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614篇原创文章,作者:小院之观。
作者简介:小院之观,本名王旭,江苏无锡人。幼时曾攻青史,长成亦无权谋。主要创作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偏重明清)与军事历史。出版作品有《南明那段日子》,另一套五卷本明朝题材的作品,将在明年出版。
全文共5465字,配图5幅,阅读需要15分钟,2021年9月23日首发。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人说是1644年,有的人说是1645年。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结束,有的人说是1662年,有的人说是1683年。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有几位皇帝,有的人说有五位,有的人说有四位。有这样一个朝代,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是一个朝代,但之后偏偏又不被承认为是一个朝代。本章节节选自《南明那些事》,作者授权发表,欢迎共同研讨。
609. 明末风云(10)崇祯、多尔衮、李自成有何不同,看看他们对官员的任用就知道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只作示意,并非准确的配图,如有货不对板请谅解。---------------------------------------------------------
多尔衮的手段
清军进入北京之初,迁都北京并未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多尔衮坚持认为“京师乃天下之根本”,但以英郡王阿济格为代表的不少满族将领都表示反对。阿济格认为,汉人跟满人是不会一条心的,应该放手劫掠,让将士妇女财富任取,如同皇太极时代数次入关一样,让大家都满载而归。这是相当一部分满族将领的心声,毕竟在关外生活了几百年,民族隔阂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客观存在。多尔衮的战略眼光无疑高出阿济格许多,他力排众议,坚持迁都北京,并且抬出了皇太极生前说过的“若得北京,立即迁都”来,终于使得阿济格等一众满族将领无法再提出异议。多尔衮派人前往盛京,迎接4岁的小皇帝福临等皇族宗室,当然,也包括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李自成的溃败,带来了连锁反应,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降地复叛。大顺朝有多不得人心?从山东到北直隶,四十三个州县,在一个月不到之间就统统举起“擒贼复明”的大旗,擒杀大顺委任官员,组织反顺义军,明朝形势一片大好。从大顺军兵败山海关起,到李自成火烧紫禁城,撤出北京。官绅百姓都只知道吴三桂击溃闯贼,光复京师,南方又有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勒兵江南,整䢍军旅,李自成在一个月之内,已经从北京狼狈西撤,退入了山西,流寇就是流寇,一时得势又能如何,大明眼看中兴在即!对于清军的参战,也并不是没有风闻,但对中兴重臣吴三桂投降满清,却实在没有一点心理准备。这也怪不得大家,吴家世受皇恩,位高权重,又是世守辽东,与清军厮杀多年,结上死仇,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吴三桂同清军联系到一起。所以清军参战,必然只是吴三桂效仿唐初李渊借突厥兵,唐末郭子仪借回纥兵的典故,借兵参战而已。在山东被推为“济王”的明朝宗室朱帅炊(金字旁)发布的檄文中,甚至这样说:史司马(史可法)整旅江南,旌斾夹舳舻并进;吴总戎(吴三桂)扬威塞北,清兵挟汉将齐驱,屡有捷音,多方响应。知匡复之不远,识中兴之有期。李自成撤入山西后,吴三桂终于停止了追击,返回北京休整,李自成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这个决策,不知是基于什么考量。清兵既然停止追击,虽然北直隶、山东已不在己手,大顺政权还占据着山西、河南的广袤之地,拥兵数十万,并未伤筋动骨,如果李自成自己扼守太原,集结兵力,不说再下北京,据守山西一段时间以观天下大势,并不困难。