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45、水浒中最大的滚刀肉:牛二启示录
东京篇·当滚刀肉遇到宝刀
有这么一种人,俗称滚刀肉。这类人死猪不怕开水烫,光脚不怕穿鞋的,没底线没节操,是流氓中最难对付的那种。
过街老鼠张三这种人,大家看见会觉得恶心。张三的社会地位,大概相当于鲁迅笔下的阿Q,人人都能欺负。发迹前的高俅这种人,大家会觉得厌恶,瞧不起。大家尽量不惹这种人,真惹了也没事。
可偏偏滚刀肉这种人,老百姓拿他真没办法。
很多读者都猜出来了,这次要说的是东京大流氓牛二。牛二这种流氓厉害在哪呢?厉害在他没脸没皮没底线,所谓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你打不过他,他就打你。你打得过他,他就讹你。所以这种人,放在哪里都是个问题。
比如前段时间在美帝死得轰轰烈烈的那位依德君,这哥们就是典型的滚刀肉。几进宫就不提了,案发前这哥们嗑完药去便利店用假钱买烟,人家店主一看是个臭流氓,不卖又不行,只好报警。美帝警察不为人民服务,天天闲的蛋疼,所以接到报警后到达现场极快。而此时的伊德君就躺在店主的车里不出来,在那散德性。你一碰他,他就嗷嗷叫,要死要活的。对于这样的壮汉,你说可怎么弄。不下狠手,弄不住他。下了狠手,还容易出事。这不,美帝警察就出事了,搞得又是开除又是下跪求宽恕。那么,下次再遇到这种臭流氓怎么办?还得出警还得抓,多增加警力,尽量少出事,也只能这样了。
牛二在东京就是个令人头疼的流氓,也不是没人告他,他在开封府的案子多了,官府为了避免出现执法过当的问题,那就不管他。所以,牛二越来越嚣张,在东京街头横冲直撞,人送外号没毛大虫。
对比一下吧,张三是过街老鼠,所以人见人打。牛二是没毛大虫,所以人见人躲。无论是衙差还是商贾,亦或是路人甲乙丙丁,都得躲着这货。也因此这货愈加嚣张,成为了东京的毒瘤。
这货仿佛走到了人生巅峰,但是他从没想过,他只是个流氓无赖,并不是有多厉害。流氓无赖的特点是癞蛤蟆趴脚面,虽不咬人但恶心人。这种流氓并非无敌,有三种人能治他。其一是秉公执法的人,比如传说中的包青天,专治各种流氓。其二是酷吏,比如历史上的郅都、宁成、王温舒等人,流氓不讲理不要紧,这些个大爷更不讲理,抓人不审不问就是一刀剁了,那没有流氓不怕的。其三就是真土匪,臭流氓遇上真土匪,那还是被一刀剁了的命。
说起来牛二比较冤,这三种人他一个没遇上。本不该死的他,遇到了杨志。平心而论,杨志只是个官迷,非说他是个穷凶极恶的土匪也冤枉。但是牛二倒霉,遇上了正在生气的杨志,也是活了大该。
杨志为什么生气呢?我在高俅篇写过,十个军官去押送花石纲,九个完成了任务。唯一一个把活干砸了的,就是杨志。
出了事的杨志不敢面对现实,跑路了。熬到了天下大赦,杨志有企图通过贿赂高俅来官复原职。谁想的到一向胡来的高俅,全书唯一一次秉公处事就让杨志赶上了。整部《水浒传》,高俅唯一一次说人话也是这次,杨志完不成任务就跑路,赶上大赦企图通过贿赂太尉官复原职,门也没有。
也因此,杨志非常愤怒。大家都是混体制内,高太尉只对自己秉公执法,因此杨志内心骂着街就离开了。钱花光了,杨志只好插标卖刀,混个生计。堂堂杨家将的后人混到这一步,也是挺悲惨的。
可惜啊,时机不对。这要是卖刀遇上了还在当教头的林冲,那也算是遇到了买主。正如秦琼卖马,能卖给单雄信,也算他幸运。
杨志比较悲催,卖刀遇到了牛二。牛二一看满大街的人听说自己来了都跑,就杨志这个外地人不跑,不欺负杨志欺负谁?
牛二缠上了杨志,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这货不是买刀的。但是杨志的脾气性格跟鲁达、李逵之类的不一样,不仅没有打架,也不赶紧走,反而耐心介绍自己的刀,这不是找倒霉么。
其实在杨志的内心,是希望能把刀卖给牛二。所以他耐心讲解,用心示范,教科书版塑造了一个优秀业务员的形象。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作者用神来之笔,已经把牛二是什么人塑造得活灵活现。同样是小说,为什么《水浒传》能进四大名著呢?就是很多细节勾勒得太细致了。
我们都很熟悉杨志的刀,有三大技能。这三大技能,其实对应的是牛二的任性。
比如第一个技能是砍铜剁铁不卷刃。假如我们跳出剧情的束缚,提到铜铁,你先想到了什么?别管你先想到了什么,牛二第一反应就是钱。由铜铁想到钱,说明这个人对钱看得极重,他会用三千贯来买刀吗?肯定不会,这个财迷抢了别人的钱,给杨志试刀。
杨氏宝刀第二个技能是吹毛过得,这个大家也很熟悉。我记得某电视剧在处理这段的时候,还让牛二拔了路人甲的头发给杨志实验。这种处理,跟原著比起来毫无灵魂,水平低下。
在原著中,面对着牛二这种恶人,路人都是远远围观,所以牛二难以随手去拔路人的头发。另外,注意当时的时代背景。原著中牛二拔自己的头发给杨志做实验,更能体现这个人没底线。为什么呢?古代社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曹操割发能代首,牛二随随便便就能拔自己一把头发做实验,说明这个人在当时的价值观下就是个毫无底线的人。
杨氏宝刀的第三个技能,就要了牛二的命。杨志说此刀杀人不沾血,牛二就要看杀人不沾血。这反映出牛二就是个流氓无赖,这种要求,可比鲁达让人切肉臊子离谱多了。
杨志后知后觉,才发现牛二不是真心买刀,而是讹刀。于是杨志打算收摊不卖了,牛二缠着不放,杨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他······喊围观群众求助。
没错,在原著中,杨志是希望社会的力量来制约牛二这种泼皮。这不废话,在中但凡社会力量能制约泼皮,那这破皮还能被杨志遇上吗?
