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下的底层逻辑
最近,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甲医院被投诉了,原因是取消现场挂号,让那些不会操作网上挂号的老年人止步该医院。不过,该医院很快就采取了措施,让老年患者得到照顾。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北京,近日新华社发文:7位老人北京门诊挂号记。自今年2月下旬以来,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因疫情防控等原因,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患者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也可以通过医院服务号、医院官方App等渠道预约。对于多数患者来说,此举可免除窗口排队挂号的麻烦,降低人员聚集导致院内感染的风险。但对很多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尤其接打电话都有困难的老年人来说,医院挂号门槛的陡然提升,导致他们独自就医变得格外困难。
然而,从现场挂号到网络预约挂号,真正的问题在哪?第一个层次在患者数量。曾经和一些医生聊过门诊看病的事,
我问:医院有规定每天必须看多少患者吗?看那么多患者累不累啊?不如少看点。
大部分医生回答:看不完,患者投诉到医院,倒霉还是自己。
所以,以前现场挂号最大的弊端就是患者数量超多,医生当班得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患者,尤其是儿科门诊。
一旦改为预约挂号,一般每个患者时间间隔15分钟,那么一个小时看4个患者,就算一天8小时门诊,也就是32个患者,要比现场挂号的患者数量少多了。医生与患者沟通时间增加了,同时门诊大厅还不用人山人海的排队,医患都获益,不是挺好的事嘛。理论上该着急的是医院,因为这样一来,门诊收入会受到影响。别忘了,上半年疫情严重期间,医院门诊收入急剧下降。如果仍然限制门诊就医数量,那么医院收入怎么办?
那么我们回头看一下新政策,无论是DRG还是DIP,都是针对出院费用,以打包付费的形式完成。简单地说就是每位出院患者费用被控制了,那么对于医院总收入来说,还可以增加患者数量来增加收入。当然,出政策的人也想到了这点,因此,尤其是DIP的方法更巧妙的通过点数的上下浮动来解决患者数量增加,但区域内医保总支出可以不超。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事和门诊就医什么关系?从现场挂号到网络预约挂号,真正的问题第二层次在患者“质量”。因为住院患者来自门急诊,那么收治权重高(DRG付费),或点数高(DIP付费)的患者就显得很重要。而且一旦门诊限制就医,那么是否能够收治足够数量的“高质量”患者?
如果有足够数量的“高质量”患者,那么未来在CMI排名,还是病值付费过程中,医院和科室就能占得先机。
了解更多医学人文,请扫描以下二维码