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小邦寡民”,还原真实的《老子》

为何要多版本对照阅读

我们读《老子》(《道德经》)不能死抱一个版本,而应该诸版本对照着读,才能加深领会老子真义。比如帛本和简本《老子》的章节安排相对比较严谨,各段落意义相连、逻辑紧密,一般,而在传本《道德经》里,不少章节就显得突兀,上下联系不紧密,因此望文生义就在所难免,有人认为没必要按章节顺序阅读,这话不能完全赞同,像《老子》这样一言万端的古奥文字,如果失去了上下文的逻辑联系,孤零零的拿出来一章,对于我们来说,要想读得通,解得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楚简《老子》

随着对老子思想理解的加深,我越来越认为那些所谓的“出世”“避世”“自私”“阴谋家”的说辞,都是后人曲解和人云亦云造成的刻板印象,老子的思想不仅没有那么多的所谓“时代局限性”,相反,老子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因此前日所写“小邦寡民”的文章,就是站在自我管理的“自化”“自治”角度来写的,不能说全对,但老子的确主张“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这跟当下的“村民自治”有什么差别呢?

然而在解读“使民结绳而用之”这句话时,因受从前解读文本的影响,又没认真领会老子的基本精神,便避重就轻,将其解读为古代社会的一种淳朴民风,并认为:在这样的社会里,不需要迎迓承奉,锱铢必较,算计核对,因此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康熙御笔“无为”(乾隆临书)

网友@浸淫之辞留言说:至今想不通,为何都认为是结绳记事?“结绳用之”只是老子的一个例举,是说老百姓结绳渔猎,是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是“网”而非“典籍”。

细读原文,恍然大悟。“小国寡民”是众所周知的一句话,但也是误区最多、误解最严重的一章,因此认真对比传世本、帛书和楚简本的各家注解,再写一次“小邦寡民”,与道友们共讨探讨老子的思想。

丰衣足食

读懂“小邦寡民”,还原真实的老子

以《老子》甲本为例,看看老子的“小邦寡民”到底是什么意思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传世本《道德经》里,这是第八十章,上一章是“和大怨”章,讲的是天道,它的下一章,也就是最后一章是“信言不美”章,讲的是人道,中间夹进本章这个“爱民治国”的章节,突兀而孤零,找不到它跟上下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起来十分费劲。

安居乐业

因为突兀,缺乏文脉上的前后联系,因此历来的注家对这一章节的基本定调,都认为是老子的理想国,是一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但却是拒绝先进生产力的乌托邦的幻想。乍一想,的确有道理,因为老子是人不是神,他怎么会没有时代局限性呢?

然而在帛书中,“小邦寡民”是处在“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章之后,“江海”章通过论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的自然规律,引申出“圣人”之治是以“言下之”“身后之”来汇聚民众的。在这样的文字脉络里,接着就是“小邦寡民”章,论述“使民重死而远徒”、“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纵观老子全篇,老子始终是以“大”立论,以小为尊;以众人之论,反证“独我”之贵,以有证无,以显彰隐。所以,老子始终以“大国”为其论述的出发点,“小邦寡民”只是作为一个假设的案例,以衬托大国治理“处下”“不争”的基本原则:“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

因此,“大国”才是老子立论的基点,“小邦寡民”只是拿来立论说理的道具。

治大国若烹小鲜

“小邦寡民”是“君人南面之术”的治理标本

先说说“小邦寡民”

河上公对“小邦寡民”的注解是:“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简约不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小,不敢劳之也。”

王弼的注解是:“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呼?故举小国而言也。”

这是通行本最权威的两家注解,西汉以来形成河上本和王本两大主流体系,他们都认为这是一种假设:“小国尚且如此,况大国乎?”但偏偏这两位注家对“小邦寡民”的注解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但不管如何,都说明了“小邦寡民”不是老子的所谓理想国。

