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戾· 鹗】三、吴三桂和他的邻居们

西山十戾第三位:鹗

吴三桂在云南当藩王后,清初的局势基本上就稳定了下来。康熙初年,朝廷四大辅臣联合执政,但实际上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三人都当了甩手掌柜,只有性格与吴三桂颇为类似的耿直大臣鳌拜负责具体的事。

鳌拜对吴三桂非常的放心,不仅没有遏制吴三桂的权力,反而对吴三桂放开手脚,让他独立处理云南事物。除了因战事结束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之外,吴三桂在云南基本上是为所欲为,当然这也不排除鳌拜对山高皇帝远的西南边陲懒得去管。

当时在清朝的南疆,除了吴三桂还有两个半藩王。这其中一个是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仲明,一个是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还有半个是镇守广西的广西将军孙延龄。

这四位都是掌握一省或两省兵马,并不受掣肘,除了孙延龄待定外,另外三位还都是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

大家都熟悉清初三藩和三藩之乱,实际上三藩并非同盟,甚至不是朋友,有的藩王之间还互相看不惯。

那么说三藩后来为什么造反了呢?其实大家的主要印象还是来自《鹿鼎记》,一般认为是吴三桂心怀不轨耗费国家粮饷,康熙帝英明神武代表月亮消灭老奸臣。

实际上三藩的叛乱原因各有不同,绝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么简单。

吴三桂早期一定是不想反的,他为了保证自己在云南的王位,做出了双保险。一方面吴三桂竭尽全力向清廷表忠心,跨国追杀永历帝,还把儿子吴应熊送到北京当人质,这还不是忠臣,啥叫忠臣?

另一方面,吴三桂盖了奢华的王府,过上了奢靡的生活,在云南也有横征暴敛的行为。很多人说,康熙帝最恨吴三桂浪费钱财,欺压百姓,因此要干掉这个坏人。

实际上呢?这不叫贪污,这叫自污。秦朝老将军王翦、汉朝老相国萧何都干过类似的事。位高权重的大臣这么干不仅不会让皇帝反感,反而会让皇帝放心。

另外大家想想鸿门宴的故事,为什么范增要劝项羽摆下鸿门宴杀刘邦?不就是因为刘邦进了咸阳不贪污不受贿赢得了民心吗?

帝制时代,伟光正要就给领导,带兵的大臣不配拥有好名声。也因此吴三桂在云贵横征暴敛,看见老百姓发帖骂他,他也就放心了。

不过历史上兔死狗烹的事不少,所以吴三桂的另一道保险就是笼络大臣、加强自己的实力、时不时的挑起云南土司之间的矛盾,显得云南离了他不行。

鳌拜执政的时候,虽然对云南边陲懒得管,放手交给吴三桂。但是康熙八年,康熙帝废了鳌拜。当康熙帝亲自执掌大权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其实历史上比较忌讳年轻和年老的皇帝,太年轻的皇帝往往容易凭着血气之勇干出冲动的事,而且有的是精力瞎折腾。岁数大的老皇帝多多少少会有些变态,那么大权力逐渐濒临死亡,多强大的心理素质能顶得住?这是皇帝制度造成的,任谁都不能免俗。

就说康熙吧,他一辈子都在折腾。他折腾完鳌拜后,就决定折腾吴三桂。我倒是理解康熙帝废藩置县的想法是好的,和平年代留着藩镇确实像留了定时炸弹。但是,怎么撤藩,就应该玩点手段了。汉朝推恩令,宋朝杯酒释兵权都是历史上现成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以拿来改造利用。

但是康熙不这么想,他还年轻,正是不服就干的年纪,因此对他来说暴力撤藩是最见效的。

因此康熙帝一点面子也不留,不断的加强云贵地区地方官的权力,逐渐的让吴三桂军政分离。吴三桂面对康熙帝此举,虽然不舒服,但也忍了。万一这是朝廷的试探呢?

有时候吴三桂也亲自上书请求减少自己的职务,再让部将上书恳求康熙帝不要减少吴三桂的职务。但老吴又不是袁世凯,搞这一手就不高明了,也没什么效果。康熙帝每每以照顾吴三桂身体,尊重吴三桂意见为理由,同意削减吴三桂的职务。老吴吃了哑巴亏,也无能为力。

不过,真正引起吴三桂恐慌的不是康熙帝削减他的权力,而是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出现了家庭纠纷,让吴三桂感到了危机。

那么,老尚家的纠纷,怎么刺激到吴三桂了?

