大夫,检校御史中丞,上柱国;次子程全臬,字广爱,因为勇武多才,授检校御史大夫。孙子程遁,历任银青光禄大夫校户部尚书,兼国子祭酒上柱国。
程沄兄弟八房,传派最盛。有为宰相枢密者,有为御史大夫者,有为尚书学士及状元者,有以道学鸣于时者,有以资产雄乡邑者,布列郡之名乡大村。
隋唐五代时期,国家重新统一,社会相对安定,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各地程姓得以生息繁衍,治州广平郡(今河北南部)、泾州安定郡(今甘肃东南和宁夏南部)、郸州东乎郡(今山东西部)和京兆(今陕西中部)的程姓先民多施展文武才干,得以历任高官,开国受邑,封爵公侯,成为当地名门望族。长江中游的鄂州江夏郡和荆州江陵郡(今属湘北省)的程姓也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在本州岛郡有较大的影响。而江南的新安程氏,由于当地人口增加,土地狭窄,北方又政治安定,于是又有人回迁到北方。如五代时人程秀,将家从新安歙县(今属安徽)北迁至中山博野(今河北县)。传至孙子程羽,又将家迁往关中地区的醴泉(今陕西礼泉)。
程知节的孙子程昌裔,唐哲宗时尚广宁公主,官拜都尉,生子景初,居业河南,迁河南宁陵。再传大辨,为六合县令,迁广宗。另有一说,唐代新安人程大辨,曾任六合县县令,后北迁广宗(治今河北威县东)。程大辨的祖籍,有待进一步考察。
灵州灵武(治今宁夏永宁县西南)人程俱罗以孝着称,见载史册。
唐朝初年宋州(治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程袁师,以孝着称。高宗永徽年间,本州岛刺史上报朝廷。如进授儒林郎,返回家乡。
著名画家程修已祖籍冀州。他的父亲程仪,字伯仪。任苏州医博士,举家迁居苏州,遂为苏州人。
五代后晋时有程逊,字浮休,寿春(今安徽寿县)人。
程不知其家世,少为军卒,因战功累迁名州练使。后晋出帝时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开运年间,出帝此征契丹,土兵作乱、夜间放火,福云救火受伤,竟因受陷害被杀。
五代十国时有程仕闽,初事王审知为威武节度都押牙。因有才干,被王神知作为心腹。王延正天德年间,朱文进署为漳州刺史。
程凝,五代吴越人,著名画家。善鹤画竹,兼画山水。有《六鹤图》及《折竹》《孤鹤》《湖滩》《远水》等到传世。
后蜀有程崇雅,蓬州(今四川仪隆县南)人,以孝着称。唐代陈藏器着《本草拾遗》,说人肉可以治赢疾。从此民间父母生病,多割股肉以进,朝廷予以表彰。韩愈着论反对提倡此事。但是民间并未杜绝。崇雅以股肉疗父,冬季上山找竹笋疗母,当地政府旌表门间。
南汉有程宝,不知家世。高祖时官承旨。大有四年(公元931年)杨廷艺围攻交州(治今越南河内市西北),程宝领兵救援,战
败而死。
12、随唐歙州新安郡程氏世系
14、宋元时期的迁徙----(资料来源:程有为)
宋代,程姓大约有8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08%,在各姓氏中排在第18位。安徽为程姓的第一大省,其程姓人口约占全国程姓总人口的29%,约占安徽人口的5.47%。程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安徽四川、江西,这三省程姓人口占程姓总人口的65%,其次分布在河南、河北、湖北,这三省的程姓人口又占全国程姓总人口的23%,末代程姓主要聚集在中原、四川和华东地区。
北宋建都开封,洛阳为西京,不少程姓先民从各地迁到开封和洛阳居住,河南地区程氏复兴。后来,由于金兵和元军的陆续南下,中原地区的程姓先民,又有不少人南迁江淮地区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宋代的程姓群体,以河南程氏和新安程氏最为著名。
★·河南程氏
河南程氏祖先可以追溯到五代,较为可信的始祖是程秀。五代时新安歙县篁墩人程秀,带领本家族北迁到中山博野(今河北蠡县)。据谱碟记载;在程秀以上,还有程世庸和程岩两代,但不一定可靠。这个程氏家族在五代时由博野分居陆泽县(治今河北深县西南),并分成两个支系。
程秀有两个儿子,长子程湮,次子程做,赠少府少监。程做有,儿字名羽,字仲远,后晋天福年间举进士。曾任醴泉县令。为躲避战乱,又将家西迁到关中的醴泉(今陕西礼泉)。待进人北宋,历任著作郎、知州知府,后来成为宋太宗的幕僚。太宗皇帝下沼,授予礼部侍郎、文明殿大学士、尚书兵部侍郎之职,后迁任少师。程羽的儿子程希振,官至虞部员外郎。程希振有三个儿子,长子程适,官至右班殿直。次子程通,赠司空,官至黄州黄陂县(今属湖北)令。三子程道,无禄丽卒。程通有三子,长子程响,字伯温,补郊社斋郎,历黄州、黄脏,吉州,庐陵(治今江西吉安市)二县尉,润州观察吏使,改大理寺远,知虔州兴国县就(今属江西),又知徐州沛县(今属江苏)。知凤、磁、汉三州事,迁太中大夫。任殿中丞,勋上柱国,爵永年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赠尚书比部员外郎。程响有六个儿子,长子程应昌;次子程天锡,幼年早亡;三子颢,为承议郎,宗正寺远;四子程颐,为通直郎;五子程韩奴,六子程蛮奴,皆早亡,程响有孙五人,长孙程端懿,蔡州汝阳县主簿,兼西京酒务。程响次孙程端中,治进士业。三孙程端辅,早亡。四孙程端本,治进士业。五孙程端彦,郊社斋郎。程响有曾孙:程昂、程瑷、程某、程易、程琬、程哗。
程某次子程瑶,任赞善大夫。程某没有做官,程易有一个儿子名程喻,任汝州龙兴县令,兼解州安邑盐池。
程湮的儿子程新,赠太师,有子二人,长子程赞明,次子程象明。程赞明赠太师中书令。程新父子因身居唐末五代乱世,不仕。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程赞明以神童举,官至太子赞善大夫,赠太师中书令,程赞明有子程元白,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以明经中第,为虔州赣县尉,蔡州上蔡主簿,袁州宜春县令,后退居蔡州,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死于家,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冀国公,葬于郑州管城县马亭乡的北田村。程元白有子五人,长子程某,太常博士。次子程瑷,三子程琬,皆早卒。四子程琳,字天球,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居服勤辞学高第,试秘书省校书郎,官至镇安军节度,陈州管内观察处置等史,开府议同三司,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陈州军州事,上柱国,广平郡开国公,食邑七千四百户,实封两千一百户,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溢号文简。程琳有四子,长子嗣隆,太常博士。次子嗣弼,殿中丞。三子嗣恭,太常博士。四子嗣先,大量寺丞。程元白五子程琰,国子博士。程元白有弟程怡,因孝顺父母,为乡里所称。
北宋前期,这个家族开始南迁。当时程羽在朝廷中任文明殿学士,宋太宗赐给浚仪县(今河南开封市)泰宁坊第宅一区,子孙遂迁居都城开封,成为开封人。没有在开封居住多久,程羽将祖考的遗骸从关中醒泉迁葬于一支在程琳死后,也埋葬在河南伊阙,这个程氏家族遂成为河南人。但是程羽的兄弟辈还有人居住在陕西醴泉。
程秀家族在宋代的显官,主要是第三代的程羽和第六代程琳,其它程氏子弟多以荫补为官。这一程氏家族得以扬名后世,并非是成为显官的程羽和程琳,而是第七代的程颢和程颐兄弟。
程羽的曾孙,官至太中大夫。程有六个儿子,四个儿子夭折,三子程颖,字明道,历任县主簿、县令。宋神宗时入京师,任权监御史里行,晚年在洛阳家居讲学。四子程颐,字正叔,号伊川,一生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授生徒。他们兄弟二人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他们所创立的学派号称“洛学”,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很大。其学说宋名儒朱烹继承和发展,又称程朱理学。后来,程颢、程颐兄弟被追封为豫国公和洛国公,被看作是孔孟的直接继承人,受到历代皇帝的尊礼,无上荣耀。河南伊洛程氏遂被视为程姓正宗。北宋灭亡以后,作为西京的洛阳被金兵占领,河南程氏被迫南迁,遭受了深重的祸难。程琳的曾孙程礼问和程孚问,程颐的儿子程端中和程端彦随高宗南渡,分别居住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和池州(今安徽贵池),其它都留居在伊洛地区,后来避乱四出,不知去向。程端中知六安(今属安徽)军,被强盗杀害。其它的程氏子弟多位居下僚,难有作为。南宋时程颢和程颐兄弟所创立的理学里呈现兴盛之势,这一程氏家族却逐渐衰落下去。
宋代除了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二程家族外,在中州大地还有许多程姓家族。
郑州荣泽程氏,程德铉,字禹锡,善医术,深得太宗信任,官至东上阀门使。太宗出巡魏府,德铉任总御营四面巡检,趋附者甚多。后放外任,历任知州。他的长子继宗,官至阁门羝候,次子继忠,内殿崇班。德铉的哥哥德元,官至内酒坊副使。他的儿子程责,官至太常博士。
开封程氏 程博古,开封人,著名将帅。领郎延兵,战死在永乐(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他的儿子程迪,字惠老,以父门荫得官。宜和年间从征方腊有功,加武功大夫、荣州团练使、泸南潼川府路走马承受公事,金兵攻城,力战而死。沼溢恭愍。程迪的儿子程天民,字行可,举进士,中甲科。以洪州司法参军充相州州学教授。迁瀛州防御推官,知衢州西安县事,充饶州州学教授。程迪有子程俱,为假承务郎。有孙子名昌谔。又有程日方,开封人,历任西京左藏库副使、河北电固都监,迁达州防御使制置河北河防水利。此外,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程戡,字胜之,官历枢密直学士、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支部侍郎,终为安开军节度使,官位显赫。金代偃师有程震家族。元代幅师人程野,博通经史,历太中大夫、河南路总管,转集贤院直学士。
★·新安程氏
(1)歙县: 歙县为微州治所,也是新安程氏的发迹之地。宋代以程元凤家族最为有名。南宋时歙县槐堂出了一位远相,就是程元凤。父祖均被赠于官职。高祖程大圭赠太师魏国公。程大圭有子程正,赠太师齐国公。程正有子程放,字季嘉,自号拙庵,南宋时人,赠太师、鲁国公。程放有二子。长子程元定,登进士第,北宋为朝议郎。程元定有三子,长子程彰祖,次子程荣祖,三子程宏祖,北末为浙西发运大使司,主管机宜文字。赠中宪大夫,汉阳府知府,上骑都尉,追封广平郡伯。程宏祖子程相,补登侍郎,为信州录,改徽州路司狱,转从仕郎,以中宪大夫浙东道宣慰副使退休。程相的儿子程燧,授进义校尉两浙运司,石堰场司丞。程相有孙子五人:宗观、玄观、右观、元观、山观。