老子塑像

老子身为王室史官,眼看王室衰微,诸侯坐大,他只能站在王朝的立场,站在“君人南面之术”的角度,就“大邦”取“小邦”做出谋划,而这种思想在《老子》书中十分明显,所以本章所阐明的正是王弼所说“故举小国而言也”,举小以言大,论证即便是“小邦寡民”,只要侯王坚持“善下”、“无争”的“无为”原则,也一样能达到“使民重死而远徒”、“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目的。

下面分段解读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思想:

“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

大部分的注家们,都将“十百人之器”理解为十人百人才能使用的高效器具,于是,这句话也就成了老子反对科技进步的证据,这个结论在《老子》中实在找不到逻辑关系。字面意思十分明了,无需训诂考证,所谓“十百人”,一定是耗费相当人力、物力的器具。这就是河上公所说的“简约不奢泰”、“不敢劳之也”的原因。

周代军队

为了说明什么是“十百人之器”,老子接着就说“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而车舟也只是“十百人之器”的例举,而这些“十百人之器”并非普通百姓所能使用的,而是特指上层。而车舟、宫室、衣服、饮食、蓄私,最是上层喜爱而造成“见可欲”“贵难得之货”的源头,也即“使民为盗”“使民心乱”的根源。

《墨子·辞过》整篇都是通过“古之民”的淳朴与“当今之主”的奢华对比,批判上层统治者的奢靡生活。在“舟车”一节说道:古之民……其为舟车也,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是以民乐而利之……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周天子的驷马之驾

墨子将“舟车”之害说的似乎太严重,甚至危及到了国家安全,但也足见当时的王公贵族玩舟车风气之重,无异于今日的权贵豪富们玩轿车游艇。这就不难理解老子说“有舟舆,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的原因了。而盔甲、兵刃又何止“十百人”?

中国用兵始于黄帝,兵制大备于周朝。周军建制分军、师、旅、卒、两、伍6等。每军12500人,每师2500人,每旅500人,每卒100人,每两25人,每伍5人。周天子有6军,大国(上公)有3军,次国(侯伯)有2军,即使是最末一级的爵位子男(地方50里)都配备1个军,即12500人,可见“十百人之器”所指并非所谓“高效器具”,而是指“众人之力”之器具。所以,这跟所谓的“老子反对科技进步”扯不上一点关系。

古代战争

使民重死而远徙“远徙”的“远”与“亲贤人远小人”用法一样,远离、避开的意思,就是不迁徙。通本改成“不远徙”,意思倒是很接近白话。这句话是说谨慎对待民力问题,才能使民众“重死而远徒”。

这样,“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就可以大致做一下解读:

即便是邦国很小,民众很少,如果侯王不轻易动用人力物力使用大的器具,比如不乘坐舟车,比如不动用盔甲兵刃,这样治下的民众就会重死而不作乱,安居而不外流。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接着解读下一段: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正如上文所说,解决几个关键词,便可一顺百顺,首先要把“结绳”解决掉,接着是“复”,理解这个字的含义,还有一个“往来”,这些词汇与当今含义相距甚远,不能望文生义,自作主张。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结绳”一词出自《易·系辞下》,两种“结绳”含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由此可见,“结绳而治”指的是圣人与百官,是政治问题,与百姓生活没直接关系。另外一层含义:“结绳而为罔罟(gǔ,渔网),以佃以渔。”罔是狩猎器具,罟是捕鱼器具,都是用绳子编结而成,泛指农业劳作。

岩画《古代人的狩猎》

“复”,把农民们从战争、徭役和动荡的迁徙中解放出来,“回归到”生产活动中,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回复到古代的所谓“结绳记事”时代。

“往来”:是“偏义复词”的用法,即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取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陪衬,比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是两个概念,分别用来种树和种菜,此处取'园'不取“圃”;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也是两个语素,分别是诸侯封地和大夫封地,此处取“国”不取“家”。

国家重器 国家权力的象征

根据本章以及上一章“民归之”“安其居”等文意,“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中的“往来”取义偏于“往”,即安于家,重于死,不远徙。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民众回复到生产活动中,不再为徭役、战争等奔波劳苦能够安顿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吃得饱穿得暖,如此,就不再背井离乡了。这就为“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创造了条件。

因此,这一段话的大意是:能让民众回复到生产活动当中,使他们的食物更加甘甜,衣着更加鲜美,民俗更加和乐,家居更加安适。即使邻邦的人家相互能看到,鸡犬之声能听到,民众到老死也不会成群地迁居到邻邦去。

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如此联系上下文通读全章,本章的思路便清晰多了:即使在“小邦寡民”情况下,如果侯王能够爱惜民力、物力,使他们能投入到生产活动中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一样能够汇聚民众。正如王弼所言“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呼?故举小国而言也。”哪里有所谓世风日下,民心不古之说?哪里有避世倒退之言?

