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加减法应用 | 整合

周一上了《6、7的加减法应用》,说几点:
1、这是一节整合课。按照教材安排,6、7加法应用一节课,减法应用一节课。
我就合二为一了。
为什么要做整合。
学生已经在之前5以内的加减法应用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解决(大括号+?)。当时一遇到,我就进行了讲解,而且是对比讲解,其实当时已经渗透了。
后来考虑到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又追加一期的视频讲解,把加法、减法应用放在一起,对比讲解。所以从学情判断上来讲,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加减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另外,我觉得,把加法、减法应用放在一起,对比研究,学生对于意义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2、下面讲的环节上已经做了一些改变了。当时上完课,听课的老师们及跟我说,我太注重建模了。可能对于低段学生来说,还是需要借助具体情景来理解加法减法含义的,非常对。
于是我做出了如下改变。相关的一些导语、过渡语我就不写了。
(1)环节一:加法应用
  •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学生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 明确大括号与问号的含义。理解问号的同时,明确图中的数学信息。
  • 列式计算。说清楚算式含义,说明白每一个数字在图中所对应的意思,理解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加法。
  • 结果检验。在检验中,再一次明确问号在加法应用中的含义。
(2)环节二:减法应用
减法应用的环节与加法应用的环节大致相似。
(3)环节三:加减法应用对比
  • 两幅图出示,对比思考两个问号的含义。
(4)环节四:画图建模
之前是看图写算式,现在则是根据算式画图。
  • 读题明白要求。

  • 限时画,教师巡视拍照。

  • 反馈。分为两个层次反馈,第一个层次,呈现多幅加法(减法)应用图片,概括总结出加法(减法)应用模型。第二个层次,错题呈现,把问题与得数不应对的情况呈现出来。

(5)环节五:分层练习
3、刚开了班级例会下来,我就简单复盘一下。
其实做老师可以是一点也不无聊,多尝试,把每天的课堂变得不一样一点。
尝试了,也别把失败,大不了重新来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