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行迹(一)——科隆
德奥行迹(一)——科隆
漫漫飞行中唯一的亮点是汉莎航空的选酒,相比无聊的餐食,淡淡散发着花果香的雷司令,令人沉醉,让我对这段旅程开始期待。法兰克福转火车遇上晚点,让我对德国的精确和效率产生怀疑。到达科隆,已是深夜,没机会喝一杯计划中的库尔施啤酒,让我对一路上能遇到什么错过什么完全不确定。幸好大教堂,依然闪亮地矗立在那里,那一刻,辗转千万里的辛苦都是值得。
我住在火车站旁,大教堂正在对面,时时刻刻都能看见。夜色里、晨光里,完全是不同的样子,一个朦胧,一个清晰。但不同的面貌有着相同的特色,那就是高,超越视线的高,直达天际的高,每一条线条,每一根尖顶,都在把高潮推到更高。关于高度的故事,有人会讲宗教信仰的力量,有人会讲鲁尔地区的富足,而我则会讲时光的堆砌与坚持。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建成于1880年,超过六百年的时光,工艺和材料都在改变,最初的设计却始终不变,或许也只有德国人才能做到。环着教堂走一圈,看到了高的另一面就是轻,只有轻,才能高,如此庞然的建筑,是由无数瘦窄的飞扶拱,玲珑的滴水兽,纤细的花窗棱,苗条的圣人像……结构而成,甚至每一块砖瓦都被雕琢过,在变美的过程中也在变轻。走进教堂,对轻与高的感受更强烈,石柱如束竹,穹顶如浮云,一切都是向上升起的感觉。阳光透过花窗,淡去故事,只剩光影,让人入如太虚,周匝皆是空明。
有朋友问我,去过那么多寺庙和教堂,发现多少差别?我想了想,告诉他,其实差不多。教堂首先是一个空间,让教众和信众交汇的空间,而且该足够大,可以让更多的人聚在一起。其次是一处纪念,足够的醒目,足够的长久,让远远近近的人都能记得它,想走近它。第三是一种感动,用尽建筑、雕塑、绘画、装饰等一应的艺术手段去呼唤人们的认同。第四是一次讲述,用程式、重复的手法解读着宗教的内涵和外延。教堂、寺庙、道观、清真寺、犹太会堂都会在这四点上做着看似不同实则一致的努力。信仰之地的点睛之笔则是圣物,或是菩提、舍利,或是圣血、圣骨,科隆大教堂珍存着东方三王的遗骸。圣经中的讲述大致如此:耶稣降生后,有三位博士从沙漠以东的远方来到耶路撒冷,在星辰的指引下,找到伯利恒耶稣出生的地方,朝拜圣母和新生的犹太王,并献上带来的黄金、乳香和没药三件礼物,最后为了避免希律王迫害耶稣,绕道返回东方。黄金表示尊贵,承认耶酥为王。乳香表示圣洁,意指耶酥是圣子。没药是止痛药,预示耶酥将受难。东方三王英文是Magi,可以理解为祭司、土王、酋长、学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最早皈依基督的贤者。如果仅从故事而言,东方三王不知何处来,不知何处去,真不知何处有其骸骨,所谓信则有吧。我走进教堂太早,还属于当地人的宗教时间,只能隔着圣坛,远远看一眼东方三王的圣骨匣,硕大而华美。
走出教堂,再入红尘,我站在火车站广场上熙来攘往的人群间,正遇上一队孩子迎着朝阳走来,与我擦肩而过,忽然一个男孩回过头向我招手,那瞬间,德国离我更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