(0)

相关推荐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小国寡民,是老子最重要的政治思想之一.小国,是使国小之意.寡民,是使民少之意.使国小,使民少,就是不强求天下的统一,统一成有众多人口的大国.大国事多难治,所以老子反对把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80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百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61

    第四卷治外篇 A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 ...

  • 人类文明的结局是什么?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说透了

    原始部落 什么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 老子在<道德经>倒数第二章给出了具体描述,他说: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 ...

  • 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八十章》

    第八十章 小邦寡民, 使十百人之器毋用, 使民重死而远徙, 有车舟,无所乘之: 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 乐其俗,安其居. 邻邦相望,鸡犬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 疫情防控还原出历史真相: 被误读的《道德经》“小国寡民”章

    戳上方蓝字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好文不错过! 这是行之龙心理推送的第19篇文章  给您拜年啦! 今天是牛年的大年初二,这是农历牛年的第一篇文章,请收下我们的吉祥牛给您送去的 ...

  • 300.第六十七章 如果有信用,要什么合同

    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老子<道德经>的第六十七章.我们昨天学习了这样的话,老子说:"小邦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毋 ...

  • 德经之三十、小邦寡民、结绳而用

    帛书校订本: 小邦寡民.使什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白话通译本: 使 ...

  • 那些年没读懂的情节,都是真实的人生

    话说在第一部<逃学威龙>里,有"飞虎队第一号杀手"之称的周星星,聪明机警.英勇过人.身手不凡,屡破奇案,却因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缺乏团队精神,没能通过升职的考核. 后来得 ...

  • 读懂小青柑,这一篇最全了

    什么是小青柑? 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期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和大红皮(红皮). 小青柑普洱茶,是指未成熟时青皮的果实,采摘后掏出果肉,填入普洱茶,经 ...

  • 一图读懂 | 小分子肽怎么喝

    小分子肽的服用方式非常简单,只需要用水冲调后饮用即可.那什么时候喝最好?对水温有要求吗?开水会不会把肽破坏了?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肽服用方法小攻略/ 1.小分子肽要用多少度的水冲? 都可以,小 ...

  • 一篇文章带你读懂小雨伞大黄蜂5号少儿重疾险

    最近,小雨伞大黄蜂5号少儿重疾险重磅上线,这款重疾险的推出将会打破多年少儿重疾险领域的僵局,从各方面来看,小雨伞大黄蜂5号少儿重疾险超越了市面上大多数的重疾险,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接下来的分析吧. 很 ...

  • 黄简讲书法三级课程10——读懂小圈

    L3-10 读懂小圈 一 读懂小圈 现在是什么情况?二级课程讲笔势,很多同学读帖看大圈越来越熟,就这么大半年时间,一个字包括几个笔势,一眼就看出来了.但读小圈却遇到困难,王羲之在小圈处做了什么动作,没 ...

  • 真正做到这3点的人,才算读懂了《道德经》,领悟到老子的教化

    有人提问:"读了<老子>以后,与世无争,没有奋斗的动力,严重影响到学习,怎么办?" 我当时简单回答:"如果,你真的想悟到<道德经>的精髓,先学习老 ...

  • 一文读懂双一流、C9、34所、985、小985、211、小211重点大学!

    双一流.C9.34所.985.小985.211和小211.2011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这些你都了解吗? 双一流 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 ...

  • 大三阳、小三阳,到底哪个更厉害?一图读懂!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大三阳的传染性更高! 本文来源:医学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