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顾|《爱的密码——民族纹饰展》

爱的密码——民族纹饰展”是一个

关于爱的图符世界

指向人类情感的密码天地

背对文字史的漫长创作

对于“爱”的独特凝视

纹饰作为情感表达、传递的载体,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备可观性、整体性,且以“爱”为主题来诠释民族纹饰的展览是以往未曾有过的。许多民族在服饰、工艺品之上,都会用各种图纹符码来进行“爱”的书写——表达对父母的亲爱,传递对男女的情爱,镌刻对家国的热爱。《爱的密码——民族纹饰展》是一个为七夕节策划的展览,是一份“七夕礼物”,展览整理了300个纹饰,选定展示纹饰150个,民族文物160件,以此来呈现一个各民族关于“爱”的图符世界。

爱的密码——民族纹饰展

展览分为“亲爱·塑造”、“情爱·成为”、“热爱·承家”三部分内容,通过具象、写意、夸张等设计手段,展示了从民族文物实体上抽离出的纹饰元素,由情感映射的意象表达,揭示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独特的纹饰文化,呈现出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相恋男女间缠绵的爱,个人对群体赤诚的爱。展览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艺术心理,开启一场探寻民族文化DNA的密码之旅。

△ 展览海报

纹饰是此次展览最核心的展示对象,但展览尝试建构的内容是立体的。这里的“爱”从生命初生的父母之爱,到经历身份转化后的男女情爱,再到回归群体的充满责任、归属以及凝聚力的家国热爱,比较满足个体生命在不同阶段所拥有和给予的爱的能量,展现了个体经历爱的塑造和历练,再回归群体的生命轨迹,刚好构成了展览的主体内容,形成了最后观众们可以看到的五个部分:前言、亲爱·塑造、情爱·成为、热爱·承家、结语。

“诠释的深度”是指每一个民族纹饰、造型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非常多面,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度解读,那么适用于“爱的密码”的有哪些,这需要做一个分辨和取舍。有的纹饰适合做大类别的划分,比如部分缺乏故事性的花卉纹;而有的纹饰,如几何纹饰、动物纹饰背后有着生动的民族传说、风俗,这就需要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

“表达的尺度”包含对内容的构建以及表现的形式两方面。对于主题的解构,兼备时间感和空间感。时间感指观看展览的人可以感受到一种共同经历的生命过程,即“爱”的解释各有不同,但“爱”的本质是一样的。于是形成了三单元递进的逻辑线。从初生到成年,从个体到群体,从爱的塑造、洗礼再到回归,单元之间的节奏很明确,呈现了在个体生命中,爱贯穿始终,在群体发展中,爱循环往复的核心思想。空间感是个体纹饰与整体空间的有机结合。每件纹饰从样式、来源再到所载人与物、人与人的故事,表面看是各种各样的符号,其实背后都是人与其所处的环境。因此,策展时经历了对展览整体风格的讨论:是将所有纹饰剥离出来,做一场强烈视觉性的,偏向于当代艺术装置场景;还是挖掘内涵、表现原生环境,讲述故事;抑或在两者之间找寻一个平衡?若为前者也并非不可,它会成为一个与当代艺术融合,非人类学、民族学视角的展览,所呈现出来的纹饰彼此之间的张力会让观众产生一种打破传统与当代界限的观感,这非常依赖纹饰本身的吸引力。但策展团队最后还是选择以人类学的研究为基础,将纹饰的内涵、故事与装置艺术相结合,兼顾内容与形式,以达到“透物见人”。

△ 展览现场一:生的祈祝

△ 展览现场二:贴身的保护
△ 展览现场三:爱的护盾
△ 展览现场四:改头换面
△ 展览现场五:公开的情书
△ 展览现场六:婚姻的秘密
△ 展览现场七:情爱·成为

此次展览的形式,不同以往传统博物馆展览追求参观人次作为固化的评量,策展团队试图将展览模块化,“进可结合成篇,退可独立成章”。近年来民博推出的“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展、“古典爱情”展以及“爱的密码展”都是带有民族题材创新性展示实验性质的。

“爱的密码”展览在策展之初,就大量依托了民族服饰专家邓启耀教授田野调查的成果。用田野调查的方式观察少数民族的生活信息、地域文化,以及纪录部分神话性或纪实性的民间叙事,这些都是可转化为展示语言的立体的素材。

在第一单元“亲爱·塑造”中,设计师团队与策展团队捕捉到“诞生”对于许多民族的独特意义,通过提取充满父母爱寄托的神灵纹饰、重演别具仪式感的成人之礼等丰富展览空间的表现力。在“情爱·成为”单元中,设计师提取了“龙凤”、“蝙蝠”、“石榴”等仿生纹饰,作为情感升华的符号,解构少数民族恋爱与婚姻的感性世界。“热爱·承家”作为前一单元的升华和本次展览的压轴展厅,呈现了不同民族对纹饰不同的诠释和传说。通过打破人和物体的自然比例,通过放大纹饰图案,讲述有关民族的历史与信仰。展览最后,以“圣灵之光”结束,融合每个时代的蜕变印记,强调视觉和感受。

△ 展览现场八:族群记忆

△ 展览现场九:多子多福

展览的创新性尝试是在内容和设计上遵循了“夸张的局部”、“介质的转换”以及“内涵的衍生”三个诠释策略。

“夸张的局部”是图片化、碎片化的表现方式,以不寻常的体量、规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呈现纹饰本身的情感张力。在展场中,我们看到的巨大的蝴蝶纹、祖先纹、石榴纹、盘王印皆采用了这种形式。这是因为这些纹饰与民族起源、祖先崇拜有所关联,然而其原生语境中的仪式感、场景感并不适合做具象的呈现,反而以对纹饰更为细致的解构可以营造出整个空间的庄重氛围。

“介质的转换”是将纹饰转化为装置的做法,如生死恋部分,鳞次栉比的框架结构是由苗族被唤作“板兰”的毒蛇身上的图案转换而来,框架结构也在有限的空间内搭载了情人身上的花腰带,表现出无限复制、延续、平行却永远无法相交的爱情。

“内涵的衍生”则适用于诠释纹饰与其母体的关系,如背儿带上的纹饰。这些纹饰的表意或许并不复杂,但其载体让它们具备了更为深厚的内涵,于是,设计师将整个空间构建成了以爱环抱的形态,诸如此类还有成年礼破茧成蝶的意象等。这些形式都不是独立于内容凭空想象的,内容上的清晰解构是民族题材展览创新性展示的基础。

从内容上看,展览是在300个研究样本里选择了150个纹饰进行展示,纹饰有一定同质性,种类还不够丰富。接下来需要扩充样本量,更为立体化地呈现“透物见人”的展示逻辑。从形式上看,个别单元的设计受限于时间和成本,并没有完全表达出其应该有的意境,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表现关系还需进一步提升。

展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可能是因为诠释深度与表达尺度是需要磨合的,我们很难保证每一次恰好磨合后都能达到最美的黄金分割点,一千观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展览的魅力正在于此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