程元凤字申离,属程放的儿子,程元定的同母弟,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进士,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特授端明殿大学士。度宗即位,进少保。三年,拜少傅、右丞相,进封苦国公。元凤两次登上丞相高位,极为显赫。程元凤有三子,长子程象祖,故朝春郎,直密阁,知处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回事。次子程述祖,承奉郎。三子程崇祖,承奉郎。程元凤有孙子二人。长孙程样,承奉郎。
程元凤从弟程元岳,字远甫,淳祜六年(公元1246年)领胄荐,七年如太学,权尚左郎官,封歙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后任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
此外,歙县还有程崇,淳佑年间进士及第,历大理寺远,出守台州(治今浙江临海),抑绝权豪,百姓称颂。官至将作监。程元岳,宝佑年间登进士第,除宗学博士,历殿中传御史、工部侍郎,程一飞,字羽中甫,博习诸经,尤精于《诗》,写文章一挥而就。景定二年(公元1246年)乡试一举夺魁,然官运不佳,专以经学训诲乡间子弟,培养许多名士。率溪人程念二,从黄墩迁于冶山。三世孙程询为郡司马。程询生子程励,程励有子程一麟。程一麟有二子,长子程心宇,字天怀,自号肯堂。次子程定宇。程心宇有子三人,程渴、程忠、程相。程心宇有孙子十人,分别是程眉寿、椿寿、榆寿、山寿、萁寿、赵寿、延寿、仁寿、嵩寿和胡寿。元代歙县人程文,字以文,仕至礼部员外郎。
(2)休宁: 休宁程氏,唐代已盛。程南节从歙县迁居休宁陪郭,子孙繁衍,宋代成为大族。
程大昌家族是宋代新安的著名家族。程大昌的曾祖父程晟,娶洪氏女,生士彦,赠太子少保。士彦娶金氏女,生畎,就是大昌的父亲,通文史,赠太子少傅,大昌字隶之,十岁能文,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进士,为尚书,官至龙图阁学士,积官宣春大夫,爵新安郡开国公。为一代儒宗,溢文简公。事见《人物篇》,此不赘述。大昌娶陈氏生有四子,长子程准,为朝散郎;次子程新,通判太平州,后任浙西茶盐司干办公事;三子程本,早年为朝奉郎,后来知上元县;四子程罩,字会元,任宣教郎中大夫,司农卿,集英殿修撰致仕,休宋县开国伯,赠通议大夫,程大昌有孙子三人。长孙程端复,为登仕郎,次孙端节、端履,也以遗泽补官,程大昌弟程世昌,以家事自任,赠太子少师。程世昌有子程卓,廷试乙科,授扬州司户参军。官至同知枢密院事,进封休宁县开国伯。转正义大夫,守同知枢密院事退休,进封新安郡开国候。程卓有儿子程以思,从事郎监西京中岳庙。程卓的孙子程刚中,前修职监西京中岳庙,换授承务郎。
程承敬为池州学教授。他的儿子程宿,举进士,官至迪功郎、玉山县(今属江西)令。孙子程昭,饶州学教授。曾孙程全,宋末为开州团练使,驻池州。北宋徽宗宣和年间,江浙地区爆发了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也被义军攻陷,大将郭师中战死。程全率乡民守白际马金岭等处,郡守命参本县军谋,守余山。当时县令翁由打算弃印绶逃跑,程全仗剑起兵遮道请留,保守县境。知州曾孝蕴上表报告程全之力,授承节郎。靖康初年(公元1126年)程全随宗泽在卫州打败金军,升任开州团练使。后为池州驻扎御前诺军统制,左武大夫,封开国伯。后与金后作战,寡不敌众,战死。他的儿子程先,字传之。痛父死节于金,守墓不仕。陷居东山,力学好古。曾向朱熹问道。程全长孙程永正,字长卿,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任清远军承宣使、同知阀门事,带御器械;程全次孙程永奇,字次卿,从大儒朱熹学理学,人称格斋先生,因疾不仕;程全幼孙程永彰,字季卿,宋乡贡进(今属福建),召同知枢密院事。
程自诚,为乡里长者。有子程会亨,博闻强记,擅长书法。孙子程文夷,仕为承务郎。程文夷有子程酗,字怀古,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进士,历任礼部侍郎,封休宁县男。适礼部尚书,拜翰林学士知制浩,进封新安郡候,知福州,以端明殿学士、宣春大夫退休。他的五世孙程兼善。字士达,自号莜堂道人,元末红巾军起,攻陷郡城,兼善和孙普哲聚集数百勇士攻打徽城,兵败而死。年仅26岁。有子名仁发。此外,又有程应辰,以荫授忠州文学,淳佑年间转迪功郎;程若庸字达源,咸淳登进士第,为武夷书院山长,号称勿斋先生;程洙,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进士,历任贵池上元县主簿,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建康失陷,自杀殉宋。程俨,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进士,历宫保义郎、中书舍人,元朝建立,屏迹不出。
程俨有子程幸,程芋有子程嵘,世居休宁大富营。程嵘的儿子程唏尹,字整妊,号隐宰居上,少负大志,仕途坎坷。官承节郎,江西转达司干办公事。程唏尹有子程克绍。程唏尹有孙子三人,程清、程正、程仪都读书,三孙尤为聪明。
元代休宁人程伸叔与族父程若庸讲明正学,着《中庸讲义》弘扬朱学。家授紫阳书院山长,升嘉兴路海盐州教授。他的儿子程愿学,青年时游京师,进修书局修《职方氏书》,除长乐县令。又有程荣秀,字孟敷,荐授健康路明道书院山长,再调嘉兴路儒学教授,着有《景行录》、《晏瞽礼》。
休宁富溪程氏也较著名。忠壮公程灵洗始居休宁富溪,七世传至程学正,以明经起家。程学正有子程卓。程卓有子程汝硕。程汝硕有子程思礼,传其家学,程思礼的儿子程骧,字师孟,又字季龙。当时元军南下,程骤想为国家效力,改习武事。端平三年,充武学生。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登进士榜,赐武举出身,授承节郎,改差建康府侍卫马军行司同,准备差遣。转保义郎,除权中书舍人。宋灭,屏迹山林,自号松轩。程骧有三儿子。转保义郎,除权中书舍人。宋灭,屏迹山林,自号松轩。程骧有三个儿子,长子程文豹,次子程文虎,三子程文升。
休宋黎阳乡怀人里程氏有程溪翁。他的后代有程端,程端的儿子程仁,字国英,号静翁。程国英有儿子程宗,有孙子程寿童。程圄英的弟弟程佑,程佑有三子,分别叫程和、程嘉、程善。
(3)黟县:黟县人程懿娶洪氏,生程适,程适娶王氏,生程宗颜,赠显模阁直学士。宗颜娶胡氏,生程迈。程迈,字进道,北宋时人。元府三年(公元1100年)登进士乙科,补将仕郎、杭州仁和县尉,迁知衢州西安县(治今浙江衙州)。除提举江西常平,移南京提举,知道州(治今湖南道县),召为户部员外郎,除提举措置河北籴便使,直密阁,除左司员外郎,迁府太卿、起居郎,直龙图阁福建路转运使,召为太常卿兼权支部侍郎。进徽献阁直学士,知饶州。转左中奉大夫。进显漠阁直学士,累秩左中大夫,爵文安县开国子。程远赠奉议郎,他的儿子程晋之,赠太中大夫。程晋之有子程叔达,字符成,北宋黟(今属安徽)人。少年好学,至老不倦。进士及第,主持湖学。历任御史、右正言、左司谏,宣春大夫,终为华文阁直学士,新安郡开国候,食邑一千一百户,赠特进。着有《玉堂集》等。程叔达有子四人,长子程铸,国子生第二名,早卒。次子程铉、朝请郎,行将作监主簿。三子程锡。承议郎,知江州彭泽县(今属江西)事。末子程镐,早夭。
程迈的孙子程渭老,子少吕,以祖恩补登仕郎,历任池州建德(治今浙江建德县东北)令、知复州、朝散大夫,书翰清劲,自成一家。
(4)祁门:唐末程沄抗拒黄巢,为歙州兵马统帅,他的儿子仲繁守祁门、浮梁,死后葬在浮梁锦里潘村。孙子程喜始迁祁门善和。柏溪、寓岩、文溪王村,皆由善和分支。仲繁第三于今匡定居善和附近之中村、林村,今金石乡之相溪程氏,龙乡之怀沙程氏,都是他的后裔。
祁门善和人程鸣凤,字朝阳,号梧冈,宋淳右六年(公元1246年)应武举,宝枯元年(公元1253年)射策居第一。授殿前司同正将,除阁门宣赞舍人,改知德庆府(治今广东德庆县),又知南雄州(治今广东南雄县)。后卸任返乡,终于盘隐。程鸣凤有子名程美,官进武校尉。程鸣凤的侄子程克柔,任本县主簿。
程百三由歙迁开化白沙北源,百三有子二,名叫承载、承铎。承锋的第四子程碗宋代由白沙迁祁门程村。
(5)池州青阳(今属安徽): 程九万,曾任武康知县,政绩卓著。程松字冬老,登进士第,四年间,从知钱塘县至同知枢密院事,执朝政。
(6)贵溪(自今安徽贵溪西): 程惟几的先祖,五代时自歙迁住贵溪。程惟几子程光祖,孙程自强,迪功郎致仕。有三子,程楷、程凤飞、程直。程楷为象山书堂山长。程凤飞为德安府儒安府儒学教授,孙子七人,皆向学。程直早卒。
(7)浮梁(自今江西景德镇市北): 浮梁程氏本梁将军忠壮公程灵洗之后,从歙县黄敦迁浮梁的景德镇。程居吉有儿子名世显,孙子名逵,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进士及第,不愿仕宦,授徙乡里,著述不倦,号九龙先生。程逵的儿子程克俊,字符钥,宋徽宗时进开封太学,后参加进士考试,耀居甲科,初调湖州理曹,历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中奉大夫,赠银青光禄大夫,资政殿学士,爵波阳郡开国候,食邑一千七百户,他有六个儿子,长子任承事郎。浙西安抚使司干办公事,中年早逝;次子为右朝奉郎、通判漳州军事;三子程涛,任湖北路提举司干办公事;四子程洧,为右宣教郎、秀州青龙监税、六子均为承事郎。
程节字信叔,浮梁人,嘉佑年间进士。累官广西运使,帅桂府,官至宝文阁待制。着有《竹溪集》。程节的儿子程邻,字钦之,继父帅桂府,终为徽酞阁待制。程节的孙子程祁,字忠彦,也举进士,任都官员外郎。程节弟程筠,字德林,嘉佑年间进士,授县令,升任户部郎中,知真州,程筠的儿子程初,登进士第,官郎中。这一家四进士,极为荣耀。
(8)武宁:始祖程泽,宋景定年间进士,出守黄州,卒官,阴难不能旧原籍,五子卜居江西武宁县桃林。
(9)德兴:唐司徒程保守乡里,其子程勋为金紫光禄大夫、行饶州司马,兼知银山镇(今江西德兴),就在凤凰村安家落户。他的儿子彦光,任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孙子程克璋,南唐时迁居要城,再迁南溪。一直到曾孙程继侃,三世袭领镇事。经历五世之后,程庸卜居龙门之下。程庸生程敷生程绎,仕未为承节郎、江东帅干。程绎子潜,孙名克已,为从仕郎、真州六合县尉。北兵南下,战死,赠朝春郎,程克已长子达可,为承直郎、两浙运于;次子附凤,和父亲同没于阵,赠淮西节干。程达右怜悯其弟附凤没有后人,以子天球为继嗣。天球早逝,又以其弟天则次子赞翁继之。程赞翁之子程养全,字子正,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科考,赐同进士及第,授将仕郎、字国录事,迁铅山州判死在战场。程养全有子二人,长子程海宗,工举业,年十七卒、次子程岱宗,有孙子三人,长孙程祖德,继海宗,次孙程祖佑,幼孙程祖泽,曾孙四人。
