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感动的事情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人会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比如看到某些煽情的真实故事或者非常有代入感的情节,都会情不自禁一下。如果这些事件的主角是自己,就会转变成为回忆的一部分,感动程度更加强烈。感动的标准并非以流泪,其实门槛挺低的,所以有时也不可避免遭到廉价贩卖,但同时这样的特点也意味着,我们能够以非常自然的方式体验到最激活本能的情绪,这是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体验。
感动是客观现实,同时也被当场主观态度。因为当事人有时容易因为双标区别对待外界的情绪释放,这就造成了很多局限偏见。有句话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有这个意思。身边的福,确实容易被忽略。但也要辩证来看,毕竟有些所谓的福都是脱离当事人真实想法来的,用“都是为你好”来进行道德绑架,最终破坏了一场美好的结局。
所以感动作为客观现实更多以主观态度呈现,谈不上绝对的好或者坏,这是一种个体自我的代入感。基于人性本能的普遍性,相对大规模的感觉还是可以广告的。再具体一点的话,就需要上概念了。这种情况包括:被自己所关注的人事物以比较有诚意的方式进行互动反馈。
被自己所关注的人事物以比较有诚意的方式进行互动反馈以后,有几种情绪释放。第一是惊喜,这是最基础的反应之一,会表现出高兴和幸福。像我给自己推崇的俱乐部写信寄去国外,最终真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那个时候,我倒没有感动,而是激动。这样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大量存在我们生活中。
第二层就是感动,取决于所接受的互动反馈是否对应个体最渴望的代入。这跟人事物无关,虽然这就是基础,但想要造出感动的情绪,还需要跟方式有关。同时这两个载体也能分开,并且存在是互动反馈因为到量的诚意直接摆脱第一个基础,独立构成感动。举例就是我们被没有特点的陌生动态刺激到,可能会以落泪进行回应。如果事件不大,也会在个体内心泛起一丝波澜。
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所对应的感动标准也不一样。我近期有所感触的一件小事,是在意见领袖的评论区被别人有过印象,而且是友好的,并对应我这辈子最依赖的梦想。由于我并非大神,所以就算老熟人都清楚我在干什么,或者我在互联网上的身份和工作量比较起伏,最重要的舆论待遇并非无厘头到脱离现实的歌颂,而是一些有态度的鼓励。
我在这个过程中上情绪的时候,就是获得腾讯这些平台颁发奖杯。而在大号评论区被点名开玩笑,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调侃,但却让我感觉到梦想被识别的痛快。由于提前安排是没有意义的谎言,所以这样真实哪怕少量且功能受限的点名,会让我在探索梦想的征程上有一种像安东尼那样戳太阳穴的刺激。
如果我变得厉害起来,或许对这些细节在情绪接收上会有所保留。但还没有到这个程度的话,在自我对抗命运的过程中有时被欣赏,也是蛮幸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