我只能认为,在与清军的几次战斗中,李自成被打怕了,认怂了,再也不想看见那群留着辫子的恐怖野人,所以脚底抹油,能躲多远躲多远,中原这么大,总有立身之地,这群野人无非想捞点好处,躲过这一时,也许就好了。李自成率领着自己的政府班子和主力部队继续西撤,一直撤到了二月初誓师出兵的地方——西安。等于白折腾了几个月。大顺军主力的撤离,使得山西地区出现了真空,仅凭李自成留在山西的部分兵力,又分散在各地,缺乏统一调度,山西的明朝降将得到北直隶、山东光复的消息,也坐不住了。五月十日,降顺的明朝大同总兵姜瓖发动叛乱,杀留守的大顺制将军张天琳和中军张黑脸,也扯起了复明的大旗,控制了山西北部。前文说过,五月初,明朝南京政府已经得到北方的确切情报,五月初八,朱由崧就任监国,五月十五,正式即位称帝。但南京政府,对中原腹地的这些变故,一概无视,既没有派出官员进行接收,也没有派军队开入,如同山海关之战一样,最大的得利方又是清朝。清朝的反应相当迅速,姜瓖拿下大同之后不到一个月,多尔衮的令旨就到了,处于大顺和满清包夹地带的姜瓖,虽然打着复明的旗号,却得不到明朝政府的响应。不管是从个人利益还是天下大势考虑,他都必须选择归附一方以求自保,姜瓖的情势同山海关的吴三桂差不多,他的选择也同吴三桂一样,归顺了清朝,改用顺治年号,满清就这样兵不血刃拿下重镇大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老熟人唐通身上,唐通在山海关被吴三桂赶跑以后,狼狈逃回北京,随即奉命为大顺镇守同军事要地保德州、偏关地区和和陕西府谷县、葭州一带。眼见姜瓖起事,唐通镇守的地区变成了战争前沿地带,唐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举兵反叛。唐通没有姜瓖顺利,李自成留下了勇将亳侯李过镇守陕北,两军激战了半个月之久,李过部损失严重,山西北部和陕西部分州县落入唐通之手。不过唐通只是个中介,地盘只是在他手上转了转手,他虽然以复明名义起兵,打着崇祯旗号,在清朝派人来招降后迅速表示归附,被清廷封官进爵,原本是定西伯的唐通被加封定西侯,爵位升了一级,清朝就这样轻松地接收了山西大部分。相比而言,另一员降将陈永福却硬气许多。陈永福原来镇守开封,在开封保卫战中曾射瞎李自成一眼,李自成随后招降陈永福,并与他折箭为誓,发誓不再追究,陈永福于是降顺,被提拔为制将军,封爵文水伯。李自成撤退时,将防守重镇太原府的任务交给了陈永福。感激于李自成的信任,陈永福在太原坚壁清野,做好了坚守的准备。劝降失败,清军派来老将叶臣领兵进攻太原,叶臣,姓完颜,镶红旗都统,跟随努尔哈赤作战,是皇太极即位时期十六臣之一,随后又名列议政八臣之一。陈永福善守,与叶臣相持了二十多天,没有给清军可乘之机,最后,叶臣调来了杀手锏——“红衣大炮”,这种原先清军的克星,如今已成为清军的利器,大炮轰击之下,太原终于陷落,陈永福奋力突围后不知所终,至此,山西全境全部陷落。许多人看不起吴三桂、唐通、姜瓖这样的人物,觉得他们反复无常,左右摇摆,堪称三姓家奴。我觉得,对于军阀来说,这其实再正常不过。历朝历代的军阀,在个人利益的选择上,都是相同的。这些,都是利益驱使而已。这同样是李自成的失策之处。他进军北京一路上明朝将领投降的很多,降兵降将不是不可用,但不是人人都像陈永福这样忠心。李自成却用人不疑,还让原来的将领带兵,又不留下足以牵制降将的强有力将领和兵力,大势一变,降将复叛就成为必然。数月之间,清军仅以微小的代价,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原,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下一步怎么走,成了问题。到了1644年十月,清军已经占据了河北、山西、山东大部和河南东部,整个中原几乎被轻易收入囊中,几个月的时间内,满洲贵族的目标,已经一再被拔高,从是否要入关,到是否要迁都北京,再到是否划江而治,现在已经到了是否要一统天下的高度。大顺皇帝李自成,山海关战败后就被清军一路撵兔子一样撵回了陕西。南京的弘光政府,则在这段时间里根本没有任何军事行动,众多失地纷纷反顺复明,却得不到政府的响应和支持,最终全部倒向了清朝。他们正在确定基本国策,当前最主要的是,确定对大顺和大清两个政权的态度,才能采取接下来的行动。如果忽略西南的张献忠,当时天下大势就如同三国演义。从地盘和人口上来看,最大最多的是明朝南京政府,李自成已显颓势,清军的意图,现在还说不准。对弘光政权来说,最希望见到的当然是大顺和大清打得不可开交,两败俱伤,自己则养精蓄锐,名正言顺收复北方。