程维,干符年间以金紫光禄大夫,海州盐铁使,领兵讨伐黄巢,不利,始居饶州乐平之银城,后徙新建,析地为德兴。程宏有子程汝能,字公才,以孝顺着称。程汝能有子二人,长子程晟,程晟有二子,长子程端友,次子程伯云。程汝能次子程易,有四子,分别为程端诚、端蒙、端临、端本。
程仲贤家族原居婺源凤岭,程敬迁高安镇西,再迁中市溪北,后避战乱,程仲贤有儿子程震昌。程震昌有两个儿子,长子程复心,次子程子英。程子英生子程可绍,程可绍字致和,号孝则居士。迁衢饶至德兴。程可绍有二子,长子程礼用,次子程达道,程道字彦达,人称高安处士;程达道有子程邦直。
(10)建昌(今江西南城):程文海,字鉅夫。祖辈从徽州迁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叔父飞卿为宋建昌通判,遂家建昌(治今江西南城)。程翔卿有子程孟一,早卒,程翔卿子程文海,入元授宣武将军,累迁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诏拜参知政事,固辞。命为御史中丞,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后历任显官。死后追封楚国公。程矩夫有五子,长子程大年,承德郎,抚州路金溪县尹,兼劝农事。死后同奉直大夫,江西等处儒学提举,飞骑尉,建昌县男。次子程大光。早卒。三子程大本,奉直大夫,秘书临著作郎,四子程大来。五子程大观。将仕佐郎,建昌路南源务税课吏司提领。程矩夫有孙13人。程世昌,耀奉直大夫,扬州路崇明州知州,兼劝农事,世臣进义副尉,武冈路武冈县主簿。程世延,国子生。程世忠、程世京,应春翰林文字,承务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程矩夫还有孙程世良、世师、世郢、世德、世宏、世禄、世哲、世泽、程鉅夫曾孙18人(程嗣光、嗣英、嗣禄、嗣义、嗣原为国子生。其余还有嗣远、嗣淳、嗣真、嗣德、嗣晋、嗣城、嗣肃、嗣阳、嗣良、嗣畏、嗣揆、嗣贤、嗣应)。
(11)开化(今属浙江):程俱的十世祖,由新安歙县迁居开化北原。程俱的曾祖父是程伯照,赠光禄卿。程俱的祖父程迪,以尚书都官郎中至仕。程迪的父亲程天民,瀛州以防御推官,信州贵溪县远,赠宣奉大夫。程俱字致道,左中大夫,微猷阁待制,新安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赠左通春大夫。有子一人,名程行敏,右承务郎监潭州南岳庙。程天民,北宋开化(今属浙江人)。自幼聪慧,日诵数千言,作文操笔立就。宋太宗雍熙年间考中进士;官至太学博士。他的弟弟宿举,端拱初年(公元988年)考中状元,官做到职方员外郎。
(12)衢州: 宋元之际,程子端任衢州路教授,遂由开化白沙界迁居衢州霸安县中河之小龟峰。
(13)武义: 程元谭三十世孙思政,五代后周时由歙县潜川迁金华府治,其子高州,宋初由金华再迁武义蟠龙。
(14)慈溪(治今浙江宁波市西北): 程士龙字应辰,登进士第,历任名容(今属江苏)主簿、知仙居县、临江军。后进京为国子丞,迁右曹郎。改知抚州。元代庆元(治今浙江宁波市)人程端礼,字敬叔,拜史蒙卿为师,传朱氏明体适用之学,为衢灿路儒学教授。其弟程端学,字时叔。通《春秋》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登进士第,任国子监助教,辽太常博士。
(15)庆元鄞县(治今浙江宁波):程珍,唐代从都阳迁浙江鄞县。后有程振父,为承务郎,平江府百万仓司门。程振父有子程在孙,为通直郎,知平江府、常熟县事。程在孙有子程立,乡贡进士,赠从仕郎,郊把署丞。程立有二子。长子程端礼,字敬叔,号畏斋。为广德的建平,池州的建德两县儒学教谕。历信州的稼轩,建康的江东两守山长,授铅山州儒学学正。以将仕佐郎、台州路儒学教授退休。程端礼有子程衍。程衍有子程循礼。
程端学,字时叔,号积斋。会试中高等榜,任国子助教。着有《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程端学有子四人,长子程复,为江浙行省理问所知事。次子程徐,由翰林从事,拜监察御史,升本台都事。三子程赉,国子生。四子程卫,林州书院山长。程端学有孙子四人,长孙程孚,国学生。次孙程次,鄞县教谕。三孙程谦,四孙程诚。程端学曾孙二人,程祖伊、程祖幼。
程立信曾祖新安人,五代时为吴越营田使。程立信纯孝笃行。有子三人,长子程师愈,次子程师旦,三子程师孟。官太常博士,知南康军(自今江西星子县),程立信的儿子落户于苏州。程立信有孙17人。
(16)析津程氏:辽析津(今北京大兴)人程冀,仕辽任广德军节度使,他有六子,父子七人皆耀科第,成为士族,人称这一家族为“程一举”。他的次子程四穆为辽祟义军节度使。四穆季子中进士甲科,任金殿中丞,历尚书都官员外郎、翰林侍制,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为横海军节度使,移彰德军节度使。
(17)东胜程氏:东胜程氏原为河南洛阳人。北魏时以豪右迁徙云中,遂在东胜州定居。金代有程鼎(一作鼎臣)、程震兄弟参加进士考试,均及第。程震仕金,以有才能着称。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经童出身,补将作侍郎,拔三纲榜词,赋进士乙科,授偃师主簿,为尚书令史,兴定初年(公元1217年),任陈留县(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令,治绩为河南第一,沼拜监察御史,台纲大振。因弹劾皇子荆王,并指斥皇帝不能正家被罢官。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病死开封家中,葬金昌府芝田县(今属河南巩义)官庄里。
元代又有程恒,历任沿边监榷规运使、解州盐使。他的儿子程思廉,任枢密院监印、平章政事,监察御史,迁河北河南道按察副使。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为云南行御史台御史中亟,成宗即位,除河南山西廉访使。
蔚州灵仙(治今河北蔚县)人程辉,金熙宗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进士,累迁户部尚书。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拜参加政事,后以知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事退休。
(18)眉州眉山: 程仁霸,任录事参军,能辩疑案。他的女儿嫁苏老泉为妻,苏老泉的女儿又嫁程之才。程仁霸的孙子程之元知楚州,有政绩;程之邵,历知泗州(今江苏吁胎县西北)、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郑州,徽宗时耀显漠阁待制摄径原帅事,屯兵行边。程懿叔、程德儒,都是苏东坡的表弟。程懿叔有子程唐,官至宝文阁学士。苏东坡称:“君家兄弟真连氨门十朱轮家万石。”
北宋灭亡后,高宗赵构南渡,偏安杭州,中原程氏多随之南迁。程颖的长子程端懿南迁后仕于吴门(今江功吴县),并在此安家落户,形成吴县程氏支派。程颐的长子程端中,南渡后知六安军,金兵南下,以身殉职;次子程端辅携子出污泥而不染居金城(今江苏句容);三子程端彦,迁居池州(今安徽贵池),开池州程氏一派。
南宋绍兴年间,河南洛阳人程佑之避地流寓桂林,死后就葬于当地,子孙就在当地居住,广西地区也开始有程姓人分布。应天宁陵(今属河南)人程迥也带领家属迁往绍兴余姚(今属浙江)开浙东程氏一派。
[backcolor=#6633CC]元代国家再次统一,社会又相对安定。程颐的九世孙程德用,又从池州复归业洛阳,守先祖坟茔。他的子孙后来又分迁豫东的太康、夏邑和鲁西南的菏泽、单县等地。元朝在今贵州省贵阳设置小程番长官司。明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番长程受孙归附明王朝。可见在元代,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已有程姓。
此外,宋元时期程姓先民继续向边远地区迁徙。如应天宁陵(今属河南)人程调,本家住沙随,靖康之乱时迁到绍兴余姚(今属浙江);河南人程佑之,南宋绍兴年间迁居桂林,开广西程支派。
16、明清时期的分布----(资料来源:程有为)
明清时期程姓的迁徙更为频繁。在中国北方,有政府组织的山西百姓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迁徙,人称“洪洞移民”;在南方,有湖南、湖北民众向四川的迁徙,人称“湖广填四川”。在这些有组织的移民,不乏程姓居民。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程姓居民,由于种种原因,离开故土,到异地建立家园,谋求发展。当时程姓先民的主要流向,一是河南西部程姓和山西程姓先民东下河南东部、河北、山东,一是安徽徽州程姓东下江浙,西上江西、湖北、湖南以至四川。到清代后期,程姓在全国各地已有广泛的分布,奠定了近现代程姓民众分布格局的基础。
明清时期,在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许多地域性的派系。在程姓人口较多的省份,如河南、安徽、山东等省,派系的划分多达数十个。山西、湖北、浙江、江苏、河北等省也有一二十个。
(1)世袭五经博士的河南嵩县程氏
