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极为看重的数学,其实在古代我们也曾这样“牛掰”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全球招揽各类英才的消息一波又一波,足见华为对人才的重视。有关资料显示,华为至少有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等等,每年的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
在诸多人才中,华为极为看重的是数学家。任正非表示,光用钱砸芯片不行,还“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同时,他还说,“用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已趋近饱和,要重视数学方法的突起。”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华为要想走得更远,必须用数学的思维来寻找更为有效的管理办法。
对于数学的重视,凸显了华为的战略视野和全球格局。不过,有资料显示,在全世界著名数学家前100位中,我国的则寥寥无几,进行基础理论数学的大家更是少之又少。
这就是现实的差距。
很多人说,我国的数学长于计算,注重程序,这就注定了我国数学比不了西方。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尽然。
须知,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数学的发展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数学在古代是“六艺”之一。《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同时,《广雅》:“数,术也。”可见,人们已经开展注重对方法规律的探索。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运用几何知识进行城市建筑、土地测量,计算赋税。这一时期,点线面、九九诀等概念不仅出现,还有了很广的应用。
在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一部充满数学思辨的书《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是一个数学幂的算式。当然,《易经》用六十四卦的各爻和各自的数字序号,进行计算筛选,以此来阐述宇宙形成的原理,吸引后世很多人对他研究。如北宋的易学家邵雍,顿悟了八卦位次与数学的关系,开创“皇极经世术”,名震天下,乃至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都无比惊叹,说这个图式与计算机二进制是一致的。
进入西汉,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明确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成书于东汉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并率先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这在世界上属于首次。
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魏晋刘徽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圆周率精确值在当时世界遥遥领先,直到1000年后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求得圆周率的17位精确数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古代数学发展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宋、元时期的“算法”更是首屈一指。
宋朝时,贾宪创造的“增乘开平方法”和“增乘开立方法”,比英国和意大利早了800多年;数学家秦九韶对同余式方程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称之为“大衍求一术”,比德国数学家高斯同余理论早了近600年;元朝数学家朱世杰对四元高次联立方程的求解,提出消元的解法,比西方早了300多年……
我国数学在世界的诸多领先成就,说明了我们是地地道道的数学大国。不过,令人遗憾是的,明清时,我国数学开始走线路,数学也逐步被边缘化。但此时,并非没有成就可言。如,明朝科学家徐光启使用并确定几何、点、线、面等概念,为近代数学使用科学名词奠定了基础;清朝梅文鼎《中西数学通》,达到了当时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同时,鸦片战争后,以李善兰为代表的数学家也翻译了很多西方数学著作。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数学偏向总结归纳,创新的部分几乎为零。
我们的数学一直很“牛掰”,为什么突然就不行了呢?
根据诸多学者的研究,其原因如下:一是数学失去了动力。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没有多少实际问题需要数学去解决了。同时,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天文学,天文学无所进展,数学也就停滞不前。二是“八股取士”掐断了数学成长的土壤,数学家们大多是在取得一定的功名之后,才从事自己喜欢的数学研究。可以想象,这一过程是何等的漫长。三是儒家教义和忠君保皇思想得到顶峰,知识分子人人谨小慎微,创新创造停止不前,数学科学也就无所创新了。
当然,还有观点认为,我国古代的数学本身存在缺陷,中国的文字也不利于数学的发展。从近现代数学的表达方式来看,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国数学一度辉煌,近代几乎停止不前,到现代我国数学比欧美国家落后很多。如,数学界可与诺贝尔奖媲美的最高奖项——菲尔茨奖,我国大陆还没有一人获得。这种反转,值得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