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横扫中原,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明朝内部不团结
明朝政治上的日益腐败,对百姓的税赋剥削日益加重,百姓苦不堪言,农民起义层出不穷,规模较大的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起义军连破河南、安徽等地,沿途饥民纷纷响应,不断有人加入,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形成燎原之势,严重消耗了明朝处理辽东战事的实力,客观上为清军的不断做大做强提供了条件。
满洲贵族早就有灭掉明朝的野心,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东进征服朝鲜,并联合蒙古,实力极为强盛。皇太极于是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想要复制元朝成功经验,兵锋直指大明朝边关,想要拿下中原大地。皇太极深知满族要想入主中原,必须取得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因此他十分重视汉族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对他们采取招降收买政策。诸如洪承畴、祖大寿、孔有德等人的重用,一些很有本事的人,都先后投靠了清廷,皇太极对他们封王封侯,并从他们等那里学来红夷大炮制造技术。
崇祯在内忧外患面前,昏招不断,不仅杀了守关大将袁崇焕,在吴三桂等人勤王的问题上也是犹豫不决。李自成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克了洛阳,活捉并杀死了福王朱常洵。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马不停蹄地向北京进军。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毫不费劲地攻下了京师,崇祯帝朱由检自缢。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处境可以说极为尴尬,在大顺与大清之间,其实一开始吴三桂更倾向于投降大顺,却又偏偏被大顺最终推向了满清一边。原因是他的父亲被李自成的手下逼税,并毒打一场。他的小妾陈圆圆也被大顺军将领所抢走,加上李自成命令他去北京开会,猜测李自成的召见很可能是一种骗局,吴三桂便认为这是想拿下他。
总而言之,吴三桂投降了满清,打开了山海关大门,清军屡次攻不破的长城,顺利拿下。李自成的大顺军人数虽然多,但是久经战阵的却很少,人数多到从北山至海边排满了人,面对这样长蛇阵,多尔衮即令清军采取重点突破战术。和吴三桂军一起借助风沙,呼啸出击,李自成阵容大乱,大将刘宗敏也负了伤。眼见败局已定,只得下令急速撤退。回到北京,李自成又杀吴三桂家属三十二口,可见他对吴三桂的勾引清兵的痛恨。而吴三桂却在山海关战役结束,就率领关辽军民剃发降清,由多尔衮承制封为平西王。
要命的是清军所打的旗号,是帮助明朝消灭李自成的大顺,这个很有迷惑性。由于李自成的滥杀无辜,得罪太多人,明里暗里参加清军的人数不少。清军并不急于歼灭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义军,而是采取尾随方式,把起义军到处赶。从而达到占领中原地盘的目的,这点有些像蒋介石深入地方军阀地盘的套路。明王朝的剩余势力往往把起义军看成更大的敌人,无疑这相当加重了明朝的内耗。
清军不但在占领区没有推行剃发政策,还向南京的南明朝廷释放了很大的善意,等到扬州十屠,史可法抗清时,已经回天无力。在大量降清官员的作用下,没有力量能挡得住清军了。这个时候满清开始推行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时候,中原民众此刻才意识到,这不是朝代改换,而是天下丢了。
仅仅两年之内,清朝军队就基本占领了全国。李自成、张献忠先后阵亡覆灭,南明的小朝廷立了一个又被灭了一个,大明最后只剩下孤悬海外的郑成功,大明朝就这么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