北宋末年,河南洛阳被金兵攻陷,河南程颢、程颐家族随宋高宗南迁,在池州安家落户。没有南迁的也四散于北方各地。到了元代,程颐的九世孙程德用,字怀庆,官至吏部尚书,复业河南,守先祖墓庐。在洛阳城北乡右故村下户,后迁驾庄。他有三个儿子。长子程光祖,元泰定帝时进士,任江西贵溪县知县,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为太康县教谕。他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明远、次子明义、三子振、四子干、五子坤。明远主亦为太康县教谕,振为贡生,干为附贡,叶落归根,死后葬洛阳祖莹;次子程绍祖,元惠宗时进士,任徽州知府。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举家迁山东单县程溜村。有七子,长子程琨,生员。孙子程永清,进士出身任青州知府;三子程敬祖,明初进士及第,任广东按察使司,去世后葬河南夏邑程大庄。他有两个儿子 :长子程良,聪明特达,通晓经学,尤精律历,明洪武年间任浙江按察使金司,退休返回家乡。次子程伦,迁居陕西顺化县。程良有五个儿子,分别是仕洪、仕源、仕让、仕谦和仕谋。仕洪南迁池州,仕源仍住夏邑程大庄,仕让迁河南偃师,仕谦传二世迁河南永宁(今洛宁),仕谋的儿子朝宾迁大名府澶郡(今河南淄阳西)。住源进士及第,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子中,次子子海,三子子俊。明宣宗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程子中迁居程颐的故里守祠。明清时期,河南伊洛地区程氏继续显贵,程颢、程颐兄弟受到的尊宠不亚于南宋和元代。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有司秦皇帝旨意,推访程子中为二程夫子十三世孙,令其为二程守祠墓,死后葬嵩县二程故里坟莹,称为明清时代河南嵩县程氏的始祖。程子中有四子,长子彦彰,次子彦彬,三子彦文,四子彦质。程彦彰有两个儿子,长子思聪,次子思温。程思聪生有三子:长子程克仁,景泰元年(公元1455年)奉沼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着为令典;次子程克能,迁居洛阳程庄;三子名克政。程思温字习之,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任礼部员外部,随 明英宗北征,是年八月在孤儿岭遇难。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克宽,中子名克纪,少子名克智。程彦彬生有三子:长子程思明,为庠生,迁居河南孟县田寺;次子程思忠,有子名克宏;三子程居敬,生子二子,依次为克礼、克借,程彦文有子思恭,有孙子克义、克林。程彦质有子思孝,有孙子克营、克德。五经博士程克仁去世后,他的长子程继祖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袭五经博士职,呈请朝廷,拨给田土,修理祠墓,免除丁役,改民籍为贤籍,承为令典。次子程继迁居山东省巨野县程楼,三了程继载,迁居河南登封县程窑。程继祖有三子:长子名世有,次子名世贤,三子名世宠。程继祖逝世后,程世有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袭五经博士职。程世有仅有一子,名心传。庄重寡言,为乡里称誉,嘉靖二十五年袭博士职。程心传也只有一个儿子,名宗孟,字仰川,嘉靖二十九年袭博士职,曾主持修茸祠堂,续修家谱,立义仓,置学围。程宗孟无子,以堂弟宗思的儿子程佳胤为继子。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程佳胤袭博士职。他也元无子嗣,取堂弟程佳正的儿子接明为后继。堂弟程佳作于万历二十九年袭博士职,也无传人。程接明有一子名起源,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赴京师袭职,尚未授命,在京病故。他的儿子程延祀,字永思,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由御史傅世舟奏请,袭博士职,曾续修家谱。程延祀有三子,长子名,次子名伟,三子名佩。程做康熙五十一年袭博士职。他有六子,依次为续洛、志洛、淑洛、绍洛、振洛和宽洛。长子程续洛没有袭职。他的儿子程圭璋,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袭博士职。程圭璋生二子。长子名敬铭,痒生,早卒,未能袭职;次子名体铭。敬铭的儿子毓培,也未袭职。程毓培有两个儿子,长子名秀实,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袭博士职,次子名秀法。程秀实有一子名广德,道光二十九年袭博士职,有子病故。经抚宪大人批令,由远兴承继。程远兴尚示袭职,病故。取堂弟远永的长子相祖继承。民国袁世凯当政时,改为奉祀官。程颢从七世孙程幼学以后,十四世无传人。明崇帧六年(公元1633年),巡按李白宣奏准朝廷,以程伊川二十二孙程接道继明道后,袭五经博士,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到嵩县,遇于大忠乱兵,极力抗拒,死于兵燹。程思温的少子克智生二子:长子名继善,次子名继渊。程继善有一子,名世真。他有三个儿子,依次为心诚、心虔、心巧。程心巧字汝智,也有子三人,分别为宗脉、宗昌、宗周。程宗昌字德征,库生。明末避乱河朔。乱定,返回乡里,修祠墓。康熙八年御史傅世舟奏准,以宗昌继明道后,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程宗昌子佳瑶,字鲁玉,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袭博士职,曾修家谱、故里志。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名举,字干卿,11岁人库校,康熙四十一年袭博士职,善诗赋;次子名式,字干朝,由库生捐州同。程举子周锡,字宪阳,康熙五十二年袭博士职,合族人修祠堂。他有五个儿子:长子程汉,字楚池,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袭博士职;次子程澎,字禹液,三子程涛,字巨波;四子程淦,字长源;五子程询,字允夫,勤学好问,善书能诗。程汉有三子:长子名奉箴,字景四,乾隆四十年袭博士职,随皇帝赴曲阜祭孔夫子,又临辟雍听讲,赐朝服;次子名佩箴,字敬四,库生;少子名守箴,字与四。程奉箴有一子名玉玺,又名楷,因生病未袭职。他有二子:长子应斗,次子定国。程应斗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袭博士职,呈请抚宪程祖洛重修祠堂,置买土地,作为祠产。他有三子:长子程重熙,未袭博士职;次子程重恩,咸丰七年守祠遇难;三子名重华。程重熙有子二人:长子星昂,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袭博士职;次子星魁,过继给叔父重华为后嗣。程星昂无子,以堂弟景次子步月为继嗣。程步月,字桂轩,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为博士,曾修家谱。有子二人,一名治国,一名建国。二程十六世孙程克仁为五经博士,此后世代因袭,一直到清末。始建于元代初年的“两程祠”,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扩建。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又在祠东二里建“两程故里”坊,沼令春秋两秋举行祭扫盛典。清康熙皇帝为两程祠书写“学达性天”匾额,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又分别书写“希踪颜孟”和“伊洛渊源”匾额。乾隆皇帝曾派宫御察二程夫子,光绪皇帝曾派官访谒两程祠。这对程姓而言,自然是十分荣耀的事。河南嵩县的程氏家谱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程宗教孟首撰,清代屡有续修。
南宋、元代以后,二程的社会地位不断升高。仁宗皇庆年(公元1313年)在国子监建崇文阁,又以程颐、程颢等十人“从祖孔庭”。明代宗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沼令两程词春秋用猪、羊条把,翰林院撰祭文,有司拨门子四人常用看守,并颁祭文。又沼两程祠以颜子(即颜渊)例修建,规制比于阙里,前后殿庆斋室等到房共60余间,祭文称颂两程“阊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沼令二程后裔流寓他方者,除正额外,杂派差谣,概行豁免。九年,以二程嫡孙程宗昌、程延祀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二十五年,将二程进儒为贤,位列孔子及门之下、汉唐诸儒之上。次年,康熙皇帝又赐给两程洞“学达性天”匾额。四十一年,经朝臣议论,每年给条银40两,支给门子二名。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皇帝派使臣御祭二程,祭文称他们“道光丰石,功着遗经”,“学本诚明,性方成大”,是百世的“真儒”不口“哲人”。先后拨给祭田60顷90亩,又让程颐的二十五孙五经博士程奉箴随驾到曲阜,特派礼亲王访遏两程祠,并赐予“伊洛渊源”和“希踪颜孟”两块匾额。总之,从南宋到清朝的封建统治者都给予二程很高的荣誉和褒奖。因为二人的理学倡导封建礼教,强化伦理政治,适应了统治阶级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需要,成为一种官方哲学,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近千年中,在思想领域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对南亚一些国家也产生了不少政治影响。
由于二程贡献巨大,地位显赫,他们的故乡伊洛地区程姓就将二人以前的世系称为上世系,而把二人作为下世系的始祖,伊洛地区程姓遂成为河南程姓的正宗。全国各地的程姓也因有他们而感到荣耀。
明清时期除了洛阳嵩县程氏之外,还有不少程姓家族分布在河南省的其它地区,形成许多支派。
河南省程氏派系最多。洛阳护驾庄派,孝村派(伊川)程庄派,杨装电派,斥家寨派,龙门黄栋庄派,城内天门桥派。嵩县陆浑派,程村派偃师缑氏山派、周家寨派、石家庄派。孟津旧县派、西乡那沟派。永宁大原派、永宁派。宜阳韩城派。新安皇女院派。陕州会兴镇派、灵宝沟东派,卢氏刘水派。登封南乡程备派、程树派、登封派。中牟西乡派。荣泽西乡程庄派、汜水派、济邑程湾派、汜水南乡派、荣泽派。巩县派。密县乐乡大营派、程家村派。济源金派、南城派、龙潭沟派、王屋镇北、张村派、济邑南乡罗圪套派、济邑西南备派。孟县需内派、四家派、龙宿派、孟邑城东田寺派。河内尚乡派(沁阳)、金城派、北乡棉树庄派。修武派、辉县派、延津派、滑县派、长垣官桥营派、封丘东乡派。兰阳北乡枣茨营派、城内派、土山村派、祥符派、洧川西乡派,尉氏派。禹州西乡派、程村派、郊县派,宝丰西乡石灰窑派,鲁山程村派。唐县派,裕州城西派,朗庄店派,邓州派。上蔡派,鄙陵北乡派。光州商城派,商城城内派。太康琅岗程桥派,睢州派,宁陵派,夏邑派。
商城县吴河乡程祠堂程氏家族,明初由湖北孝感迁此,程训明万历年间进士,曾任陕西周至知县。程国仁,字济棠,号鹤椎,河南商城人,乾隆已未进士,宫至贵州巡抚,卒珩道光甲申年。
太康县也有程姓居住。该县档案馆存有《河南太康程氏族谱》此地有下程氏家族。
汝阳县档案馆藏有《河南汝阳程氏先贤支谱》,说明该县也有程氏家族。
鲁山县早在元末就有程姓居住。程端中的后裔程九公之妻聂氏和儿子从河南避乱北上在鲁山县城东周家坊定居,改称程村。子孙繁衍,斩布鲁山各地。明嘉靖年间有家谱。鲁阳镇人程毓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拨贡。辛集乡程村程氏,明初由山西洪木一同迁此,建村。
(2)其它北方程氏
★·河北程氏
