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库大道和铁瓦大车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光武帝刘秀在如今张家口一带设置乌桓校尉的官职,管辖乌桓、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如果说在政治上、军事上是对他们有所忌惮的话,那在经济上则是完全放开了。史书记载“开营府,筑质馆,通胡市”,当地汉族和北方兄弟民族开始进行全面的贸易。
内陆的手工艺品比如靴子、布帛、珠宝等等,以及农副产品诸如茶叶、糖等销往乌桓、鲜卑、匈奴;北部的马匹、牛羊、毛皮等等则卖给南部的汉人。
后期的唐代,史书也有互市的记载。
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鞑靼的俺答汗受封为顺义王,明朝与蒙古达成互市协议,结束了从元代末年开始延续两百多年的战争,并在宣府、大同等地设立马市。宣府的马市就在张家堡北五里的位置。
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明朝在互市地建新堡,取名“来远堡”。两堡南北相对,张家堡在南为“下堡”,来远堡在北名“上堡”。
茶马互市影响深远,边塞城市从纯粹军事功能,开始向经济贸易转变。
张家口上堡图(来远堡,今市圈)
每年的早春时分,堡内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褡裢各在腰,热闹极了。骏马、骆驼、牛羊、毡子、兽皮、布帛、棉布、铁器都在此交易。尤其是皮毛,这里是很重要的集散地。张家口也逐渐成为皮毛加工中心。
到了清代,满蒙关系紧密。张家口也从军事要塞全面转化为商业重地。《万全县志》记载:“清之中叶,商贾辐辏,市面繁荣,殷实商号毕集市圈,光绪二十八年始,大境门元宝山开为通商场,遂为陆路大商埠。”
清末,詹天佑主持的京张铁路修成,进一步提升了张家口的重要战略地位。铁路成了联系京津和张家口的东西向的纽带,张家口的货物可以更为便捷地运往京津。
民国初年(1918年),张库(张家口到库伦,即乌兰巴托)公路修成,使得蒙古和内陆的贸易再上一个台阶。张库公路也成为联系蒙古和张家口的南北向的纽带,南北的贸易,也突破“古驿道”的时代,进入近代的节奏。
  • 畜力车时代的张库大道
汽车之前,以牛、马、驴、骆驼等大型牲畜作为动力来拉车或者驮运,是最经典的也是最传统的运输方式。
张家口从事客货运输的牲畜驮运有驴驮、马驼、骡驮、骆驼驮等。人们在牲畜的背上安装鞍式货架运货,或者安装座位来载客。
还有一种驮轿,曾经盛行于坝上草原。就是在骆驼的驼峰两侧各搭一个轿,每个轿可以坐一人。
相对于车载而言,驮运的效率很低。因为重物压在牲畜身上,即便不行路,光呆着不动时间长了也会劳累。车载的话,牲畜只需要往前拉,克服车轮的摩擦力即可。从力学角度看,车辆是伟大的发明。
畜力车的动力主要是马、驴、牛。马的身材高大,力量足;驴比较灵活,力量稍差;小编不太熟悉牛,只是印象中牛的速度较慢。
车架的结构传统主要是全部为木结构,慢慢过渡到木和铁的混合结构。“铁瓦大车”,也叫花轱辘车,是最经典的一款。
铁瓦大车
铁瓦大车,是由木轮大车演变而来的。在木质车轮周围镶上半圆形的铁瓦,用铁钉固定;在车轮中心的车轴孔周围,也有铁瓦,用植物油润滑,类似于没有滚子的滑动轴承。相对于木轮大车而言,车轮的耐磨性增加,车轴的摩擦力损耗减小,这样运输的效率无疑大大提高了。
张家口一带的铁瓦大车,载重600-1000斤,每日能走60-70里左右。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铁瓦大车一直是当地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50年代末,交通工具开始大大革新,铁瓦大车也被淘汰。
现代的马车(钢结构车架,橡胶充气轮胎)
现代的驴车(木结构车架,橡胶充气轮胎)
其实在广大的农村,驴车和马车一直存在。相对于汽油车、电动车而言,畜力车简直不能再环保了。唯一的不好就是走的慢,不如汽车效率高。
小编出生在农村,非常熟悉驴车。橡胶轮胎很轻便,但容易扎胎。印象中父亲经常补胎,有样学样,我也学会了给自行车补胎。时光飞逝,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
  • 畜力车汽车并举时期的张库大道
民国之前张库大道的运输都是畜力车来干的。
1916年,天津商人景学铃创办大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张家口到库伦(乌兰巴托)的汽车业务,前后持续两年零三个月。
1917年12月,商人顾宝经等人经过北洋政府批准,在张家口开办泰通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5辆汽车,经营张家口、归化城、库伦、乌利雅苏台、塔尔巴哈等处的客货业务,但仅仅经营了几个月就解散了。
抗战胜利后,晋察冀边区兵站接收了日伪的100多辆雪佛兰、福特、丰田、日产等汽车,成立了晋察冀兵站部汽车大队。在解放定兴、清风店、石家庄、新保安、张家口等地的战斗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建国后,张家口地区的运输,畜力车还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1958年,全市的10个人力车合作社合并,成立了红星运输合作社。“先锋”、“先进”、“永进”、“跃进”、“长途”等5个马车运输合作社合并,成立张家口市马车运输合作社。
直到1985年,畜力车才全部被机动车替代。老一辈风餐露宿一辆马车跑商业运输的历史,终于结束。
其实在河北西部农村,畜力车从未消失,现在还在使用。
  • 后记
马车和驴车,是小编永远难忘的记忆。
高中时,教语文的张老师讲过一个笑话:
说是秋天了,大家要赶车去城里(县城的代称)拉煤。煤很紧俏,得排队才行。有一天下雨了,大家心里说,今天肯定没人排队。于是乎都套车去拉煤。到了城里,发现比晴天人还多~~~
如今推广天然气了,马车驴车也慢慢成了历史。马车的笑话,也难以讲给小朋友听了。
谨以此文,献给劳苦一生父辈。
土木君哥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