这样的千秋大梦,在李自成的迅速溃败下被一巴掌抽醒。这群流寇,跟先帝崇祯互掐时那么厉害,怎么在这伙辫子兵手底下三个回合都走不满?看来鞑子确实厉害!有必要重新审视他们的实力!在对于大顺政权和大清政权的态度上,弘光朝的大佬们难得地迅速达成了一致:李自成是死敌,逼死了崇祯,毁了大明的基业,是无法妥协的敌人。清兵是吴三桂借来为大明报仇的,从他们进入北京的政策来看,对明朝充满了同情,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活雷锋!基于这个政策,弘光政府将吴三桂认为是功臣,加封他为“蓟国公”,随后派出使团前往北京,与清政府谈判。谈什么呢?谈给清朝的好处,清朝当然不可能真的出钱出兵为明朝做公益,出兵是要图回报的,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于是根据众大佬的意见,大致有三个方案。一是割让山海关外的关外之地给满清,每年再给若干“岁币”。这像是效仿北宋、南宋时期的宋朝官家们的做法,割地赔款,以求息事宁人。当时情况下,“联虏平寇”这个方案作为选择之一,也不能说完全不对。弘光朝众大佬,毕竟也算当时精英,他们实际上就代表着当时社会的普遍见解。我们在几百年之后,打开上帝视角,当然可以认为这个方案荒唐可笑,缺乏远见。在当时,从情感上来说,明朝剩余的力量从上到下很难选择与李自成和解。李自成同明朝作战十几年,杀死无数官军,逼死崇祯,杀掉的明朝宗室数以千计,弘光朝从皇帝到各级官员,恐怕多少都有几个知交故旧,乃至家人亲属,丧生于大顺军之手,官员们如何能在情感上接受宽恕。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清朝的态度还不完全明朗,从得到的信息上看,清军似乎同以前一样,入关只是为了捞取好处,看不出进图中原的意图。在这样的背景设定下,“联虏平寇”被认为是个可以操作的方案。如果清军果真没有占据中原的企图,那么南京完全可以在派出使团赴北京谈判的同时,派兵接收那些“反顺复明”的州县,名正言顺。如果清军有觊觎中原之心,那就更需要立即接收反顺的地区,以免他们势单力孤被剿灭或是被拉拢。由于“联虏平寇”方案的确定,又并没有做两手准备,导致李自成西撤后黄河流域出现的真空,弘光政府不敢出兵收复。为什么不敢出兵,因为他们恐怕万一出兵扩张,就失去了和谈的诚意,万一惹怒了清军,反而变成了引火烧身。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调不动各路总兵,大家都以保存实力为重,兵马被调走,实力就被削弱,拿什么跟其他总兵抗衡。不过,弘光朝廷也有自己的京营,直属的数万兵力,哪怕征调京营士兵出征,即使兵力不多,影响也是巨大的。遗憾的是,弘光政府一个兵也没有派。机会,就这样被错过了!使团于六月二十日从南京出发,走了两个半月,九月初五才刚刚到达山东济宁,十月十二日才到达北京。这速度,无敌了。为什么这么慢,据说是因为沿途太乱,盗贼和流寇太多。这三个多月,清政府已经顺利接收了中原,顺治也已经在北京重新登基。如果这三个多月,有军队保护使团,除了能加快速度,还能够一路招降沿路的州县,重振大明声势,多尔衮或许还会有所顾忌,谈判时也能多一些筹码。关键是,弘光政府什么都没做,使团一路入京,只能无视局势的变幻,如同路人。等到使团终于到达北京,清朝已经迁都,顺治已经登基,黄河流域也尽入手中,大顺军被撵回了老家,此消彼长,他们对南明的实力也有了估计,谈判的基础已不复存在。终于到达北京的明朝使团,根本没受到使节的对待,大清政府的内院学士刚林收下了带来的贡品,宣读了南京政权的三宗罪名:不救援先帝、擅立皇帝、各镇拥兵虐民。刚林表示:清军不日将高举义旗,兴兵南下,为崇祯皇帝和大明的列祖列宗讨伐不忠不孝之臣!谈判宣告完全破裂。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谈判,只是满清单方面对明朝使团的训斥。这并没有完,使团被羁押在北京,使臣左懋第最后不屈被杀。除了以上原因,弘光政权不愿出兵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没钱!以上内容节选自小院已出版的实体书《南明那段日子》,目前在各大平台都已上架。对明末清初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这套新书,上下两卷50余万字,披露明末清初十八年的血雨腥风,继续《明朝那些事儿》未讲到的精彩。
-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