休宁陪郭人程吉辅的长子程社寿,字子龄,洪武年间因故成边,成沁州、卫辉、桂林、沈阳、因诖误落户河间(今属河北)。长孙程信字彦实,历太仆卿、刑部兵部侍郎,进兼大理寺卿。卒赠太子少保,溢号襄毅。长曾孙程敏政,字克勤,成化年间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历礼部枯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死后赠礼部尚书。
程芳,字箕山,号岸肪,北平(今北京)人,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进士,善画山水,说明早在清初,北平有程姓人家。
★·山西
明清时期山西程氏为16派,就是蒲州派,榆次派,大谷派,清源派,万泉派,疑州派,阳城孔寨派,阳城魏家湾派,泽州派,谋城派,太平派,汾州派,汉水派,乐平派,泽州西黄头派,临晋派。
程正已,字道先,长治人,为金御史巡抚保定,为魏忠所不容,夺官遣成。崇帧初年东山再起,任兵部侍郎。程康庄,字坦如,号昆仓,山西武乡人,大司空凤庵之孙,官镇江通判,迁耀州知州,有《日课堂集》。
★·山东
山东程氏形成40多派,即瞢州有城内派、程楼派、魏湾西派;济宁有济宁州派、济邑西乡现姚派,单县有程程派、黄顺堤派,瞢县有县城派、东南程楼派、程楼派、北十五里红庙派、县城北程河派,金乡县有正两大楼派、仇岗派、成武县有东南程家堂派、巨野县有正南程家小楼派,菏泽县的程姓派系最多,有城里派、张和庄派、北朱庄派、万干集派、西北程庄派、立本电派、东程海派、马岭岗镇派、车集派、需北秦北秦庄派、东程庄派、兰家口派12派。定陶有顺河集派、西北刘楼派。东明有东明派、程寨派。成武有田集黎庙派,丁姚县有东关派。此外,还有嘉样派、东平派、世野派。禹城有《禹城程氏族谱》,当地自有明代以来一直有程姓家族居住。庆云县原属河北,后归山东。该县有《河北省庆云县程氏族谱》,表时当地有程姓家族居住。明永乐年间,程榜从枣强迁居庆云城西十里的波程家,又移居于商津南岸,名程家庄。
德州有程瑶,曾任江西布政使,又有程先贞,字正夫,官工部郎中。可见,德州也是程姓族居之地。程颐七世孙程枢,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河南迁居山江登州莱阳天井山,子孙繁衍,形成莱阳天井山程氏家族。
★·陕西
陕西程氏有:长安城内派、高南县派、长安派、韩城派、顺化派。程济,朝邑(治今陕西大荔县东南)人。
★·甘肃
清,臬兰(治今甘肃兰州)人程锟,乾隆四十六年,撒拉之变,出征阵亡。
清程朝锋,镇番(治今甘肃民勤县)监生,同治五年,回民峰至,率弟、侄、孙力战而死。
★·宁夏
明程景云,宁夏人,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进士,为御史,有记载。
★·兴旺发达的徽州程氏
明清时期的徽州府即前代的新安郡,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辖绩溪、歙县、休宁、露县、祁门、婪源(今属江西省)。徽州山清水秀,有举世闻名的黄山。文人墨客苏大的《徽州》诗写道:
山绕清溪水饶城,白云碧峰画难戍。
日斜猛虎峰头皮,雨歇游龟镜里行。
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居民一半依山食,不事牛犁用火耕。
徽州人除务农外,经商的风气甚盛。徽州商人在明清两代全国的诸商帮中占有重要地位。徽州人文荟奉,有“东南邹鲁”的美名,以文物之邦蜚声中外。社州也是明清宗族社会比较发达的地区,程姓和汪姓为徽州数一数二的大族。程姓在徽州的分布非常密集,且人才济济,影响很大。分成数十个派系。程氏在家族最盛,同源异派析之四十有八。
安徽有灵壁派,六安州派,毫州派,休宁派,祁门派,祁门程村派,责池程渊派,池州派,款县派。清阳高垣派,南陵程家陇派,泾县百花派,宣州宁国派,祁门善和派、离岩派、方林派、柏溪派。
★·休宁
休宁县程氏据家谱记载,有汴源西山、会里、上瑶干、溪头、中泽、金川、姚干、琳溪、长陇诸派。修有家谱的程姓家族有陪郭程氏、率日程氏、程垄程氏、汉口程氏、语田程氏、语溪程氏泰塘程氏、苏溪程氏、苏田程氏、茅坦程氏、劳干程氏、古城程氏、山斗程氏、黎阳程氏、闵川程氏、榆村程氏等。
该县有修于明成化年间的《新安天溪程语文翰》、《新安休宁程氏族志》等数十部存世,充分说明,休宁程氏众人多,极为兴盛。其中陪郭程氏、率日程氏、汉口程氏、山斗程氏、最为有名。
休宁程氏中出现了不少知名家族。程荣秀,在元代为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他的儿子程文贵,任饶州路德兴县铜冶场提领。孙程社,至正末年,荐为承奉班都知。程社有二子,长子程吉辅有子三人:长子程杜寿,字子龄,因故成边,成沁州、卫辉、桂林、沈阳,后住河间,赠兵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次子程元泰,福建尤溪典史;三子程道宗。程吉辅有孙子五人,长孙程晟,赠吏科给事中,亚中大夫,太仆寺卿。其余分别是程斌、程昱、程宣、程旭。程吉辅曾孙八人。长曾孙程信,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进士,历宫中外,为当时名臣,赠太子少保,溢号襄毅。次曾孙程佲,沈阳中电卫指挥金事。其余分别是程伦、程俭、程伟、程俊、程杰、蚕箸适敏哲、敏庸、敏宏、敏才、敏坚、敏导。程社次子程国胜,元末和同乡俞茂、婺源人汪同等团结乡兵,御除寇乱。明军功下徽州,以程国胜守婺源,署总管府先锋,因功迁管军总管。后晋升为领军先锋,领率亲兵宿卫明太祖朱元璋,为账前管军上万户,在与陈友谅作战中死去,追封安定伯,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加封安定侯,溢号忠愍。
唐代程水云从歌县黄墩迁休宁汊川瓜股绵延,家族益大。有程洙,南宋淳佑年间进士,历贵池、上元二县主簿,守节而死。儿子程彻,任国谕生,孙子二人,一为程茂,一为程齐,都是纯儒。程齐的儿子程月盈,孙子程阐,曾孙子程相,三代谨传家学。程相的儿子程玩,字叔润,号韫斋,自幼聪敏勤学,旁通地理、星历、卜筮之术,名闻府县。曾花费九年时间,编全谱60卷。晚年闭门谢事。自号悟易老人。有三个儿子,长子名世龙,次子名世美,三子名世充。
★·歙县
歙县和休宁都是程姓分布非常密集的地方。本县程氏有富登派、外乳坑派、程村派、罗田上市派、茹田派、他源派、飞龙坑派、临河派、芝黄派、石岭派,呈坎派、南塘派、黄礅右塘派、外右塘派等。
歙县为徽州的治所。歙县程氏家族修了不少涵盖全徽州乃至全国程氏的统宗谱。例如《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新安程氏统宗列派迁徙注脚篡》、《新安程氏统宗迁徙注脚纂》、《新安程氏统宗补正图纂》、《新安程氏统宗补正图纂大成》等。能够修纂这些谱牒,充分反映了歙县程氏家族的实力和影响的巨大。
歙县程氏也修纂了本县各支派的谱牒。如率东、长原托山、槐塘、岩镇、罗祁、富溪、大程村、牌镇、梧田、荷池、岑山、北门等地均修有程氏支谱。
明清时期歙县的著名家族颇多。例如,程三益有子程雷甫。程雷甫又有子六人,长子程德,字顺道,赠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程德有子八人,长子程仲仁赠中宪大夫,大理寺左不卿,加赠右副都御史。其余依次为程仲义、程仲智、程仲信、程仲友、程仲文、程仲武。孙了24人,长孙程富,字好礼,年十三人郡痒为弟子员,读书过目成诵,落笔文采横溢。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以《春秋》中乡试,毕业成均学,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巡察广东,回京,升大理寺左少卿,后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出镇张掖。升左金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其余诸孙依次是彦通、彦民、学可、学进、彦器、彦杰、彦举、彦鹏、彦初、彦贤、彦能、志学。志学由乡贡进士任阳令。不家彦清、彦荣、彦升、彦祥、彦昭、允恭、允剑、允让、文彬、文耀,均努力学习。程顺道有曾孙53人,后嗣极盛。
程延坚始迁槐塘,自大圭以后则分九门十三派。槐塘人程孟,字文贵,号槐濒,南宋丞相程元凤六世孙。隐居不仕,着书修谱。他有子三人,依次为景岭、景山、景微。孙子五人,名叫琬、斌、琥、琮、宝,均能读祖遗书。程富有子二人,长子程镛,授新安卫,世袭百户;次子监。孙子三人:障、硅、珍。程熙,举乡贡,授福建汀州府同知。又有程君房,着有《程氏墨苑》12卷。
★·祁门
户部尚书程仲繁,居饶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他的二子程令匡迁到祁门的善和。后代繁衍形成了善和程氏家族。修纂有《祁门善和程氏谱》等。善和程氏中有承海派,又有仁山门。
善和程氏中的著名家族不少。例如程仕荣,生子程德坚,有孙子程汝辑。程如辑的二子程新春,字景华,号窦山翁。程新春有子五人,分别程盛、程显、程达、程懋、程让。有孙子16人,分别名泰、贯、通、容、密、复、宪、宿、宣、文、云、迪、腾、循、粟、度。程弥寿,字德坚,祁门善和人。明初随军下江西有功,授行枢密分院都事,捍御景德镇,辞不就职,终老于家,有诗集《仁山遗稿》。程泰的高祖程德坚,明初以行枢密院都事,守景德镇。曾祖程汝揖,祖父程景华,都没有做官。父亲程显,乡贡进士,官至府长史,进朝列大夫。程泰字用元,初学《春秋》,旁通诸经史,领南钱乡荐,景泰年间考中进士,历任郎中,升任广西右参政,平定安南疆土,进位布政使。他有四子,长子程昂,医学训科;次子程旦,攻举子业;第三子程杲,儒学生,幼子程昌。孙子三人,长孙程博,次孙程栓,三孙程蝗。程宏,字毅夫,通《春秋》,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进士,选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历广东按察司副使。程藏,字时言,正德年间进士,巡按广东,政绩卓著。
★·绩溪
绩溪县程氏分为程里、仁里、璜上、大谷等几个家族。
绩溪人程平,字德正,平生以儒学为业。他有子二人。长子程以忠,洪武年间,举知潮州程乡(今广东梅州)知县,有子程泰。次子程以诚,以孝顺闻名。他的儿子程通,动必尊礼,好学不倦,洪武年间,贡入大学。以尚书举应天府乡试,摆为第一,授辽王府纪善,进左长史。历官锦衣指挥使,备顾问。因言事得罪而死,家人戌边。有异母弟程彦迪。族弟程以忠,任河南永宁县(今河南洛宁)令,转潮州程乡县令。
桐城也是程姓族居之地。由婺源迁皖桐的始祖是程应雷(寿二)、应经(子和)、仁高(德二)和应宰等人,始辟草莱,建设家园。他们的后嗣散处于小龙湾黄村某、青庙堂、缪家山等处。谱碟表明,桐城程氏有崇箴堂、存子堂、伊洛堂等支派,曲水村有程氏家族居住。
怀宁县程氏有四箴堂、敦睦堂等支系。程文义,明初由豫章迁怀邑,外居大洼。大洼村也有程氏。旌德县也聚集着许多程氏家族,分为五门。安庆程氏以大成宗为盛,屡修诺碟。泾县有《径川秦峰程氏宗谱》,表明该县秦峰有程姓家族居住。
(3)其它南方程氏
