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三把开启注意力的金钥匙,拿走不谢

主播:大宝

大脑记事本

“啊,一早起床,我就被各种工作包围了!”

“你们这些烦人的工作,能不能离我远点?让我专心做一件事。”

“算了,还是手机好玩,看看今天有什么热门新闻。”

专注力是个好东西,但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就算你告诉自己“注意力要集中”,可再怎么努力,也集中不起来。

这是因为,开启注意力的那把金钥匙,就是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的:记忆。从科学角度讲,记忆就是大脑的“工作存储器”,或“大脑记事本”。它是大脑信息处理系统的一部分,能临时保存新信息,有了它,人们才能处理眼前的事情。

最简单的例子是,在和人交谈时,推动对话进行的,就是记忆。假设他刚说完,我们就忘了,那对话是继续不下去的。除此之外,大脑更重要的任务是:把工作以及各种信息,都临时保存到里面。

可是,这个工作存储器有个弱点:容量太小。现在科学界普遍认为,我们能立即记住的信息,只有4±1条。这意味着,一旦信息过量,不仅我们什么都记不住了,而且信息会膨胀外溢,细节都被忘掉,只留下个梗概。

换句话说,一旦工作存储器负担过重,注意力就会分散,工作效率就会降低。相反,只要尽量减少工作存储器的负担,让它随时处于解放状态,我们就能做到集中注意力。这就是管理好注意力的奥秘。

给大脑减负

算术可以用计算器、做饭可以看菜谱、用小家电可以参照说明书......基本上,需要我们动脑子的事情,都有外包的渠道。

如果你记忆力超强,不管是领导给你布置的任务、家人让你处理的事情,还是同事找你帮忙解决的问题,你都能记住,那还好说。可一旦这些事情成了限制你思考的枷锁,你就必须学会给大脑减负。

001 信息外包。虽然信息外包的弊端是,减少了锻炼大脑的机会,可是如果超量的信息已经影响了你的生活,尤其是干扰了你的注意力,那就必须把它们外包出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随身带好备忘本,随时记录信息。这就相当于,清空了大脑工作存储器中的信息,你就能从容不迫地工作了。比如去超市购物,你不需要记住要买的东西,只需要安排路线,思考如何高效购物就可以了。把这种思维用到任何事情上,那你始终都会处于高效状态。

002 提供位置感。信息一盘散沙的原因,在于它们没有秩序。因此,给它们在你大脑中安排好位置,也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最有效的方式是,你可以把这些任务和你的日常习惯做结合。假设,如果你是坐地铁上班,完成这件事的顺序是:出门、下楼、到地铁站、安检、刷卡、上车等等。你只要把每项工作,按照重要程度,先后对应到这些步骤上,这对于你梳理任务,减少大脑负担非常有帮助,也减少了因记住某事,而分散大脑注意力的机会。

理解记忆法

在学校,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先理解,再记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理解意味着,你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生记,大脑可以总结信息要点,达到压缩信息的目的。

比如,请在3秒内,记住下列英文字母:sh tisi aed ks。是不是很慌?3秒钟,可能读都没读完。如果是下面这组字母呢?This is a desk,对于有点英语基础的人而言,是不是1秒就够了?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两组英文用的字母都一样。这就是解放工作存储器的另外一个思路:理解信息。

这种记忆难度上的差距来源于,理解能够帮你压缩信息,它们不是单独的、无序的字母,而是一个整体,这可以给大脑腾出更多空间。理解和记忆是相互协同的,多理解一层,记忆也更深刻。

在帮助我们理解上,有两个终极关键词,它们是:总之和比如。“总之”用来总结信息要点,提炼关键词,减少信息量;“比如”则是把信息具体化、熟悉化的过程。其中,“比如”可能会增加信息量,但把新信息与既有记忆、此前的经历或既有知识相结合,理解会变得更加容易。

除了这两种办法之外,当你想搞清某个新事物时,还可以思考,“这跟××有何不同?”或是“这与XX有何相通之处?”寻找它与别的事物之间的异同,也非常有效。

总结一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注意力不集中时,一定要停下来思考,困扰自己的究竟是什么。通过信息外包、提供位置感和学会给大脑减负,不断打磨注意力这个稀缺品,让它成为你成长路上的左膀右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