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龙门石窟就是洛阳四季的召唤|图说
图文/彭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王城公园看过牡丹,时间尚早,于是坐上了去往龙门的公交。听说那里还有一条龙门牡丹大道。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的伊河边上,距离城区约十多公里的路程。它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以其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其精美的窟龛造象、文字资料,折射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果说牡丹花是洛阳一年一度的邀请,龙门石窟就是洛阳四季的召唤。到了洛阳不能错过龙门石窟。
这里伊水南北中流,两山东西相对。古人一直视龙门为帝都的天然门阙。有诗描述这里”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历时400多年的营造,伊河两岸形成了长达一公里的石窟群。具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最早在龙门开凿石窟,起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时间里,朝代更迭不断,江山几易其主,石窟的开凿从未间断。历朝君王都执着地认定这里是发愿礼佛的好地方。
洛阳城内看花人,摇身便成了龙门石窟的探访者,在洛阳八景之冠,观赏“龙门无墨千秋画”,品味“伊水无弦万古琴”。人间四月天,洛阳不占七分,也是五分有余.....
从游客中心到景区大门, 再前行到龙门桥,一色的青石板路,路旁一片苍翠,就是不见有牡丹,好在已经在城区内看过,这里就不再惦记她了。
回成都后,在龙门官网看见报道,“装点一新的牡丹大道,千余株牡丹花开正艳,龙门牡丹把“五一”赏花季,推向高潮。”瞬间泪奔.....
过了陈毅元帅题写的“龙门”桥洞,再走过郭沫若题字的仿汉代双阙门,就算进入龙门石窟的核心地带了。
眼前的山像一座蜂窝。大大小小洞窟呈不规则状,把一座山装饰得千疮百孔,却又气势磅礴,展示的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力量,冲击感官,震撼人心。
依崖而建的步道,曲折地通向山上的石窟。本想顺梯而上,无奈今天的龙门,天空一片灰白,全无登高一望的兴趣。
这里的洞窟,游人都可近看。因开凿年代不一,洞窟各具特色,各有各的故事。想要了解,扫一下二维码,手机里就会传来导游甜美的语音。智慧智能,方便暖心。
不过洞窟实在太多,逐一去看,逐个去听,需要很长的时间,只好捡容易的走马观花了。
惊讶地发现还有植物扎根在石缝, 旁着石窟肆意芬芳。菩萨好像也被感动得以泪洗面。仿佛呆坐的不是石佛,倒像有血有肉的神灵……
洞中的佛像大都是佛界响当当的人物。一座山若有其一都不得了,在龙门竟然满山都是。
佛像千姿百态,无论大小,高矮,胖瘦,都是雕刻精细,有些还配以精美图案衬映,现代人时尚的剪刀手,追根溯源原来在这里。
岁月沧桑,风刀霜剑,坚硬的石头也难敌自然的侵蚀,有些洞窟当初的颜色只依稀可辨。
有些只剩一个模糊的轮廓了,花儿依然任性地不离不弃。外表冷酷的石洞内,摇曳着凡人不懂的温情。
有些则遭到人为的破环,与自然侵蚀相比,贪婪和愚昧更为可怕,更具破坏力。听说建国之初,附近的农民还曾手持炸药到石窟来取石修路,幸被制止,石窟逃过一劫。
这里的佛像不是慈祥和希望代表,就是美丽和智慧的化身。一件件充满灵性的雕刻精品,出自工匠们超凡地想象力,卓越的技艺和他们的虔诚,或许还有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唯遗四百年间的艰辛与磨难,只有去问无语流过的伊河水了。
龙门规模最大、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群雕,当属“大卢舍那像龛”。开凿于唐代。俗称“奉先寺”。