★·江西
江西省和安徽徽州毗邻。徽州程氏早在唐代就在江西东北部居住,并逐渐播迁到其它地区。明清时期江西省形成了几十个程姓支派。据不完全统计,有南昌派,乐平县有河冲派、官镇派、石城派、铁炉派、神前派、牌楼冈派、雁塔派、程冲派、溪头派、谷口派、万年县有程源派、上程派、潴陂派、椒程派、石镇派、杨桥派、礼冲派、贵溪县有三丫桥派、河上溪派、婺源县有龙陂派、沙阳派、符竹派、新溪派、俘梁县有景德镇派、上程派、华山派、许宝充派、燕窝派、大屋派七阳县有丁家坪派,上饶县有东田派。
婺源在明清时期属于徽州,后划归江西。是程姓居民分布最为密集的县份之一。婺源程氏修纂了许多谱牒。这些家谱表明,腆川、黄潭、韩溪、龙山等地均有程氏家族居住。程夏,明代由婺源渔潭迁至龙溪安家落户。婺源人程学金,字式如,官户部主事,着《金石纪闻》。程文德,字舜敷,号松溪,嘉靖八年(公元1592年)进士,官侍郎,谥文简。
德兴程氏有四个支派。新建人程采,字憩棠,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进士,道光年间荐耀山东按察使,十六年(公元1836年)授安徽布政使司,旋授安徽安徽巡抚。二十三年,调浙江巡抚,未赴卒于。程采,字晴峰,嘉庆进士,初耀江南道监察御史,陈奏得大体,历官至云贵总督调湖广总督。适逢广西事逼近楚界,采赴湖南防堵,奏请驻兵岳州(今湖南岳阳),上司不许。武昌失陷,以病离职。
上饶有《上饶东田程氏世谱》,是东田程氏的家谱。程王禹,字伯寓饶州浮梁人。清嘉庆年间,程显堂从福建汀州迁到宁冈上山田,子孙繁衍,形成宁冈上山田派。
★·浙江
浙江程氏可考的支派有杭州派、常山沂泊洛派、严前派、开化蔗溪派、西兴派、玉田派、马金派,衢州西安派,太平虎林派,淳安西阳派等。
常山县新昌乡岩前村有《傅岩程氏宗同类谱》,当地有程氏居往,临海县博物馆藏有《石塘程氏家谱》,记载该县石堂有程氏家族生活。
元末生民涂炭,程举一携家带口,由豫章鄱阳(今江西波阳)避乱皖城,见桐乡县西的丁家冲水秀山清,风淳俗厚,可以保后世滋大,遂迁其地。后分为丁家冲程氏与冯头山程氏。程颐的十一世孙程庆四,元末徽州婺源迁居江西都阳湖瓦屑坝,明初又移民到桐西瓦庄坂圾。明末程王二姓就迁永康(今属浙江)城内,永康也有程氏居住。
乌程自秦朝以来就有程姓居住。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程庆余,字心斋,又字善夫,少就教于同郡戴药先生门下,过目成诵,年龄稍长,博览经史子集四部书,究心文字、金石之学、兼综天象、地形、乐律、书数。以教书、卖文自给,生平著述甚富,同治元年(1862年)湖州(今属浙江)失陷,赴水死,时年43岁。
崇德县(治今浙江桐乡县西南)人程德刚是宋儒程颐的后代。他有子程本立,字原道。程徐字仲能,元代名儒程端学之子,洪武二年从北平到南京,授兵部侍郎,三年后升为尚书。该县也有程姓人群。
嘉善(今属浙江)人,程其艺,字文六,库生,着有《光霁楼稿》。山阴人(今绍兴)程登泰,字鲁生,向荆山弟子,学习废寝忘餐,有人劝他注意身体,则曰:“死命耳以学死不愈于徒死乎!”29岁病死。这两县都有程姓家族。
★·江苏
江苏程氏分布相当广泛,支派众多,在各地如星罗棋布,以苏州、南京等地最为集中。吴门派和建康派最为著名。
苏州地区程姓族众人多,多由安徽徽州迁来。例如程场,明代由休宁苏溪迁居苏州府城。程君勉,由镇(江)来吴(苏州)。苏州程氏修纂有许多家谱。吴县人程焕有子程连,有孙子程安,均不仕。程安有子程实,字以道,善于治家,有子三人,分别程德龙、德思、德良。有孙九人,曾孙九人。程于行,吴下名士,好词翰金石之学。程际盛,字焕若,号东野,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进士,官督察御史,有《稻香楼集》。
宜兴也有程氏家族:程元谭五十六世孙可奖,明万历年间由婺源溪头迁居宜兴和桥,程必庆也在明代由婺源迁居宜兴和桥,一家百口。
阳的程氏家族修有《溧阳程氏宗谱》。
丹徒程氏有《程氏迁吴支谱》。程梦湘字荆南,江南丹徒(今江苏镇江)人;贡生,宫清泉知县,有《松寥山馆诗钞》。
丰县孙娄乡孙娄村有《程氏族谱》,表明当时有程氏家族居住。
程元谭的五十四世孙程口,清康熙年间由歙县黄墩迁居江阴青阳镇,后代繁衍成当地的程姓家族。
程迁护明代避兵祸,由休宁率口迁居泰兴程家庄,旋再行丙家甲。于是泰兴县隔壁有了程氏家族。
昆山有程氏家族。清朝初年,程民则从安徽休宁迁江苏昆山,有子名秋士,孙子名孝先,曾孙名启敖,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
无锡也有程氏家族。清康熙年间,程午由休宁三斗村行无锡东亭镇。后世瓜繁衍,形成无锡程氏家族。
明代程国钊为了生计,由安徽迁到江苏镇江,子孙繁衍。虽然清康熙年间程君勉又由镇江迁居吴县,但是更多的人留在镇江。
南京自三国时期以来,就有程姓家族居住。程国祥,字仲若,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程邑,字幼洪,一字翼苍,休宁人,上元籍,官庶吉士,改国子监助教,有《介轩集》、《花圃诗》。
吴江有程氏家族。吴江人程拜宪,字穆甫,晚年又号拙存居士,嘉庆七年(公元1820年)进士,官至鸿胪寺少卿,官御史,后为鸿胪卿,职位显赫。
仪片也有程氏居住。例如程庆燕,字又庭,为文不趋慕于时,劳神苦思,好为举世不知之事,30岁始入县学,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随父死难。
江宁人程延柞,字启生,号绵庄,少好学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书无不读,年十四作《松赋》7000余言,弱冠补诺生,乾隆年间两次召度不第,初究心经学外,有诗文30卷传世。表明当地有程氏家庭。
常熟县有程序,又有程宗,字原,官至御史大夫曾视师云南。二人为常熟程氏家族中的著名人士。
★·江南江都(今江苏扬州)
也有程氏家族。江都人程梦星,字伍桥,又字午桥,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进士,官编修,有《令有堂集》。
★·上海
松江县(今属上海)也有程氏居住。程宴,清初由新安休宁东乡浯田村,迁居华江娄县泗泾镇,后来发展成松江程氏家族。
★·广东
明清时期广东程氏集中分布在梅州和香山、南海一带地方。梅州程氏兴于隋唐,后世不断繁衍,形成大族。逐渐分布到惠州、潮州、嘉应州、广州等地。
梅州附近的程乡、平远、长乐等县有程氏祠堂存在,族众人多。香山县后改为中山县,有《中山南朗程氏族谱》。又有《南茛程氏宗谱》,至迟在元代,这里就有程氏家族居住,明清时期成为巨族。南海县有《大同程氏族谱》,该县也有程氏家族。程可则,广东南海人。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会试第一,官至知府,着有《海日堂集》,和渔洋、荔裳、愚山、西樵、苕文及沈绎堂、曹顾底等称“海内八家”。★·广西
广西永康县(自今广西扶绥县西北)有程氏家族。程粹,字养之,永康县学诸生,从王守仁学,在五峰书院讲学。有子程正谊,历顺天府,又在五峰书院讲学。另有程文德,字舜敷,亦为永康人。嘉靖年间进士,供事西苑,后回乡聚徒讲学,溢号文恭。
★·湖北省
湖北也是程姓分布的大省之一。湖北程氏多由徽州迁来。以黄冈、孝感、武昌等地为多。
武昌程氏修有《江夏程氏宗谱四卷》。武昌修贤里有程氏家族。程廷爵从徽州休宁,明初迁武昌而隶江夏,依塔林山开基。程封,字伯建,湖广江夏人,工诗。
云梦县程氏修纂有《程氏支谱》,清代云梦也有程姓人群居住。程德良字凝之,号云连,云梦人,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崇信县知县。
通山县程氏的始祖是程泽,原为徽州人,以进士出守黄州(今湖北黄冈)死在任上。五子阴难不得归籍,四子都迁居湖北通山柳林,发展为一大家族。
程钟灵,孝感人,为眀朝御赐校尉官,江西麻城赴任,娶妻林氏,生子程聪、程明、程智、程慧、程定、程国、程安、程邦。林氏随军迁四川内江西涯街商梁镇石子岭(今四川省内江市高梁镇石子岭村)。后人称住地称家塆。其后程氏兄弟八房各迁云贵川乃至全国及海外各地,聚居在云贵川的程氏兄弟八房后脔,子孙发达,为云贵川至全国至海外程氏名门旺族。
江陵县明清时期有程氏家族。程元谭的四十三世孙程口,明初由歙县槐塘下府入赘江村江氏。五十三世孙程序耿,清初由江村历迁淮场、武昌、江陵,为江村派始迁祖。程元谭五十六世孙德寿、德强兄弟,清乾隆年间,也自歙县槐塘正府迁江陵。
孝感居住着程姓大族。元朝末年,英山人程希哲避乱迁孝感,居弘乐乡,治家尊礼,无私财,事必审家长然后行,御史以状旌其门曰“义门”。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以七世同居表间者。又有程昂,七世同居,明正德年间被旌表门间。程注。孝感人,官工部尚书。其子程良筹,曾任文选司员外郎。同县人程道寿,官至来安知县。程良规,字贞卿,明崇帧年间举进士。程正揆,字端伯,孝感人,崇帧进士,入清官工部侍郎,有《读书偶然录》12卷。
新州县大渡乡,有明楚风世首修新州县(程氏宗谱);肖桥乡易窑村,又有《程氏宗谱》。可见新州县明靖时期有程氏家族居住。
黄冈程氏家族较多,也出了不少名人。程之奇,黄冈人,曾任荆门训导。
★·湖南
湖南程氏家族主要分布湘潭、醴陵、华容、永兴等地。
华容县有程氏人群居住。程万里,字道远,湖南华容人。原为陈姓,他的祖父改姓程。万里进士及第,授吏科给事中,官至户部右侍郎。
永兴县程氏的始祖程泽,以进士自歙县黄墩出守黄州,死在任所,五子阻难不得归籍,长子程邮居湖南永兴朝阳里大林,次子圆居朝阳里侏林,三子卜居主永兴仁义里青林,形成了五林程氏家族。
湘潭县有程氏家族。程宗贵率领子侄由徽州休空十六都宿口,迁居湘潭韶山。顺治初年,程正沐也由湖北黄坡迁居湘潭,居石亭,后分居李婆塘。子孙繁衍,成为大族。
★·四川
四川省江津、嘉定、宣化、眉山等地有程氏居住。程玉成,江津人,进士出身,以忠义见载史册。程启充,字以道,嘉定州(今四川乐山)人,程公许,字季愈,宣化(自今四川宜宾县西北)人,他们均为当地程氏家族中的名人。
重庆也有程氏家族,主要分布在云阳、万县等地。明朝洪武年间,程应良一家人避姚黄乱,由黄州麻城入川,始居开邑,寻移万(县)邑龙驹坝,再迁四川云阳里坪维都坪。程应良兄弟由湖北黄州入川,始居开县继迁云阳。九传至后峰、后元、后伦三兄弟,后元、后伦徒居在万县,后伦之继嗣已返回云阳。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程治统与二子辛一、辛二从湖北麻城入蜀,在重庆的巴县雍里双溪安家落户。辛一,妻曹氏率子正辅、达辅迁江津的周扬溉,留长孙钟灵守祖业;辛二,子邦佐,迁江泽的五岔河。
程正性,字存在,万县人,顺治十六年以贡生授北直开州州同,迁河南唯州牧,有治绩,累官云南永字府同知。
★·贵州
贵州,早在元代就在贵州番县西北设置小程番官司,由当少数民族中的程姓首领为长官。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酋长程受孙归附朝廷,又在今贵州定番县改置程番长官司,授予他长官之职。次年,又授给首领程谷祥,可见贵州定番县一带的少数民族中有程姓人群。
