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这一代的巴结命
70后这一代人,都有一个巴结命。
我小时候,俺娘就断言我是个巴结命,亲自卜卦曰:兴许上兴许下,受累赶不上点儿,拽着树叶打秋千——俺娘没啥文化,她主要是从缝衣服、缝扣子这类小事中发现我命运的。她说每次给我缝衣服,裁来裁去总缺一小块布;织毛衣,赶集重买两回线都不带够的;补袜子,见针上纫着线,寻思就事补上吧,保准儿差一小段不够,再纫线还用不净;穿单鞋秋天坏,穿棉鞋冬天坏,赶来赶去老得穿旧的——不说了,就这么巴结!一直到现在,在单位打印装订材料,10份材料的话,保准钉书机里赶上9个钉。这个事我所有的同事都可以证明。
不好不好,宿命论了。我主要是通过讲这些让读者深刻领会“巴结”这个词的内涵。细想一下,岂止是我,70这一代人,有几个不巴结的呢?
从出生就巴结。70后基本是抢在计划生育之前生的。75年以前还可能有哥有姐有弟弟妹妹,77年左右,基本是计划生育最严时期,能巴结生出来的都是占了哥姐弟妹的指标。
说老实话,论吃饭70后还算幸运,基本是新中国不挨饿的第一代人,但吃得不咋好,苞米面、高粱米是主粮。生产队解体时,这代人正是小孩儿,巴巴结结赶上分产到户、改革开放。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刚刚引起重视,几块钱学费+缺劳动力= 一小批辍学孩子。没辍学巴结下来的,刚上初中那会,连老师都说,要拼命考小中专、中师,考上就有工作,到时候不考英语,结果念着念着把小中专、中师念没了,上高中英语成主科了,又傻又巴结的一批人直接over了。好好高考等着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包分配吧,可一上大学国家就取消包分配了。读完大学咋办?当时还没有公务员考试,上班靠亲戚走后门,于是各种临时工泛滥;后来终于有公务员考试了,正儿八经考上个班,听老前辈吹胡子瞪眼,论资排辈呀!那时候就想着“他狂任他狂,明月照大江”,等老子也排到辈份的!后来真给排到了,干部年轻化,康熙直接传位给弘历了!
物质上,上一代底子薄,70后知道奋斗才是出路,好多人懂得能挣钱能攒钱。住房是大事,但上一代是单位分房的,这一代不分房子,那好事咱听说过没享受过,靠自己买,那就买吧,攒钱还不错,后来买顺手了一般都有两套,但最近听说要缴房产税了,留给孩子的话,还听说将来可能收遗产税。
努力不比谁少,失望比谁都多,受累赶不上点儿,拽着树叶荡秋千,这就是70后这一代人的巴结命,但也正是时代洪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说塑造者、操盘者恐怕有点亏心,因为埋没淘汰的居多,塑造不了啥,操纵不了啥。但有时想想,对于相对操蛋的历史结构来说,埋没或许不失为一种好的抉择,爷也厉害,孙子也厉害,咱当儿子的都替他们高兴,一辈子不登基朕也照样开心,承上启下平稳过渡,为他们保驾护航。江山代有才人出,不差咱这一百年!
心态好了,颈椎病犯了。贴块膏药继续熬吧,再巴结几十年,就Game over了。那时,宇宙都大同了,一人一颗星星。我想要那个启明星,老家农村都管它叫三毛愣星,群星璀璨的时候没有它,它出来呆不一会天就亮————俺娘教我的童谣说:大毛愣出来二毛愣撵,三毛愣出来白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