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高僧写了一首禅诗,苏轼次韵和之,章法严密,颇有王维遗风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存诗数量之多,非任何朝代可比。知名诗人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大约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被保存在《全唐诗》中,如果加上今人的辑补,已经超过五万首。还有一些唐诗,散佚民间,如星辰陨落,不复存在。

01.唐诗发展至宋代,最主要的变化是以文为诗,偏重说理

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之涣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发展,诗歌到唐代有了更豁达宏伟的气象、更雄壮豪迈的气势和更宽广博大的气度胸襟。

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市井民间百姓,几乎人人会吟诗。

被称为“中华文明第一典”的《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朱光潜先生说:“诗是心感于物的结果。”唐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无所不成诗。天地万物、市井百态、美景美食、慈悲喜乐等等,都可以写成诗,或寄情自然,或抒发志向,以情感为主线写尽人生。

所以,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唐诗具有全民性。唐诗让中国语文具有了普遍的附着力、诱惑力、渗透力。并让他们笼罩九州、镌刻山河、朗朗上口”。唐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融汇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唐诗发展至宋代,最主要的变化是以文为诗,偏重说理。

李白和苏轼都为庐山写过诗。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李白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刻画了庐山瀑布奔涌而下的气势,暗含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气势磅礴,蔚然壮观。苏轼称赞此诗为古今咏瀑布之最佳诗篇。

苏轼也为庐山做过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在告诉世人,庐山只有一个,但因为看庐山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风景。身在庐山是很难看到庐山全貌的,看待世间万事万物也是如此,有可能以偏概全。

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也是宋诗以事论理之典范。

宋诗和唐诗相比,更注重在写景中表情达意,并将个人感悟升华为人生哲理,借物喻理,在流畅自如的诗意中,感知不可言知的韵味,诗外之意愈加纷呈超拔。

02.守诠禅师的诗中自有林下风流之致

苏轼就是宋诗的代表人物。他在遵儒尽忠的传统家庭长大,自幼爱好广泛,对儒、释、道均有涉猎,在他起伏跌宕的人生中,之所以没有被击垮,皆因他参透人生真相,所以更加珍惜当下。

他活得透彻,写字作文泼墨皆透彻。他修学儒学,并借助佛理参禅悟道。他纵情山水,并于天地之间大化往来。他治国安邦,以一己之力济世安民、扶危救弱。所以,余秋雨先生说苏轼是中国文脉宋代之首席

熙宁五年,即1072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杭州城内凤凰山上有一座寺院,该寺院林木参天,曲径通幽,经声振林樾,香火颇旺盛。寺院名为梵天寺,寺内有一僧人名叫守诠,诵经之余,喜欢写写诗文。苏轼知其文笔精妙,往来唱和,传为佳话。

某日,守诠为梵天寺写了一首禅诗,题写在寺院墙壁上,原韵云:

题梵天寺:

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

松扉竟未掩,片月随行屦。

时闻犬吠声,更入青萝去。

首句点名季节、时间、地点、人物。“寒蝉”说明季节已经是初秋时节了。在一个初秋的黄昏,僧人踏月而归,独自回到山林下的寺院。这是一副晚归图,僧人可能出门传法,从落日余晖走到月影相伴。

第二句“松扉竟未掩,片月随行屦”。寺院的大门还没有关上,月光透过松林,地上疏影淡淡,天上弯月如眉,月亮似乎紧随作者接踵而至。

第三句“时闻犬吠声,更入青萝去”,此时几声犬吠入耳,随即消失在深林中,更显得寂静,寺院庄严。

守诠禅师将落日、寒蝉、寺院、柴扉、片月、行履、犬吠、青萝一并写入诗中,有动有静,有光有影,有人有景,且各种意象均有禅趣,却又完美融合于深林之中,简短的三句诗,意境幽远,绝俗不凡。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评论此诗“幽深清远,自有一种林下风流”。

03.苏轼次韵和诗中有王维之“遗风”

苏轼看到后,次韵合诗云: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首句点名也点明了时间、地点。寺院一般会在清晨敲钟,谓之曰“晨钟暮鼓”。清晨,林中烟霭如云,袅袅于古木林间,清寂的山林被钟声惊醒,只闻得钟声,却不见寺院。首句寻寺未果,说明幽人住处非凡人轻易可寻。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第二句还在继续寻找,不知道走了多久,总算在门口看到一双被露水打湿了草鞋,幽人去了哪里,去干什么,这哪里是凡人该问的问题。就如守诠大师,往来无定所,讲法传法,广种福田。

从禅师被露水打湿的草鞋就可以知道,他可能刚进门没多久,就又出门传法了。禅师奔波于日月之下,操劳忘我,不知疲倦,这多么像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因对王安石实施新法上书陈情利弊,被王安石怀恨在心,苏轼得不到宋神宗的信任,自请离京,赴杭州任通判。这其中多少有些无奈。但苏轼通过禅师为传法不辞辛劳,来劝诫自己,为官一任,使命必达。

苏轼也确实做到了,他刚到杭州就说“故乡无此好湖山”,他一直把杭州当作第二故乡,他最惬意抒怀的日子,也是在杭州度过的。杭州的灵山圣水赋予他灵感,江南的温润灵动浸润他的心神,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杭州赢取了苏轼的心,苏轼赢取了杭州人民的心”。

据记载,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地方百姓沿街设立香案,为他祷告上苍早日获释。十八年后,他二次入杭任太守,疏浚西湖,赈灾饥荒,安置流民,建树良多。当地居民嘴边常常挂念他的好。

末句“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只有山头的一轮明月,不厌其烦,夜夜相照。人和天地日月相比,多么渺小。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唯一不变的只有明月、山川、自然,唯一永恒的也只有天地宇宙。不管你来与不来,在与不在,明月依旧,山川依旧。

04.宋诗的代表人物苏轼

宋诗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王安石等

苏轼这一首禅诗,足矣窥见明月照天地,明月也照见本心。此句一出,境界超拔深远。颇有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意境。

清代评论家汪师韩直以“高、洁”评此诗,说此诗有唐代王维、韦应物的“遗风”

在苏轼诗集中,这一类禅诗并不多见,清代评论家赵翼称之为“别调”。可见苏轼才华超群,禅诗中见禅趣禅机,且全诗和韵到底,章法严密,结构紧凑,起承转合无不自然。读之肌骨冰清,意蕴了然于胸,又从胸中升腾出去,久久不散。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