贵州省也有汉族程姓。程钟灵离开湖北麻城到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今江西南安市)任职,官至校尉,后入籍四川省内江高粱镇西涯街石子岭,娶妻林氏,安居乐业,有子八人:程聪、程明、程智、程慧、程定、程国、程安、程邦,八人各职业出身,或任举贡、或任监吏,六行国,八行邦之称,子孙发达,号称程家湾。程聪、程明、程智随军进入贵州,居仁怀县安三甲龙井湾,程智的后裔也有移民居贵州者,其子孙自立堂派:立雪堂派;家风:明道家风;郡氏(广平堂、安定世弟)。程慧、程定、程国、程安、程邦六大房不知其祥。
★·云南
程含章,清云南景东人,他的先辈改姓罗。含章亲自面奏皇帝,恢复程姓。说明清代云南已有程氏。
明清时期,程姓人群已遍布全国各地省份。福建莆田有程拱辰,曾按察云南,武平又有程仲武,说明在福建和云南已有程姓居住。清代有个程尼,是满洲镶黄旗人,他的父亲名劳萨,曾担任义政大臣,说胆在东北三省,在满族中,也已有程姓人群。
明代,程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8%,在当地各姓氏人口中排在第34位,安徽仍为程姓的第一大省,约点程姓总人口的28%.其次是江西,占程姓总人口的23%。再次是浙江,占程姓总人口的10%。以上三省程姓人口大约占全部程姓总人口的61%。此外,在湖北、河南、山东、福建、四川等五省又集中了程姓人口的27%。
在宋元至明的600年中,程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因北方的战乱,中原地区的程姓损失惨重,人口锐减。其人口主要向东南迁徒,聚集中心也向东南飘移。
到了清代,由于程姓人群的不断繁衍和搬迁,连边疆各省份都有程姓人居住。据有关文献记载,程姓在全国形成198派,其中河南180派,山西10派,陕西4派,山东2派,安徽3派,江西2派,浙江3派。
程有为 1944年10月生,河南洛宁人。硕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原历史所所长。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本科,198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次年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人才思想人才制度史、河南地方史与中原文化等研究领域中取得显著成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独著或与他人合著书籍14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委、省、院级课题11项,获得全国或省内奖励16项。论文《西周宗法制度的几个问题》、《试论东汉魏晋的选举标准》、《中国古代人才思想萌芽的几个问题》、《试论王莽的王田私属制》、《晋国人才思想与举用制度述论》等,受到了学术界的注重和好评。个人独著的《中国古代人才思想史》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古代人才思想发展规律的专著;参与并主持撰写的《简明河南史》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河南地区数千年历史的专著;参与并主持撰写的《河南考试史》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的考试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均有较大影响。参与并主持撰写的《河南通史》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河南通鉴》等即将面世。曾获全国第二届人才研究新秀奖、全国人事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现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省墨子学会常务理事兼组织委员会主任,中原客家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秦汉史学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人才学会会员。
20、近现代的分布----(资料来源:程有为)
北京市
北京市各区及辖区有程姓人群分布
山西省
山西省是程姓发源地之一,历来程姓居民较多。主要分布在运城、临汾、晋中三个地区。运城地区的闻喜县,1990年统计有程姓3786人。闻喜程氏清顺治年间(公元1650—1962年)自曲程王村迁来,世居程家庄,后分居堡头村,程家庄有程氏家谱。该地区的运城市、程山县、万荣县、临猜县、新绎县都有程姓聚族而居。临汾地区的曲县有程王村,浮山县响水河镇有程家河、程村、襄汾县汾城镇有程公村,均为程姓族居之地。晋中地区的榆次市、左权县、太谷县、昔阳县,多有程姓人群居住。此外,太原市的清徐县,忻州地区的五寨县梁家坪乡,吕梁地区的汾阳县、文水县,长治市的武乡县,晋城市,都有程姓居民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有程姓人群分布
河北省
河北省在战国秦汉时期是程姓群体的发迹之地,在近现代也有很多程姓居民在这里生活。邯郸市是著名的“广平程氏”故地,鸡泽县吴官营乡有程官营,曲周县第四瞳乡有程寨,均有程姓聚族而居。广平县和邯郸县,至今仍有很多程姓居民居住。保定市是宋代“博野程氏”的故地。如今,博野县程委镇等地聚集着许多程姓人家。正定县1985年12月统计,有程姓居民2284户。定州市南城区程庄,有程姓族居。其它县也有不少程姓居民。张家口市的怀来县档案馆,藏有本县《程氏族诺》1卷,民国17年(公元1928年)木刻本,表明当地有一程氏家族。该市的泳鹿县、怀安县,均有很多程姓人家居住。衡水市所辖深州市太古应乡有程家村,枣强县的枣强镇有程电,肖家镇有程扬,皆为程姓族居之地。此外,邢台市的邢台县也有不少程姓居民。
河南省
洛阳市高县田湖镇程村为二程故里,附近为程聚集之地。
程氏支谱1卷,(民国)程宗洛续修,民国21年(公元1932年)石印本。伊川县城关有程林,是程林祖墓所在,程姓人口也较密集,府店等地程姓很多。洛宁县东宋乡丈庄有二程词,程姓居住相当集中。王村乡史村以及程家岭等地有程姓居住。佰师市周寨村、山化乡石家庄村、寇店乡李家村,有程姓居住。孟津县的白鹤乡范村等村有程姓居住。汝阳县城关镇东街、架川县滩头有程姓人家居住。
三门峡市
灵宝市老城,朱阳乡吴家巷,有程姓居住。卢氏县也有程姓居住。
南阳市南阳县毛庄村、程沟有程姓居住。新野县漂河铺乡程营、程村、西程营、小程营、歪子乡程营、程岗、小程岗、程老庄,上庄乡程营,沙堰镇程营,新甸铺程庄,五星乡程楼(清初从篙县迁此)等地有程姓人家居住。邓州市夏集乡的程皇营、程家昌、程德明、程家,十村程集,白落乡程家,文集乡程家,摔东镇程庄,都司乡程庄、张村乡大程营,均有程姓人家居住。西峡县北峪,五里桥乡葛营,有程姓人家居住。内乡县城郊乡程家,师岗镇程家,赵店乡程营,灌张乡的程营、程王营、上程湾,西庙岗乡程庄,大桥乡程岗、程楼,板场程家坡,马山镇程家岗,赵店乡程家沟等都有程姓居住。
新乡市
获嘉县大新庄乡南务有程姓居住。长垣县常村乡小电村、武丘乡程家村、丁来乡官桥营村、小屋村,樊相乡樊胡村南街、北成功村、声岗乡程庄,苗寨乡等地,有程姓人家居住。延津县宋寨乡齐村、王楼乡西竹村,有程姓居住。辉县薄壁镇南程村有程姓人家。卫辉市城郊乡吕氏坊村、城关下街、沿淀街等有程姓居住。新乡县的程姓集中居住在潘桃、山块村。
鹤壁市
洪县黄洞乡范寨,有程姓居住。浚县有程姓数百口居住在电子乡原厚等地。
焦作市
修武县程姓居住在刘堤村、尚楼村、王官庄等地,济源、沁阳、孟县都有程姓居住。
泼阳市
泼阳县的程姓集中居住在子岸乡子岸集和城关镇郭寨村。范县碟城镇刘坑村,有程氏居住。清丰的程姓集中居住在古城乡的程村、后程村,城关镇的程园、四舍楼黄庄、镇西街,固城乡的西郭村,双庙乡的双庙、桂寨,六塔乡的赵楼,纸坊乡的也庄,阳邵乡的董石村。
安阳市
安阳县丰村乡程太保村、程奇村,铜冶乡上蔡村、下蔡村、西鲁山、李村,水冶镇北关,马家乡丁家庄,洪河电乡下柏树,崔家桥乡程村,都有程姓集中居住。林州市1986年统计有程姓7854口,主要分布在城关乡、东姚乡、任村乡、横水乡、石板岩。潭县半坡店乡程庄村,上宫镇牛电村,八里营乡大丁将程街、西黄店村、丁将村,城关镇小苗因村,瓦岗乡,白营乡,有程姓居住。汤阴有程姓771户。
开封市
市区有程姓居住。开封县八里湾川军营、陈留乡王庄、罗干乡胡寨村有程姓居住。权县竹林乡、高阳镇、围镇乡和五里河乡程寨,有程姓居住。民权县程庄乡的程庄寨、尹店乡程店、城关镇程庄、王桥乡程庄、北关镇程庄、孙六乡程庄等,有程姓居住。民权县城关镇大陈庄,尹店乡湾子村,北关镇马楼、程庄,程庄乡楚岗村、程庄村、程庄寨,有程姓集中居住。兰考、尉氏两县也有程姓居住。
平顶山市
鲁山县元代前有程姓,明嘉靖程氏家谱,程端中宙裔,中祖九公之妻聂氏和子为避乱北上,至鲁山县城家坊定居,改称程村,自九公至今数十世,族众人繁,遍居全县各地,共5000余户,2.6万多口,仅程村有170余户,850余人。马楼乡释寺村、虎营村,辛集氏张庄、程村、峰李村、傅岭村,梁洼镇泉上村、滦河乡老庄、鸡家乡泰册庙。昭平湖乡程庄、张店乡程庄、破子营乡以及程赵庄、程平庄、程河湾、程家沟等,均为程姓积聚之地。邦县1982年统计,有程姓居民5436口,主要分布在王集乡程庄和大李庄乡程庄、桃卷铺以及城关镇等地。叶县城关乡程庄、坟台乡盐店村、龚店乡节庄村,均有程姓居住。宝丰县1987年统计有程姓居民2328人,分布在几个乡镇。禹州市张得乡影壁李等村有程姓居住。
郑州市
新密市米村乡、平陌乡、苟堂乡、曲梁乡均有程庄,袁庄乡、超化乡、苟堂乡、岳村乡均有程家居住,是程姓积聚之地。登封市1988统计有程姓居民3436人,主要分布在颖阳乡安寨村乔庄,吴岗村范店村西。巩义市官庄等地也有程姓居住。
许昌市
许昌县有程姓938户,聚居在搭涧乡程庄、苏桥乡锅拍程、桂村乡程庄、将李集乡程庄、张潘乡古城等村。长葛县程姓聚居在增福庙躲军寨、古桥乡陈故、新庄、辛庄。鄙陵县的前程村,马坊乡东程岗村,程路口村,西程岗,都有程姓居住。
渭河市
幅城县十五里店乡程庄村、黑龙潭乡、老实李庄、老窝乡,都有程姓人家。临额县大郭乡、台陈乡、因厢乡、皇帝庙乡,均有程庄,为程姓聚居地。
驻马店市
西平县吕店乡烟墩赵村程庄有程姓居住。平县辛店乡棋沟村、双庙乡郭庄,有程姓人家居住。确山县竹沟乡、石滚河乡有程姓人家。新蔡县十里铺目湖有程姓人家。
周口市
沈丘县北郊乡尤庄村、新安集乡三大夫营,纸店程营,北杨集乡等地有程姓居住。鹿邑县工皮溜乡程庄、程尧村,张店乡程庄有程姓居民。汝南县韩庄乡林庄住有程姓人家。商水县的程姓集中住在潭应乡后程村、平店乡程岗村、场庄乡杨龙庄。西华县的址芳乡程湾,李大庄乡连村,大王乡程庄,有较多程姓居民。太康县也是程姓积聚之地。
信阳市