石崖之下,这组情态丰富的群体形象,主旨表现佛国世界的祥和意境,还炫酷大唐王朝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被公认为是龙门石窟艺术水平最高的石刻。
位于正中的主佛为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之前不止一次地在图片上见过,亲临其境,还是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
卢舍那身着袈裟,衣纹简朴,线条贴身,于圆润流畅中表现人体美。她头顶波状发纹,脸庞丰腴,双眉如新月,双目宛如一泓秋水。她面带微笑,一副鸿颜无匹的睿智女性风范。龙门石窟的佛像数她气度不凡。以现代的审美评判,也不失为美。若是翩翩走出,颜值不输现代的任何美女。
听身旁的导游说,卢舍那的眼珠是一种特殊的石材镶嵌而成。从任何角度看她,都会与她的目光相遇。有这么玄妙?试着换了几个角度,感觉不太明显。可能是她的双目蒙上了太多污垢,也可能是光线的原因。
奉先寺兴建时,武则天曾捐钱两万贯,并亲率文武朝臣,驾临龙门,参加了卢舍那的开光仪式。佛经上讲,佛有三身。卢舍那则是释迦牟尼三身之一的“报身”。“报身佛”在佛经中有光明普照的意寓,恰与武则天自创名“曌”字之意——日月当空相吻合。奉先寺建成以后,民间流传着卢舍那是武则天的化身,是依照武则天本人的相貌塑造的传说。凡此种种,卢舍那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据说现存的唐代画家张萱的“武后行从图”,明代刻本“历代帝后像”,清代“武则天绘像”等图画中都可以看到武则天的容貌。但专家断言,这些人物画像要么失真,要么凭空想像,均不能为据。武则天这位中国唯一的女皇,竟没留存一幅可信的画像。卢舍那佛像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却仅仅限于传说不见经传。令人疑惑,难道有人做了手脚?
女皇的美,无人质疑,美成什么样?则无人知道。后人不得不以卢舍那为蓝本,在似与不似之间费尽了思量。绵延千年,女皇真相依旧扑朔迷离.....
再看卢舍那,嘴角微翘,面容神秘不失典雅;洞察人世,秋波瞩目不露声色。仿佛一切尽在意料中......
一路思忖,想起远在陕西乾陵的“无字碑”,恍然有悟:葬于乾陵的武则天,墓前以一块巨石为碑,却不着一字。这块为女皇赢得好评无数的“无字碑”,明里置是非功过任人评说,暗里早已化身为佛,何需文字?
原来沽名钓誉只为玩转乾坤,瞒天过海只为移花接木。出手即是大手笔,没有非同一般的聪慧,哪堪千古一帝?
什么时候开启乾陵,武则天容颜之谜或将大白天下.....
注意到卢舍那大佛的下半部有残缺,不敢断定是风化还是人为的损坏。庆幸还能看到她现在的模样,与之蒙面,敬畏、仰慕之心油然。看似寻常的目遇,却是一眼千年!
看过卢舍那,感觉其它的洞窟不是铺垫就是陪衬,余下的洞窟只做蜻蜓点水了。
出石窟西山景区南门,沿漫水桥过伊水,东山的石窟更是一个没看,直奔白园。
白园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这位十六岁就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天才诗人,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蛰居龙门的香山,钟情于山水,自号“香山居士”。
诗人卒年七十五岁,亲属遵遗嘱将他葬于香山。
诗人生前有诗:“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今天的白园据诗设计,依山就势修造。
能走到这里的游人,少说已徒步两公里以上了,正好停下脚步,找一处树荫,感受山谷的幽静。生前不忘民众疾苦的江州司马,墓地也如此的体恤民情。
游过白园,洛阳龙门的游览即告结束了。
佛教与石刻、信仰与艺术的结合,造就了一座石窟。说是信仰的力量,不如说是宗教信仰假借君王之手完成的杰作。君王们发愿礼佛的初衷,竟成就了一座风雨如磐的山,一尊世代敬仰的佛,一个千古未解的迷.....
这是历史划过千年帝都的痕迹,无需洛阳铲就能触摸到的文化遗存。天赐洛阳的瑰宝,她与山同在,与河共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