杨志疾呼:“街坊邻舍都是证见!杨志无盘缠,自卖这口刀,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原文)
但远远围观的群众,都不主持这个正义。
在人民群众的壮胆下,牛二更厉害了,扬言要打死杨志,而且还真挥拳打过来。
可怜堂堂杨家将的后人,有一身横练的功夫,刚被高俅欺负了不敢发作,又要被社会最底层欺负。假如没有先前被高俅断送前程那一出,杨志可能不会卖刀。就算是卖刀,遇上牛二捣乱,可能把牛二打一顿也就完事了。
但此时正是对前路感到没希望的杨志,因为没有希望,所以没有羁绊,没有羁绊,也就没了底线。也因此,一向脾气较好的杨志,拔刀捅死了牛二。宝刀嘛,一刀就把牛二捅死了。但是杨志不过瘾,又对着牛二连捅两刀,用个现在的词说叫“激情杀人”。假如杨志练过钢琴,可能会连捅八刀。
这个事发展到这一步,不知道是不是激情,但很畸形。
在《史记》中,司马迁形容说商鞅变法之后,秦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秦以后,这就逐渐形成了国民性格。但是有个事得说清楚,什么叫“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当时的公战,不存在什么正义性,就是为秦国的扩张而战。秦国扩张,让侥幸活下来的秦兵能获得利益。纵然是火中取栗,也值当的勇一回。因为不在战场勇,在后方可能会很惨。
当时的私斗,并不是两个人因为私仇打架。俩人因为“你瞅啥”而打架的时,基本上难以用严刑峻法来避免。说个很典型的例子,在秦朝那么严苛的法律下,项梁照样勇于私斗而杀人,完事再走司马欣的路子逍遥法外。秦朝的严刑峻法,也就是能约束好人。
也就是说,当时真正被禁止的私斗,就是民间的见义勇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古代的文学作品非常崇尚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英雄人物,因为现实中真的几乎没有。韩非说“侠以武犯禁”,在法家的理论中,侠不侠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犯皇帝的禁。你今天看见流氓就见义勇为,明天看见官府运花石纲不还得见义勇为啊。所以,禁的不是武,而是侠。同样,韩非说“儒以文乱法”,乱的也是皇帝的王法、恶法,禁止的也不是文,是儒。
这种情况发展到极致,那就是百姓不敢扶老太太,不敢指正小偷,不敢批评恶势力,从而给牛二这种人创造了生存空间。牛二这种人再坏,没犯朝廷的禁忌,仅仅是欺负老百姓就没官府来管了。代表正义的官府嫌麻烦不管,老百姓不能勇于私斗,当然也不敢管。牛二欺负人没事,你把牛二打伤了,你就得负责任。
那么谁能制裁这样的恶人?看老天爷了。正好让憋一肚子火的杨志碰上,那就“三刀六洞”了。
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在于欢案中,报警无果忍而无可忍的于欢一敌二十,捅了恶人头子一刀。赶上老天有眼,曾开车撞死人都能躲过法律制裁的恶人,被老天给收了。但是,于欢也被判刑了。
于欢案不好多说,我们会到水浒的世界里。杨志杀了牛二,造成了社会影响是什么?那一定是再遇到牛三、牛四出现,千万别反抗。让牛二把刀讹走,还是跟丫拼了被发配?不难选吧。
老话说,少不读《水浒》。这本书中描绘了那么多恶人,而这些恶人为什么还能给大家以英雄豪杰的形象?因为也只有在这本书里,牛二这种人才会被更狠的恶人制裁。恶人制裁了恶人,那么恶人的形象就高大了。
但是,牛二易得,杨志少见。所以,我们的民族性格就会有另一种发展:诅咒对方早晚遭报应。
这是多朴素的社会价值观,但也是多卑微的愿望。
比起大兴土木的建设,大概水浒中的百姓,更需要一种可以保护百姓的法治建设。
牛二这种流氓,说到底也是个low货。被杀之后,也是死得悄无声息。实际上这货也未必够得上死罪,街头流氓坏能坏到哪去?拆不了房子,杀不了人的。即便是在同行当中,也不是被看得起的一类。
而有的流氓在进行蜕变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一切资源都拿来出卖。这种人没有什么原则底线,若非在水浒的世界里,可能会混得风生水起。下一次,我们就来聊聊东京城内的这种流氓。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
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