横川县博店乡和双柳树镇有程姓居住。商城吴河乡的程祠堂以及程小洼、程小湾、程氏祠、程老湾、程后湾、程油坊、程巷、程香铺、程家冲、程家门楼、程破寨、程堂、程集、程老营,均为程姓聚集之地。新县的程姓集中居住在箭杆河乡扬贩村,戴村乡大屋店,箭厂河乡红显边,新集镇董店村,陈店乡中湾村,陈店乡陈七湾村,程店程七湾,陡山河乡沙关村以及游除郭家河等地。淮滨县的防胡乡蔡坡村、冯王庄,息县夏庆乡熊大寨、李塘乡浦店有程姓居住。
商丘市
夏邑县孙王楼村的程楼胡桥乡二里村程庄、程庄村程庄、孙王楼村程楼、朱沟村程楼,孔庄乡的八里庄村八里庄、程营村程营,车站乡的老窝村、程大庄东村有以及曹集乡程集村程楼,韩镇乡程庄村,均为程姓聚集之地。眼县的湖庄乡程庄,西陵有程姓人家居住。虞城程姓较多的县,在60个大姓中程姓排在第11位,主要分布在张集乡,乔集乡二应村等地。
山东省
山东省历来程姓居民很多。菏泽地区的郸城县有程电镇,是程姓积聚之地。该地区的菏泽市、东明县、曹县、单县,都有程氏家族分布。德州市所辖的禹城市有大程乡,又有民国时期程介三编修的《禹城程氏族谱》4卷,民国24年(公元1935年)石印本,表明有一程姓家族在这里生活。济南市的长清县、庆云县、夏津县,聊城市的东阿县,泰安市的东平县,潍坊市的临脑县,滨州地区的邹平县,以及济宁市,均有程姓人家聚族而居。
吉林省
吉林省长春市及海龙县有程姓分布
陕西省
陕西省是我国北方程姓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以咸阳市分布最为稠密。咸阳贾村和程家堡有程姓居住。该市所辖三原县大程镇的大程村,淳化县铁工乡的程家堡,彬县香庙乡为程姓聚族而居之地。礼泉县也有很多程姓居民。渭南市临渭区有程家乡,商洛地区镇安县有程家回族乡,都是程族居之地。此外,韩城市、汉中市以及西安市长安县也有许多程姓人家。扶风县的口上宋乡风鸣村、天度乡巩村,有程姓人家居住。
甘肃省
庆阳地区庆阳县翟家河乡程家河,白银市会宁县土高山乡的程宋源,有程姓聚族而居。平凉地区径川县也有不少程姓人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固原地区在古代形成了“安定程氏”郡望,至今仍有不少程姓人家在这里生活。固原县有程儿山,是程姓人族居之地
安徽省
黄山市
安徽是当代程姓分布的第二大省,以黄山市所辖区县最为密集。市区有《太平洋里程氏宗谱》,表明此地为程姓集中居住之地。休宁程氏源远流长,苏语二溪历来为程姓积聚之地。今山斗乡、汉口乡多有程姓居住。现存有民国10年(分元1921年)驾本堂木活字本休宁苏语二溪程氏宗谱附存考旧谱四卷附一卷,共四册又有安徽休宁山斗程氏支谱不分卷,抄本一册。敲县也是程姓积聚之地,历来以族大人多着称。微城镇程家坞、桂林镇半山、小川乡程家村等,都有程姓聚族而居。默县碧阳镇拌邻街有程氏宅,祁门县平里镇有双程,均为程氏积聚之地。
宣城地区
绩溪县程姓的分布也极为密集,大谷程氏有集义堂、世荣堂等分支。洪川程氏、镇头程氏、古搪程氏也分布在许多乡村,程家溪有程姓居住。
安庆市
桐城市有《程氏宗谱》,又有《皖桐程氏宗诺》,表明此处为程氏族居之地。潜山、太湖二县均有程姓分布。
池州地区
责池市和青阳县有程姓居住。
六安地区
六安市、金寨县有程姓居民分布。
蚌埠市
怀远县、灵壁县有程姓人家居住。
江西省
江西程氏多从安徽徽州迁来,在景德镇市和上饶地区多有分布。景德镇市的乐平、浮梁县、上饶地区的德兴市、要源县、横峰县,程姓居民比较稠密。南昌市的南昌县和新建县。抚州地区的宜黄县和南城县,都有程姓人家聚族而居。此外,九江市的九江县,吉安地区宁岗县的上山田等地,也有不少程姓居民。
浙江省
程姓居民在浙江省分布较广。杭州市的市区,建德市和淳安市,有较多程姓人家。宁波市和衡州市的程姓居民相当密集。宁波市奉化县文管会收藏有当地《程氏家谱》,表明这里有程姓家族居住。该市的鄂县、余姚县和宁海县也有许多程姓人家。衙州市的常山县龙尧乡常周会有《傅岩程氏宗谱》,大桥乡坪村流泉坞有《旗峰程氏宗谱》,均为程姓集中居住之地。该市的衡县和开化县也有程姓分布。金华市所辖东阳市的虎鹿镇东冈头有《东阳玉溪程氏宗谱》,均有程姓居住。丽水地区松阳县的裕溪乡徐山村有《安定程氏宗谱》,玉岩镇有程岭根、程路、程源头,象溪镇有程路后,均有程姓居住。此外,嘉兴市的嘉善县、桐乡肥,永康市所辖温州市,湖州市的德清县,绍兴市的绍兴县,台州市的黄岩区,均有程姓人家聚族而居。
江苏省
苏州市市区、吴县市、吴江市多有程姓人家聚族而居。常熟市济浦问村,有程姓。昆山市也分布有许多程姓居民。昆山市有程姓分布,且有多种家谱。南京市的江宁县程姓居民较多。
六合县的程桥镇等地也有程姓居住。镇江市市区和句容县有程姓居住。丹阳县有《云阳程氏家乘》,为程姓人家族居之地。
此外,扬州市的宝应县,无锡市的宜兴、元锡县,常州市所辖武进市,淮阴市淮阴县,盐城市盐都县,徐州市所辖丰县、邱州市、眼宁县,泰兴县,均有程姓居民分布。
上海市
嘉定区80年代统计有程姓居民1141口,分布在亮定镇、南翔镇、安亭镇、嘉西乡、岗乡等。宝山区有程姓居民100-500户。川沙县(今浦东)有程姓居民1494人,金山区、南汇县也有程姓居住。
福建省
福州市闽侯县及罗源县有程姓居住。
湖北省
武汉市的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均有许多程姓居民。汉阳有《程氏宗谱》,表明这里有程姓族居。在武汉市 所辖县中,以新洲县程姓居民最为密集。新洲县高潮乡丐山村、肖桥乡易窑村、三店镇南桥村、八里生、程山村以及江集镇、大渡乡和程姓人家聚族而居。
黄冈市所辖县也是程姓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红安县程姓主要分布在永河、椿树邹家湾、八里、二程城关镇、七里谢家嘴、黄土嘴、高桥巷范家城、檀树大楼上村、程维德村、熊家嘴、陈家岔、峰岗上程家村等地。麻城西电有《程氏宗谱》,该县有程姓聚族而居。罗田县也有许多程姓居民。
孝感市的程姓分布较广。现存有《孝感义门程氏莲花系宗谱》,表明此地有程姓家族居住。汉川县城隆区新提、新潭、回龙区杨家台,新堰区徐家湾,杨林区汇家集,均有程姓人家。大悟县、安陆市也有程姓人群分布。
咸宁地区通山县梧桐山、城关等地、通城县凤乡,程姓居民较多。嘉鱼县也有程姓人家居住。襄樊市的襄阳县有程河镇,为程姓族居之地。枣阳县、随州市有程姓分布。荆洲市监利县有程集镇,有程姓聚族而居。两阳县也有程姓居民。此外黄石市的大冶,鄂洲市的今鄂城区,都有程姓人群分布。
广东省
广东省程氏家庭主要分布在梅州市、河源市和中山市。南朝后期以来,程姓世世代代在梅州生活。梅县和程江镇,为程姓族居之地。
丙村大坑有纯儒公祠堂,白土有元辅公祠堂,程姓在附近聚族而居。五华县的横破、葛州、小都,长乐县的铁炉坝、横村程姓人群相当密集。河源市东源县漆树坝有程氏祠堂,古云村、雕坝也有程氏家族。中山市 有《广东中山程氏族谱》,当地程氏众多。
惠州市所辖惠阳市有程氏祠堂,汕尾海丰县厦港有程氏祠堂,阳江市江城区和程氏祠堂,周围地区有程姓。此外,广州市,云浮市的云城区,佛山市的南海市,均有程姓人群分布。
湖南省
株洲市所辖西星陵市有程氏家族居住。明朝初年,程连冲携妇将雏,由安徽歙合县迁居醒陵官庄,后又分居新庄。子孙繁衍,家谱续修六次,现有族众600多口。湘潭县有《程氏四修族谱》,为程姓族居之地,清顺治初年,程正沫由湖北黄庄迁居湘潭,居石亭,后分居李婆塘,有祠堂六所,家谱三次续修,家族现有900口人。
此外,长沙市所辖浏阳市、宁乡县、岳阳市的华容县,衡阳市县,郴州市所辖资兴市,桂东县、益阳市的赫山区、资阳区,都有程姓居民分布。
四川省
德阳市所辖代邱市1982年统计,程姓为该市的65个大姓之一。成都市所辖崇州市,邓睬市所辖宜宾市、宜宾县,乐山市的眉山县,雅安地区的荣经县,均有程姓分布。
重庆市
重庆市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当地《程氏家谱》,表明这里有程氏家族居住。此外,重庆市区和万县市云阳县也有不少程姓居民。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宾阳县大桥镇有大程村,为程姓族居之地。
贵州
全省各地都有不少程姓居民。其中聚居集中的有仁怀市,遵义市,遵义市董公寺,遵义南北,贵阳市,贵阳市程官村,贵阳市开阳县、清镇县、花溪区、乌当区、云岩区、白云区,习水县程寨乡(贵州习水程寨乡程姓STRONG根寻根问祖STRONGI中华姓氏论坛),金沙县沙土镇,威宁县,毕节市,安顺市,六盘水市、织金县,绥阳县,松桃。。。。。。。等地,根据1989全国人口普查年统计,程氏在贵州遵义仁怀境内人口居17位,共有1698户,69889人。为仁怀市的名门旺族。
港台地区
程姓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中原地区,以后子孙不断迁徙,程姓至今已遍布全国,而且在港台地区也有分布。
香港有不少是程姓居民,主要从广东、福建等地迁去。
台湾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百年前就有程姓人士越过台湾海峡,参与宝岛台湾的开展和建设,1949年大陆获得解放,国民党迁到台湾,一些军人、官员和百姓随迁台湾,其中也包括不少程姓人氏,到台湾安家立业。
云林西螺有程姓宗祠,那里居住着大陆迁去的程氏家族。
侨居海外
程姓还有不少人侨居在海外,在东南亚、美国、日本、西欧等地,都有程姓分布。
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居住着不少程姓华侨。
程姓人侨居美国的也很多,如广东香山(中山)人称程辑,又名程利,成为继陈芳之后的檀香山华侨板础,并兼任领事,公元1882年,创建夏威夷中华会馆。程嘉禾,祖辈侨居夏威夷檀香山,他加入基督教会,任夏威夷第一华人基督教公理会牧师,张学良晚年在檀香山定居,以他为牧师。
程姓先民在数百年前就侨居日本的。如程顺则,字宠人,是明代日本华侨后裔,公元1663年生于琉球那霸。他曾多次回中国学习朱子学和诗文,并把1592卷《十七史》带回琉球,收藏在九米村孔庙。他所著《六喻衍文》在福州付榨,带回琉球并传到日本,为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图:
史学家程有为(中)、河南程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程卫星)(右)、贵州遵义程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贵州遵义程氏家谱委主任、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族长程耀华于2021年10月4日拜会程有为先生,在程有为家留影。
版权所有: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总网
网站运营:北京弘程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20008064号-1
技术支持: 北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