首先我们得知道,尚可喜和吴三桂没什么交情。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这三个原毛文龙部将是一起降清的技术兵种,给八旗军带来了大炮。这三位也都封王,身份还是旗人,属于清初的既得利益者,也是最早的三藩。后来定南王孔有德被李定国偷袭,兵败自杀。所以后来尚可喜、耿仲明和吴三桂成了南方三藩。我前边说的那半个藩王孙延龄,其实就是孔有德的女婿,统领的就是孔有德的部将。

藩王之中,耿仲明早死,他的靖南王王位先后传给了儿子耿继茂和孙子耿精忠。这也为其他藩王树立了榜样:朝廷是不会亏待藩王的。实际上呢?台湾郑经未灭,朝廷需要耿家爷们镇守福建。

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对朝廷忠心耿耿,朝廷其实也最看重尚可喜。但是这个位极人臣的平南王有个很大的烦恼,他长子尚之信是个忤逆不孝的畜生,在亲爹面前都敢拔刀比比划划的。所以尚可喜打算上奏朝廷,把王位传给次子尚之孝。结果奏章还没发出去,尚之信又闹了起来。军中有很多尚之信的党羽,所以尚之孝不敢接任王位,尚可喜也只好作罢。

这样一来,老尚家的家庭矛盾越来越深,尚可喜一看尚之信连亲爹都不孝顺,能忠君吗?早晚得惹祸。因此尚可喜上书朝廷,说自己年老体衰想要退休回辽东定居,广东交给尚之信镇守,他带全家走人。

其实呢,尚可喜就是打算离开尚之信远远的。也不排除最后一句让尚之信镇守广东是尚之信逼迫老尚加上的。

但是这道奏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康熙帝下旨准许尚可喜退休去辽东,但不用尚之信镇守广东。

这下尚可喜没意见,但耿精忠和吴三桂可吐血了。在康熙朝,四大辅臣中有一个提出不再辅政之后,另外三个都得争先恐后的上书辞职,否则就有擅权的嫌疑。所以三藩中有一个要撤藩,另外两个必须也要求上书撤藩。就算你不愿意,也得在上书撤藩后再商量。

康熙的作风一贯雷厉风行,马上准许了各位王爷的撤藩请求,这事就这么定了。这里边先不提吴三桂,先说耿精忠这位靖南王是真想造反。不知道是他自己编的还是他部将编的,福建当时流传一个童谣:天子分身火耳!

火耳,不就是耿吗?

所以耿精忠做起了皇帝梦,早就想造反了。但是他不敢,因此保持观望。

吴三桂记吃不记打,还是寄希望于康熙帝能跟他客气客气。因此他一方面上书要求撤藩,另一方面就再发动部下、朝中熟悉的大臣上书康熙不要撤藩。

实际上对于是否撤藩,朝廷的意见并不统一。传统说法上,一般认为反对撤藩的大臣是奸臣,支持撤藩的大臣是忠臣。但实际上忠奸并不能以此而区分,也不应该完全站在康熙帝的角度看问题。

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绝大多数大臣反对撤藩,至少他们反对随便一道诏书就撤藩。最起码得跟人家吴三桂聊聊撤藩后怎么优待,爵位怎么传承之类的。但是康熙帝不管这些,基本政策就是先撤藩再说。朝中耿直的大臣和收了吴三桂钱的都劝康熙帝再想想,这可不是个小事。就算吴三桂老老实实撤藩,那么老吴走后,靠巡抚、提督能稳定土司遍地的云贵地区吗?这都是现实问题。未来雍正帝派鄂尔泰去云贵改土归流,也是先有了成熟的方案再去执行。所以大臣们共议反对撤藩,也不仅仅是收了老吴钱那么简单。

而当时支持撤藩的大臣有三个,一个是明珠,他支持撤藩的主要的动机是领导要撤藩,那就坚决支持撤藩。明珠的后台是岳父阿济格,但这位英亲王我们说过很多了,努尔哈赤死了以后阿济格就没受待见过,所以明珠想要混起来,就一定要跟岳父的桀骜不驯反过来,因此他的为官秘籍就是领导爽了我才爽,领导不爽我下岗。

第二个是莫洛,莫洛是个官场不倒翁,无论是鳌拜还是康熙帝说了算的时期,莫洛都能受到重用,你说这哥们得多厉害。

第三个是米思翰,这是个冷门人物,他的特点就是无条件忠君。所以他支持康熙帝的一切决定,当然也包括撤藩。米思翰虽然不太有名,但他儿子马奇是康熙末年举足轻重的马中堂,对雍正帝的继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能说满朝文武就这仨是忠臣吧,他们不仅对撤藩的危害没有预判,对即将发生的严重后果也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一味的迎合康熙帝的喜好,这其实就是奸臣。像什么蔡京、严嵩之类的著名奸臣,干的就是这样的事啊。

康熙帝大喜,有这三位支持就够了。自从鳌拜倒台,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帝的约束也就那样了。于是,康熙帝下旨,同意吴三桂、耿精忠的撤藩请求,不解释。

耿精忠接旨后就盘算造反了,但是考虑到不能当这个出头鸟,因此保持了一定的克制。耿精忠想的是让吴三桂先反,自己坐收渔利。

而吴三桂突然没主意了,他哪知道康熙帝这么大的事居然都不客气一下,直接成交了。吴三桂一面坐等朝廷撤藩,一面联系下他侄子辈的耿精忠问情况,得知耿精忠也想造反后,吴三桂分析的情况是这样:撤藩不得人心,得以战迫使朝廷收回成命。

能不能反?难啊。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老吴要以什么名义造反?以那个年代老吴身边宣传部门的水平,且编不出来呢。

所以在老吴犹犹豫豫的时候,又有位关键人物推了吴三桂一把。这个人是谁?我们下次再讲。

西山十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