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Pokemon Go催生大量国产AR游戏,投资人泼冷水
在过去的几周时间内,Pokemon Go刷遍了全球科技媒体和微信朋友圈,“抓皮卡丘和小精灵”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款由日本游戏巨头任天堂推出的超强IP游戏,利用AR增强现实与LBS技术的结合,掀起了一场全球狂欢,而冠名AR技术或名字嵌入“精灵”的山寨手游也被国内业者相继推出,可这样的跟风急进,是否操之过急,超强IP、技术门槛和资本风向都是国内游戏厂商需要面对的问题。
AR游戏的概念其实并不新,早在Pokemom Go 火爆之前,国内就曾有游戏商开发过类似的游戏。杭州壹晨仟阳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初开发了一款名叫Wonderland的AR游戏,该公司运营经理韩清扬告诉《IT时报》记者,和Pokemom Go利用LBS定位不同,Wonderland的玩家主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识别环境,通过摄像头扫描后会出现一个AR场景和线索,根据线索一步一步解密,剧情由此铺开。截至目前,这款游戏在全国的下载量是50万,在杭州参与线下活动体验的人数有5到6万。
在Pokemon Go的带动下,国内游戏商看到了AR游戏领域的市场潜力,纷纷跟风:北京摩卡游戏公司透露,目前正在与国内知名LBS服务商合作开发一款AR游戏,预计最快将在8月份面世。盛大游戏也表示已经开始在AR领域的探索,而国内较早涉足AR领域的科技公司,如广州创幻、杭州壹晨仟阳都透露在AR领域有新的布局。
易观高级分析师薛永峰表示,面对AR游戏这个蓝海市场,国内游戏商纷纷跟进很正常,但Pokemom Go火爆的最关键原因还在于其强大的IP价值,缺乏超体量的用户基础,单纯依靠AR的技术噱头,未必能够成功。
盛大游戏副总裁谭雁峰说:“Pokemom Go的成功要归功于超级IP的催化和放大,凝聚着几十年来亿万粉丝的情怀力量才引发了游戏的全球轰动。”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有两万多家游戏企业,而从事AR技术开发仅200多家,占比不到1%。Pokemom Go所采用的AR技术仍然初级,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玩家必须依靠更为完善的AR技术来提升增强现实的体验感。
亮风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洪雁菲对记者表示,AR的核心是计算机视觉和人机交互,这也是它的进入门槛,既需要专业的计算人才,也需要专业的工程人才,这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具备。此外,游戏产品在消费端的推广也面临着难题:目前来说AR游戏是一项高端消费,除了需要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对网络流量的消耗都比较高。
薛永峰认为,国内缺乏生产爆款AR游戏的“土壤”,无论是创新环境、游戏文化还是技术人才方面都存在不足。不过Pokemon Go的火爆也许意味着AR的民用可以从游戏开始,但这是一条比较长的路,因为AR是全新的玩法,跟以往的游戏有很大不同,对游戏开发商的要求更多。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Pokemon Go短期内难以在中国上线,国内关注该系列的粉丝和用户对同类游戏的需求将变得旺盛,这对国产AR游戏的发展是利好因素,也必然会激励人才和资本向AR流入。
但据记者了解,目前投资界对AR领域仍保持着观望了解的态度。熊猫资本联合创始人毛圣博对记者表示,目前没有发现很好的标的,投资比较慎重,AR需要跟现实叠加,计算量大,对移动设备的蓄电量和流量要求都更高,他认为比起VR,AR应用会有一个更缓慢的过程。毅达资本投资总监朱爱民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AR应用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并没有看到较好的投资项目,还在关注与摸索之中,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到两年。
此前,有媒体报道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岳斌表示:“现象级应用会一定程度带动AR/VR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看来AR和VR的商用和普及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整个行业还在早期阶段。”
“洋为中用”这个词对国内互联网行业来说并不陌生,只要是海外曾经火过的互联网应用,几乎100%可以在国内找到“翻版”。
当然,这次的Pokemom Go也不会例外。在国内Apple Store和各安卓市场中,类似的游戏已经霸占了下载榜的显眼位置。
但Pokemom Go的成功有其难以复制的诸多因素,无论是二十年游戏累积的强大粉丝群体,还是欧美人注重户外与社交的性格特征,或是AR技术带给人们不同寻常的游戏体验,都对这款游戏走向成功给予了强大助力。
国产商看到AR的当下风口和未来趋势,努力跟上外国先进产业的脚步,这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复制模仿,借皮吸金,这样的念头未必能够最终如愿。
AR游戏追求的是增强现实的极致体验,这对开发商来说,首先需要赢得用户对游戏玩法的强烈兴趣,这就需要通过良好IP故事或原创剧情获得人们的好奇心与关注度;其次,AR游戏从本身来讲是技术进步在游戏方面的投射,这就要求开发商对技术投注更多的追求,毕竟好的技术才有好的体验。
雷军说站在风口猪也能飞。其实未必,古诗云:好风凭借力,如果没有相当的实力,站在风口怕也只能被吹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